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下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这就决定了农村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重要目标,对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从传统教学中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对症下药,打造一个全能的课堂,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能力;农村资源;主体探究;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62
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让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而以往的数学教学只重视结论型知识的传授,教师照本宣科,以讲解为主,认为只有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记得牢固才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一纸空谈。改革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农村中学生数学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学习兴趣低下
以往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参与,将教学设计成了单纯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忙着讲解知识,而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在这样毫无主动权的教学中学生只会感受到教学的枯燥与沉闷,自然也会将这些消极的情绪带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枯燥沉重,最终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彻底失去兴趣,又如何谈得上培养数学能力呢?
(二) 主体地位缺失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上,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记忆者;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的言行举动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完全被排除在教学之外。
(三) 问题意识薄弱
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严格照搬教材,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这样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有的模式与条框内,对教材、对教师没有任何质疑。即使有了不同见解,也往往畏惧于教师与教材的权威而不敢提问,关闭了科学探究殿堂的大门。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策略
(一)挖掘农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农村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善于挖掘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本土化,以熟悉的生活现象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这样自然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在主动的数学探究中学知识、长技能。农村遍地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我们可以发动学生,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来制作教学用具,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学具,灵活地运用学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同时更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而是发动学生来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来自主地制作学具,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能,学生展开了积极的动手与动脑活动,实现了学生的快乐学习,这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教让步于学,教师要对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进行重新定位,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引者,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探究,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接收,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亲自参与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全等三角形构成条件的教学中,我们就不必一讲到底,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为此,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带着心中的困惑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深入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全过程来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思维与方法,技能与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代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富有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禁锢的大脑解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多元思考,这样更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与灵活运用,促进学生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证明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开动腦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多元思维,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求证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受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而是在更宽广的空间展开多角度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重组与重构,才能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问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自主提问是积极思维后的结果,是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索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教师与教材,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够大胆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这样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带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殿堂。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实现学生独立而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学习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正确认识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建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邬凤兰.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农村学生初中数学能力培养初探[J].大观周刊,2012(11):222.
[2] 寇文.农村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239.
[ 责任编辑 杜建立 ]
关键词:数学能力;农村资源;主体探究;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62
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让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而以往的数学教学只重视结论型知识的传授,教师照本宣科,以讲解为主,认为只有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记得牢固才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一纸空谈。改革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农村中学生数学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学习兴趣低下
以往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参与,将教学设计成了单纯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忙着讲解知识,而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在这样毫无主动权的教学中学生只会感受到教学的枯燥与沉闷,自然也会将这些消极的情绪带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枯燥沉重,最终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彻底失去兴趣,又如何谈得上培养数学能力呢?
(二) 主体地位缺失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上,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记忆者;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的言行举动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完全被排除在教学之外。
(三) 问题意识薄弱
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严格照搬教材,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这样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有的模式与条框内,对教材、对教师没有任何质疑。即使有了不同见解,也往往畏惧于教师与教材的权威而不敢提问,关闭了科学探究殿堂的大门。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策略
(一)挖掘农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农村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善于挖掘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本土化,以熟悉的生活现象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这样自然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在主动的数学探究中学知识、长技能。农村遍地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我们可以发动学生,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来制作教学用具,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学具,灵活地运用学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同时更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而是发动学生来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来自主地制作学具,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能,学生展开了积极的动手与动脑活动,实现了学生的快乐学习,这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教让步于学,教师要对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进行重新定位,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引者,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探究,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接收,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亲自参与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全等三角形构成条件的教学中,我们就不必一讲到底,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为此,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带着心中的困惑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深入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全过程来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思维与方法,技能与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代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富有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禁锢的大脑解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多元思考,这样更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与灵活运用,促进学生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证明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开动腦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多元思维,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求证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受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而是在更宽广的空间展开多角度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重组与重构,才能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问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自主提问是积极思维后的结果,是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索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教师与教材,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够大胆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这样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带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殿堂。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实现学生独立而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学习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正确认识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建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邬凤兰.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农村学生初中数学能力培养初探[J].大观周刊,2012(11):222.
[2] 寇文.农村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239.
[ 责任编辑 杜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