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中期,漆画创作作为新兴的画种得到迅速的发展,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区成为中国漆画创作的重镇。艺术家们高举着重振中华七千年漆文化风采的旗帜,各自从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出发,对中华7000年漆文化与漆材质进行再创作与追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中国漆画创作生态。笔者从“髹漆·咏怀——2013中国女漆画家作品展”中各地区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出发,进而对当下中国漆画的创作生态进行解读与阐析。
【关键词】 中国漆画;地域文化;风格;创作生态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当7000年前以实用性为主的漆器慢慢被赋予审美功能时,漆艺便成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内心虚静、神与物游、物我互化的游艺体悟使漆艺创作成为一种享受,在一遍遍的髹漆中让我们看到某种禅式功课的涅槃。它所传达的静谧、温润的意境折射了以静观内省为操守的中国人敦厚气质。对漆艺创作的复归是现代人基于文化清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先进的机器生产与日新月异的数码技术让人重新感悟到漆的温度与灵性。
2013年4月18日—28日,由福建省美术馆与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髹漆·咏怀——2013中国女漆画艺术家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与福建省美协漆画艺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策展人通过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委员推荐艺术家的方式组织作品,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56位女漆画艺术家的77件作品参与展出。来自不同地区的漆画作品风格迥异,为我们对当代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研究提供了图像上的参考,笔者从本次展览谈起,对中国漆画的发展发表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中国漆画的发展概说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挖掘出的朱漆木碗为我们掀开漆文化的序幕。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漆画在中国画坛的萌芽直至今天成为一门独立画种,是离不开20世纪60年代越南漆画在中国的展示。文化先知们在越南的漆画展上看到中华7000年漆文化传承在当下的旁落,便有了一批重新把脉与再挖掘中国传统漆文化的开拓者。蔡克振先生的留学越南与乔十光先生的“留闽”为中国漆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7000年漆文化脉络在当下的延续成为可能。
吴冠中先生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历经几千年考验而不被淘汰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人们在漆文化中看到民族审美自信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漆艺家开始从立体的漆器走向平面,甚至是一些其他画种艺术家开始转化创作语言进行漆材质的创作,漆画作为一门新兴的美术画种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当然,在当代中国画坛,对于素白的宣纸而言,墨黑的漆还显得较为单薄:人们对漆画的认知度和漆画艺术的创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漆画学科建构的探索
任何一门画种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学科的建构,中国漆画亦然。当下,中国漆画的理论批评体系尚未健全,评判标准较为模糊。所以,中国漆画理论批评体系的建立与学科的建构是当下最为急迫的问题所在。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重要的漆画学术研讨会上或是理论批评文章里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对漆材质的纯粹性问题,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展览与交流都明确要求漆材质的纯粹性。当然,这是中国漆画能否得到良性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语言的纯粹性是一门美术画种得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才能谈得上是在延续中华7000年漆文化的传承。但在当下的漆画界,由此而产生一些敏感话题和一些学术问题生活化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对漆画学科的发展与漆画学科的建构都是不利的。
时观当下,人们对中国漆画价值的认知与解读显然不足,中国漆画还需要更多的优秀的艺术家与美术理论批评家的介入与研究,中国漆画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不应过早地划定条条框框,而应当鼓励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对中国漆画创作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允许出现可能是背离中国漆画核心价值的探索,营造中国漆画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漆画的理论体系建立与学科建构提供更多的创作实践,这是一门学科创建、发展的必然过程。
三、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研究
中国漆画的创作重镇基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们是各地的领军人物。他们在进行漆画创作的同时也为中国漆画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参加本次展览的漆画家们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学生,她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我们以福建的漆画为例。福建漆画是基于福州脱胎漆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画种,从乾隆年间沈绍安的薄料拍敷到近代李芝卿的厚髹填嵌的漆艺技法,再到当代的王和举、郑益坤、唐明修等一大批的杰出漆艺家的出现,为福建漆画创作提供了有良好的艺术生态。所以在福建的漆画创作中可以看到福建浓厚的脱胎漆器文化。在本次展览中,我们还能看到江浙的水墨韵味、黑龙江的北大荒精神、湖北的荆楚文化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渗入到当地的漆画创作中。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术创作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在艺术家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艺术家作品能否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这些地域特色的出现是现阶段中国漆画创作尤为可喜的状态。各地的漆画家们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出发,他们秉承对漆材质与漆文化的不同理解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漆画作品。从当下的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来说,因审美感受的差异性与对漆材质、漆文化的理解不同,在当下中国漆画的创作表达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对漆材质本体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与把漆作为色彩进行描绘的不同理念。
《髹饰录》序中提到:“漆身为癞状者,其毒耳。”所以,当观者沉浸在观漆之美时往往忽略了髹漆者之苦。中国漆画创作不仅是孤独的守望,还是身心与体力的劳作。众所周知,天然漆的创作工艺繁杂,漆画创作时间较长,创作条件严格: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天然漆昂贵,采购难,还容易使创作者身体过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漆的创作与推广。这是中国漆画发展在当下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在漆材质的运用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漆画家们因各种因素,或是本着对自我漆画创作的风格的追求与画面的经营促使他们选择不同的漆材质进行创作,从而出现材质不同、风格不同的漆画创作生态。因此,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全国女漆画家作品的巡礼,也是一次中国漆画创作生态的调查报告。
中国漆画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再延续与传统媒材的当代表达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希望中国漆画的理论批评体系建设与学科建构能早日完善。这样,中国漆画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推广,中国漆画才有希望,这是时代的呼唤。
【关键词】 中国漆画;地域文化;风格;创作生态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当7000年前以实用性为主的漆器慢慢被赋予审美功能时,漆艺便成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内心虚静、神与物游、物我互化的游艺体悟使漆艺创作成为一种享受,在一遍遍的髹漆中让我们看到某种禅式功课的涅槃。它所传达的静谧、温润的意境折射了以静观内省为操守的中国人敦厚气质。对漆艺创作的复归是现代人基于文化清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先进的机器生产与日新月异的数码技术让人重新感悟到漆的温度与灵性。
2013年4月18日—28日,由福建省美术馆与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髹漆·咏怀——2013中国女漆画艺术家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与福建省美协漆画艺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策展人通过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委员推荐艺术家的方式组织作品,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56位女漆画艺术家的77件作品参与展出。来自不同地区的漆画作品风格迥异,为我们对当代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研究提供了图像上的参考,笔者从本次展览谈起,对中国漆画的发展发表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中国漆画的发展概说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挖掘出的朱漆木碗为我们掀开漆文化的序幕。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漆画在中国画坛的萌芽直至今天成为一门独立画种,是离不开20世纪60年代越南漆画在中国的展示。文化先知们在越南的漆画展上看到中华7000年漆文化传承在当下的旁落,便有了一批重新把脉与再挖掘中国传统漆文化的开拓者。蔡克振先生的留学越南与乔十光先生的“留闽”为中国漆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7000年漆文化脉络在当下的延续成为可能。
吴冠中先生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历经几千年考验而不被淘汰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人们在漆文化中看到民族审美自信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漆艺家开始从立体的漆器走向平面,甚至是一些其他画种艺术家开始转化创作语言进行漆材质的创作,漆画作为一门新兴的美术画种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当然,在当代中国画坛,对于素白的宣纸而言,墨黑的漆还显得较为单薄:人们对漆画的认知度和漆画艺术的创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漆画学科建构的探索
任何一门画种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学科的建构,中国漆画亦然。当下,中国漆画的理论批评体系尚未健全,评判标准较为模糊。所以,中国漆画理论批评体系的建立与学科的建构是当下最为急迫的问题所在。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重要的漆画学术研讨会上或是理论批评文章里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对漆材质的纯粹性问题,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展览与交流都明确要求漆材质的纯粹性。当然,这是中国漆画能否得到良性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语言的纯粹性是一门美术画种得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才能谈得上是在延续中华7000年漆文化的传承。但在当下的漆画界,由此而产生一些敏感话题和一些学术问题生活化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对漆画学科的发展与漆画学科的建构都是不利的。
时观当下,人们对中国漆画价值的认知与解读显然不足,中国漆画还需要更多的优秀的艺术家与美术理论批评家的介入与研究,中国漆画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不应过早地划定条条框框,而应当鼓励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对中国漆画创作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允许出现可能是背离中国漆画核心价值的探索,营造中国漆画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漆画的理论体系建立与学科建构提供更多的创作实践,这是一门学科创建、发展的必然过程。
三、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研究
中国漆画的创作重镇基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扬州、武汉、重庆、哈尔滨、太原、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们是各地的领军人物。他们在进行漆画创作的同时也为中国漆画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参加本次展览的漆画家们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学生,她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我们以福建的漆画为例。福建漆画是基于福州脱胎漆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画种,从乾隆年间沈绍安的薄料拍敷到近代李芝卿的厚髹填嵌的漆艺技法,再到当代的王和举、郑益坤、唐明修等一大批的杰出漆艺家的出现,为福建漆画创作提供了有良好的艺术生态。所以在福建的漆画创作中可以看到福建浓厚的脱胎漆器文化。在本次展览中,我们还能看到江浙的水墨韵味、黑龙江的北大荒精神、湖北的荆楚文化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渗入到当地的漆画创作中。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术创作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在艺术家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艺术家作品能否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这些地域特色的出现是现阶段中国漆画创作尤为可喜的状态。各地的漆画家们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出发,他们秉承对漆材质与漆文化的不同理解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漆画作品。从当下的中国漆画创作的生态来说,因审美感受的差异性与对漆材质、漆文化的理解不同,在当下中国漆画的创作表达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对漆材质本体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与把漆作为色彩进行描绘的不同理念。
《髹饰录》序中提到:“漆身为癞状者,其毒耳。”所以,当观者沉浸在观漆之美时往往忽略了髹漆者之苦。中国漆画创作不仅是孤独的守望,还是身心与体力的劳作。众所周知,天然漆的创作工艺繁杂,漆画创作时间较长,创作条件严格: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天然漆昂贵,采购难,还容易使创作者身体过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漆的创作与推广。这是中国漆画发展在当下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在漆材质的运用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漆画家们因各种因素,或是本着对自我漆画创作的风格的追求与画面的经营促使他们选择不同的漆材质进行创作,从而出现材质不同、风格不同的漆画创作生态。因此,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全国女漆画家作品的巡礼,也是一次中国漆画创作生态的调查报告。
中国漆画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再延续与传统媒材的当代表达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希望中国漆画的理论批评体系建设与学科建构能早日完善。这样,中国漆画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推广,中国漆画才有希望,这是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