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意味着重大的机遇。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如何改进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34-01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让接受者快速便捷获得信息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移动互联网以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以微信、微博等作为载体,自中国社会“网络化”,高校一直走在新媒体发展的前沿。据报道,中国大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9.6%,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沟通、获取各种信息及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同时,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感受“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与便利时, 也面临着由其产生的负面问题,如理想信念淡漠、思想偏激等。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充分使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中,接近40%是18-24岁的青年,其中学生网民占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新媒体时代的快速进步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随着社会价值体系的日益多元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1.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为此,要始终坚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信念为基本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无产阶级合格接班人,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不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才能实现。网络新媒体技术很好的融合了图像和声音,将现实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使得人们的认识和沟通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了变化。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和表达自我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下进行真实思想的交流碰撞。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中获得一个了解大学生真实想法的机会。
2.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
传统的思政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的内容,比如通过课题讲述、校报、宣传栏等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这样做费时费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新方式,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3.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使用全新的工作载体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缺乏理性分析、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沉浸在虚拟世界当中,失去理性的自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的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初探
1.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知和理解。
高校思政工作者是理想信念教育是否完成的重要力量,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除积极主动的认识、学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特点,更需要积极研究分析教育的新方式,了解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研究它们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力,将它们加以利用为学生服务。同时强化思政工作者的敏感度,能迅速感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媒体的掌握和利用方面走在学生的前面。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适应新媒体的能力和实效性。
提升教育理念,增强导向性。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使之适应“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改进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将接受方式由被动向主动、互动转变,首先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问题,由教师的高高在上,转变为平等友爱亦师亦友的关系体,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精神上给予引领,完成他们从尚未成熟到成熟的过渡。基于以上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中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的先进平台建立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透过新媒体点滴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加强并扩大理想信念教育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现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多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辐射范围有限,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解决了时间空间传播的障碍,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覆盖,更多的普及师生范围,同时可以使学生由受教者转变成施教者,增强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的接受教育,也更好的开展和传播。通过移动互联网,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起话题讨论,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使受教育变成主动学习,从而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4.加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项研究。
组织协调高校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政工干部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项研讨,为创新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持,高校同时需要将思想觉悟和学业水平都很高的学生党员也吸纳到理论研究队伍中,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基本状况、教育工作成果和创新方向作为调研主题,系统化的调查研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创新。其次,要建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研成果集成系统,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调研,实行大数据管理,依据数据的变动实行工作的动态优化。高校需要从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两个层面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创新和优化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依据。
互联网信息潮流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高校作为思想和信息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需加强信息监管,高校必须要健全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为了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环境,信息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对移动互联网相关知识加强宣传,加强监控和引导,加强过滤有害信息,从源头上加以净化。提前防范,切实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互联网监管。
总之,高校思政工作者需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所面临的挑战,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收到实效。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營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理想信念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傅冕(1984.8-),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34-01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让接受者快速便捷获得信息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移动互联网以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以微信、微博等作为载体,自中国社会“网络化”,高校一直走在新媒体发展的前沿。据报道,中国大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9.6%,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沟通、获取各种信息及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同时,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感受“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与便利时, 也面临着由其产生的负面问题,如理想信念淡漠、思想偏激等。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充分使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中,接近40%是18-24岁的青年,其中学生网民占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新媒体时代的快速进步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随着社会价值体系的日益多元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1.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为此,要始终坚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信念为基本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无产阶级合格接班人,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不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才能实现。网络新媒体技术很好的融合了图像和声音,将现实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使得人们的认识和沟通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了变化。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和表达自我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下进行真实思想的交流碰撞。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中获得一个了解大学生真实想法的机会。
2.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
传统的思政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的内容,比如通过课题讲述、校报、宣传栏等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这样做费时费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新方式,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3.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使用全新的工作载体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缺乏理性分析、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沉浸在虚拟世界当中,失去理性的自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的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初探
1.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知和理解。
高校思政工作者是理想信念教育是否完成的重要力量,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除积极主动的认识、学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特点,更需要积极研究分析教育的新方式,了解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研究它们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力,将它们加以利用为学生服务。同时强化思政工作者的敏感度,能迅速感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媒体的掌握和利用方面走在学生的前面。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适应新媒体的能力和实效性。
提升教育理念,增强导向性。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使之适应“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改进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将接受方式由被动向主动、互动转变,首先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问题,由教师的高高在上,转变为平等友爱亦师亦友的关系体,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精神上给予引领,完成他们从尚未成熟到成熟的过渡。基于以上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中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的先进平台建立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透过新媒体点滴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加强并扩大理想信念教育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现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多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辐射范围有限,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解决了时间空间传播的障碍,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覆盖,更多的普及师生范围,同时可以使学生由受教者转变成施教者,增强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的接受教育,也更好的开展和传播。通过移动互联网,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起话题讨论,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使受教育变成主动学习,从而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4.加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项研究。
组织协调高校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政工干部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项研讨,为创新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持,高校同时需要将思想觉悟和学业水平都很高的学生党员也吸纳到理论研究队伍中,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基本状况、教育工作成果和创新方向作为调研主题,系统化的调查研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创新。其次,要建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研成果集成系统,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调研,实行大数据管理,依据数据的变动实行工作的动态优化。高校需要从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两个层面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创新和优化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依据。
互联网信息潮流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高校作为思想和信息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需加强信息监管,高校必须要健全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为了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环境,信息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对移动互联网相关知识加强宣传,加强监控和引导,加强过滤有害信息,从源头上加以净化。提前防范,切实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互联网监管。
总之,高校思政工作者需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所面临的挑战,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收到实效。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營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理想信念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傅冕(1984.8-),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