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1]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开拓课堂教学新领域的起点。语文教师首先要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不同。它注重基础性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2]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个性,教育过分僵化、统一,分数至上;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主张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应试教育强调的是能否升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素质教育则以适应社会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立足未来发展。二者在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有本质区别。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强调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全面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注重学生做人的基础,又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终生教育;要求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保证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获得成功;在个人发展教育实施过程各自协调一致。
根据以上特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成功性原则,尽可能的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二、深入文本,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三、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如果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解决。所以从一篇课文的内容中,要舍弃零碎的、不明显的、易理解的、非重点的,应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力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广、活、透的训练。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要进行精心加工处理,要精心预设,知识结构要严谨,课堂上讲解要精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精粹的信息。根据教学信息论的观点,要把教学内容浓缩成一点,再围绕这一点展开,有效地排除课堂中无用信息的干扰,让学生能充分接受本质性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传输的质量。
例如《我们家的猫》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难懂,教师就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解词句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写作上,通过让学生学习大花猫的“古怪”及小花猫的“淘气”与“可爱”习性后,指定学生要能够说出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特点及可爱之处。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抓住重点目标进行训练,为习作打好了基础。
四、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3]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别人,互相学习;鼓励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推行互改作业,重新认识。
五、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儿别提有多得意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是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不同角的角度的大小,我刚讲玩,没想到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跑了上来,我想他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他向我借量角器,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我本来想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又想知道结果,于是我爽快的把量角器借给他。更没想到的是当我让他走上台前演示时,让我大吃一惊,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叫出声来:拿反了!再仔细看原来是他想告诉大家反着量,只要用180度减去看到的度数也可以读出度数来呀!我又看到那个学生得意、灿烂的笑容,我当场表扬了那位学生。后来我再去上数学课,那位学生就特别爱动脑筋。由此让我想到,对于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
六、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表扬批评与奖励惩处是一致的,是领导激励部属、调动全校职工实现奋斗目标的一项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领导艺术。奖惩分明,从古到今都非常实用。表扬批评恰如其份,就能调动积极性;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作为校长,不论对谁都一样,遇事讲原则,不能因人而异,而应一个标准量到底,一面镜子看人、讲事、办事、处理事,一视同仁,否则被罚者不服,校长威信逐渐丧失。
在对有错误的部下惩罚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一要掌握被惩罚批评者的性格,要心平气和,以坦诚、和蔼可亲的语气,与部下交流出错的原因,改正的方法,被罚的依据,令部下高兴接受,不带情绪回家,不背包袱上班;二是在批评错误的同时,肯定被批评者的优点、长处和成绩的一面,并提出光明的前途,使其感到缺点错误的出现并没有令领导对自己失去信任,反而得到的是安慰与帮助;三是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批评人,主要批评事,批评这种现象,清除影响,引起他人的重视,同时注意不将个别问题引申为普遍性问题在会上讲;四是一般情况下,若不是原则上的错误,私下个别交换意见、交心,要求以后注意改正就行了,不带原则性而带普遍性的问题,针对现象、事实,在会上不点名提醒大家重视改正;五是批评时也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不把话说绝,人无完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知错能改就行,不要伤害感情。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转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002年5月
[2] 朱建波.语文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探索者[J].文学教育,2009.12
[3] 黄慧丽.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外教研,2010,0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1]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开拓课堂教学新领域的起点。语文教师首先要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不同。它注重基础性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2]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个性,教育过分僵化、统一,分数至上;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主张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应试教育强调的是能否升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素质教育则以适应社会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立足未来发展。二者在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有本质区别。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强调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全面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注重学生做人的基础,又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终生教育;要求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保证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获得成功;在个人发展教育实施过程各自协调一致。
根据以上特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成功性原则,尽可能的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二、深入文本,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三、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如果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解决。所以从一篇课文的内容中,要舍弃零碎的、不明显的、易理解的、非重点的,应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力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广、活、透的训练。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要进行精心加工处理,要精心预设,知识结构要严谨,课堂上讲解要精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精粹的信息。根据教学信息论的观点,要把教学内容浓缩成一点,再围绕这一点展开,有效地排除课堂中无用信息的干扰,让学生能充分接受本质性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传输的质量。
例如《我们家的猫》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难懂,教师就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解词句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写作上,通过让学生学习大花猫的“古怪”及小花猫的“淘气”与“可爱”习性后,指定学生要能够说出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特点及可爱之处。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抓住重点目标进行训练,为习作打好了基础。
四、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3]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别人,互相学习;鼓励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推行互改作业,重新认识。
五、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儿别提有多得意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是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不同角的角度的大小,我刚讲玩,没想到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跑了上来,我想他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他向我借量角器,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我本来想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又想知道结果,于是我爽快的把量角器借给他。更没想到的是当我让他走上台前演示时,让我大吃一惊,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叫出声来:拿反了!再仔细看原来是他想告诉大家反着量,只要用180度减去看到的度数也可以读出度数来呀!我又看到那个学生得意、灿烂的笑容,我当场表扬了那位学生。后来我再去上数学课,那位学生就特别爱动脑筋。由此让我想到,对于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
六、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表扬批评与奖励惩处是一致的,是领导激励部属、调动全校职工实现奋斗目标的一项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领导艺术。奖惩分明,从古到今都非常实用。表扬批评恰如其份,就能调动积极性;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作为校长,不论对谁都一样,遇事讲原则,不能因人而异,而应一个标准量到底,一面镜子看人、讲事、办事、处理事,一视同仁,否则被罚者不服,校长威信逐渐丧失。
在对有错误的部下惩罚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一要掌握被惩罚批评者的性格,要心平气和,以坦诚、和蔼可亲的语气,与部下交流出错的原因,改正的方法,被罚的依据,令部下高兴接受,不带情绪回家,不背包袱上班;二是在批评错误的同时,肯定被批评者的优点、长处和成绩的一面,并提出光明的前途,使其感到缺点错误的出现并没有令领导对自己失去信任,反而得到的是安慰与帮助;三是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批评人,主要批评事,批评这种现象,清除影响,引起他人的重视,同时注意不将个别问题引申为普遍性问题在会上讲;四是一般情况下,若不是原则上的错误,私下个别交换意见、交心,要求以后注意改正就行了,不带原则性而带普遍性的问题,针对现象、事实,在会上不点名提醒大家重视改正;五是批评时也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不把话说绝,人无完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知错能改就行,不要伤害感情。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转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002年5月
[2] 朱建波.语文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探索者[J].文学教育,2009.12
[3] 黄慧丽.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外教研,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