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代雕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汉代各个时期的雕刻艺术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是以朴拙之美总领整个时代。本文以汉代雕刻艺术为主线,浅谈汉代以朴拙为美的审美认知。
关键词:汉代;雕刻艺术;朴拙
一、汉代的雕刻艺术的发展
汉代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在文化、艺术上都成就非凡。此时人们信仰灵魂不灭,封建统治者更是希望自己的权势地位可以带到阴间,因此竞相攀比,营造墓穴,雕绘墓壁,把阴间布置得如人间一般。随葬器物的需求使雕刻艺术发展迅速。初汉时期由于战乱刚刚结束,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几代君王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政策,人民没有厚葬的经济实力,随葬品的造型风格也与战国时期相似,静穆沉厚,恭谨古朴。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自漢武帝时期开始施行厚葬之风,艺术活动也因新的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开始流行石墓室,画像石、画像砖、石雕等艺术品大量出现,雕刻艺术空前繁荣,典型代表就是霍去病墓石雕,这些作品以其浑厚拙朴、深邃宏大的壮美风格,建立了汉代雕刻艺术风格独特的魅力。东汉中后期,是政治失控和经济瓦解的时期,却是汉代雕刻艺术的完善时期,具有沉雄内敛,气势如虹的气象。这个时期碑刻艺术大发展,我们往往能从斑斑点点的碑刻中领悟到一种墨迹没有的自然古朴之美。画像砖和画像石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汉代雕刻艺术进入完善期。汉代各个时期的雕刻艺术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是以朴拙之美总领整个时代。
二、汉代雕刻艺术的“巧与拙”,“华与朴”
汉代雕刻艺术塑造粗轮廓的整体不重视修饰细节。传统意义上的“拙”是以观念认识为前提的,拙只是在“形”上的概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提出“拙辞孕于巧义”就是在说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美的、真的、巧的,那么用粗略无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依然是美的、真的、巧的。只单单从美学观点上看,“朴拙”的美学要求就是排除掉所有没有必要的装饰,雕琢,技巧,回归简朴天真,平淡自然。汉画像砖大气、简约、稚拙、朴素,它不事细节上的刻意修饰,而是追求整体气势,在构图方面同样疏朗明晰、雕琢简单。在形式上往往化繁为简。其朴拙之美建立在简练、稚拙、朴素的基础上,又给人大气之感。从古至今,人们就对朴拙有相当高的审美认知和推崇。
从霍去病墓石雕群、甘肃木雕、画像石、画像砖等上看出其讲求雕凿技术和原材料融为一体的风格。这种朴素正是先秦以来所传承的中国文化之一。朴本意是没有进行加工的木块,自然本质,不做雕琢,是最原初的质朴,物本身就是一种大美,庄子讲的“混沌”正是此意。看马踏匈奴,石块很有完整性,人和马腹之间没有空隙,给人的感觉浑然天成。伏虎、卧马、卧象等石雕给人丰富的想象和回味,却只是在石头上略加雕凿便神态炯出。李泽厚曾经说过:“相比于后代的文人们喜爱的空灵的美,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乎显得分外的拙、粗、重。然而,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而洗练。”汉代艺术的雕刻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律动。
三、汉代朴拙之美的审美认知
“焚书坑儒”后儒学的传承在汉初面临严重的危机,这时道家思想盛行。道家思想是在楚文化环境中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李泽厚认为:“刘汉王朝基本上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旧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秋风辞》是刘邦传世的一首楚歌,可以看出楚文化在初汉时期深受皇室推崇,所以在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道家思想在汉代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哲学在艺术中有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朴拙在道家思想中运用最广,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继承前学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渔父》中阐述的观点更为直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简单解释就是最高的美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格外珍贵。“真”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朴拙”。中国传统艺术重主观、尚气韵,中庸含蓄,以写意为主,以“大音希声、大巧若拙”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朴拙美,作为早期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一,成为汉代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结语:
汉代雕刻艺术是汉代工匠以刀代笔谱写的伟大史诗,工具简陋,材料为木石,却清晰明朗、朴拙简约,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朴拙反映了主题真实的本真,符合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也是美学范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分析汉代雕刻艺术中的朴拙美,扩展了汉代朴拙之美的审美认知范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美学意义。
[1]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 王兴华,姜怡翔,王伟.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研究[J].美术广角,2016(8):113-114.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14.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王若虚.滹南诗话[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邵坤(1994.8~),女,汉族,河南新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版画。
关键词:汉代;雕刻艺术;朴拙
一、汉代的雕刻艺术的发展
汉代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在文化、艺术上都成就非凡。此时人们信仰灵魂不灭,封建统治者更是希望自己的权势地位可以带到阴间,因此竞相攀比,营造墓穴,雕绘墓壁,把阴间布置得如人间一般。随葬器物的需求使雕刻艺术发展迅速。初汉时期由于战乱刚刚结束,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几代君王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政策,人民没有厚葬的经济实力,随葬品的造型风格也与战国时期相似,静穆沉厚,恭谨古朴。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自漢武帝时期开始施行厚葬之风,艺术活动也因新的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开始流行石墓室,画像石、画像砖、石雕等艺术品大量出现,雕刻艺术空前繁荣,典型代表就是霍去病墓石雕,这些作品以其浑厚拙朴、深邃宏大的壮美风格,建立了汉代雕刻艺术风格独特的魅力。东汉中后期,是政治失控和经济瓦解的时期,却是汉代雕刻艺术的完善时期,具有沉雄内敛,气势如虹的气象。这个时期碑刻艺术大发展,我们往往能从斑斑点点的碑刻中领悟到一种墨迹没有的自然古朴之美。画像砖和画像石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汉代雕刻艺术进入完善期。汉代各个时期的雕刻艺术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是以朴拙之美总领整个时代。
二、汉代雕刻艺术的“巧与拙”,“华与朴”
汉代雕刻艺术塑造粗轮廓的整体不重视修饰细节。传统意义上的“拙”是以观念认识为前提的,拙只是在“形”上的概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提出“拙辞孕于巧义”就是在说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美的、真的、巧的,那么用粗略无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依然是美的、真的、巧的。只单单从美学观点上看,“朴拙”的美学要求就是排除掉所有没有必要的装饰,雕琢,技巧,回归简朴天真,平淡自然。汉画像砖大气、简约、稚拙、朴素,它不事细节上的刻意修饰,而是追求整体气势,在构图方面同样疏朗明晰、雕琢简单。在形式上往往化繁为简。其朴拙之美建立在简练、稚拙、朴素的基础上,又给人大气之感。从古至今,人们就对朴拙有相当高的审美认知和推崇。
从霍去病墓石雕群、甘肃木雕、画像石、画像砖等上看出其讲求雕凿技术和原材料融为一体的风格。这种朴素正是先秦以来所传承的中国文化之一。朴本意是没有进行加工的木块,自然本质,不做雕琢,是最原初的质朴,物本身就是一种大美,庄子讲的“混沌”正是此意。看马踏匈奴,石块很有完整性,人和马腹之间没有空隙,给人的感觉浑然天成。伏虎、卧马、卧象等石雕给人丰富的想象和回味,却只是在石头上略加雕凿便神态炯出。李泽厚曾经说过:“相比于后代的文人们喜爱的空灵的美,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乎显得分外的拙、粗、重。然而,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而洗练。”汉代艺术的雕刻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律动。
三、汉代朴拙之美的审美认知
“焚书坑儒”后儒学的传承在汉初面临严重的危机,这时道家思想盛行。道家思想是在楚文化环境中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李泽厚认为:“刘汉王朝基本上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旧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秋风辞》是刘邦传世的一首楚歌,可以看出楚文化在初汉时期深受皇室推崇,所以在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道家思想在汉代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哲学在艺术中有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朴拙在道家思想中运用最广,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继承前学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渔父》中阐述的观点更为直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简单解释就是最高的美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格外珍贵。“真”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朴拙”。中国传统艺术重主观、尚气韵,中庸含蓄,以写意为主,以“大音希声、大巧若拙”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朴拙美,作为早期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一,成为汉代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结语:
汉代雕刻艺术是汉代工匠以刀代笔谱写的伟大史诗,工具简陋,材料为木石,却清晰明朗、朴拙简约,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朴拙反映了主题真实的本真,符合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也是美学范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分析汉代雕刻艺术中的朴拙美,扩展了汉代朴拙之美的审美认知范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美学意义。
[1]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 王兴华,姜怡翔,王伟.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研究[J].美术广角,2016(8):113-114.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14.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王若虚.滹南诗话[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邵坤(1994.8~),女,汉族,河南新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