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应用管理体系成为必然趋势。通过“互联网 ”技术中全数据链应用管理平台、“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掌上校园”和“智慧广播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教学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利用“行走课堂”、智慧教室和数字学习平台这些“互联网 ”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让师生切身感受到“互联网 ”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说明需要继续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建设更加适合学生的应用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2-0037-04
【作者简介】1.郝云亮,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2.胡骏,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信息处处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计算机应用。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作为发展体系中较为主要的措施,智慧校园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职业学校的管理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不可否认,智慧校园建设至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尚未由传统管理体系转换为智慧型管理体系。本文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学校将智慧建设应用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校园信息化的经验。
借助“互联网 ”技术构建学校智慧校园应用管理体系,通过构建数据链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化管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校园信息化服务,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通过构建“掌上校园”实现真正的移动校园,满足随时随地办事的需求;通过构建智慧广播系统降低管理难度,实现智能化管理。
(一)数据分析,实现全数据链应用管理
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整体设计方案充分考量了数据中心在学校的核心价值及其对跨部门数据的应用,该方案引入了主数据管理平台并为其建设全局数据中心库,通过数据服务总线为其建设数据开放生态系统,同步引入高效数据引擎、数据语义等多项新技术,为学校的数据管理者提供了高效、前沿的数据革新技术。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的使用,解决了学校在数据建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数据标准缺失,数据孤岛严重;数据来源不明,职责边界模糊;数据质量不高,无法整合分析;数据共享困难,方式方法单一;数据应用困乏,价值体现微弱;数据受众稀少,全员反馈断链。此外,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的使用还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二)聚合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管理
为了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架构,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利用,解决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管理平台等问题,以及更高效、更合理地建设智慧校园,学校构建了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了PC端和移动终端的门户服务。信息门户以“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品质提升”为目标,为师生提供全方位、主动式、精准化、个性化、一站式的高效便捷的融合服务。信息门户对校内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为师生构建了一站式办事服务中心,实现学校所有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和单点登录管理。信息门户具有的高度整合、面向服务的特点,非常适合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面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PC端、移动终端等多样化的服务渠道获取资讯类、查询类信息以及办事服务等。信息门户聚合用户个人日程提醒、流程办理、查询、资讯展示等服务,实现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学习中心、云盘、中国知网、万方等常用应用的单点登录,用户登录一站式服务平台能够一目了然,快速办理相应事务,降低办事难度。
(三)移动校园,一切尽在“掌”握中
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掌上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系统采取“小应用、微服务、大平台”的建设原则,提供丰富灵活的应用,包括教务服务、学工服务、财务服务、科研服务、问卷、报修、云盘、晚自习评分、住宿生管理等全面功能。此外,它还对自助报修模块、住宿生管理系统模块、一卡通模块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掌上校园”是学校活动信息的综合展示,也是学校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四)智慧广播,助力校园智能化管理
为了完善现代化的校园广播系统,提高学校的网络化、现代化、智能化,从而提升学校教学软硬件水平,需要构建“音源数控化、播放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扩展自由化、操作人性化”的全数字智慧型校园广播系统。智慧广播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结合多项数字音频技术,包含常规系列中的分区、定时、强插、寻呼、监听、CD播放、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等功能,突破了传统广播的局限性,降低了管理难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全体广播,也可以实现点对点广播,有效提升了学校广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借助“互联网 ”技术,构建学校智慧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通过“行走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智慧教育;通过建设智慧教室给教师学生提供现代化媒体教室,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数字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契机。
(一)虚实结合,促进智慧型教学
“行走课堂”是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室、远程监控直播室、校内建筑实体等信息化教学模型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知觉律和加涅累积学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虚拟漫游和真实现场两类教学条件进行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观念,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行走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摆脱了以书本、教学PPT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运用虚拟和真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展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行走—认知—再行走—再认知”的模式下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促进其认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行走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以及交际互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型课堂
作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智慧教室是智慧型学习环境的一个载体,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室,是任何学校都不可或缺的。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并制定教学决策,而智慧教室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新形态。教师应用智慧教室可以充分发挥其智能化效能,通过大数据构建高效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智慧教室还便于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外,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创新与开放,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为激发学生创新、发展智慧创造有利条件。智慧教室还实现了从“一味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过程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打造了属于校园的“互联网 ”课堂教育。
(三)整合资源,推动智慧型学习
作为智慧教学系统的云端大脑,数字学习平台告别了传统授课资源的存储形式,轻松存储教师的PPT、作业、MOOC、视频、文档等资料。教师可以通过云端大脑发送信息,通过枢纽带让学生实时接收其发送的信息。同时,云端大脑可覆盖多终端设备,让硬件变得更加简单,也让教学智能化成为现实。学校打造和开发的智慧学习空间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可通过数字学习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相通,从而提高师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此外,PC端和移动端互通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做作业,创造出灵活的课堂和学习环境。
(一)成立“一把手”为首的信息化组织部门,抓好顶层设计
智慧校园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为了加强对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对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内容的研究,保证智慧校园建设有序、稳步进行,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统一协调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和项目负责制,明确职责范围,详细制订建设方案,同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确保如期完成建设项目。
(二)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全方位构建应用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共享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抓手。应以数据治理为重点,“互联网 ”视域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已与教育成为共生融合的整体,高职正处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节点,业务对技术的依赖逐渐增长,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的交叉协同和业务精细程度逐渐加深,而这些都依赖于有效、准确、时效性强的数据。同时,应以数据为基础,全方位构建应用服务平台,服务教育教学。
(三)做好以特色专业群为类别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集中管理,资源孤岛、重复建设、应用受限等问题突出。在“互联网 ”环境下,提高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满足师生对数字教学资源的及时获取需求,增强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切实发挥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是促进高职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特色专业群为类别的资源建设与应用,能促进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师生信息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迫在眉睫。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中,学校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给师生提供更加智慧的教育、管理和學习环境。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逐步到位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注重实效、分层推进的工作方针,加大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工作建设水平。学校须继续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断拓展各个应用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网络空间应用常态化。构建以服务师生为主导的“智联校园”智慧化管理新生态,以服务师生为主导,坚持引领发展,合理应用“云、物、大、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理念推进学校智慧化管理新生态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智慧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名师课堂”等的建设,扩大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创新资源管理平台的应用新模式,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更好地推动课堂有效实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需要以学生成长体系为模型,聚合校内及校外互联网优质内容和应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全方位优质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快速实现查找校内应用的目标,高效处理学习、生活、管理等事务,通过海量实用课程、趣味学习活动、活跃学习社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2-0037-04
【作者简介】1.郝云亮,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2.胡骏,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信息处处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计算机应用。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作为发展体系中较为主要的措施,智慧校园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职业学校的管理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不可否认,智慧校园建设至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尚未由传统管理体系转换为智慧型管理体系。本文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学校将智慧建设应用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校园信息化的经验。
一、应用导向,打造智慧化管理新模式
借助“互联网 ”技术构建学校智慧校园应用管理体系,通过构建数据链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化管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校园信息化服务,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通过构建“掌上校园”实现真正的移动校园,满足随时随地办事的需求;通过构建智慧广播系统降低管理难度,实现智能化管理。
(一)数据分析,实现全数据链应用管理
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整体设计方案充分考量了数据中心在学校的核心价值及其对跨部门数据的应用,该方案引入了主数据管理平台并为其建设全局数据中心库,通过数据服务总线为其建设数据开放生态系统,同步引入高效数据引擎、数据语义等多项新技术,为学校的数据管理者提供了高效、前沿的数据革新技术。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的使用,解决了学校在数据建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数据标准缺失,数据孤岛严重;数据来源不明,职责边界模糊;数据质量不高,无法整合分析;数据共享困难,方式方法单一;数据应用困乏,价值体现微弱;数据受众稀少,全员反馈断链。此外,全数据链管理与应用平台的使用还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二)聚合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管理
为了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架构,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利用,解决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管理平台等问题,以及更高效、更合理地建设智慧校园,学校构建了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了PC端和移动终端的门户服务。信息门户以“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品质提升”为目标,为师生提供全方位、主动式、精准化、个性化、一站式的高效便捷的融合服务。信息门户对校内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为师生构建了一站式办事服务中心,实现学校所有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和单点登录管理。信息门户具有的高度整合、面向服务的特点,非常适合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面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PC端、移动终端等多样化的服务渠道获取资讯类、查询类信息以及办事服务等。信息门户聚合用户个人日程提醒、流程办理、查询、资讯展示等服务,实现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学习中心、云盘、中国知网、万方等常用应用的单点登录,用户登录一站式服务平台能够一目了然,快速办理相应事务,降低办事难度。
(三)移动校园,一切尽在“掌”握中
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掌上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系统采取“小应用、微服务、大平台”的建设原则,提供丰富灵活的应用,包括教务服务、学工服务、财务服务、科研服务、问卷、报修、云盘、晚自习评分、住宿生管理等全面功能。此外,它还对自助报修模块、住宿生管理系统模块、一卡通模块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掌上校园”是学校活动信息的综合展示,也是学校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四)智慧广播,助力校园智能化管理
为了完善现代化的校园广播系统,提高学校的网络化、现代化、智能化,从而提升学校教学软硬件水平,需要构建“音源数控化、播放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扩展自由化、操作人性化”的全数字智慧型校园广播系统。智慧广播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结合多项数字音频技术,包含常规系列中的分区、定时、强插、寻呼、监听、CD播放、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等功能,突破了传统广播的局限性,降低了管理难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全体广播,也可以实现点对点广播,有效提升了学校广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二、教学为本,建设智慧化教学新生态
借助“互联网 ”技术,构建学校智慧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通过“行走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智慧教育;通过建设智慧教室给教师学生提供现代化媒体教室,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数字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契机。
(一)虚实结合,促进智慧型教学
“行走课堂”是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室、远程监控直播室、校内建筑实体等信息化教学模型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知觉律和加涅累积学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虚拟漫游和真实现场两类教学条件进行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观念,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行走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摆脱了以书本、教学PPT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运用虚拟和真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展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行走—认知—再行走—再认知”的模式下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促进其认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行走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以及交际互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型课堂
作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智慧教室是智慧型学习环境的一个载体,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室,是任何学校都不可或缺的。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并制定教学决策,而智慧教室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新形态。教师应用智慧教室可以充分发挥其智能化效能,通过大数据构建高效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智慧教室还便于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外,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创新与开放,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为激发学生创新、发展智慧创造有利条件。智慧教室还实现了从“一味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过程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打造了属于校园的“互联网 ”课堂教育。
(三)整合资源,推动智慧型学习
作为智慧教学系统的云端大脑,数字学习平台告别了传统授课资源的存储形式,轻松存储教师的PPT、作业、MOOC、视频、文档等资料。教师可以通过云端大脑发送信息,通过枢纽带让学生实时接收其发送的信息。同时,云端大脑可覆盖多终端设备,让硬件变得更加简单,也让教学智能化成为现实。学校打造和开发的智慧学习空间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可通过数字学习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相通,从而提高师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此外,PC端和移动端互通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做作业,创造出灵活的课堂和学习环境。
三、融合创新,制定智慧校园工作新策略
(一)成立“一把手”为首的信息化组织部门,抓好顶层设计
智慧校园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为了加强对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对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内容的研究,保证智慧校园建设有序、稳步进行,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统一协调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和项目负责制,明确职责范围,详细制订建设方案,同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确保如期完成建设项目。
(二)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全方位构建应用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共享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抓手。应以数据治理为重点,“互联网 ”视域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已与教育成为共生融合的整体,高职正处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节点,业务对技术的依赖逐渐增长,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的交叉协同和业务精细程度逐渐加深,而这些都依赖于有效、准确、时效性强的数据。同时,应以数据为基础,全方位构建应用服务平台,服务教育教学。
(三)做好以特色专业群为类别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集中管理,资源孤岛、重复建设、应用受限等问题突出。在“互联网 ”环境下,提高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满足师生对数字教学资源的及时获取需求,增强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切实发挥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是促进高职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特色专业群为类别的资源建设与应用,能促进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师生信息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迫在眉睫。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中,学校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给师生提供更加智慧的教育、管理和學习环境。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逐步到位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注重实效、分层推进的工作方针,加大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工作建设水平。学校须继续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断拓展各个应用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网络空间应用常态化。构建以服务师生为主导的“智联校园”智慧化管理新生态,以服务师生为主导,坚持引领发展,合理应用“云、物、大、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理念推进学校智慧化管理新生态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智慧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名师课堂”等的建设,扩大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创新资源管理平台的应用新模式,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更好地推动课堂有效实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需要以学生成长体系为模型,聚合校内及校外互联网优质内容和应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全方位优质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快速实现查找校内应用的目标,高效处理学习、生活、管理等事务,通过海量实用课程、趣味学习活动、活跃学习社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