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使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科渗透以及对教材的灵活运用等方面就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 欣赏;实践;探索;兴趣 ;主体;主导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高中音乐欣赏课让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情趣,了解了一些世界音乐文化瑰宝,培养了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培养了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和激情。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学生一般比较重视升学学科,往往将音乐欣赏课视作放松课。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逐渐使他们对音乐欣赏课有兴趣。
1.鼓励学生根据作品形象进行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
许多音乐作品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形象即兴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锻炼学生的即兴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比如,在介绍德国作曲家韦柏曲、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的管弦乐作品《邀舞》时,由于作品开头和结尾有两件乐器分别代表着两位不同人物,长笛代表着女士,大提琴代表着男士,作品引子部分的演奏,犹如两位人物在友好对答,而结尾部分又犹如在跳完舞之后,男士礼貌地将女士送回座位,并以示感谢。于是,我启发学生将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了解作品的内涵,也使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勇气上台表演的机会,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并不是每介绍一部作品时都要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再有意地介绍作品,学生将会更有兴趣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内涵。
2.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 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室中摆设着可以移动的椅子,可以按照每一堂课的需要自由移动,或者让学生围成几个组,或者可以围成一个圈,让学生进行表演或介绍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可打破传统课堂学生站着回答老师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坐着回答,使他们有一种轻松感,与教师产生默契感,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3.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鲜为人知的事。利用电脑软件制作音乐课件,给音乐配上相应的画面,能够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些音乐知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生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加倍地去学、去感受;同时,不断地调整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即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下节课将欣赏那类作品,让学生回去找寻一些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与介绍,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比如,在欣赏民间流传而成的音乐作品时,可分组让学生课后找寻更多的民间流传的音乐作品,在下一节课中交流或演唱。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知识,也可促使他们自觉地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又如,在讲到《音乐与人的社会》时,提到了应用性音乐即“实用音乐”,在让学生了解了何谓“实用音乐”之后,我启发学生找寻生活中不同的“实用音乐”,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介绍。我们的学生不仅找到了不同的实用音乐作品,还以小品、话剧、诗歌等不同形式介绍和表演了音乐作品,将“实用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同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学生自己设问,提问其他学生,掌握了课堂主动权,更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实用音乐”作用的认识,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对每个班级学生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哪些学生会什么乐器、哪些学生会舞蹈、哪些学生特别喜爱唱歌。这样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邀请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才华,同时也可以使一堂课有序地进行下去。通过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音乐欣赏教材以音乐发展史为线索的编写思路,以《音乐的创意性》、《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音乐的标题性》、《音乐的社会性》为题,选择了古今中外的部分民族民间音乐、各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也包括了一些流行音乐。由于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了解一定的音乐作品。但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要易记,要易懂,有些作品要能够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有时还要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角度。比如,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比较长,而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欣赏,或者是学生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操作,那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片断或者是各个主题,然后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完整的作品。教师灵活掌握教材的目的,其一是让学生保持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其二是激起一部分学生课后去了解音乐作品的兴趣,从而始终保持学生感受音乐的积极性。
关键词: 欣赏;实践;探索;兴趣 ;主体;主导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高中音乐欣赏课让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情趣,了解了一些世界音乐文化瑰宝,培养了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培养了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和激情。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学生一般比较重视升学学科,往往将音乐欣赏课视作放松课。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逐渐使他们对音乐欣赏课有兴趣。
1.鼓励学生根据作品形象进行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
许多音乐作品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形象即兴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锻炼学生的即兴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比如,在介绍德国作曲家韦柏曲、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的管弦乐作品《邀舞》时,由于作品开头和结尾有两件乐器分别代表着两位不同人物,长笛代表着女士,大提琴代表着男士,作品引子部分的演奏,犹如两位人物在友好对答,而结尾部分又犹如在跳完舞之后,男士礼貌地将女士送回座位,并以示感谢。于是,我启发学生将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了解作品的内涵,也使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勇气上台表演的机会,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并不是每介绍一部作品时都要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再有意地介绍作品,学生将会更有兴趣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内涵。
2.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 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室中摆设着可以移动的椅子,可以按照每一堂课的需要自由移动,或者让学生围成几个组,或者可以围成一个圈,让学生进行表演或介绍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可打破传统课堂学生站着回答老师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坐着回答,使他们有一种轻松感,与教师产生默契感,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3.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鲜为人知的事。利用电脑软件制作音乐课件,给音乐配上相应的画面,能够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些音乐知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生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加倍地去学、去感受;同时,不断地调整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即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下节课将欣赏那类作品,让学生回去找寻一些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与介绍,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比如,在欣赏民间流传而成的音乐作品时,可分组让学生课后找寻更多的民间流传的音乐作品,在下一节课中交流或演唱。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知识,也可促使他们自觉地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又如,在讲到《音乐与人的社会》时,提到了应用性音乐即“实用音乐”,在让学生了解了何谓“实用音乐”之后,我启发学生找寻生活中不同的“实用音乐”,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介绍。我们的学生不仅找到了不同的实用音乐作品,还以小品、话剧、诗歌等不同形式介绍和表演了音乐作品,将“实用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同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学生自己设问,提问其他学生,掌握了课堂主动权,更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实用音乐”作用的认识,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对每个班级学生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哪些学生会什么乐器、哪些学生会舞蹈、哪些学生特别喜爱唱歌。这样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邀请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才华,同时也可以使一堂课有序地进行下去。通过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音乐欣赏教材以音乐发展史为线索的编写思路,以《音乐的创意性》、《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音乐的标题性》、《音乐的社会性》为题,选择了古今中外的部分民族民间音乐、各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也包括了一些流行音乐。由于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了解一定的音乐作品。但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要易记,要易懂,有些作品要能够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有时还要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角度。比如,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比较长,而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欣赏,或者是学生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操作,那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片断或者是各个主题,然后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完整的作品。教师灵活掌握教材的目的,其一是让学生保持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其二是激起一部分学生课后去了解音乐作品的兴趣,从而始终保持学生感受音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