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新型各类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可以有效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国内外很多国家都将战略关注的重点放在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分析方法,对培养管理人才能力进行论证,论证得出:积极的推行管理人才的战略、拓宽渠道来实施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对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使用、提供管理型人才的自由发展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的最后的结论。因此,发达国家培养管理人才能力政策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管理人才;政策借鉴;发达国家
一、引 言
培养新型各类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可以有效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国内外很多国家都将战略关注的重点放在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发达国家始终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将战略重点放在新型人才的发展上,充分利用培养、吸引、使用等多种人才管理方法努力开发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资源,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人才的建设。在培养具备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的方法上,发达国家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管理人才”发展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实际研究中,美国学者管理人才的人格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有着强烈的独立型与自觉性,具有别具一格的思想;第二,对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与学习欲望;第三,对身边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态,有着深入挖掘事物本质的强烈欲望;第四,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第五,对待工作有着严格的态度,具有理性的思维,工作结果准确性高;第六,对智力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且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抽象思维的直觉能力;第七,文艺天赋强,具备丰富幽默的艺术表现能力;第八,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保持对待某一件事物的专注能力,有着超强的意志。
发达国家学者对“管理人才”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的独立性;二是,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精神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迎接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四是,自信,乐观,抗压能力极强等等。国外对于管理人才的研究中,其完善的基础理论以及先进的研究方法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主要就“管理人才”的政策借鉴,做更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如何积极的推行管理人才的战略,第三部分分析了如何通过拓宽渠道来实施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第四部分对管理人才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分析了如何为提供管理型人才的自由发展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实施积极的管理型人才战略
现阶段,新型人才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发展可以加快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速度。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在生产材料,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中,新型管理人才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新型管理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新型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加大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在制定创新型管理人才战略的同时,依据战略实施的行动计划与目标,完善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战略目标最终可以顺利实现。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今天,新型管理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当前社会最基本的竞争方式已经成为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与新型管理人才的合理利用。特别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新型管理人才的发展便显得更加重要,实现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政策,从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是新型管理人才的关键。为了适应新的需求,中国在21世纪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新型管理人才资源,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中国的新型管理人才战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仍然较晚,尤其是在管理的早期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相应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例如,在流量方面,受到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发展还不健全,因此管理人才的自由流动受到了限制,在激励机制方面,贡献的分布不是完全被社会承认,在资金方面,多元化社会输入系统开发的管理尚未开发。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发展新型管理人才资源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新型管理人才发展战略与世界的发展同步。
三、拓宽渠道培养管理型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渠道多种多样。一是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体系的多元化。加大教育培训在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使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加强政府学校与私立学校沟通与合作,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推进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后的实践活动。科研机构应加强公共管理人员培训,设立研发中心,为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第三个是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与机制。大力宣扬终身教育的思想,帮助公民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在促进公民终身教育中的权力,拓宽各种可以为公民提供终身继续教育与学习的平台。促进终身教育的正常化发展,注重培训模式的针对性,让公民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继续教育的平台,如远程教学形式的知识更新。在管理人才方面,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新型的人才资源资本和增值的基础上。因此,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从中国的教育现状看,由于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实践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管理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的竞争下,为了解决教育培养人才的问题,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放式的教育模式,積极发挥教育培训管理人才增长促进作用。
四、合理使用管理型人才
通过加强激励形式、创新机制、增加投资等方式积极发挥管理的作用,利用各种新型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一是实施灵活的人员配备机制。在发达国家,积极打破所有管理组织或机构的极限,注意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意味着免费调整配置,放宽政策限制以及鼓励管理的合理流动,一些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采用人事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组合固定和移动,全职和兼职。此外,由于住房、医疗保险和保险的社会化,我们已经解决了管理的问题。它避免了管理行政人员的闲置和浪费,而不受住所和地理区域的限制。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达国家倾向于通过政府资金和社会捐赠向管理人员投入更多资金。为提高管理能力提供财政支持。第三,有效的激励措施。在管理方面,诸如物质激励、发展激励和参与管理激励等外国国家都很活跃。我们要确保管理行政人员的利益和地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贡献来确定的,从而通过积极的引导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的原则,使管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发达国家多是通过提供便利的政策条件来促进管理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的能力和条件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表现,环境有一个类似于物理场强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个人可以创建的性能质量不仅与他的能力相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因此,为了搞好公共政策管理,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其最大价值,需要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公共管理氛围等。 五、提供管理型人才自由发展的制度保障
“实践”、“闲暇”与“自由”是管理型人才成长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三个条件:“实践”是指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时,管理型人才所表现出的困惑。困惑是个人知识缺乏的表现,为了摆脱个体知识的缺乏便会产生求知的欲望。“闲暇”是指管理型人才不能整日为了工作而到处奔波忙碌,过度劳累会减少从事繁杂管理事务的专注性。“自由”是指不受特殊目的的干扰,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言论与想法。“实践”是个人必备的要素,而“闲暇”和“自由”便会受到制度好坏的影响。发达国家之所以可以吸引管理型的人才,归根结底是因为促进管理型人才自由发展的相关制度比较完善。在经济制度方面,自由发达的经济体制大大的激发了管理型人才的创新动力,于此同时,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加大了对管理型人才的吸引力。在政治制度方面,政府减少干预以促进个体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展,同时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为个体的良好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文化制度方面,建立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以便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与碰撞,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反观中国当前的制度,由于受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影响,很难为管理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经济政治体制与文化制度的改革力度,为管理型人才发展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发展环境:尊重管理型人才的人格与尊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符合国际化管理型人才发展要求的竞争标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促进人才配置市场的合理化与标准化、建立开放的政策环境并不断完善政府行为等。
六、结 论
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加快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速度的重要资源,各国都把战略关注的焦点放在促进人才发展的策略上。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的战略,通过培训,吸引和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创新人才资源,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由于各国社会背景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此各国无法形成一致且通用的人才发展战略,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新人才资源的策略与实践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Doksum K. Empirical Probability Plots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for Nonlinear Models in the Two-Sample Case [J]. Annals of Statistics, 1974, 2 (2): 267-277.
[1] LiWeiquan?InteractiveDecision-Making: 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ublic Decision -Making.Probe,2002(3).
[2] He Zukun?Concern On Government Response.Chinese PublicAdministration,2000(7).
[3] Robert B. Denhardt?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Translated by Fu Songmao.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Liu Zelun, Liu Xiaoyun. Turning into Response-oriented Government: Path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Tran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Globazation.Jianghuai Tribune,2006(5).
[5] Chen Shuim.i Theorical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Government Response.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2001(11).
[6] Zhang Kangzh.i On Non-administrative Tendency of the Government—Perspective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Teaching andResearch,2000(2).
[7]Warner. Jon.The Janus Performance System. Tans. by Xu Yulin et a.l?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5?p63, p19, p91
[8]何祖坤.關注政府回應[J].中国行政管理, 2000(7).
[9]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扶松茂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0]刘泽伦,刘小云.迈向回应型政府: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转换的路径[J].江淮论坛, 2006(5).
[11]陈水秘.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和启迪[J].地方政府管理, 2001(11).
[12]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教学与研究. 2000(2).
[13] [美]乔恩?沃纳.双面神绩效管理系统[M].许玉林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63, 19, 91
[14]李伟权.“互动决策”: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J].探索, 2002(3).
关键词:管理人才;政策借鉴;发达国家
一、引 言
培养新型各类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可以有效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国内外很多国家都将战略关注的重点放在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发达国家始终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将战略重点放在新型人才的发展上,充分利用培养、吸引、使用等多种人才管理方法努力开发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资源,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人才的建设。在培养具备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的方法上,发达国家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管理人才”发展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实际研究中,美国学者管理人才的人格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有着强烈的独立型与自觉性,具有别具一格的思想;第二,对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与学习欲望;第三,对身边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态,有着深入挖掘事物本质的强烈欲望;第四,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第五,对待工作有着严格的态度,具有理性的思维,工作结果准确性高;第六,对智力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且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抽象思维的直觉能力;第七,文艺天赋强,具备丰富幽默的艺术表现能力;第八,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保持对待某一件事物的专注能力,有着超强的意志。
发达国家学者对“管理人才”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的独立性;二是,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精神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迎接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四是,自信,乐观,抗压能力极强等等。国外对于管理人才的研究中,其完善的基础理论以及先进的研究方法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主要就“管理人才”的政策借鉴,做更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如何积极的推行管理人才的战略,第三部分分析了如何通过拓宽渠道来实施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第四部分对管理人才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分析了如何为提供管理型人才的自由发展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实施积极的管理型人才战略
现阶段,新型人才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发展可以加快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速度。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在生产材料,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中,新型管理人才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新型管理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新型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加大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在制定创新型管理人才战略的同时,依据战略实施的行动计划与目标,完善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战略目标最终可以顺利实现。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今天,新型管理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当前社会最基本的竞争方式已经成为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与新型管理人才的合理利用。特别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新型管理人才的发展便显得更加重要,实现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政策,从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是新型管理人才的关键。为了适应新的需求,中国在21世纪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新型管理人才资源,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中国的新型管理人才战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仍然较晚,尤其是在管理的早期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相应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例如,在流量方面,受到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发展还不健全,因此管理人才的自由流动受到了限制,在激励机制方面,贡献的分布不是完全被社会承认,在资金方面,多元化社会输入系统开发的管理尚未开发。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发展新型管理人才资源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新型管理人才发展战略与世界的发展同步。
三、拓宽渠道培养管理型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渠道多种多样。一是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体系的多元化。加大教育培训在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使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加强政府学校与私立学校沟通与合作,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推进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后的实践活动。科研机构应加强公共管理人员培训,设立研发中心,为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第三个是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与机制。大力宣扬终身教育的思想,帮助公民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在促进公民终身教育中的权力,拓宽各种可以为公民提供终身继续教育与学习的平台。促进终身教育的正常化发展,注重培训模式的针对性,让公民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继续教育的平台,如远程教学形式的知识更新。在管理人才方面,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新型的人才资源资本和增值的基础上。因此,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从中国的教育现状看,由于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实践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管理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的竞争下,为了解决教育培养人才的问题,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放式的教育模式,積极发挥教育培训管理人才增长促进作用。
四、合理使用管理型人才
通过加强激励形式、创新机制、增加投资等方式积极发挥管理的作用,利用各种新型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一是实施灵活的人员配备机制。在发达国家,积极打破所有管理组织或机构的极限,注意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意味着免费调整配置,放宽政策限制以及鼓励管理的合理流动,一些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采用人事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组合固定和移动,全职和兼职。此外,由于住房、医疗保险和保险的社会化,我们已经解决了管理的问题。它避免了管理行政人员的闲置和浪费,而不受住所和地理区域的限制。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达国家倾向于通过政府资金和社会捐赠向管理人员投入更多资金。为提高管理能力提供财政支持。第三,有效的激励措施。在管理方面,诸如物质激励、发展激励和参与管理激励等外国国家都很活跃。我们要确保管理行政人员的利益和地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贡献来确定的,从而通过积极的引导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的原则,使管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发达国家多是通过提供便利的政策条件来促进管理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的能力和条件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表现,环境有一个类似于物理场强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个人可以创建的性能质量不仅与他的能力相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因此,为了搞好公共政策管理,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其最大价值,需要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公共管理氛围等。 五、提供管理型人才自由发展的制度保障
“实践”、“闲暇”与“自由”是管理型人才成长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三个条件:“实践”是指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时,管理型人才所表现出的困惑。困惑是个人知识缺乏的表现,为了摆脱个体知识的缺乏便会产生求知的欲望。“闲暇”是指管理型人才不能整日为了工作而到处奔波忙碌,过度劳累会减少从事繁杂管理事务的专注性。“自由”是指不受特殊目的的干扰,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言论与想法。“实践”是个人必备的要素,而“闲暇”和“自由”便会受到制度好坏的影响。发达国家之所以可以吸引管理型的人才,归根结底是因为促进管理型人才自由发展的相关制度比较完善。在经济制度方面,自由发达的经济体制大大的激发了管理型人才的创新动力,于此同时,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加大了对管理型人才的吸引力。在政治制度方面,政府减少干预以促进个体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展,同时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为个体的良好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文化制度方面,建立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以便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与碰撞,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反观中国当前的制度,由于受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影响,很难为管理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经济政治体制与文化制度的改革力度,为管理型人才发展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发展环境:尊重管理型人才的人格与尊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符合国际化管理型人才发展要求的竞争标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促进人才配置市场的合理化与标准化、建立开放的政策环境并不断完善政府行为等。
六、结 论
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加快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速度的重要资源,各国都把战略关注的焦点放在促进人才发展的策略上。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的战略,通过培训,吸引和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创新人才资源,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由于各国社会背景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此各国无法形成一致且通用的人才发展战略,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新人才资源的策略与实践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Doksum K. Empirical Probability Plots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for Nonlinear Models in the Two-Sample Case [J]. Annals of Statistics, 1974, 2 (2): 267-277.
[1] LiWeiquan?InteractiveDecision-Making: 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ublic Decision -Making.Probe,2002(3).
[2] He Zukun?Concern On Government Response.Chinese PublicAdministration,2000(7).
[3] Robert B. Denhardt?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Translated by Fu Songmao.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Liu Zelun, Liu Xiaoyun. Turning into Response-oriented Government: Path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Tran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Globazation.Jianghuai Tribune,2006(5).
[5] Chen Shuim.i Theorical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Government Response.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2001(11).
[6] Zhang Kangzh.i On Non-administrative Tendency of the Government—Perspective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Teaching andResearch,2000(2).
[7]Warner. Jon.The Janus Performance System. Tans. by Xu Yulin et a.l?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5?p63, p19, p91
[8]何祖坤.關注政府回應[J].中国行政管理, 2000(7).
[9]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扶松茂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0]刘泽伦,刘小云.迈向回应型政府: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转换的路径[J].江淮论坛, 2006(5).
[11]陈水秘.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和启迪[J].地方政府管理, 2001(11).
[12]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教学与研究. 2000(2).
[13] [美]乔恩?沃纳.双面神绩效管理系统[M].许玉林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63, 19, 91
[14]李伟权.“互动决策”: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J].探索,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