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经历与经验,从建筑施工项目中业主方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技术协调和危机管理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就建筑施工项目中业主方管理中相关的一些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以此与同行分享探讨。
关键词:工程管理;业主方;成本控制;技术协调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尽管设计费一般只占建筑工程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扩初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经济影响可达98%。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因设计不精、设计深度不够而增加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以便有效的控制。即先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方案和初步设计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概算,使各专业在保证建筑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限额,将技术与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限额不轻易突破。业主方应积极配合设计企业,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使设计优化,以降低项目成本。
二、技术协调管理
建筑项目管理是为满足建设项目对于特定目标需求而进行的系统的、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活动。协调是建筑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等方面,资源供求与信息交换协调可以统称为技术协调。
对于建筑项目程序的各个阶段来说,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自身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各自较为严密的标准、规范,但施工各阶段之间需要衔接,必然存在着技术信息的相互流动。例如,施工企业对于设计使用功能的理解以及对变更的掌握,设计企业对于现场和施工动态的了解等,都依赖于技术信息交流。项目管理的实践表明,由于技术信息协调失败引发的问题在项目缺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技术信息协调是在各子系统间—各阶段之间、工程各部位之间以及各企业之间传递技术信息,对于其中的部分子系统,这些信息有时是作为工作标准或依据的,一旦出错,其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业主方的技术协调应从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制约机制、协调程序等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内、外部结构。
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成形式,其界面划分结构决定了技术协调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1)业主方在项目分包时应适度,避免不合理地肢解工程的做法;(2)项目管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应充分考虑业主方自身的协调能力。比如,工程的材料、设备是由施工总包,还是自行采购,业主方应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自身管理能力及经济方面予以综合考虑。有些项目单从价格角度来看是节省了,但增加了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客观上违背了集约化的原则。
(2)法律和经济的制约机制。协调是管理的一部分,而管理是需要成本的。假如协调失败必然招致损失。作为项目管理者,为了避免和有效地转移这类损失,应当注重法律和经济上的制约手段。
(3)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管理的实践经验无疑是做好技术协调的良好条件,但真正成熟的技术及信息协调,应更多地依靠科学、严密、规范的协调程序。业主方应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中心,使信息迅速、准确无误地在各系统之间流动、转化、落实。
三、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
1 危机管理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在房产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住户需求、技术创新不断变化,将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防范风险,就会形成企业危机。危机管理就是企业在总结以往处理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对危机处理的系统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实施危机管理已显得日益迫切。
2建筑施工项目危机主要因素简析
工程风险主要有计划、组织、人事、控制、协调等环节中的风险,主要包括:
(1)高层战略风险,诸如指导方针战略思想可能有错误而造成项目目标设计的错误等。
(2)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
(3)决策风险,如错误的选择、错误的投标决策、报价等。
(4)项目策划风险。
(5)技术设计风险。
(6)计划风险,如目标理解错误、方案错误等。
(7)实施控制中的风险,如合同、供应、新技术新工艺、分包层、工程管理失误等方面的风险。
3危机管理的对策
危机预防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的细致工作,将危机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的承担者应对不同的风险有着不同的准备和对策,才能进行良好的风险控制。
(1)要对工程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如在一开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还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风险。此外,在技术上可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2)应加强预警机制,成立危机管理组织,要做到快速反应和全方位协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捕捉风险的前兆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抵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3)应引进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风险防范方法。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
以上三个环节是业主方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点,但这三个环节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其他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的。业主方的管理只有抓好关键环节,才能真正高效地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专业化管理。
四、 业主方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1)筹集建设资金。业主方应按照施工进度保证资金供应,同时要做好投资控制,管好资金,用好资金,节约开支,发挥资金效益。
(2)合理划分标段,搞好项目招标。对规模大的工程,應划分成若干块,选择一批施工企业来共同承担。标块的划分,要以大的项目施工能够独立展开为原则。在地域的划分上,要使各施工企业有独立的工作区,以减少相互干扰。业主方要按照招标程序,合理编制标底,选择合理的中标价和优良的施工队伍,签定好施工承包合同。这是顺利实施合同管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保证。
(3)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应遵守《建筑法》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定,预算价50万元以上的维修工程自觉地按招投标程序办事,不任意压低工程预算价。对于50万元以下的基建工程,应由三家或更多的施工企业报送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可根据工程价款的高低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综合比价后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4)选聘好监理企业。对监理企业要重资质,要强调合同观念、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廉洁公正。业主方在现场施工管理上要充分相信监理企业,赋予其较大的管理权限,保障监理的裁判权威,充分发挥他们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5)认真实行项目管理。要选好项目主管(即代表建设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应当思想品德好、作风廉洁,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既有合同管理的经验又有协调管理的能力,从而保障业主方发言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项目主管的工作应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纪检部门的检查和监督,项目主管应对所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工程结算负全面责任。对关键性的技术方案,要提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并由业主方作出决策。
五、总结
作为的业主方,就是希望通过对建筑施工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管理;业主方;成本控制;技术协调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尽管设计费一般只占建筑工程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扩初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经济影响可达98%。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因设计不精、设计深度不够而增加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以便有效的控制。即先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方案和初步设计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概算,使各专业在保证建筑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限额,将技术与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限额不轻易突破。业主方应积极配合设计企业,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使设计优化,以降低项目成本。
二、技术协调管理
建筑项目管理是为满足建设项目对于特定目标需求而进行的系统的、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活动。协调是建筑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等方面,资源供求与信息交换协调可以统称为技术协调。
对于建筑项目程序的各个阶段来说,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自身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各自较为严密的标准、规范,但施工各阶段之间需要衔接,必然存在着技术信息的相互流动。例如,施工企业对于设计使用功能的理解以及对变更的掌握,设计企业对于现场和施工动态的了解等,都依赖于技术信息交流。项目管理的实践表明,由于技术信息协调失败引发的问题在项目缺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技术信息协调是在各子系统间—各阶段之间、工程各部位之间以及各企业之间传递技术信息,对于其中的部分子系统,这些信息有时是作为工作标准或依据的,一旦出错,其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业主方的技术协调应从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制约机制、协调程序等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内、外部结构。
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成形式,其界面划分结构决定了技术协调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1)业主方在项目分包时应适度,避免不合理地肢解工程的做法;(2)项目管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应充分考虑业主方自身的协调能力。比如,工程的材料、设备是由施工总包,还是自行采购,业主方应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自身管理能力及经济方面予以综合考虑。有些项目单从价格角度来看是节省了,但增加了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客观上违背了集约化的原则。
(2)法律和经济的制约机制。协调是管理的一部分,而管理是需要成本的。假如协调失败必然招致损失。作为项目管理者,为了避免和有效地转移这类损失,应当注重法律和经济上的制约手段。
(3)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管理的实践经验无疑是做好技术协调的良好条件,但真正成熟的技术及信息协调,应更多地依靠科学、严密、规范的协调程序。业主方应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中心,使信息迅速、准确无误地在各系统之间流动、转化、落实。
三、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
1 危机管理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在房产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住户需求、技术创新不断变化,将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防范风险,就会形成企业危机。危机管理就是企业在总结以往处理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对危机处理的系统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实施危机管理已显得日益迫切。
2建筑施工项目危机主要因素简析
工程风险主要有计划、组织、人事、控制、协调等环节中的风险,主要包括:
(1)高层战略风险,诸如指导方针战略思想可能有错误而造成项目目标设计的错误等。
(2)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
(3)决策风险,如错误的选择、错误的投标决策、报价等。
(4)项目策划风险。
(5)技术设计风险。
(6)计划风险,如目标理解错误、方案错误等。
(7)实施控制中的风险,如合同、供应、新技术新工艺、分包层、工程管理失误等方面的风险。
3危机管理的对策
危机预防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的细致工作,将危机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的承担者应对不同的风险有着不同的准备和对策,才能进行良好的风险控制。
(1)要对工程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如在一开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还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风险。此外,在技术上可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2)应加强预警机制,成立危机管理组织,要做到快速反应和全方位协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捕捉风险的前兆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抵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3)应引进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风险防范方法。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
以上三个环节是业主方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点,但这三个环节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其他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的。业主方的管理只有抓好关键环节,才能真正高效地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专业化管理。
四、 业主方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1)筹集建设资金。业主方应按照施工进度保证资金供应,同时要做好投资控制,管好资金,用好资金,节约开支,发挥资金效益。
(2)合理划分标段,搞好项目招标。对规模大的工程,應划分成若干块,选择一批施工企业来共同承担。标块的划分,要以大的项目施工能够独立展开为原则。在地域的划分上,要使各施工企业有独立的工作区,以减少相互干扰。业主方要按照招标程序,合理编制标底,选择合理的中标价和优良的施工队伍,签定好施工承包合同。这是顺利实施合同管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保证。
(3)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应遵守《建筑法》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定,预算价50万元以上的维修工程自觉地按招投标程序办事,不任意压低工程预算价。对于50万元以下的基建工程,应由三家或更多的施工企业报送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可根据工程价款的高低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综合比价后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4)选聘好监理企业。对监理企业要重资质,要强调合同观念、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廉洁公正。业主方在现场施工管理上要充分相信监理企业,赋予其较大的管理权限,保障监理的裁判权威,充分发挥他们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5)认真实行项目管理。要选好项目主管(即代表建设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应当思想品德好、作风廉洁,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既有合同管理的经验又有协调管理的能力,从而保障业主方发言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项目主管的工作应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纪检部门的检查和监督,项目主管应对所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工程结算负全面责任。对关键性的技术方案,要提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并由业主方作出决策。
五、总结
作为的业主方,就是希望通过对建筑施工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