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品质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该方面的意识品质。在现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小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关注,为此就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将道德与法制与生活相联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明白事理,懂得道德和法律,本文将就如何实现该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道德;法制;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164-01
道德与法律教育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并需要对学生进行太多的考核,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同时明白一些法律基本常识,所以进行道德与法律教学需要将课本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把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以期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知法懂理的目的。
1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品格和培养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法制与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格外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将该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以社会上实际发生的事件来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做法来引导学生,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利用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消除课程的空洞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够更真切的明白书中的理论。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2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基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仔细筛选所列举的生活实例,同时要注意将较深刻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释,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该课程的理论。
2.1将更多的实事新闻引入到课堂中。
现在小学课堂多媒体应用比較广泛,这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保证。每天社会上都会发生很多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和小学生安全和道德等方面相关的,教师要善于寻找这类新闻事实来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利用事实来为课程知识的展开做铺垫,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所学知识的意义,在课上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如某地区小学生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事件,教师就可以以这个事件为基础引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样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通过实际发生在生活中的或大或小的事情来启发学生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并可以依照事实在生活中切实发扬美好品德和规避不良侵害。
2.2将更多的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课堂中,小学生对于思想与法律相关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要改变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用生活化元素来改造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在平时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件与课本中的理论结合并带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小学该课课堂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交通知识,要学习基础交通知识就需要会识别各种图示和信号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项生活元素让课堂活跃化,让学生们进行司机和行人的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红绿灯和警示牌等认识,这对于学生掌握该类知识很有帮助。这样通过让学生从自身经常经历的事情入手来教授其一些常识性问题能让学生很好地融入课堂,很好地接受知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2.3教师要切实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并给予指导。
教师的确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不明白学生心理所想就不能有效进行教学。孩子理解问题的角度往往和大人不同,这时就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提问,询问孩子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对其正确或是错误作出评判并说出依据,如果学生回答的相对正确教师就要告诉其这样做为什么是好的,是遵守了道德意识还是遵守了法律意识,或者这样做为什么是错的,他是违反了道德标准还是触犯了法律,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要告诉其认识该问题错误的原因,事件中的人和事哪一件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样通过了解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认知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正确与否的明确程度,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其中的道理作出展开说明,结合书中的知识理论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认识和解决该类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行为语言,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修养。
2.4采取生活知识小竞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习知识。
竞赛的方式能够通过孩子天生具备的好胜心来刺激其更主动的掌握和学习知识,在小学阶段法律教育方面需要学生明白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培养前偶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做成题目让学生进行回答,并可以通过评选“法律小明星”等方式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通过知识问答竞赛的形式学生会更加自主的去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
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该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明事理,知荣辱同时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活化处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 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31-231.
[2] 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3] 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97-98,99.
关键词: 小学;道德;法制;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164-01
道德与法律教育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并需要对学生进行太多的考核,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同时明白一些法律基本常识,所以进行道德与法律教学需要将课本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把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以期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知法懂理的目的。
1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品格和培养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法制与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格外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将该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以社会上实际发生的事件来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做法来引导学生,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利用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消除课程的空洞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够更真切的明白书中的理论。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2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基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仔细筛选所列举的生活实例,同时要注意将较深刻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释,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该课程的理论。
2.1将更多的实事新闻引入到课堂中。
现在小学课堂多媒体应用比較广泛,这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保证。每天社会上都会发生很多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和小学生安全和道德等方面相关的,教师要善于寻找这类新闻事实来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利用事实来为课程知识的展开做铺垫,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所学知识的意义,在课上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如某地区小学生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事件,教师就可以以这个事件为基础引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样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通过实际发生在生活中的或大或小的事情来启发学生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并可以依照事实在生活中切实发扬美好品德和规避不良侵害。
2.2将更多的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课堂中,小学生对于思想与法律相关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要改变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用生活化元素来改造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在平时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件与课本中的理论结合并带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小学该课课堂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交通知识,要学习基础交通知识就需要会识别各种图示和信号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项生活元素让课堂活跃化,让学生们进行司机和行人的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红绿灯和警示牌等认识,这对于学生掌握该类知识很有帮助。这样通过让学生从自身经常经历的事情入手来教授其一些常识性问题能让学生很好地融入课堂,很好地接受知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2.3教师要切实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并给予指导。
教师的确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不明白学生心理所想就不能有效进行教学。孩子理解问题的角度往往和大人不同,这时就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提问,询问孩子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对其正确或是错误作出评判并说出依据,如果学生回答的相对正确教师就要告诉其这样做为什么是好的,是遵守了道德意识还是遵守了法律意识,或者这样做为什么是错的,他是违反了道德标准还是触犯了法律,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要告诉其认识该问题错误的原因,事件中的人和事哪一件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样通过了解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认知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正确与否的明确程度,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其中的道理作出展开说明,结合书中的知识理论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认识和解决该类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行为语言,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修养。
2.4采取生活知识小竞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习知识。
竞赛的方式能够通过孩子天生具备的好胜心来刺激其更主动的掌握和学习知识,在小学阶段法律教育方面需要学生明白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培养前偶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做成题目让学生进行回答,并可以通过评选“法律小明星”等方式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通过知识问答竞赛的形式学生会更加自主的去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
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该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明事理,知荣辱同时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活化处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 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31-231.
[2] 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3] 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9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