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2.0cm以下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方法:综合对比分析结核结节的X线平片、CT及动态CT影像。结果:结核结节主要表现:①边缘光滑或清楚、无分叶。②小空洞或微小点状钙化。③伴有胸膜增厚的胸膜凹陷征。④卫星病灶或病灶周围炎。⑤短期内病灶动态缩小并形态改变。CT显示结节病灶内部及周围结构征象优于X光,胸部平片可清楚显示病灶边缘征象可与CT互补。结论:确认结节病灶的影像特点及短期动态形态改变是确定诊断的关键。
【关键词】 肺部结核结节;诊断;X线计算机
本文对我所2004年以来确诊为肺结核的44例肺部结节性病灶的X线及CT影像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其诊断与鉴别水平。
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肺部结核性结节(以下称结核结节)病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0岁者11例,31~40岁22例,41~50岁8例。>50岁3例。病灶位于右肺19例,位于左肺16例,其中位于两上叶尖及后段20例,两下叶尖段17例。本组44例结核结节均摄有正侧位胸部平片和CT检查, CT检查均采用层厚1.0cm、层间隔1.0cm的连续无间隔扫描定位后,于病灶部位行2mm或5mm的薄层扫描,其间隔亦分别为2mm或5mm。CT扫描时间为2s,成像时间为4.5s,矩阵为1024×1024。纵隔窗宽400Hu,窗水平50Hu,肺窗窗宽1200Hu,窗水平-600Hu。
2 结果
2.1 44例结核结节的X线表现 (1) 病灶轮廓边缘及内部结构征象:病灶浅分叶征象16例占37.0%,边缘清楚22例占51.9%,边缘光滑12例占27.8%,边缘毛糙8例占20.4%。密度中等不均匀37例占85.2%。密度中等均匀6例占14.8%。病灶内部见斑点状钙化10例占24.1%,融解空洞4例占9.3%。(2) 邻近结构改变:结节病灶周围清晰35例占79.5%,同时伴有斑点状卫星灶者16例占36.6%。胸膜凹陷征25例占56.8%,而邻近胸膜局部增厚仅占15.9%,伴血管集束征或局部充血征各4例,各占9.0%,伴小片状影3例占6.8%。
2.2 44例结核结节CT表现:浅分叶征12例占27.3%,边缘光整33例占75%,边缘毛糙12例占22.7%,融解空洞15例占34.1%,钙化灶20例占45.5%,卫星灶11例占25%,病灶周围炎10例占22.7%,胸膜凹陷征22例占50%,胸膜增厚25例占56.8%,病灶与血管相连34例占77.2%,血管集束征5例占11.3%。
2.3 16例结核结节动态CT影像分析(有效抗痨治疗),本组进行2次或2次以上CT检查作动态观察者16例,其观察时间均在1~4个月。13例结核结节灶缩小。5例由圆形、无分叶形态变为略不规则状。3例由边缘光滑变为略毛糙。2例空洞缩小。4例卫星灶减少或缩小。4例病灶周围炎基本吸收消失,3例病灶与胸膜之间出现小条状粘连影。3例短期出现胸膜凹陷征。10例由无至明确出现胸膜增厚。
3.讨论 3.1 肺部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 结核结节应包括干酪性结节和纤维性结节两种情况,但通常多将纤维包裹的干酪性病灶直径小于2.0cm者称为结核结节。本组资料表明,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边缘光滑或清楚、无分叶。此为最常见征象。其病理基础均与纤维组织构成包膜有关。仅少部分出现浅分叶征或略不规则状。②病灶内部小的融解空洞或小点状钙化灶。此为结核结节的有价值征象[1],CT显示率较高,达34.1%和45.5%。③卫星病灶和/或病灶周围炎。此为结核结节特征性表现,尤其是病灶周围炎,CT显示率明显较高,达23.3%。④伴有胸膜增厚的胸膜凹陷征。本组胸膜凹陷征出现频度为46.3%,且多数为多条状胸膜粘连,即所谓的不典型胸膜凹陷征,但多数同时伴有病灶邻近的局部胸膜增厚,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⑤血管集束征及血管与病灶相连。本组血管集束征仅占11.3%,但病灶与1支或2支血管相连较为多见。与肺癌病灶多与1支或>1支血管相连的报道基本相同[2],值得注意。⑥短期动态病灶缩小并形态改变。即由圆形变为略不规则状,由光滑边缘变为轻度毛糙状。其病理基础为炎症病变的吸收,部分内容物的排出,结节内压力减低,使得光整的边缘向内塌陷所致。因此,短期内形态改变是结核结节的重要征象,尤其是出现于内部有小融解空洞者。
另外的是,少部分结核结节与小肺癌的影像非常相似。而少部分小肺癌又与结核结节的影像相同。又有极少数结核结节在不规则抗结核治疗下也可以表现为病灶增大。因此,在影像诊断中除致力于确定上述的各种影像特点及短期动态观察外,必要时积极穿刺活检诊断。
3.2 胸部平片和CT在结核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在结核结节的诊断中,胸部平片不仅在发现肺部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结节病灶的边缘状况,以及借助与相邻结构的比较来评价病灶的密度。而薄层CT扫描:①可以充分地显示病灶内部的微小钙化灶,微小空洞或局限融解液化坏死区。本组达20%~50%。②寻找微小卫星病灶和诊断病灶周围炎。③可以明确地评价结核结节病灶与胸膜的关系,即胸膜凹陷的形态以及局部胸膜是否合并增厚等。本组结核结节多为多条粘连的不典型胸膜凹陷征并同时伴有胸膜增厚,CT显示率高达56.8%。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凹入之胸膜索条影,呈略不光滑并轻度僵硬状态。④边缘征象是确定结节病灶性质的最重要征象,可以较全面地显示出结节边缘的毛刺、棘突及分叶等多种征象。
参考文献
[1]陈惠根,刘玉娥孤立干酪性肺结核的X线、CT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7,(06)
[2]赵宝英等,肺内孤立结节的CT血管集束征及其鉴别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05)
【关键词】 肺部结核结节;诊断;X线计算机
本文对我所2004年以来确诊为肺结核的44例肺部结节性病灶的X线及CT影像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其诊断与鉴别水平。
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肺部结核性结节(以下称结核结节)病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0岁者11例,31~40岁22例,41~50岁8例。>50岁3例。病灶位于右肺19例,位于左肺16例,其中位于两上叶尖及后段20例,两下叶尖段17例。本组44例结核结节均摄有正侧位胸部平片和CT检查, CT检查均采用层厚1.0cm、层间隔1.0cm的连续无间隔扫描定位后,于病灶部位行2mm或5mm的薄层扫描,其间隔亦分别为2mm或5mm。CT扫描时间为2s,成像时间为4.5s,矩阵为1024×1024。纵隔窗宽400Hu,窗水平50Hu,肺窗窗宽1200Hu,窗水平-600Hu。
2 结果
2.1 44例结核结节的X线表现 (1) 病灶轮廓边缘及内部结构征象:病灶浅分叶征象16例占37.0%,边缘清楚22例占51.9%,边缘光滑12例占27.8%,边缘毛糙8例占20.4%。密度中等不均匀37例占85.2%。密度中等均匀6例占14.8%。病灶内部见斑点状钙化10例占24.1%,融解空洞4例占9.3%。(2) 邻近结构改变:结节病灶周围清晰35例占79.5%,同时伴有斑点状卫星灶者16例占36.6%。胸膜凹陷征25例占56.8%,而邻近胸膜局部增厚仅占15.9%,伴血管集束征或局部充血征各4例,各占9.0%,伴小片状影3例占6.8%。
2.2 44例结核结节CT表现:浅分叶征12例占27.3%,边缘光整33例占75%,边缘毛糙12例占22.7%,融解空洞15例占34.1%,钙化灶20例占45.5%,卫星灶11例占25%,病灶周围炎10例占22.7%,胸膜凹陷征22例占50%,胸膜增厚25例占56.8%,病灶与血管相连34例占77.2%,血管集束征5例占11.3%。
2.3 16例结核结节动态CT影像分析(有效抗痨治疗),本组进行2次或2次以上CT检查作动态观察者16例,其观察时间均在1~4个月。13例结核结节灶缩小。5例由圆形、无分叶形态变为略不规则状。3例由边缘光滑变为略毛糙。2例空洞缩小。4例卫星灶减少或缩小。4例病灶周围炎基本吸收消失,3例病灶与胸膜之间出现小条状粘连影。3例短期出现胸膜凹陷征。10例由无至明确出现胸膜增厚。
3.讨论 3.1 肺部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 结核结节应包括干酪性结节和纤维性结节两种情况,但通常多将纤维包裹的干酪性病灶直径小于2.0cm者称为结核结节。本组资料表明,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边缘光滑或清楚、无分叶。此为最常见征象。其病理基础均与纤维组织构成包膜有关。仅少部分出现浅分叶征或略不规则状。②病灶内部小的融解空洞或小点状钙化灶。此为结核结节的有价值征象[1],CT显示率较高,达34.1%和45.5%。③卫星病灶和/或病灶周围炎。此为结核结节特征性表现,尤其是病灶周围炎,CT显示率明显较高,达23.3%。④伴有胸膜增厚的胸膜凹陷征。本组胸膜凹陷征出现频度为46.3%,且多数为多条状胸膜粘连,即所谓的不典型胸膜凹陷征,但多数同时伴有病灶邻近的局部胸膜增厚,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⑤血管集束征及血管与病灶相连。本组血管集束征仅占11.3%,但病灶与1支或2支血管相连较为多见。与肺癌病灶多与1支或>1支血管相连的报道基本相同[2],值得注意。⑥短期动态病灶缩小并形态改变。即由圆形变为略不规则状,由光滑边缘变为轻度毛糙状。其病理基础为炎症病变的吸收,部分内容物的排出,结节内压力减低,使得光整的边缘向内塌陷所致。因此,短期内形态改变是结核结节的重要征象,尤其是出现于内部有小融解空洞者。
另外的是,少部分结核结节与小肺癌的影像非常相似。而少部分小肺癌又与结核结节的影像相同。又有极少数结核结节在不规则抗结核治疗下也可以表现为病灶增大。因此,在影像诊断中除致力于确定上述的各种影像特点及短期动态观察外,必要时积极穿刺活检诊断。
3.2 胸部平片和CT在结核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在结核结节的诊断中,胸部平片不仅在发现肺部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结节病灶的边缘状况,以及借助与相邻结构的比较来评价病灶的密度。而薄层CT扫描:①可以充分地显示病灶内部的微小钙化灶,微小空洞或局限融解液化坏死区。本组达20%~50%。②寻找微小卫星病灶和诊断病灶周围炎。③可以明确地评价结核结节病灶与胸膜的关系,即胸膜凹陷的形态以及局部胸膜是否合并增厚等。本组结核结节多为多条粘连的不典型胸膜凹陷征并同时伴有胸膜增厚,CT显示率高达56.8%。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凹入之胸膜索条影,呈略不光滑并轻度僵硬状态。④边缘征象是确定结节病灶性质的最重要征象,可以较全面地显示出结节边缘的毛刺、棘突及分叶等多种征象。
参考文献
[1]陈惠根,刘玉娥孤立干酪性肺结核的X线、CT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7,(06)
[2]赵宝英等,肺内孤立结节的CT血管集束征及其鉴别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