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质疑问难需要示范引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l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示范引导和训练能够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在知识的关键处重点处、在有探讨价值的地方、在错误的有异议的地方、在学生的困惑处困难处、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等进行示范引导,使质疑问难成为小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主要学习策略。
  【关键词】质疑问难 示范引导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52-01
  质疑问难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小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不能质疑问难、质疑问难的水平如何,这会直接决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指导和训练很有现实意义。下面就本人的探索活动和一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本人担任四年级数学课教学,在一次数学辅导课上,本人为了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就请一名叫小苟的同学(学习比较好)扮演老师上课,给大家讲一道习题的解答过程。
  习题是这样的: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门票共计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估计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小苟同学先读了一遍题(这时我坐在了他的座位上扮演一名学生的角色),在读题时他把“秋游”误读成“郊游”,我以学生的身份立刻纠正“老师,是秋游,不是郊游!”
  之后,小老师列了一道乘法算式:49×104。我这个“学生”又提出:“老师,为啥要用乘法?”小老师给我做了比较满意的解释。
  接下来,“小老师”说把49看成50,我又追问:“为什么要把49看成50?”“小老师”说题目要求估计一下;我又接着发问:“既然是估计,为什么不估计成100呢?”“小老师”都给了我满意的答复。
  受我这名“学生”的影响和带动,小王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要把104看成100?”小梅同学提出了:“为什么用‘≈’而不用‘=’?”
  活动结束了,目的和效果也都达到了。最后,我向同学们讲了这样一句话:大家就应该像我这样去当一名学生,学习时要动脑,把头脑里的问题随时提出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当然,他们对质疑问难的理解也应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的示范引导就是很重要的。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等人认为,示范是观察学习中心理匹配过程,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能获得认知技能和行为的新模式,强有力的示范影响能够同时改变观察者的行为、思想模式、情绪反应和评价。事实也是如此,在上面案例中,我以学生的身份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可能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比较疑惑的问题,但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不该提问?该在什么地方提问?该用怎样的语言提问?我的发问使学生对质疑问难有了直观具体的感触,会改变他们对质疑问难的各种顾虑,并建立起质疑问难的初步模式。难怪,学生很快就有模仿提问的了。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一般来说,示范引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在知识的关键处重点处示范引导。学习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学生努力掌握的学习目标,在这些地方做好示范,学生就会找到思维的落脚点,也就是质疑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不至于提出许多与学习毫无关系、偏离方向的问题而消耗宝贵的教学时间,保证质疑问难在正确的轨道上。如上案例中,我示范的“为什么要把49看成50”,这一问题是估算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把一个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
  第二,要在有探讨价值的地方示范引导。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使教学不断向前推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有探讨价值的地方示范引导,就会使学生学会质疑要抓住要害,避免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兜圈子。如上案例中,小梅同学提出了:“为什么用‘≈’而不用‘=’?”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估计”、“大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问题,探讨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掌握巩固了相关的概念。
  第三,要在错误的、有异议的地方示范引导。质疑问难,就要求学生不能迷信教科书和教师、不能迷信好学生。因此,在错误的、有异议的地方示范引导,就会使学生养成敢于挑战、勇于独创的思维品质,就会使学生在教学中不盲从、不随流,形成独立的人格。如上案例中,小苟同学在读题时把“秋游”误读成“郊游”,我以学生的身份立刻纠正了。
  第四,要在学生的困惑处、困难处示范引导。质疑问难的本意就在于对不理解、不会的问题进行提问,但质疑问难课上学生往往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为提问而提问,使质疑问难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困惑处、困难处示范引导就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懂得质疑问难要从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第五,要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示范引导。学生提问时,经常会出现一个学生提什么问题,别的同学也就跟着提差不多的问题,结果下来大家提的问题雷同或者很类似。所以,教师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示范,就会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学会不依赖别人,学会创新思维,学会另辟蹊径,懂得提出异议才是思维、质疑的可贵之处。
  第六,要多角度给学生示范引导。教师的示范要尽量丰富,多变换角度,多改变思路。因为儿童很容易作简单式的模仿,如果教师的示范过于简单、缺少变化,也就会使学生的思路狭窄、质疑单一,甚至无疑可问。如上案例中,我提的四个问题都不在一个角度,其他学生的提问也就很丰富的。
  第七,要依据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示范引导。作为教师的示范引导,不能太高深,不能太专业,否则学生会不理解,感到质疑问难过于复杂和困难,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认同感,学生就会失掉信心,起不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如在上案例中,你示范提出“估算有哪些原理和科学依据?”这可能会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也不可能模仿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理所当然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参与,才能很好地推进自主学习,使质疑问难成为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学习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所以,教师应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4-0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摘要】当今世界,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无论哪个学科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但当下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在毕业后更好地施展才华,适应社会,实现人生目标,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活化实践的增加是必要的,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更加扎实地掌握了原本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为以后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随着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微课被广泛应用于职业中学的数学课堂中,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结合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微课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 数学教育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5-02  微课是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教学视频为主
【摘要】高校信息技术分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有效实施“分组教学”,高校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动学习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等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组教学 教师素养 教育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董事长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JY00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5-0
【摘要】本文在简单分析当前高等数学课程难学难教成因的基础上,从改革教学方法、与高中数学完美衔接、调整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难学难教这一现状的对策,希望不断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数学 难学 难教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7-02  据了解,大多数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问题,影响
【摘要】对话教学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巩固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故此,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材文本等三个角度来分析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便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对话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