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就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方面的总和。所谓“人格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对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来为多样性的人格服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呢?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呢?
具备健全的人格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联合国曾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健全的人格更显其重要性,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历史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会做人!”所以说历史教学是学生人格教育和形成的最好平台。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呢?
依托历史事件(人物)。历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即使要运用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人格教育。因此教师就应给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例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时,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一定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曾国藩在北京为官时,每天都要用一到两个时辰认真回忆当天的得失,这些“修身齐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道,对于塑造学生自律性格,是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材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讲一些历史人物的个性品格,对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是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的。
现代社会是物质社会,许多学生对于职业和人生的态度比较模糊,因此这时也可以在历史学习中给予指导。比如在讲大教育家孔子时,就可以给学生补充孔子在做管理牛马的小官时,曾说:“叫我管理牛马,我就得把牛马养得肥胖强壮。”后来孔子做管理仓库工作时,他又说:“我应该把仓库的帐目算得一清二楚的。”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明白不管你以后从事何种职业,知识社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都应该认真地努力地去完成,保质保量做好。
我们都知道,中世纪时,宗教对科学的禁锢,意大利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因为宣传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其科学理论遭到教会的强烈反对,由于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改变,受了七年的牢狱之灾,后被烧死在罗马的火刑场上,执行时他还高呼着:“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古今中外那么多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被世人传诵,大多是多自己所坚定的信念,有着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历史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坚持真理的崇高品格。
三、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课型中强化人格教育呢?
历史教学本来就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生动活泼的思维和独立的人格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要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不唯书,不唯师,而只唯实的创新求实精神,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强化人格教育呢?
1、阅读课。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阅读课,教师可以采取重点指导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了解课文,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做好记录,如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精彩语句,要求学生反复读,认真体会,品位其精华,吸取其营养,这样的课堂就像一个开放的图书室一样,能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精力集中的人格素养,从而适应了开拓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欣赏课。我在教学七年级《唐朝文化》一课时,结合学生所学过的唐诗,将这课改为欣赏课。先要求学生就教材中所提到的诗人,各找其代表作一篇,让学生进行朗读,自己去寻找一种“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吟以品其味”的感觉,加上教师富于表情的讲解,画龙点睛的描述和点评,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把一堂历史课变成了一堂欣赏课,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联想,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调查讨论课。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都会有学生调查讨论课。《调查文革对我国经济影响》这一活动课时,我首先感觉这个题材内容挺大,学生在做调查时遇到的困难也会较大,因此我提出学生从身边的人或事着手调查的建议,让学生从对自己家里的长辈的调查开始。这类课不同于问答课,是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学生拿出详实可信的史实,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派出代表在全班的讨论会中发表在本组的看法,然后进行辩论,这样一来就启发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
我们也应该正视,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课型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但都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因为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有不负责的情况出现,如上课随便讲话,学习不用功,不完成作业,对班集体不负责,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 人人都没有责任感,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使学生意识到责任感在一个的品格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学多可挖掘的人格教育因素,学生的人格因素中多样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样也是多样性的,就一定可以找到为深化学生人格教育服务的好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用平等、宽容、鼓励、赏识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人格教育的课堂环境,接受、适应各种教育,接受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自尊、自信、自立、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教育,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第一中学)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呢?
具备健全的人格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联合国曾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健全的人格更显其重要性,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历史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会做人!”所以说历史教学是学生人格教育和形成的最好平台。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呢?
依托历史事件(人物)。历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即使要运用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人格教育。因此教师就应给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例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时,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一定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曾国藩在北京为官时,每天都要用一到两个时辰认真回忆当天的得失,这些“修身齐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道,对于塑造学生自律性格,是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材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讲一些历史人物的个性品格,对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是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的。
现代社会是物质社会,许多学生对于职业和人生的态度比较模糊,因此这时也可以在历史学习中给予指导。比如在讲大教育家孔子时,就可以给学生补充孔子在做管理牛马的小官时,曾说:“叫我管理牛马,我就得把牛马养得肥胖强壮。”后来孔子做管理仓库工作时,他又说:“我应该把仓库的帐目算得一清二楚的。”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明白不管你以后从事何种职业,知识社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都应该认真地努力地去完成,保质保量做好。
我们都知道,中世纪时,宗教对科学的禁锢,意大利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因为宣传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其科学理论遭到教会的强烈反对,由于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改变,受了七年的牢狱之灾,后被烧死在罗马的火刑场上,执行时他还高呼着:“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古今中外那么多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被世人传诵,大多是多自己所坚定的信念,有着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历史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坚持真理的崇高品格。
三、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课型中强化人格教育呢?
历史教学本来就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生动活泼的思维和独立的人格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要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不唯书,不唯师,而只唯实的创新求实精神,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强化人格教育呢?
1、阅读课。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阅读课,教师可以采取重点指导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了解课文,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做好记录,如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精彩语句,要求学生反复读,认真体会,品位其精华,吸取其营养,这样的课堂就像一个开放的图书室一样,能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精力集中的人格素养,从而适应了开拓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欣赏课。我在教学七年级《唐朝文化》一课时,结合学生所学过的唐诗,将这课改为欣赏课。先要求学生就教材中所提到的诗人,各找其代表作一篇,让学生进行朗读,自己去寻找一种“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吟以品其味”的感觉,加上教师富于表情的讲解,画龙点睛的描述和点评,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把一堂历史课变成了一堂欣赏课,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联想,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调查讨论课。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都会有学生调查讨论课。《调查文革对我国经济影响》这一活动课时,我首先感觉这个题材内容挺大,学生在做调查时遇到的困难也会较大,因此我提出学生从身边的人或事着手调查的建议,让学生从对自己家里的长辈的调查开始。这类课不同于问答课,是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学生拿出详实可信的史实,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派出代表在全班的讨论会中发表在本组的看法,然后进行辩论,这样一来就启发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
我们也应该正视,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课型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但都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因为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有不负责的情况出现,如上课随便讲话,学习不用功,不完成作业,对班集体不负责,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 人人都没有责任感,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使学生意识到责任感在一个的品格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学多可挖掘的人格教育因素,学生的人格因素中多样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样也是多样性的,就一定可以找到为深化学生人格教育服务的好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用平等、宽容、鼓励、赏识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人格教育的课堂环境,接受、适应各种教育,接受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自尊、自信、自立、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教育,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