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者所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先秦时期著名儒家学者分别从“生知”、“学知”及“敏于行”,“良知”,“知之不若行之”等方面对知行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阐述,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学说。这些知行学说不仅深刻了古代儒家学说的理论内容,而且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知行观;理论;实践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在弘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今天,我们再去研究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理论中的真知灼见,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根据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学者的知行理论展开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古代儒家知行关系的精华,并结合当今实际深化我们对知行观的科学认知。
1.孔子的“生知”、“学知”及“敏于行”的思想
春秋时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较多地涉及了知行的内容。关于“知”,孔子认为只有像尧舜这样的圣人才是天生的“生而知之者”,大多数人仍是“学而知之者”,即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修身治国之道。孔子把学习的方法分为两类:学于书、学于人,他认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只是后天勤于学习而已,“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就是形容他学习勤奋,读书万卷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强调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礼乐制度。关于“学于人”,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向他人学习,要做到不耻下问。孔子讲到的学习方法还有多种,例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
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学道、知道,正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虽强调要学道,但更重视行,主张“讷于言,敏于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他还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以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都表明孔子认为行重于知,因知以进行的知行观。孔子还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包含了行动是检验真知的标准,看一个人是否真正知仁、好仁、乐仁,必须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为判断标准,做到由知仁而行仁,由理论到实践。以上言论都显示了孔子主张言行一致,行高于知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孟子的“良知”说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良知”说,认为人生来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因后天习染不同而有所差异,只要做到“存心”、“尽性”,就能显发先天的善良本性,因此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同上)孟子虽以先天“良知”说为基础,但其并没有否认在做“存心”、“尽性”工夫过程中践履的必要,如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就强调了后天工夫在追求本性之善中的重要性。另外要实现本性之善,达到圣人的境界还应经过艰苦的磨练,“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由上可见,孟子的知行观是从先天“良知”出发,通过“尽心”、“知性”的后天道德实践来实现人的本性之善。
3.荀子“知之不若行之”的学说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认为外部世界是可知的,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是由五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形成,且以心为统帅的五官对已形成的认识具有辨别检验的能力。他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荀子·正名》)可见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思维器官进行理性加工,即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是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理解。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恶的倾向,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久之而所积耳”。所以只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就能化性起伪,修养成为圣人君子。可见荀子非常重视转化本性的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知与行的问题上,荀子强调行高于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从“闻之”、“见之”、“知之”到“行之”表现了由间接知识到直接知识再到理性认识,最后再加以实践的过程。荀子还认为实践可以起到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作用,他强调“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荀子·性恶篇》)意思是凡建言立说都得有根据且能够付诸行动。他还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志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表明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实践。由此可以看出荀子知行统一,行比知重的知行观。
结论
(一)对儒家知行关系的认知
中国古代儒家的知行关系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丰富完善,无论是知行先后问题,还是知行合一观念,都离不开将个人认知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儒家学者所研究的“知”主要指传统儒家的伦理体系。先秦孔孟注重以仁义礼智信来要求个人,规范士人的行为,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这是个人修養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儒家知行观中的“行”指道德践履,所以他们的知行理论中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道德践履。历代儒家学者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为毕生追求,两千年来他们对儒家伦理规范的践行与传播,对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和民众道德观念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儒家的道德规范及修养方法对今天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知行观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儒家知行观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伦理化倾向,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与西方相比,其更加注重人际间的人文关怀,这与西方的知行学说多与自然科学相联系是显著不同的。
我们今天对知行观的发展一方面应继承中国古代知行观注重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将人文精神注入其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谐人际关系。近几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了重视,社会呼吁我们以传统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社会需要正能量,研究传统儒家知行观对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道德堕落及信仰缺失等主要社会问题具有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要发扬儒家学者追求知行合一、重视道德践履的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应引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在一切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知行理论并探索新知,从而扩展人类的认识和实践领域。古代儒家学者由于受历史、阶级的局限,大都只注重对社会文化知识的研究,而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是缺失的。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今天,我们应引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之与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相结合,进而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来深入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并以此创新出更加科学的理论成果来指导自然科学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全民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苏响,女,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儒家;知行观;理论;实践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在弘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今天,我们再去研究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理论中的真知灼见,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根据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学者的知行理论展开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古代儒家知行关系的精华,并结合当今实际深化我们对知行观的科学认知。
1.孔子的“生知”、“学知”及“敏于行”的思想
春秋时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较多地涉及了知行的内容。关于“知”,孔子认为只有像尧舜这样的圣人才是天生的“生而知之者”,大多数人仍是“学而知之者”,即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修身治国之道。孔子把学习的方法分为两类:学于书、学于人,他认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只是后天勤于学习而已,“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就是形容他学习勤奋,读书万卷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强调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礼乐制度。关于“学于人”,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向他人学习,要做到不耻下问。孔子讲到的学习方法还有多种,例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
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学道、知道,正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虽强调要学道,但更重视行,主张“讷于言,敏于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他还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以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都表明孔子认为行重于知,因知以进行的知行观。孔子还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包含了行动是检验真知的标准,看一个人是否真正知仁、好仁、乐仁,必须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为判断标准,做到由知仁而行仁,由理论到实践。以上言论都显示了孔子主张言行一致,行高于知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孟子的“良知”说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良知”说,认为人生来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因后天习染不同而有所差异,只要做到“存心”、“尽性”,就能显发先天的善良本性,因此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同上)孟子虽以先天“良知”说为基础,但其并没有否认在做“存心”、“尽性”工夫过程中践履的必要,如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就强调了后天工夫在追求本性之善中的重要性。另外要实现本性之善,达到圣人的境界还应经过艰苦的磨练,“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由上可见,孟子的知行观是从先天“良知”出发,通过“尽心”、“知性”的后天道德实践来实现人的本性之善。
3.荀子“知之不若行之”的学说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认为外部世界是可知的,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是由五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形成,且以心为统帅的五官对已形成的认识具有辨别检验的能力。他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荀子·正名》)可见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思维器官进行理性加工,即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是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理解。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恶的倾向,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久之而所积耳”。所以只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就能化性起伪,修养成为圣人君子。可见荀子非常重视转化本性的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知与行的问题上,荀子强调行高于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从“闻之”、“见之”、“知之”到“行之”表现了由间接知识到直接知识再到理性认识,最后再加以实践的过程。荀子还认为实践可以起到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作用,他强调“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荀子·性恶篇》)意思是凡建言立说都得有根据且能够付诸行动。他还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志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表明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实践。由此可以看出荀子知行统一,行比知重的知行观。
结论
(一)对儒家知行关系的认知
中国古代儒家的知行关系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丰富完善,无论是知行先后问题,还是知行合一观念,都离不开将个人认知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儒家学者所研究的“知”主要指传统儒家的伦理体系。先秦孔孟注重以仁义礼智信来要求个人,规范士人的行为,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这是个人修養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儒家知行观中的“行”指道德践履,所以他们的知行理论中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道德践履。历代儒家学者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为毕生追求,两千年来他们对儒家伦理规范的践行与传播,对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和民众道德观念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儒家的道德规范及修养方法对今天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知行观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儒家知行观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伦理化倾向,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与西方相比,其更加注重人际间的人文关怀,这与西方的知行学说多与自然科学相联系是显著不同的。
我们今天对知行观的发展一方面应继承中国古代知行观注重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将人文精神注入其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谐人际关系。近几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了重视,社会呼吁我们以传统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社会需要正能量,研究传统儒家知行观对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道德堕落及信仰缺失等主要社会问题具有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要发扬儒家学者追求知行合一、重视道德践履的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应引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在一切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知行理论并探索新知,从而扩展人类的认识和实践领域。古代儒家学者由于受历史、阶级的局限,大都只注重对社会文化知识的研究,而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是缺失的。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今天,我们应引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之与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相结合,进而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来深入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并以此创新出更加科学的理论成果来指导自然科学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全民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苏响,女,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