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现象。方法 抽样选取100名我院在职护士,以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和自制临床教学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量表相关项目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工龄护士在临床教学中日均时间投入、工作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工龄组(P< 0.05);低工龄护士在职业倦怠上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水平(P< 0.05)。结论 临床教学各压力源跟职业倦怠项目间呈弱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临床教学;护士;职业倦怠
临床护理属于高压力职业,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高危人群[1]。临床教学属于护理日常工作的额外部分,护士在肩负教学的同时又须对学生在操作技术实践上的成功和失败负责任,这其中的精力消耗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教学常由一线护理人员担任,低工龄护士往往面对的压力冲击会高于其他工龄的护士,为印证低工龄护士的压力感受并研究现阶段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本报道对我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展开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工龄15年和>5年(即低工龄组和其他工龄组)这两个层次对我院各科室的在职护士进行抽样,选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2349(27.1±9.4)岁。所选对象均自愿参加研究调查,排除未定岗轮转者和不参与临床带教者。
1.2 调查工具
1.2.1 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SS)[2],调查内容由基本信息、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组成,职业倦怠常模参照叶志弘等研究报道[3]。
1.2.2自制临床教学工作压力量表:调查内容为教学工作投入时间、带教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三部分,各部分均为3题,调查维度及分数赋值为:0分:较少(师生关系调查为良好),可以完全胜任,对常规工作无影响;1-3分:较多(师生关系尚可),尚能胜任,对常规工作造成些许影响;4-6分:过多(师生关系较差),很难胜任,对常规工作影响大。该量表经过相关专家评定和小范围测试后表现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调查方法 两份量表内容合一,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内容排版在前,职业倦怠调查内容在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指导作答。问卷调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z检验、F检验和Pearson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结果
不同工齡组在临床教学的日均投入时间、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各组护士均在责任负担压力上的评分显著高于其它两项,P<0.05;低工龄的护士在各项上的压力评分均高于其他工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士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低工龄的护士在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上的倦怠评分均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其他工龄组工龄护士在职业倦怠调查上与常模相当;不同工龄组护士相比较,低年工龄的护士在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工龄组,P<0.05。详见表2。
2.3 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对临床教学压力得分和职业倦怠得分进行Pearson回归分析,所得相关回归系数如表3。可见临床教学各压力源跟职业倦怠项目间呈弱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日均投入时间与个人成就感、师生关系与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间无线性相关。
3 讨论
职业倦怠会为工作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反映,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甚至会为个体带来心理疾病和精神健康上的风险[4]。本调查结果中,低工龄组护士较其他工龄时间较长的护士相在临床教学压力感受上有更多的负担,低龄组在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上也高于较后者有显著性差异,且在情感损耗和个人成就 项目上的评分也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与相关报道相似[5]。本调查分析了护士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发现教学投入时间和教学责任负担会对护士情感有中等程度的影响,较多的护士反应临床对患者的护理本身已占据了工作大部分精力,实在无暇他顾,临床带教过程还需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负责,这种压力会加速自己的精力损耗。
临床教学是整个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学实践,任何一个护士都不可能踏上职业道路。目前国内对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关注较少,为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予以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现象更多切实的改善和关怀,具体的措施亟待研究和商榷。
参考文献
[1] 柳鸿鹏, 位珍珍,等. 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21(24):2966
[2] Maslxch C,Schxufcliw,M. Job burnout[J]. Ann Rev Psychiatr,2001,59:379-422
[3] 叶志弘, 骆宏, 姜安丽. 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3):207-209.
[4] 苏丽西, 谢静, 等.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研究[J]. 全科护理, 2014, 12(7):583-585.
[5] 许亚红, 张茜, 陈英. 北京市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7):27-29.
关键词:临床教学;护士;职业倦怠
临床护理属于高压力职业,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高危人群[1]。临床教学属于护理日常工作的额外部分,护士在肩负教学的同时又须对学生在操作技术实践上的成功和失败负责任,这其中的精力消耗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教学常由一线护理人员担任,低工龄护士往往面对的压力冲击会高于其他工龄的护士,为印证低工龄护士的压力感受并研究现阶段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本报道对我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展开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工龄15年和>5年(即低工龄组和其他工龄组)这两个层次对我院各科室的在职护士进行抽样,选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2349(27.1±9.4)岁。所选对象均自愿参加研究调查,排除未定岗轮转者和不参与临床带教者。
1.2 调查工具
1.2.1 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SS)[2],调查内容由基本信息、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组成,职业倦怠常模参照叶志弘等研究报道[3]。
1.2.2自制临床教学工作压力量表:调查内容为教学工作投入时间、带教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三部分,各部分均为3题,调查维度及分数赋值为:0分:较少(师生关系调查为良好),可以完全胜任,对常规工作无影响;1-3分:较多(师生关系尚可),尚能胜任,对常规工作造成些许影响;4-6分:过多(师生关系较差),很难胜任,对常规工作影响大。该量表经过相关专家评定和小范围测试后表现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调查方法 两份量表内容合一,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内容排版在前,职业倦怠调查内容在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指导作答。问卷调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z检验、F检验和Pearson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结果
不同工齡组在临床教学的日均投入时间、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各组护士均在责任负担压力上的评分显著高于其它两项,P<0.05;低工龄的护士在各项上的压力评分均高于其他工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士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低工龄的护士在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上的倦怠评分均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其他工龄组工龄护士在职业倦怠调查上与常模相当;不同工龄组护士相比较,低年工龄的护士在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工龄组,P<0.05。详见表2。
2.3 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对临床教学压力得分和职业倦怠得分进行Pearson回归分析,所得相关回归系数如表3。可见临床教学各压力源跟职业倦怠项目间呈弱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日均投入时间与个人成就感、师生关系与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间无线性相关。
3 讨论
职业倦怠会为工作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反映,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甚至会为个体带来心理疾病和精神健康上的风险[4]。本调查结果中,低工龄组护士较其他工龄时间较长的护士相在临床教学压力感受上有更多的负担,低龄组在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上也高于较后者有显著性差异,且在情感损耗和个人成就 项目上的评分也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与相关报道相似[5]。本调查分析了护士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发现教学投入时间和教学责任负担会对护士情感有中等程度的影响,较多的护士反应临床对患者的护理本身已占据了工作大部分精力,实在无暇他顾,临床带教过程还需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负责,这种压力会加速自己的精力损耗。
临床教学是整个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学实践,任何一个护士都不可能踏上职业道路。目前国内对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关注较少,为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予以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现象更多切实的改善和关怀,具体的措施亟待研究和商榷。
参考文献
[1] 柳鸿鹏, 位珍珍,等. 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21(24):2966
[2] Maslxch C,Schxufcliw,M. Job burnout[J]. Ann Rev Psychiatr,2001,59:379-422
[3] 叶志弘, 骆宏, 姜安丽. 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3):207-209.
[4] 苏丽西, 谢静, 等.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研究[J]. 全科护理, 2014, 12(7):583-585.
[5] 许亚红, 张茜, 陈英. 北京市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