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这个词,最早是由深圳的程少堂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他的这一定义显得比较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非易事,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大多走在它的边缘。
表现一:“大语文”的误区。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
表现二:与多媒体太“亲密”。多媒体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毋庸讳言,有相当多的多媒体教学课,在媒体的使用上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冲淡了语文教学的主题,在一番表面的热闹之后,留下更多的是遗憾。
表现三:摆脱不了“考试” 的指挥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摆脱不了“考试”的指挥棒,无论是学生的教,还是老师的学,都围绕着这根指挥棒团团转。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课堂上多是满堂灌,学生拼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
除了以上几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课必有热闹的讨论,而有时这种讨论真是必要而有效的么?不一定,而只会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充满语文味,学生充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让多媒体为语文课“增味”。“语文味”不拒绝多媒体,多媒体也不是“语文味”的“杀手”,恰当地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反而会为语文课“增味”。多媒体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事物、现象、过程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具体的情境,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这种融声、光、色、形于一体的感官刺激,能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迅速集合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活形象思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根本上说,多媒体是为创设教学情境服务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去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把各种无意识的暗示因素组织起来。“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通过情境去“激情”“发辞”“促思”,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3.该讲的时候就要讲。学习“杜郎口”模式后,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吝惜”自己的语言,将课堂完全放手给了学生。于是,课堂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能得到教师夸奖的放羊式的畅所欲言;热热闹闹、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等等。这难道是语文教学吗?这难道就是创新教学吗?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师当讲的没有讲,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厚重,缺少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语文味。教师该不该讲?我认为应该讲,当讲则讲,无论多与少。不要把“讲授”理解成“灌输”,《百家讲坛》上那些学术大师们无不是“一人谈”,但是不也吸引了无数观众么?
《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话:“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我想,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语文味”的,应该也是学生的心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真正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不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迎合。语文课堂应该回归本色,应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2】郑有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一点通.吉林教育出版社
表现一:“大语文”的误区。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
表现二:与多媒体太“亲密”。多媒体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毋庸讳言,有相当多的多媒体教学课,在媒体的使用上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冲淡了语文教学的主题,在一番表面的热闹之后,留下更多的是遗憾。
表现三:摆脱不了“考试” 的指挥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摆脱不了“考试”的指挥棒,无论是学生的教,还是老师的学,都围绕着这根指挥棒团团转。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课堂上多是满堂灌,学生拼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
除了以上几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课必有热闹的讨论,而有时这种讨论真是必要而有效的么?不一定,而只会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充满语文味,学生充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让多媒体为语文课“增味”。“语文味”不拒绝多媒体,多媒体也不是“语文味”的“杀手”,恰当地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反而会为语文课“增味”。多媒体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事物、现象、过程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具体的情境,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这种融声、光、色、形于一体的感官刺激,能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迅速集合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活形象思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根本上说,多媒体是为创设教学情境服务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去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把各种无意识的暗示因素组织起来。“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通过情境去“激情”“发辞”“促思”,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3.该讲的时候就要讲。学习“杜郎口”模式后,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吝惜”自己的语言,将课堂完全放手给了学生。于是,课堂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能得到教师夸奖的放羊式的畅所欲言;热热闹闹、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等等。这难道是语文教学吗?这难道就是创新教学吗?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师当讲的没有讲,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厚重,缺少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语文味。教师该不该讲?我认为应该讲,当讲则讲,无论多与少。不要把“讲授”理解成“灌输”,《百家讲坛》上那些学术大师们无不是“一人谈”,但是不也吸引了无数观众么?
《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话:“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我想,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语文味”的,应该也是学生的心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真正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不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迎合。语文课堂应该回归本色,应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2】郑有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一点通.吉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