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
摘 要 我国的学校体育历史悠久,是完成教育任务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大学体育在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状来看,大学体育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种种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平台,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功能。
(一)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大学体育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大学体育的过程是文化教育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受到相关体育文化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并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应用型人才
21世纪体育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肩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体育教师、教练,从而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任,促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身体素质问题
大学体育教学的很大部分教学活动是在进行补差教学,在高中阶段,体育不是主干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进人大学后,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普遍较差,不懂基本的锻炼方法,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课程内容设置问题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整体上是在走竞技体育的路子,体育教师也是按相应的专项从事教学活动。由于训练内容单调,教学活动枯燥乏味,教材缺少弹性,忽视了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与体育需求,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问题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体育教学法是运动技术教学法,考什么、测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现象比较普遍。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新意,缺乏快乐体育的精神享受,这样不仅耗费了师生的时间,而且消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
(四)师资队伍结构问题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对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指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低。因此,要开展高水平的体育教育,必须要高水平的体育教师。
三、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体育教学新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转变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实施快乐体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地、愉快地从事体育锻炼。
(二)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物质保障。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场地器材在短期内很难有质的改观,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搭建部分简易训练篷、馆等,以解决遇雨、雪等恶劣天气而不能上活动课的燃眉之急。同时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建造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体育场馆,配备足够数量的体育器材和设备。
(三)调节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精选决定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按增强体质的目标去改造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程内容主要素材的竞技体育进行加工,形成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这既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又可以挤出大量时间开展更丰富的体育活动。
(四)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体育教育的成败,在学校体育改革的大潮中,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小结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国家、高校和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发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改革,也需要学生的自觉配合、提高认识并努力实践。改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有关社会生活化教育,让大学体育教育走进学生生活,使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进入21世纪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4)18-22.
[2] 高希生.浅析新时期的体育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3)12-14.
[3] 孙鹏.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6(1)54-55.
[4] 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J].体育学刊.2007(3)20-22.
[5] 李骅.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4)18-22.
[6] 历祥英,李跃年.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未来走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4)26-30.
摘 要 我国的学校体育历史悠久,是完成教育任务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大学体育在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状来看,大学体育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种种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平台,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功能。
(一)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大学体育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大学体育的过程是文化教育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受到相关体育文化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并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应用型人才
21世纪体育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肩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体育教师、教练,从而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任,促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身体素质问题
大学体育教学的很大部分教学活动是在进行补差教学,在高中阶段,体育不是主干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进人大学后,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普遍较差,不懂基本的锻炼方法,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课程内容设置问题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整体上是在走竞技体育的路子,体育教师也是按相应的专项从事教学活动。由于训练内容单调,教学活动枯燥乏味,教材缺少弹性,忽视了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与体育需求,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问题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体育教学法是运动技术教学法,考什么、测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现象比较普遍。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新意,缺乏快乐体育的精神享受,这样不仅耗费了师生的时间,而且消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
(四)师资队伍结构问题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对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指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低。因此,要开展高水平的体育教育,必须要高水平的体育教师。
三、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体育教学新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转变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实施快乐体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地、愉快地从事体育锻炼。
(二)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物质保障。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场地器材在短期内很难有质的改观,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搭建部分简易训练篷、馆等,以解决遇雨、雪等恶劣天气而不能上活动课的燃眉之急。同时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建造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体育场馆,配备足够数量的体育器材和设备。
(三)调节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精选决定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按增强体质的目标去改造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程内容主要素材的竞技体育进行加工,形成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这既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又可以挤出大量时间开展更丰富的体育活动。
(四)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体育教育的成败,在学校体育改革的大潮中,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小结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国家、高校和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发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改革,也需要学生的自觉配合、提高认识并努力实践。改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有关社会生活化教育,让大学体育教育走进学生生活,使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进入21世纪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4)18-22.
[2] 高希生.浅析新时期的体育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3)12-14.
[3] 孙鹏.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6(1)54-55.
[4] 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J].体育学刊.2007(3)20-22.
[5] 李骅.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4)18-22.
[6] 历祥英,李跃年.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未来走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4)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