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宫颈癌334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2~2003年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诊治40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600例,按年龄分为两组,≤40岁(年轻组)334例(最小者仅18岁),>40岁(对照组)266例(最大者78岁)。对两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即HPV感染)、诊断方法、分期、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2 、t检验行组间比较,各组数据以X±S表示。
  
  结 果
  
  两组发病相关因素:发病年龄、初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侣、HPV感染、生殖道感染比较,年轻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生殖道感染P<0.05)。
  临床症状比较:分泌物多、不规则阴道流血、性交出血比较,年轻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宫颈糜烂比较,年轻组低于对照组,P>0.05。
  600例宫颈癌患者中,肉眼观察诊断为宫颈癌114例,年轻组42例,对照组72例,均为浸润癌,临床分期Ⅱb期以上。宫颈细胞学检查(即宫颈刮片)发现癌细胞382例,年轻组234例,原位癌6例, Ⅱa期以前178例,Ⅱb期以后50例。对照组148例,Ⅱa期以前118例,Ⅱb期以后30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癌104例,年轻组58例,原位癌38例,浸润癌20例;对照组46例,原位癌24例,浸润癌38例。肉眼观察及宫颈刮片可疑患者常规行宫颈活检。
  本组152例行非手术治疗,18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96例Ⅱb期以后者辅以化疗,两组均随访至2003年12月(年轻组失访70例,对照组失访90例),3年生存率年轻组为63%,对照组为64.2%,两组3年及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 论
  
  近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1]。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与早婚早育、孕产次有关外,性行为混乱、生殖道病毒感染等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结果说明,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与早婚、多产等因素有关,亦与慢性生殖道病毒感染、性病及不良性生活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本资料显示,年轻组多个性伴侣或再婚、HPV感染或生殖道感染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年轻妇女加强性卫生教育,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年轻人耐受力强,容易被患者忽视,所以,普查工作尤为重要。诊断时要提高对宫颈癌的警惕,青年妇女宫颈癌患者多数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体征呈糜烂型者,容易误诊为宫颈糜烂。宫颈癌的病理过程为: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 浸润癌[2],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能在不典型增生期确诊并及时治疗,早期宫颈病变的癌变是可预防的。宫颈刮片普查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宫颈癌都存在HPV感染的证据(尤其是有性生活者),特定类型的HPV感染与宫颈浸润癌及其癌前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发展密切相关。HPV感染状态,常无明显症状,需通过筛查对其进行监测。HPV检测与细胞联合筛查是用于高危人群检测的必要手段。本资料结果显示,年轻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加强年轻妇女的防癌普查,对有性传播疾病(STD)感染史、宫颈内皮瘤样病变(CIN)患者,尤其是HPV阳性患者的积极治疗,定期检查、随访,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普查工作尤为重要。诊断时要提高对宫颈癌的警惕,尽可能防止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章文华,李楠,吴令英.重视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浙江肿瘤,2000,6:112-114.
  2 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37-12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68例,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术后尿潴留12例,阴囊积液5例。术后5~7天出院,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期刊
摘 要 对86例胫腓骨骨折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在修复其他脏器损伤时可一并完成,使骨折早期得到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固定,早期活动产生的动力性轴向应力促进骨愈合和骨组织结构的重建,符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 骨愈合    资料与方法    1997年5月~2005年9月收治8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及部分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男5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开展电视腹腔镜下各类手术行硬膜外麻醉203例,男78例,女125例,年龄20~71岁,其中60岁以上21例,70岁以上1例。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8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6例,窦性心动过缓11例,ST-T改变8例),合并其他疾病者33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5例,慢支肺气肿4例)。手术时间30~120分钟者195例,120分钟以上者8例。  麻醉与监测:麻醉前30分钟常规肌注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149例(181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男61例,女88例;年龄40~84岁,平均57岁;右膝71例,左膝46例,双膝32例。临床表现:膝关节反复疼痛、晨僵、行走时关节疼痛加重、关节肿胀、压痛、行动受限。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对疼痛缓解不明显, X线检查表现为骨质疏松、硬化、骨赘形成、游离体、关节间隙变窄。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仰卧位,上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OM)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6例妊娠28~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潜伏期≤24小时呼吸窘迫综合征(ROS)明显高出潜伏期>24小时组(P<0.01)。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小时较潜伏期≤24小时组高(P<0.01)。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住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患者10例,年龄26~38岁,平均32岁,腹壁纵切口8例,横切口2例,急诊剖宫产8例,择期剖宫产2例,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7年,多数在术后0.5~3年内发病。  症状:腹壁切口处出现疼痛性肿块,月经前或月经期肿块增大,胀痛明显,可呈渐性加重,月经结束后肿块缩小,疼痛逐渐减轻缓解,经后3~7天局部疼痛消失,具有典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04年7月~2006年7月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4~8岁,病程1~20天。  诊断要点:①下肢有过度外展外旋扭伤史。②患肢呈外展外旋半屈曲位,不能负重站立,轻者跛行,重者不能行走。③患儿主诉髋关节内上方疼痛。④患侧腹股沟部可有肿胀、压痛。⑤骨盆向患侧倾斜,患肢假性变长。⑥“4”字试验阳性,严重者,托马征阳性。⑦X线检查:髋关节组成正常,未见骨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疾病临床特点,预防术中出血及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方法:将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74例,随机选择正常剖宫产80例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前置胎盘组、正常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研究组与前置胎盘组、正常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子宫切除发生率,研究组37.5%,前置胎盘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45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BT自凝刀及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BBT自凝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一次性治愈率为95.63%,微波治疗组有效率为97.29%,一次性治愈率为79.1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BT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妇产科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做妇产科手术8380例,其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1.27%),同期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18.8%)。年龄:20~30岁10例,36~43岁6例。部位: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  妇产科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人工流产术35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占发病总数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