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起来、思考起来,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新型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生物 导学案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53-01
“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导学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可以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形成,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问题设置要合理,兴趣激发很重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应该从问题开始。教师在“导学案”中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还要紧跟目标知识,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 例如,在学习“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的时候,教师在导学案中就可以设置下列问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什么?呼吸道的各器官有什么作用?肺为什么是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走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一一回答出来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并且学生可以在不断地攻克难关中获得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安排要得当,主动思考是根本
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的,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大脑就会在不断地思考中形成生物思维。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在“导学案”中,教师都会很清晰地给学生设置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学生目标明确后,教师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当然,这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导学案”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思考起来,这是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的根本。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刚刚接触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思考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探究。时间是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和探究的基础,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各种准备,不要因为学生思考的时间很长了可是还没有结果就打断了学生的思考,那样,学生的探究就会半途而废。导学案让学生思考起来了,可是没有时间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好导学案。
三、合作交流不可少,教师点拨是关键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生要完成对于“导学案”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交换思想,优势互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有时一个学生的观点可能会很偏激,钻进“牛角尖”,在其他学生或者是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下学生就会拨正航向,学生就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究,以便更快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以达到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上设置让学生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对馒头的细细品尝会感觉到口中有点甜,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去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先进行自主思考,当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探究,把他们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透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作出恰当的指点,这样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才会进步的更快。
四、随堂练习是必须,复习巩固是保障
在教师准备“导学案”的时候,教师在进行了讲解后都会给学生对当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光学不练只会明白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的目的就是复习和巩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在“导学案”中就可以给学生先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当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例如:栽花或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原因主要是什么?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什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什么?等等问题,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都是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練习的。“导学案”上的练习题有效地巩固了知识,而且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导学案”是新课改的一个突破,所有生物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利用好导学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在自己的进步中不断地建立起来,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越来越强。高效课堂就会得以实现,生物教学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久宏.让“导学案”成为学生生物学习中的一笔宝贵财富[J].中学生物教学,2009.(10)
[2]刘凤芹.浅谈初中生物导学案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0.(5)
[3]唐清云.关于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J].中学生物学,2010.(9)
【关键词】初中生物 导学案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53-01
“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导学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可以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形成,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问题设置要合理,兴趣激发很重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应该从问题开始。教师在“导学案”中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还要紧跟目标知识,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 例如,在学习“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的时候,教师在导学案中就可以设置下列问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什么?呼吸道的各器官有什么作用?肺为什么是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走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一一回答出来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并且学生可以在不断地攻克难关中获得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安排要得当,主动思考是根本
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的,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大脑就会在不断地思考中形成生物思维。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在“导学案”中,教师都会很清晰地给学生设置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学生目标明确后,教师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当然,这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导学案”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思考起来,这是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的根本。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刚刚接触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思考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探究。时间是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和探究的基础,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各种准备,不要因为学生思考的时间很长了可是还没有结果就打断了学生的思考,那样,学生的探究就会半途而废。导学案让学生思考起来了,可是没有时间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好导学案。
三、合作交流不可少,教师点拨是关键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生要完成对于“导学案”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交换思想,优势互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有时一个学生的观点可能会很偏激,钻进“牛角尖”,在其他学生或者是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下学生就会拨正航向,学生就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究,以便更快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以达到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上设置让学生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对馒头的细细品尝会感觉到口中有点甜,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去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先进行自主思考,当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探究,把他们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透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作出恰当的指点,这样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才会进步的更快。
四、随堂练习是必须,复习巩固是保障
在教师准备“导学案”的时候,教师在进行了讲解后都会给学生对当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光学不练只会明白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的目的就是复习和巩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在“导学案”中就可以给学生先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当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例如:栽花或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原因主要是什么?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什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什么?等等问题,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都是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練习的。“导学案”上的练习题有效地巩固了知识,而且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导学案”是新课改的一个突破,所有生物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利用好导学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在自己的进步中不断地建立起来,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越来越强。高效课堂就会得以实现,生物教学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久宏.让“导学案”成为学生生物学习中的一笔宝贵财富[J].中学生物教学,2009.(10)
[2]刘凤芹.浅谈初中生物导学案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0.(5)
[3]唐清云.关于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J].中学生物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