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学徒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q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雪》《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最为国人熟知的两部作品,主要描写对象都是女性。为了刻画女性形象,对围绕在她们身边的男性亦有相当笔墨的描述。在这两部作品中,学徒常出现在女性角色周围,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分析学徒人物形象,侧面探究当时的社会现状,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学徒 形象
  谷崎润一郎,日本近代小说家,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东京一个米商家庭,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部,大量接触了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他的作品基本以女性为主题,五彩斑斓的行笔方式,从施虐和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被称为“恶魔派”作家。他的作品大量掺杂日本传统文化。《细雪》是谷崎润一郎中后期创作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以大阪的名门望族莳冈家四姐妹为主人公,以美丽娴静的三妹雪子的相亲故事为主线,涉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事件、对外交往,等等。《春琴抄》是谷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时间背景为江户时代,围绕着盲女春琴和与她半仆半徒关系的佐助展开故事。
  《细雪》和《春琴抄》中出现的奥畑家前学徒的板仓和佐助都是传统学徒制度下的學徒。日本的学徒教育可追溯至古时父子之间农耕狩猎等生活技能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相传逐渐被师傅与徒弟之间的技能传授方式所取代,并且在江户时期形成制度得以盛行。江户时代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各商家招收年幼的家族外成员,通过学徒日常的工作积累,对其进行培养。同时,学徒也作为廉价劳动力,在学习各种技艺的同时,还要为师傅家做好服务工作,与主家既是师徒关系亦是主仆关系。
  因为谷崎润一郎作品主题的原因,相关研究中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较多,男性较少,以学徒为主要分析对象的论文基本没有。学徒形象,是当时男性形象的一个缩影,对他们的刻画亦可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也可更深刻地认识女性主题背后的作者的世界观。
  一、他人眼中的“下等人”
  江户时代,幕府为了维持政权,将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又以“四民分治”为前提,推行“民农兵分离策”,将武士和农民分开作为将军或大名的家臣,“城下町邢成策”让武士、商人离开农村住到大名管辖的城市,商人是为武士及大名服务的。随着商业活动的日渐活跃,商人的地位也渐渐提高,曾有“大阪豪商一怒,天下诸侯皆惊”之说。学徒作为商家的徒仆,身份自然不高,尤其是对主家或主家相同层级的人来说。
  板仓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第一次出场就可窥见一二。他被悦子称为“拍照的”,妙子还纠正她要叫“板仓老板”。悦子还是个小孩子,就已经有了等级观念,说明板仓在他们眼中的地位的确不高。奥畑启在给幸子的信中写到“即使细姑娘打算毁约不和我结婚(细姑娘自己说她并没有这个意思),可是一旦要是传出她和板仓那样的人搞恋爱的风声,细姑娘将会身败名裂。我想细姑娘是名门闺秀,决不至于当真把板仓那种人作为对象”。里面出现的“那样的人”“那种人”这种称谓,都可以明确看出在启眼里,板仓不过是一个没有平等地位的下人。后来,妙子与板仓相恋,妙子的姐姐们都觉得这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关系,她们认为板仓配不上妙子,幸子对贞之助说过“难道您觉得妙子可以和板仓那种人结婚?” 从他人对待板仓的态度可以看出板仓这位曾经的学徒并没有因为改变职业而得到尊重,一直都是别人眼中地位不高、跟名门闺秀不般配的人。
  《春琴抄》对主人公外貌的描写甚少,但从春琴的态度可以看出学徒出身的佐助地位的确不高,早年,他是负责给春琴领路的小学徒,春琴脾气古怪,对他也甚是苛刻。后来,他成了春琴的徒弟,更是被春琴各种训斥,毫无地位。春琴和他虽有夫妻之实,但却拒绝与他结婚,也始终要求其他学生称自己为“师父”,称佐助为“佐助桑”甚至“佐助仔”。在两人一起居住之时,也要求佐助恪守师徒之礼,可以说在春琴的一生中,佐助都是那个必须事事以他为尊的小学徒。
  二、忠于礼教,克己奉公
  学徒制度在日本被称为“奉公人”制度,商家招纳的学徒也被称为“奉公人”。进入主家开始,便与主人结成了模拟父子关系,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费用都由主家承担,他们也要像孝敬亲生父母一样对主家尽子女的义务。
  板仓原是奥畑商店的学徒,中学没有毕业,后来去美国学了五六年照相。回国开照相馆时,奥畑商店的老板、启的长兄曾资助他一些资金,还给他介绍顾客,多方面加以庇护,启也捧他的场。因为这些原因,他虽然自己开了照相馆,但依然保持着对原主家的主仆关系,他知道妙子和启的关系,所以他对妙子说话时的口气和对启说话的口气完全一样,在旁人眼里,还以为他们是主仆关系。他把启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竭尽心力为妙子拍照,不仅始终接受妙子工作上的订货,还给她做推销广告。虽然有其他的因素在,但他对外宣称大水时舍命救妙子是因为她是启少爷的对象。这些都可以看出,曾经是学徒的板仓虽然有了新的生活,却仍未脱离原本的阶层,这也正是他忠于礼教的原因。
  佐助出生于江州日野,老家也是经营药店,十三岁到春琴家做工。他父亲、祖父在学徒时代都曾到春琴家当伙计,春琴家是佐助的世代主家。身处封建礼教思想盛行的江户时代,佐助遵从传统礼教,这种遵从几乎贯穿他的一生。前期,作为小学徒的他负责为春琴引路,从“竖着耳朵在门外听声等春琴下课第一时间去接她”“在厕所门口等候”等场景可以看出他完全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服务主家。中期,春琴怀孕却不告诉家里是谁的孩子,主人问佐助,出于对主家的忠心,他虽不直说也不欺骗主家,主家猜出那是他的孩子。但当春琴说他胡说时,他又一切遵循春琴的意愿。后期,春琴自立门户,他也成了师傅,两人虽有夫妻之实,却还是遵守师徒之名,佐助不仅是春琴的徒弟,也一直以曾经小学徒的身份伺候照顾春琴,直到春琴逝去。
  三、对美好的向往
  这两人虽为学徒之身,但首先是人,生而为人就有自己的喜爱和追求,具体体现在他们对自己的技艺和对女性的喜爱上。   板仓的立身之本是摄影,这正是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想要留下此刻美好而诞生的一项技艺。板仓没有从事与主家相同的商业,中学未毕业就到美国去学了摄影。从“正好妙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作品,要找个合格的摄影师,经过启的介绍,就委托板仓担任。从此以后,妙子作品的照片,不管是宣传小册子也罢,美术明信片也罢,都由板仓一手包办。板仓不仅始终接受妙子工作上的订货,还给做推销广告”。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板仓的摄影技术不错,至少是合格线以上的,他会努力给妙子拍好看的照片,制作精良的明信片,也会在水灾后去灾区拍摄受灾实况,计划出一本水灾纪念相册。另一点则是作为男性,板仓喜欢着美丽的妙子,会因为担心妙子在水灾中遇险而不顾自身危险前去营救,他很尊敬妙子,把可以娶妙子做媳妇当作莫大的荣誉。
  相比板仓,佐助是更加纯粹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一开始,或许是对于春琴的喜爱,又或者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他开始偷偷练三味线。夜里,待到朋辈入睡之后,在壁橱里用指甲拨琴,反复练习一首曲子。他对这项技艺的热爱,使得他有机会在人前展示并获得主家的认可,同意他和春琴一同学习,以至于最终达到“校检”的专业高度。另一方面,佐助对春琴的热爱更是自始至终,从未嫌弃甚至可怜过春琴是盲人,始终觉得春琴是美的,羡慕她看不见,在自己练琴时也总是闭上眼睛。佐助对春琴的热爱贯穿于始终,终其一生都觉得春琴无比美好。
  四、为了爱情,勇于牺牲
  歌頌男性,大抵包括勇敢、坚毅这些方面,这里讨论的两位学徒为了爱的人,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
  在妙子二姐幸子的眼里,板仓是个狡猾、头脑简单、低级趣味、缺乏教养、喜欢吹嘘无聊东西的“老油子”,但妙子却认为板仓纯洁正直,是个勇敢的人。板仓在大雨时舍身营救妙子成了妙子对他转变印象的契机,此后妙子越发觉得他与奥畑启那种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人不同,也因此与他相恋,私订终身。板仓和启都喜欢妙子,启遇到水灾首先保全自己,而板仓为了妙子却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因此,妙子的姐夫真之助才觉得板仓是更适合妙子的人。
  春琴之于佐助,是爱人,更是信仰,佐助遇见春琴后的一生都为春琴而活。对佐助而言,春琴的感受高于自己的体验,甚至生命。春琴遭凶汉袭击毁容后,佐助懊恼没保护好她,祈求神灵降灾于他。同时,为了保护春琴的骄傲,知晓她不想让他看见脸,毅然刺瞎了双眼。虽然对佐助而言,这种举动不算牺牲,甚至会“因为猜测小人的计谋无法得逞而感到无上幸福”,但作为读者,却真正看到了佐助对于爱情的付出。佐助的付出,收获了爱情,春琴开始与他心意相通。
  在《细雪》《春琴抄》中,两位学徒都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地位,但他们对传统礼教的遵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牺牲都让他们成了有独特魅力的人。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对当时的社会关系有了一定认识,更了解了“学徒”这一形象。也通过学徒看到了女性主题作品中,作者对男性的歌颂。可以说作者站在男性的立场描写女性,这些学徒的美好刻画其实是他作为男性对自身形象的美化加工。
  参考文献
  [1] 王默.日本现代学徒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谷崎润一郎.细雪[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 谷崎润一郎.春琴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作 者: 张琪,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登泰山记》作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新纳入的课文,在文本解读方面尚存有大量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姚鼐的社会之镜、自然之境、哲理之境三个方面,走进姚鼐的泰山,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姚鼐的心灵世界,展现其自我迷失的原因以及精神救赎的历程。  关键词:《登泰山记》 自我迷失 精神救赎  姚鼐作为桐城派的一员,秉承了程朱理学的遗风。他的身上有封建正統文人在面对仕途不济时寄情山水,以求排解心
摘 要: 天平山位于苏州太湖风景名胜区,有“吴中第一山”之美誉。自唐代以来,天平山就是旅游胜地。这里,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范成大、倪瓒、高启、文徵明、乾隆皇帝等名人遗迹,也留下许多诗词歌赋名篇佳作。赏读这些名人名诗,不仅可以欣赏到天平山的奇石、清泉等自然景观,而且可以感受到这座名山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领略到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忧后乐、忠君爱民的高尚品德。  关键词:天平山 诗咏 赏读  天平山位于苏
说起横店,大家都知道这是拍戏的地方,无数的“抗战神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据说,在横店,一年有五六十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平均每天300个“鬼子”被“打死”。有网友调侃:“横店一年死10万个‘鬼子’,可怎么打也打不完。”  玩笑归玩笑,可别小看横店,如今的横店集团市值超千亿元,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年收入600多亿元,而影视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  30年前,有这么一个人,40岁时带着乡亲们开始创业,从
摘 要: 《花脸》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及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选编篇目。在具体选文部分,沪教版与原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教材选文部分不论在叙事口吻,还是在叙事节奏及叙事的心理结构上都凸显了原作的儿童视角,从而在保留原作基本叙事面貌的同时呈现出更明显而强烈的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色。  关键词:《花脸》 儿童视角 叙述艺术  《花脸》选自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散文自选集《逆光的风景》a(吉林人民出版社19
于是,90后也纷纷端起了保温杯,勤勤恳恳地养生。他们也许不屑于点开爸妈转发的养生帖,但却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养生偏方。譬如,在啤酒里面加枸杞,抽一根烟后马上吃维生素含片,喝完可乐马上嚼钙片,熬到两三点后敷个面膜。  这群人还有一个特别“居家摇滚”的名字,叫做“养生朋克”。他们的鼻祖可追溯到魏晋的嵇康,他酗酒、玩音乐、嗑五石散,却还能写下“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的养生论,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生活方式。 
摘 要: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加缪小说《鼠疫》中里厄、朗贝尔、帕纳鲁、柯塔尔的伦理身份及其伦理选择的内心动因。对鼠疫持不同态度的人物,代表了相应的道德准则,蕴含着加缪的伦理思想:里厄谦虚看待自己的反抗行为,寄托着加缪注重行动而不尚空谈的英雄观;帕纳鲁献身于宗教,暗含对基督教的批判;柯塔尔的毁灭传达了对鼠疫苟同者的否定。鼠疫消退后,只有以里厄、朗贝尔为代表的反抗者存活表明小说的主题——人类
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双臂截肢的贾文其是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人。54岁的贾海霞左眼因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失明,右眼在2000年打工时落残,和他同岁的贾文其3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  2002年,为了增加一些收入,两人商量决定承包村里50多亩的河滩植树造林。就这样,两人你以我为眼,我以你为手,这一干就是14年,累计植树上万棵。如今河边的50亩荒滩,已被贾海霞和贾文其“联手”变成了绿洲,身处林中,树木密得看不见蓝
张枣的诗《镜中》开头是:“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结尾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我们的梅花,不足以落满南山,但或许可以织成一冠花环。  比如,在该读书的年纪没有好好把书读好;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她;未能守在年迈父亲身前尽孝……  比如,因为一个误判失去一个订单;没有好好经营我的婚姻和家庭;弄丢了一件很珍贵的物件……  或许另外一种选择,人生轨
摘 要:作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鲁滨孙流落孤岛、奋力生存的故事,其中对于鲁滨孙在孤岛上的饮食有着非常细致的描写。小说通过鲁滨孙对食物的选择,展现了他的饮食习惯、实用主义精神,以及宗教信仰,反映了当时盛行的欧洲文化。  关键词: 《鲁滨孙漂流记》 食物 文化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标志,《鲁滨孙漂流记》自面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叙事艺术,它所表现的殖民主义、个
掐指算来,我大学毕业已经12年,中学毕业16年,小学毕业23年。几乎每年都要参加一两场同学聚会。庸俗攀比的表演我见过,感人肺腑的真言也听过。讨厌过别人,也被别人讨厌过。  于多数人而言,人生中最美好的同学聚会,大概是在大学毕业5年左右。此时,同学们初入职场,略识人生,像正在爬坡,即将登顶的运动员。挥斥方遒的学生稚气要脱未脱,人生成功的小确幸将到未到。有一肚子苦水要吐,有满腔的抱负要说。  毕业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