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不全面研究诗的结构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的是人、事、景之间的意象结构形式,而不涉及结构的另外层次,即韵律、节奏的安排以及深层结构的意义表现。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情感是诗的生命,语言是情感的依附。诗人把情感投射在语言材料上,或者说,语言材料吸附了诗人的情感,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感人的诗篇。唤起读者的情感,和召唤诗歌的意义一样,是诗的价值的实现。
诗是写给读者看的。对于读者对象的反应,诗人所持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并不在意;一是十分关注。不管在不在意,关注不关注,作品一旦发表,就必然会唤起读者的情感,从而产生社会效应。
所谓唤起情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情感共鸣。诗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引起读者产生同样的情感,即读者体会到作品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握拨一弹,心弦立应”,表现为情感的不平静。例如,离别的情人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同样会沉浸在“一种相思,两地闲愁”的愁苦感情中。二是情感理解。读者从作品中体验到了诗人所表现的情感,于是,审美创造走向了审美理解,读者的情感依然平静。例如读李煜的《虞美人》,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失去江山后的痛苦,而对于没有亡国之痛的人来说,只是体会到、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没有“故国不堪回首”的感伤,没有和诗人一样的那种愁情。
必须补充说明三点:一,情感共鸣是以情感理解为基础的,只有理解了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才能产生情感共鸣现象,情感理解是情感共鸣的第一步。二,情感共鸣可以和整体诗情共鸣,也可以和局部诗句共鸣,例如:没有“亡国之痛”的人读《虞美人》,虽然不能和李煜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伤感产生共鸣,但可以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产生共鸣。这是因为,这一经过高度提炼的诗句,概括了“忧愁”这种情感形式的表现,绝好地表现了“愁”的程度,读者从中产生情感联想,与自己类似的情感经历进行直接挂钩,于是共鸣现象也就产生了。三,从情感理解到情感共鸣,这种心理过程的时间间隔是极其短暂的,以致产生认知错觉,以为是同时发生的。
读者的情感之所以能够被唤起,是因为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公共情感。布洛克说:“只有当某种物体在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人中始终产生出同一种情感反应,才可以说某种物体(或某类物体)能唤起这种情感。”这种“大部分”的“反应”,就是所谓“公共情感”了。这种公共情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的意义一旦成为公共的,任何一种能展示出这种公共特征的东西,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能被自动地和必然地理解为某种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公共性,是有公共标准的,这里就不去细说了。
通过结构层次的巧妙安排,诗的结构就被赋予了召唤功能,除了召唤意义以外,还能召唤情感。诗歌通过各种方法唤起读者的情感反应,意象结构的着意安排,就是有效手段之一。所以苦心经营意象结构,是每一个诗人始终不懈的追求。现概述于下:
一、设立直呼层(或曰直抒层),直接唤起读者的情感。
所谓直呼或直抒,就是直接暴露情感。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说:“表现情感决不能和暴露情感混为一谈,后者是展示情感的种种症状。”其实,照我们看来,暴露情感就是表现情感的一种直接方式。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梦游奇境,梦境破灭,回到现实,感慨良多。全诗的结构大体可以表述如下:梦前,瀛洲“难求”,天姥“可睹”——梦中,天姥景色奇绝,风光迷人——梦中,仙境出现,仙人盛会——梦后,回到现实,感叹“万事东流水”——抒情,蔑视权贵。“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然而,诗人又特地设立了一个直抒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为什么连做梦都要向往名山大川呢?原来如此!因为社会上的“权贵”们太可恶了。诗人通过这一直接抒情的结构层次,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愤与恨,直接把读者的情感唤起。
二、通过隐藏的关键性结构部件,透露出唤情的信号。
诗人在结构诗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这种情况,在客观描写的诗篇中,尤其是山水诗中,是比较常见的。诗人愈是隐藏自己的情感,读者就愈要追问诗人的情感。怎么追问?那就是搜寻结构部件中的关键成分,诗人的情感就隐藏在结构的关键部件中。诗人通过关键部件,悄悄地透露出自己的情感状态,与此同时,也就唤起读者的情感。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四句,句句写实。诗人的情感呢?被隐藏起来了。藏在哪里?让我们去搜寻诗的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在“故国”、“空城”、“旧时月”这几个重要部件中,“旧时月”最为关键。“山围”的是当下的“故国”、“潮打”的也是当下的“空城”,月照“女墙”也是当下的情景。“故国”的繁华不见了,如今只留下寂寞的“空城”。天上的月亮还是那个旧时的月亮,地上的石头城已经不是当年的石头城了!真的是山川依旧,然而眼前是一片凄凉!从昔日的繁华到今日的荒凉,历史走过了长长的痛苦的历程!“旧时月”从时间维度上把“今”与“昔”联系起来,“旧时月”是历史的见证!“旧时月”这个语言符号,就成为表达诗人情感的重点符号,当然,它也就是一个唤起读者情感的重要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或者说得准确些,通过这个关键符号与其它相关符号,我们理解了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感伤之情。
三、设置结构推进层,逐步加强唤情功能。
诗的结构是有层次的结构,诗人常常通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加强层次感,不断累积情感,并把情感向顶点逐步推进,从而达到唤起情感的目的。例如何其芳的《预言》,全诗六节写“我”对“年轻的神”(以下简称“神”)的向往。首节写看见“神”即将到达面前而“心跳”,一股兴奋之情突然涌出;二节写“神”来自“温郁的南方”,她是从美好中走来的美丽之“神”,对其充满仰慕之情;三节向“神”发出的邀请,请他“进来”,听“我”唱“自己的歌”,透露出迫切的期待之情;四节写挽留,用前方险恶劝说“神”千万“不要前行”,一片真情;一节表明决心,愿意与其“同行”,共赴患难,字里行间显示出脉脉温情;最后一节,写“神”还是不肯“暂停”,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之情。“年轻的神”,当然是美好爱情的象征。诗人通过镜头的推拉转移,空间层层递进,把感情逐步推向顶点,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终于“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感情立刻从顶点跌落下来。爱之神“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真是可遇而又不可求!这,唤起了多少年轻人的真感情啊!
四、设置牵引层,在结构张力中唤起情感。
什么是“张力”?张力,本来是力学中的概念,它的本义是指物体内部垂直于两相邻部分的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的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批评派将“张力”的要领引进诗学理论。艾伦·塔特1938年发表《诗的张力》,用“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解释张力,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回到这个概念的力学本义上解释艺术现象,讲得挺有意思。事实上,文艺作品(当然包括诗歌)的内部结构中,是存在着许多相互牵引的力的,这就是结构张力。在艺术辩证法中的一与多、开与合、正与反、张与弛、隐与显、真与幻、动与静、虚与实、疏与密、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互牵引的张力。诗的结构张力,加强了诗的唤情功能。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七节,首尾基本相同的两节,是写诗人不忍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从总体结构上看,2、3、4、5节是写康河美景,使“我”不能不“在星光斑斓里放歌”;6节写“但我不能放歌”,因为就要离别康桥,此时此刻,黯然神伤,只能“沉默”了。在“放歌”与“不能放歌”之间,出现了一个牵引层,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引的张力!透过这种张力结构,我们把握了全诗的基调,那是抒发了一种绝对孤独的感受。那种淡淡的哀愁,那种依依不舍之情,那种孤独感,明显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唤起了我们读者的无限同情。
五、意象结构发生陡转,从而唤起情感。
沃尔夫冈·伊瑟尔曾经对文本的“隐形结构”进行过解释。他说,所谓“文本的隐形的连接环节”是什么东西呢?“它的最基本的形式可以在故事层次上体现出来。情结线索突然被打断,或者按照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其实,把这种情况称为“隐形结构”是并不十分贴切的,如果称之为结构“陡转”则比较妥当。诗人在营造意象结构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情感发展的脉络,按照正常的思路组织意象。但是,诗人也常常跳出常规,使意象结构出现中断或突转,读者的情感就在这种意象结构的“陡转”中被唤起。例如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此诗首联从待客的户外大环境写起:“春水”环绕,“群鸥”聚集,风光秀丽,春意盎然;颔联拉近,写庭院“花径”未扫,“蓬门”始开,不经意中透露出主客间的亲密关系;颈联更近,写餐桌,主人以家常酒菜待客,主客相互劝饮,不时听到主人的致歉声,洋溢着热烈而又欢愉的气氛。至此,待客的场面已经写完,如果要继续写,按照常规思路,那就是写客人反应了。可是,不,诗歌意象结构陡然向“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发生了陡转:“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主人突然高喊,要“邻翁”前来作陪助兴!可见席间酒兴之浓,待客气氛之浓,主客感情之浓,以及邻里关系之密切与融洽!这一陡转的意象结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唤起我们对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赞叹,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赞美。
读者的情感被诗歌唤起,当然有众多的因素,并不止于意象结构的经营。而且,意象结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所述,只不过是举其要者,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论文艺》第1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3]布洛克.《美学新解》第144页、第16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第1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 上海文论,1987年第3期.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情感是诗的生命,语言是情感的依附。诗人把情感投射在语言材料上,或者说,语言材料吸附了诗人的情感,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感人的诗篇。唤起读者的情感,和召唤诗歌的意义一样,是诗的价值的实现。
诗是写给读者看的。对于读者对象的反应,诗人所持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并不在意;一是十分关注。不管在不在意,关注不关注,作品一旦发表,就必然会唤起读者的情感,从而产生社会效应。
所谓唤起情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情感共鸣。诗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引起读者产生同样的情感,即读者体会到作品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握拨一弹,心弦立应”,表现为情感的不平静。例如,离别的情人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同样会沉浸在“一种相思,两地闲愁”的愁苦感情中。二是情感理解。读者从作品中体验到了诗人所表现的情感,于是,审美创造走向了审美理解,读者的情感依然平静。例如读李煜的《虞美人》,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失去江山后的痛苦,而对于没有亡国之痛的人来说,只是体会到、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没有“故国不堪回首”的感伤,没有和诗人一样的那种愁情。
必须补充说明三点:一,情感共鸣是以情感理解为基础的,只有理解了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才能产生情感共鸣现象,情感理解是情感共鸣的第一步。二,情感共鸣可以和整体诗情共鸣,也可以和局部诗句共鸣,例如:没有“亡国之痛”的人读《虞美人》,虽然不能和李煜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伤感产生共鸣,但可以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产生共鸣。这是因为,这一经过高度提炼的诗句,概括了“忧愁”这种情感形式的表现,绝好地表现了“愁”的程度,读者从中产生情感联想,与自己类似的情感经历进行直接挂钩,于是共鸣现象也就产生了。三,从情感理解到情感共鸣,这种心理过程的时间间隔是极其短暂的,以致产生认知错觉,以为是同时发生的。
读者的情感之所以能够被唤起,是因为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公共情感。布洛克说:“只有当某种物体在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人中始终产生出同一种情感反应,才可以说某种物体(或某类物体)能唤起这种情感。”这种“大部分”的“反应”,就是所谓“公共情感”了。这种公共情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的意义一旦成为公共的,任何一种能展示出这种公共特征的东西,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能被自动地和必然地理解为某种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公共性,是有公共标准的,这里就不去细说了。
通过结构层次的巧妙安排,诗的结构就被赋予了召唤功能,除了召唤意义以外,还能召唤情感。诗歌通过各种方法唤起读者的情感反应,意象结构的着意安排,就是有效手段之一。所以苦心经营意象结构,是每一个诗人始终不懈的追求。现概述于下:
一、设立直呼层(或曰直抒层),直接唤起读者的情感。
所谓直呼或直抒,就是直接暴露情感。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说:“表现情感决不能和暴露情感混为一谈,后者是展示情感的种种症状。”其实,照我们看来,暴露情感就是表现情感的一种直接方式。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梦游奇境,梦境破灭,回到现实,感慨良多。全诗的结构大体可以表述如下:梦前,瀛洲“难求”,天姥“可睹”——梦中,天姥景色奇绝,风光迷人——梦中,仙境出现,仙人盛会——梦后,回到现实,感叹“万事东流水”——抒情,蔑视权贵。“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然而,诗人又特地设立了一个直抒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为什么连做梦都要向往名山大川呢?原来如此!因为社会上的“权贵”们太可恶了。诗人通过这一直接抒情的结构层次,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愤与恨,直接把读者的情感唤起。
二、通过隐藏的关键性结构部件,透露出唤情的信号。
诗人在结构诗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这种情况,在客观描写的诗篇中,尤其是山水诗中,是比较常见的。诗人愈是隐藏自己的情感,读者就愈要追问诗人的情感。怎么追问?那就是搜寻结构部件中的关键成分,诗人的情感就隐藏在结构的关键部件中。诗人通过关键部件,悄悄地透露出自己的情感状态,与此同时,也就唤起读者的情感。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四句,句句写实。诗人的情感呢?被隐藏起来了。藏在哪里?让我们去搜寻诗的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在“故国”、“空城”、“旧时月”这几个重要部件中,“旧时月”最为关键。“山围”的是当下的“故国”、“潮打”的也是当下的“空城”,月照“女墙”也是当下的情景。“故国”的繁华不见了,如今只留下寂寞的“空城”。天上的月亮还是那个旧时的月亮,地上的石头城已经不是当年的石头城了!真的是山川依旧,然而眼前是一片凄凉!从昔日的繁华到今日的荒凉,历史走过了长长的痛苦的历程!“旧时月”从时间维度上把“今”与“昔”联系起来,“旧时月”是历史的见证!“旧时月”这个语言符号,就成为表达诗人情感的重点符号,当然,它也就是一个唤起读者情感的重要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或者说得准确些,通过这个关键符号与其它相关符号,我们理解了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感伤之情。
三、设置结构推进层,逐步加强唤情功能。
诗的结构是有层次的结构,诗人常常通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加强层次感,不断累积情感,并把情感向顶点逐步推进,从而达到唤起情感的目的。例如何其芳的《预言》,全诗六节写“我”对“年轻的神”(以下简称“神”)的向往。首节写看见“神”即将到达面前而“心跳”,一股兴奋之情突然涌出;二节写“神”来自“温郁的南方”,她是从美好中走来的美丽之“神”,对其充满仰慕之情;三节向“神”发出的邀请,请他“进来”,听“我”唱“自己的歌”,透露出迫切的期待之情;四节写挽留,用前方险恶劝说“神”千万“不要前行”,一片真情;一节表明决心,愿意与其“同行”,共赴患难,字里行间显示出脉脉温情;最后一节,写“神”还是不肯“暂停”,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之情。“年轻的神”,当然是美好爱情的象征。诗人通过镜头的推拉转移,空间层层递进,把感情逐步推向顶点,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终于“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感情立刻从顶点跌落下来。爱之神“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真是可遇而又不可求!这,唤起了多少年轻人的真感情啊!
四、设置牵引层,在结构张力中唤起情感。
什么是“张力”?张力,本来是力学中的概念,它的本义是指物体内部垂直于两相邻部分的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的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批评派将“张力”的要领引进诗学理论。艾伦·塔特1938年发表《诗的张力》,用“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解释张力,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回到这个概念的力学本义上解释艺术现象,讲得挺有意思。事实上,文艺作品(当然包括诗歌)的内部结构中,是存在着许多相互牵引的力的,这就是结构张力。在艺术辩证法中的一与多、开与合、正与反、张与弛、隐与显、真与幻、动与静、虚与实、疏与密、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互牵引的张力。诗的结构张力,加强了诗的唤情功能。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七节,首尾基本相同的两节,是写诗人不忍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从总体结构上看,2、3、4、5节是写康河美景,使“我”不能不“在星光斑斓里放歌”;6节写“但我不能放歌”,因为就要离别康桥,此时此刻,黯然神伤,只能“沉默”了。在“放歌”与“不能放歌”之间,出现了一个牵引层,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引的张力!透过这种张力结构,我们把握了全诗的基调,那是抒发了一种绝对孤独的感受。那种淡淡的哀愁,那种依依不舍之情,那种孤独感,明显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唤起了我们读者的无限同情。
五、意象结构发生陡转,从而唤起情感。
沃尔夫冈·伊瑟尔曾经对文本的“隐形结构”进行过解释。他说,所谓“文本的隐形的连接环节”是什么东西呢?“它的最基本的形式可以在故事层次上体现出来。情结线索突然被打断,或者按照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其实,把这种情况称为“隐形结构”是并不十分贴切的,如果称之为结构“陡转”则比较妥当。诗人在营造意象结构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情感发展的脉络,按照正常的思路组织意象。但是,诗人也常常跳出常规,使意象结构出现中断或突转,读者的情感就在这种意象结构的“陡转”中被唤起。例如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此诗首联从待客的户外大环境写起:“春水”环绕,“群鸥”聚集,风光秀丽,春意盎然;颔联拉近,写庭院“花径”未扫,“蓬门”始开,不经意中透露出主客间的亲密关系;颈联更近,写餐桌,主人以家常酒菜待客,主客相互劝饮,不时听到主人的致歉声,洋溢着热烈而又欢愉的气氛。至此,待客的场面已经写完,如果要继续写,按照常规思路,那就是写客人反应了。可是,不,诗歌意象结构陡然向“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发生了陡转:“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主人突然高喊,要“邻翁”前来作陪助兴!可见席间酒兴之浓,待客气氛之浓,主客感情之浓,以及邻里关系之密切与融洽!这一陡转的意象结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唤起我们对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赞叹,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赞美。
读者的情感被诗歌唤起,当然有众多的因素,并不止于意象结构的经营。而且,意象结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所述,只不过是举其要者,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论文艺》第1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3]布洛克.《美学新解》第144页、第16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第1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 上海文论,198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