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深刻领悟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将课文中典型的开头、结尾归类,采取以读代写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意外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开头 结尾 写作
课文是放飞学生的想象与创造,用来练习写作的一块肥沃土壤。“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题当前,选好开头,心中有底,写起来也会得先应手,提高速度。
一、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即篇首点题法。这种开头,要求起笔则看准靶心,开枪就打。这个靶心就是文章的题目或中心。例如:魏巍《我的老师》开头:“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此种开头的好处在于既切题又突出中心,简洁明快。
二、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常用的文章开头法。结合作文题目和所要写的内容,若是议论文则常常引用名言、警句、诗歌或谚语等,以突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开头:“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若是记叙文、散文也可以引用歌词等,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其作用是引人入胜,一下便抓住读者,产生共鸣。
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落笔,设置悬念,使人一读就产生疑问,有一种急于读下去的愿望。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的突出了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这样的开头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效果很好。
四、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如果文章中要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一段这样写道:“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这篇文章的开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的确良衬衫”,由“的确良衬衫”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总之,不管选用什么方式开头,都不能脱离文章的内容,都应做到落笔近,入题快,式样新。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写文章也是如此,“头难起,尾难落。”落不好尾,就会破坏全篇文章的和谐美和整体美,在读者心里留下一处败笔。我在平时写作训练中这样归纳结尾技巧。
(1)卒章显志式。在文章结尾处,以全文内容为依托,用轻轻几笔深化主题,有画龙点睛之妙。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或“篇末点题式”。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上文生动叙事的基础上,于结尾处指出“苛政猛于虎也”,点明了主题,使人产生“千古如斯”的感慨,读来觉得余味无穷。《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有时也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3)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4)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呼应,又不简单重复,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5)饱含哲理式。文章在结尾处用三言两语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如鲁迅《故乡》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用形象化了的哲学语言,鼓励人们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去战斗。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远大胸襟,道破了一条生活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文体不同,内容各异,结尾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总的要求:结尾应该是简洁、有力、自然、优美、含蓄,不应该是勉强接上去的一条干枯的尾巴;它应该是像一曲美妙的音乐,不管是戛然而止,还是余音袅袅,都动听悦耳,令人陶醉。
教材所选皆名篇佳作,可鉴之处多矣。课文开头、结尾之类型及优秀范例不只如此,拙文目的是引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探讨、借鉴,摸索有效写作之路,抒写出“凤头”“豹尾”之文。
关键词:开头 结尾 写作
课文是放飞学生的想象与创造,用来练习写作的一块肥沃土壤。“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题当前,选好开头,心中有底,写起来也会得先应手,提高速度。
一、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即篇首点题法。这种开头,要求起笔则看准靶心,开枪就打。这个靶心就是文章的题目或中心。例如:魏巍《我的老师》开头:“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此种开头的好处在于既切题又突出中心,简洁明快。
二、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常用的文章开头法。结合作文题目和所要写的内容,若是议论文则常常引用名言、警句、诗歌或谚语等,以突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开头:“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若是记叙文、散文也可以引用歌词等,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其作用是引人入胜,一下便抓住读者,产生共鸣。
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落笔,设置悬念,使人一读就产生疑问,有一种急于读下去的愿望。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的突出了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这样的开头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效果很好。
四、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如果文章中要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一段这样写道:“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这篇文章的开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的确良衬衫”,由“的确良衬衫”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总之,不管选用什么方式开头,都不能脱离文章的内容,都应做到落笔近,入题快,式样新。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写文章也是如此,“头难起,尾难落。”落不好尾,就会破坏全篇文章的和谐美和整体美,在读者心里留下一处败笔。我在平时写作训练中这样归纳结尾技巧。
(1)卒章显志式。在文章结尾处,以全文内容为依托,用轻轻几笔深化主题,有画龙点睛之妙。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或“篇末点题式”。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上文生动叙事的基础上,于结尾处指出“苛政猛于虎也”,点明了主题,使人产生“千古如斯”的感慨,读来觉得余味无穷。《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有时也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3)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4)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呼应,又不简单重复,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5)饱含哲理式。文章在结尾处用三言两语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如鲁迅《故乡》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用形象化了的哲学语言,鼓励人们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去战斗。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远大胸襟,道破了一条生活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文体不同,内容各异,结尾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总的要求:结尾应该是简洁、有力、自然、优美、含蓄,不应该是勉强接上去的一条干枯的尾巴;它应该是像一曲美妙的音乐,不管是戛然而止,还是余音袅袅,都动听悦耳,令人陶醉。
教材所选皆名篇佳作,可鉴之处多矣。课文开头、结尾之类型及优秀范例不只如此,拙文目的是引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探讨、借鉴,摸索有效写作之路,抒写出“凤头”“豹尾”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