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山旅游胜地,阿尔卑斯山区内的旅游活动及与本区有关的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均位列前茅。然而,高山的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旅游的急剧膨胀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生态后果。
大众化旅游来临
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最早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并以登山运动为标志。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群体游山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个体和群体形式的旅游活动逐渐向大众化旅游过渡。
现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活动主要有登山运动、游山观光、滑雪、滑冰、矿泉和空气疗养等。这里双季旅游并行,夏季旅游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9月,旅游活动主要以登山和游山观光为主,冬季旅游活动以滑雪为主,主要集中于12月~次年4月间。虽然冬季旅游的盛行使夏季旅游的比例大大缩少,但从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来看,在大多数地区,夏季过夜游客人数明显超过冬季,少数地区则是冬季游客人多些。如在意大利加尔达湖的丽娃和奥地利奥尔特湖的帕特沙赫分别有90%和99%的过夜人数集中于夏季,而在奥地利的伊斯格尔和列西则分别有80%和85%过夜人数集中于冬季。
目前,阿尔卑斯山地区年游客接待量更已达6000万人次,另有一日游滑雪者约16000万人。奥地利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旅游区对外国游客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德国则是阿尔卑斯山地区最重要的客源国。
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但也对高山地区脆弱而敏感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是建筑性侵害。在阿尔卑斯山的许多山谷,滑雪是最重要的旅游活动,而滑雪旅游对于山地生态系统而言,是最重要的生态负荷因素,其中最大的危害是由旅游设施建设所诱发的。高山滑雪所依赖的旅游设施如运输设施、滑雪道、交通道路、居住区、供应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必然导致大面积地面和植被的彻底破坏。这一方面改变了地形的原始外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另一方面,地面的铲平和植被的破坏势必引起地面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并诱发泥石流、雪崩、水灾等自然灾害。
其次,旅游的膨胀式发展使得旅游交通急剧增长,这不仅增加了地面负荷,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德国旅游专家曾对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交通负荷进行联合研究,对进入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车辆进行定时登记,对景区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阿尔卑斯山南北交通要道的布伦讷高速公路上,在7~8月的旅游旺季,每天经过的车辆可达5万辆以上,而车辆尾气排放所含的大量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水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均有严重污染。此外,因车辆废气排放而释放的铅在路面的积聚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交通负荷的有效指标。汽油中所含的烷基铅添加物随废气的排放而呈尘状逸出,呈条带状沿路旁沉积下来或随风吹散,奥地利格罗德勒谷地公路附近空气中铅的含量要比其他地区高得多。同时,随之而来的交通噪音不但引起社区居民生活条件的恶化,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感,还导致了当地适游性的明显降低。
同时,旅游的扩张意味着大幅增加了当地的废水排放。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平均每位居民每天的淡水消耗量为125升,而平均每位旅馆住客的每天用水量达400升,游客的淡水需求量远远高于当地居民。富含铵基、磷酸盐乃至细菌的生活废水就近沿山溪排出,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对奥地利格罗德溪的冬季环境监测表明,溪水的污染与游客活动关系密切,一般在早餐和午间污染最严重,但如果午间大部分游客在滑雪道上有所耽搁时,溪水中的铵基负荷明显较低,而当游客返回居住地时,铵基负荷又随之上升。
此外,游客行为也会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破坏和干扰。比如游客的采集和践踏,对高山生态系统威胁很大。采集的破坏性在于所选的采集对象,往往越是稀有的保护性物种越容易引起采集者的兴趣。践踏对植物的破坏也很严重,调查表明,越是旅游者容易抵达的地方,如缆车站附近,植被被践踏破坏得越严重。
冬天的旅游活动对动物的干扰也非常严重,在漫长难熬的山地冬季,哪怕是很少的干扰都会对敏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冬季滑雪者、横穿直窜的漫游者、雪地旅行者往往成为影响动物生存的“罪魁祸首”。
保护性旅游开发
由于认识到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种种负面影响,在阿尔卑斯山地区,人们尝试了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一些国家开始限制、甚至禁止旅游设施的建设。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就开始限制阿尔卑斯山某些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到90年代,奥地利政府也开始严格限制克恩滕州滑雪运输设施的建设,而在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州和萨尔茨堡州则禁止这些设施的建设。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人们引入了“软旅游”的概念,并被广泛运用于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
根据“软旅游”理念,在一个景区旅游者要做到尽可能少地对当地自然界产生影响和危害,应尽可能多地在大自然获取原生态的旅游体验,并尽可能适应当地的文化。由此出发,景区的建设必须做到:不能改变景区的自然现状,景区内只允许有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的开发要减到最小,景区内游客以步行为主,住宿设施应尽可能简易化。此概念至今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流行,如 “赤脚公园”就是其典型代表。
在一些研究者对阿尔卑斯山地区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的策略进行探讨的同时,另一些研究者则提出一些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学者莫瑞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设法阻止游客流和车流的进一步扩张,他强调在已经超负荷的奥地利格罗德谷地,旅游设施不允许再作数量上的扩张,而只允许作质量上的改进;政府部门对滑雪道、缆车乃至人工造雪设备的建设与安装不可以再给予新的许可;为了降低交通负荷,必须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同时在谷地的主要区段必须采取交通限制措施,如管控私车交通时间、划出步行区;此外,对车速也必须加以限制。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
大众化旅游来临
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最早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并以登山运动为标志。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群体游山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个体和群体形式的旅游活动逐渐向大众化旅游过渡。
现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活动主要有登山运动、游山观光、滑雪、滑冰、矿泉和空气疗养等。这里双季旅游并行,夏季旅游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9月,旅游活动主要以登山和游山观光为主,冬季旅游活动以滑雪为主,主要集中于12月~次年4月间。虽然冬季旅游的盛行使夏季旅游的比例大大缩少,但从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来看,在大多数地区,夏季过夜游客人数明显超过冬季,少数地区则是冬季游客人多些。如在意大利加尔达湖的丽娃和奥地利奥尔特湖的帕特沙赫分别有90%和99%的过夜人数集中于夏季,而在奥地利的伊斯格尔和列西则分别有80%和85%过夜人数集中于冬季。
目前,阿尔卑斯山地区年游客接待量更已达6000万人次,另有一日游滑雪者约16000万人。奥地利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旅游区对外国游客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德国则是阿尔卑斯山地区最重要的客源国。
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但也对高山地区脆弱而敏感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是建筑性侵害。在阿尔卑斯山的许多山谷,滑雪是最重要的旅游活动,而滑雪旅游对于山地生态系统而言,是最重要的生态负荷因素,其中最大的危害是由旅游设施建设所诱发的。高山滑雪所依赖的旅游设施如运输设施、滑雪道、交通道路、居住区、供应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必然导致大面积地面和植被的彻底破坏。这一方面改变了地形的原始外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另一方面,地面的铲平和植被的破坏势必引起地面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并诱发泥石流、雪崩、水灾等自然灾害。
其次,旅游的膨胀式发展使得旅游交通急剧增长,这不仅增加了地面负荷,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德国旅游专家曾对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交通负荷进行联合研究,对进入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车辆进行定时登记,对景区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阿尔卑斯山南北交通要道的布伦讷高速公路上,在7~8月的旅游旺季,每天经过的车辆可达5万辆以上,而车辆尾气排放所含的大量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水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均有严重污染。此外,因车辆废气排放而释放的铅在路面的积聚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交通负荷的有效指标。汽油中所含的烷基铅添加物随废气的排放而呈尘状逸出,呈条带状沿路旁沉积下来或随风吹散,奥地利格罗德勒谷地公路附近空气中铅的含量要比其他地区高得多。同时,随之而来的交通噪音不但引起社区居民生活条件的恶化,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感,还导致了当地适游性的明显降低。
同时,旅游的扩张意味着大幅增加了当地的废水排放。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平均每位居民每天的淡水消耗量为125升,而平均每位旅馆住客的每天用水量达400升,游客的淡水需求量远远高于当地居民。富含铵基、磷酸盐乃至细菌的生活废水就近沿山溪排出,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对奥地利格罗德溪的冬季环境监测表明,溪水的污染与游客活动关系密切,一般在早餐和午间污染最严重,但如果午间大部分游客在滑雪道上有所耽搁时,溪水中的铵基负荷明显较低,而当游客返回居住地时,铵基负荷又随之上升。
此外,游客行为也会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破坏和干扰。比如游客的采集和践踏,对高山生态系统威胁很大。采集的破坏性在于所选的采集对象,往往越是稀有的保护性物种越容易引起采集者的兴趣。践踏对植物的破坏也很严重,调查表明,越是旅游者容易抵达的地方,如缆车站附近,植被被践踏破坏得越严重。
冬天的旅游活动对动物的干扰也非常严重,在漫长难熬的山地冬季,哪怕是很少的干扰都会对敏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冬季滑雪者、横穿直窜的漫游者、雪地旅行者往往成为影响动物生存的“罪魁祸首”。
保护性旅游开发
由于认识到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种种负面影响,在阿尔卑斯山地区,人们尝试了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一些国家开始限制、甚至禁止旅游设施的建设。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就开始限制阿尔卑斯山某些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到90年代,奥地利政府也开始严格限制克恩滕州滑雪运输设施的建设,而在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州和萨尔茨堡州则禁止这些设施的建设。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人们引入了“软旅游”的概念,并被广泛运用于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
根据“软旅游”理念,在一个景区旅游者要做到尽可能少地对当地自然界产生影响和危害,应尽可能多地在大自然获取原生态的旅游体验,并尽可能适应当地的文化。由此出发,景区的建设必须做到:不能改变景区的自然现状,景区内只允许有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的开发要减到最小,景区内游客以步行为主,住宿设施应尽可能简易化。此概念至今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流行,如 “赤脚公园”就是其典型代表。
在一些研究者对阿尔卑斯山地区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的策略进行探讨的同时,另一些研究者则提出一些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学者莫瑞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设法阻止游客流和车流的进一步扩张,他强调在已经超负荷的奥地利格罗德谷地,旅游设施不允许再作数量上的扩张,而只允许作质量上的改进;政府部门对滑雪道、缆车乃至人工造雪设备的建设与安装不可以再给予新的许可;为了降低交通负荷,必须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同时在谷地的主要区段必须采取交通限制措施,如管控私车交通时间、划出步行区;此外,对车速也必须加以限制。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