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位青年老师的一堂教学评议课。课的内容是耐久跑,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时间是4月上旬,场地是2片篮球场。课的目标是:1.通过多种形式的跑,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2.知道耐力素质获得的方法,培养兴趣。
课开始后,老师在介绍本课内容时设计了一个悬念,没有解说课堂教学内容,而是要求学生依据老师安排的内容到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这堂课的准备活动是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反口令练习→绕场地慢跑(跟随老师做转身、侧身、背向的各种练习)→行进间的徒手操→场地中央成四列横队。
结束之后,老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一些队列队形的基本要求和跑法,就开始组织绕场的队列队形练习,包括分队、列队、合队、并队,期间穿插了蛇形跑、螺旋形跑、田字格跑、对角线跑以及交叉跑。跑速的控制上,一次循环完成后,就保持在了中等速度。然后是分组练习,老师让学生自行设计跑的路径和花样,加以练习。最后是汇总演示并加以说明。
课结束前,集中放松,并对开始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老师讲解了本次课的内容以及锻炼价值,提出希望,结束下课。
个人认为,整堂课是一气呵成,课的环节上设计比较巧妙,悬念贯穿全课,队伍调动自然而合理,教师讲解到位,激励语言适时,而且锻炼效果也非常明显,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目标的设计也基本达成了。
最后大家坐下来评议时,也对这位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此期间,笔者也观摩过不少示范课、展示课,参与过讨论,也上过对外公开课。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我们体育课的耐久跑教学有一些认识上的疑惑,结合这堂评议课在此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疑惑一:耐久跑到底应该安排在什么季节?
可能大部分老师会将耐久跑安排在一学年第一学期的中后段,时间可能在11月份中旬到1月份。针对案例,也有老师评议说:“耐久跑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的4月上旬似乎晚了,而且在教材分配上也似乎不甚合理(为什么会将50米安排在第一学期)。
于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惑我的疑问又浮现了:为什么耐久跑一定要安排在冬季呢?个人认为,耐久跑教学安排在气温适宜的4、5月份反而是比较合适的。但笔者翻阅大师的资料,却很少能找到和笔者持相同观点的。
个人认为,每个学校乃至各个年级的每个班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的计划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来巧妙地安排,即使是同年级的不同班也应该根据该班学生的情况来作调整。具体到这堂耐久跑课,上课老师从实际情况,巧妙安排,切实有效地达成了课堂目标,锻炼了学生耐久跑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兴趣。我想这样的耐久跑课,何必一定要拘泥于哪个季节呢?
疑惑二:耐久跑到底是什么?
作为体育老师,我们知道耐久跑的特点是跑的距离和时间都比较长,体内供能方式主要是有氧代谢,因此耐久跑才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而800米、1000米乃至1500米只能算是中距离跑,这种距离的跑,使人体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并持续到结束时基本都处在无氧呼吸状态下,所以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反应多为“强制性的剧烈运动”、“超过我的能力范围了”、“头昏想呕吐,太难过了”,几乎没有学生的反应是积极性的。
在耐久跑的安排上,可能大部分老师都会同笔者一样将它设计成为一个4~6堂课的单元来执行,教学内容上可能会安排“途中跑→弯道跑→定时跑→定距离跑→800米、1000米计时跑→考试(测验)”或类似的模式。教学手法上可能会安排“变速跑、障碍跑、负重跑”等等。最后的检测(考试)一般都是采用1000米(男)/800(女)计时跑的方式。在教学设计上,老师多采用通过变换练习环境、变换练习方法、运用游戏和比赛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与练的兴趣。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可以这样说:收效甚微!
针对这堂课,有老师评议说:既然是耐久跑,那么整堂课让学生在篮球场上练习似乎就不太合适了。最后让学生上跑道真枪实弹地跑一回800或1000米,体验一下“极点”,那么感觉这堂课就圆满了。
那么800米/1000米算是耐久跑吗?它能代表一个人的耐力素质吗?
“……所谓的耐久,是跑的时间越长越好呢,还是规定距离跑得越快越好呢?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耐久跑能力,是不是只要培养学生能跑完800米或1000米就行了?是不是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比如4分钟)跑完区区的800米或1000米就算是有耐久跑的能力了呢?”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都知道耐久跑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到最后我们又都不自觉地采用800米或1000米计时跑的方式来衡量学生耐力跑的能力。
个人认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并由此培养学生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而采用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固然没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跑”这一形式上!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在一定速度的跑步中能持续比较长时间”这一基础上延伸的“能持续较长时间进行有一定负荷的运动”来展开。就像这堂评议课,个人觉得其成功的一点就在于教师让学生在课结束时知道了所谓的耐久跑并不一定都是要在跑道上进行的,进行耐久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相关的锻炼知识。
疑惑三:耐久跑应该教什么?
针对案例,也有老师说: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那么针对高二的学生耐久跑主要教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是耐久跑的方法,还是耐久跑的价值?单就这样一堂课跑跑太笼统了些。实事求是地讲,就凭我们一个星期才两堂的体育课,能有效地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吗?针对耐久跑,一堂课这样的跑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吗?我觉得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当然,这位老师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不单是针对这一堂课而言了,但笔者不由得想到一个困惑的问题:耐久跑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是就“跑”教“跑”,还是就“跑”来“培养习惯,养成意识”?
纵观我们的体育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出现跑,一直到高三,哪个年级没有跑的教材?但哪个年级跑的教材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扪心自问,即使到现在课改已经快十年,2011年课程标准再次进行了修订后,我们对于跑的教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跑作为学习内容”吗?同样的教材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我们可能更多地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手段来展开的。
我们知道,耐力素质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对其它项目能否创造优异成绩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耐力素质发展不够,其它项目的学习就会缺乏一定的持久能力,也不会保持长久和足够的耐心。耐久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耐久跑、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体质、磨炼自己的意志。就耐力素质而言,作为体育老师我们知道有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对运动员而言的一般耐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高强度的速度耐力了。
个人认为,针对耐久跑,就像这位评议老师说的,靠一个星期两节体育课来有效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是不现实的,作为我们体育老师来讲,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出发、从大众健身出发来考虑,通过我们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对耐久跑这项运动“健身性”的正确理解,以促进为主,通过切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来了解耐久跑的锻炼方法,从而培养习惯,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而对于竞技体育中的耐久跑,我们应当将它作为体育文化的传承来看待,可以用于田径队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而不应当作为我们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来实施!
以上是个人一直以来对于耐久跑的三个疑惑,不甚成熟,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2.《实验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版。
3.油车港镇中学 王宝荣《耐久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开始后,老师在介绍本课内容时设计了一个悬念,没有解说课堂教学内容,而是要求学生依据老师安排的内容到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这堂课的准备活动是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反口令练习→绕场地慢跑(跟随老师做转身、侧身、背向的各种练习)→行进间的徒手操→场地中央成四列横队。
结束之后,老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一些队列队形的基本要求和跑法,就开始组织绕场的队列队形练习,包括分队、列队、合队、并队,期间穿插了蛇形跑、螺旋形跑、田字格跑、对角线跑以及交叉跑。跑速的控制上,一次循环完成后,就保持在了中等速度。然后是分组练习,老师让学生自行设计跑的路径和花样,加以练习。最后是汇总演示并加以说明。
课结束前,集中放松,并对开始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老师讲解了本次课的内容以及锻炼价值,提出希望,结束下课。
个人认为,整堂课是一气呵成,课的环节上设计比较巧妙,悬念贯穿全课,队伍调动自然而合理,教师讲解到位,激励语言适时,而且锻炼效果也非常明显,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目标的设计也基本达成了。
最后大家坐下来评议时,也对这位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此期间,笔者也观摩过不少示范课、展示课,参与过讨论,也上过对外公开课。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我们体育课的耐久跑教学有一些认识上的疑惑,结合这堂评议课在此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疑惑一:耐久跑到底应该安排在什么季节?
可能大部分老师会将耐久跑安排在一学年第一学期的中后段,时间可能在11月份中旬到1月份。针对案例,也有老师评议说:“耐久跑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的4月上旬似乎晚了,而且在教材分配上也似乎不甚合理(为什么会将50米安排在第一学期)。
于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惑我的疑问又浮现了:为什么耐久跑一定要安排在冬季呢?个人认为,耐久跑教学安排在气温适宜的4、5月份反而是比较合适的。但笔者翻阅大师的资料,却很少能找到和笔者持相同观点的。
个人认为,每个学校乃至各个年级的每个班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的计划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来巧妙地安排,即使是同年级的不同班也应该根据该班学生的情况来作调整。具体到这堂耐久跑课,上课老师从实际情况,巧妙安排,切实有效地达成了课堂目标,锻炼了学生耐久跑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兴趣。我想这样的耐久跑课,何必一定要拘泥于哪个季节呢?
疑惑二:耐久跑到底是什么?
作为体育老师,我们知道耐久跑的特点是跑的距离和时间都比较长,体内供能方式主要是有氧代谢,因此耐久跑才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而800米、1000米乃至1500米只能算是中距离跑,这种距离的跑,使人体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并持续到结束时基本都处在无氧呼吸状态下,所以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反应多为“强制性的剧烈运动”、“超过我的能力范围了”、“头昏想呕吐,太难过了”,几乎没有学生的反应是积极性的。
在耐久跑的安排上,可能大部分老师都会同笔者一样将它设计成为一个4~6堂课的单元来执行,教学内容上可能会安排“途中跑→弯道跑→定时跑→定距离跑→800米、1000米计时跑→考试(测验)”或类似的模式。教学手法上可能会安排“变速跑、障碍跑、负重跑”等等。最后的检测(考试)一般都是采用1000米(男)/800(女)计时跑的方式。在教学设计上,老师多采用通过变换练习环境、变换练习方法、运用游戏和比赛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与练的兴趣。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可以这样说:收效甚微!
针对这堂课,有老师评议说:既然是耐久跑,那么整堂课让学生在篮球场上练习似乎就不太合适了。最后让学生上跑道真枪实弹地跑一回800或1000米,体验一下“极点”,那么感觉这堂课就圆满了。
那么800米/1000米算是耐久跑吗?它能代表一个人的耐力素质吗?
“……所谓的耐久,是跑的时间越长越好呢,还是规定距离跑得越快越好呢?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耐久跑能力,是不是只要培养学生能跑完800米或1000米就行了?是不是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比如4分钟)跑完区区的800米或1000米就算是有耐久跑的能力了呢?”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都知道耐久跑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到最后我们又都不自觉地采用800米或1000米计时跑的方式来衡量学生耐力跑的能力。
个人认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并由此培养学生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而采用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固然没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跑”这一形式上!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在一定速度的跑步中能持续比较长时间”这一基础上延伸的“能持续较长时间进行有一定负荷的运动”来展开。就像这堂评议课,个人觉得其成功的一点就在于教师让学生在课结束时知道了所谓的耐久跑并不一定都是要在跑道上进行的,进行耐久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相关的锻炼知识。
疑惑三:耐久跑应该教什么?
针对案例,也有老师说: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那么针对高二的学生耐久跑主要教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是耐久跑的方法,还是耐久跑的价值?单就这样一堂课跑跑太笼统了些。实事求是地讲,就凭我们一个星期才两堂的体育课,能有效地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吗?针对耐久跑,一堂课这样的跑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吗?我觉得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当然,这位老师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不单是针对这一堂课而言了,但笔者不由得想到一个困惑的问题:耐久跑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是就“跑”教“跑”,还是就“跑”来“培养习惯,养成意识”?
纵观我们的体育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出现跑,一直到高三,哪个年级没有跑的教材?但哪个年级跑的教材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扪心自问,即使到现在课改已经快十年,2011年课程标准再次进行了修订后,我们对于跑的教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跑作为学习内容”吗?同样的教材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我们可能更多地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手段来展开的。
我们知道,耐力素质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对其它项目能否创造优异成绩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耐力素质发展不够,其它项目的学习就会缺乏一定的持久能力,也不会保持长久和足够的耐心。耐久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耐久跑、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体质、磨炼自己的意志。就耐力素质而言,作为体育老师我们知道有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对运动员而言的一般耐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高强度的速度耐力了。
个人认为,针对耐久跑,就像这位评议老师说的,靠一个星期两节体育课来有效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是不现实的,作为我们体育老师来讲,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出发、从大众健身出发来考虑,通过我们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对耐久跑这项运动“健身性”的正确理解,以促进为主,通过切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来了解耐久跑的锻炼方法,从而培养习惯,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而对于竞技体育中的耐久跑,我们应当将它作为体育文化的传承来看待,可以用于田径队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而不应当作为我们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来实施!
以上是个人一直以来对于耐久跑的三个疑惑,不甚成熟,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2.《实验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版。
3.油车港镇中学 王宝荣《耐久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