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对横行胭脂的有限了解,她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低调、有些羞涩同时也很“正常”的女子,而文字中的她更多是勇猛、偏执、决绝的,两者之间反差很大,几乎不是同一个人。事实上,的确存在着不止一个横行胭脂,有温婉的、古典的,也有冷峻的、现代的,有明媚的,有阴郁的,有积极的,有佛系的,有自怜的,有战斗的,她是一个复杂的、自相矛盾的人(谁又不是自相矛盾的人)。横行胭脂的特别在于,她不是孤芳自赏、小情小调的“小女子”,她的内心时常是紧张的、脆弱的、崩溃的,但她不矫饰、不逃避,她的内心足够强大,敢于如鲁迅所言“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剖开自己的伤口给人看,敢于说出自己的软弱与失败。她的写作是“失败之书”,她把自己的血泪、命运放到文字里,她的文字与她的人生、她的命运有着某种同构性,具有人文性和感动人心的力量。
“横行胭脂”本身是一个个性张扬、具有明显女性主义色彩的笔名,相比之下她的本名“张新艳”则“中庸”“本分”得多。张新艳无疑是一个很常见的户籍卡名字,“泯然众人”,而横行胭脂则是独一无二、让人过目难忘的诗人的名字,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两个名字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张新艳是一个肉身和尘世之苦的承受者,横行胭脂则是一个精神性、灵魂性、诗性的所在,仅有张新艳,她成为不了一位诗人,仅有横行胭脂,又缺少了某种生活的来由、根基和厚度,一定意义上,这两个名字一个属于生活一个属于诗,各有分工,互不可缺。在横行胭脂的诗中也是如此,诗即生活,生活即诗,生活是源头、根基,诗是拓延、重构、再造。她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也在文字中摸爬滚打,她遭遇至暗时刻,行至山穷水尽、末路穷途,她凝视深渊、对峙黑暗,寻求着改变与救赎,往往也能发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命的可能性、世界的丰富性由此展开。
横行胭脂的诗充满疼痛,锐利而凛冽,她的诗是疼痛之诗。与当前女性诗歌中大面积存在的书写小哀愁、小悲欢、极其自恋的诗不同,横行胭脂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拿腔做调、无病呻吟,她的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便在于其“真”,她勇于面对人生的缺损、残破与不堪,敢于道出内心的卑微、困顿、挣扎,她内心有着沉哀巨痛,文字本身便是她的血泪、呐喊、执迷与了断,她的诗包含了真情、真气、真心。《虚无记》中写:“我已丢掉九条命/剩下的一条也不能与你相依/这是个孤苦而悖论的时代/谁若怀揣锦绣之爱谁必毁灭更快一一”,九死一生,而仍然不能得其所爱,如此的境况可谓险境、绝境,她甚至不无怨愤和绝望地指出:“谁若怀揣锦绣之爱谁必毁灭更快”,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书写是有力量的,它道出了人生的某种真谛和真相,而这种书写本身也是一种反抗,是具有精神性和能动性的。《雨夜诗》里的作者心境晦暗,沉陷在困局之中,“这连绵的生活还在考验每个人的耐心”,但是,日子虽然“混乱”“粗蛮”,但“我”仍有柔情:“没有人对我道声晚安/这算不了什么/没有亲吻的时刻,没有凝望的眼睛/这样的日子太久了/可贵的是,我并没有生锈”。她对生活不再简单地抱乐观期待,而更多的是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持有所放弃:“我爱上了曲终人散,人远天涯/爱上了流泪的乡村公路,废弃的瓦砾/我爱悲剧,但我不曾想捅剧情一刀子/那疲倦的月亮/忍住了所有过往的疼痛/还要从一卷黑云后钻出來”,那忍住“疼痛”和“疲倦”而努力从黑云后钻出来的月亮,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是生命意志和生命人格的显形。生命之为生命、人之为人,其可贵、尊严与光荣正在于此。
横行胭脂在一种极为孤独、孤绝的状态中书写着她的文字,她走到了极地、远方,这里在人群之外,在社会之外,同时也在俗世的“我”之外,她由此返观人群、返观社会、返观自我,目光柔软而犀利、冷峻而慈悲。在她的眼中,傍晚的小镇“守着自身的孤寂,在时光里存在”,好一个“在时光里存在”,极平易,而又极见格局与气象。面对如此的孤寂(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内在的甚至更为重要),虽然时令尚在春天,她生出的却是悲秋的情绪:“不是红光满面的铁炉镇/不是俱怀逸兴壮思飞的铁炉镇/像进入暮年,像等着衰朽/像等着陈子昂来怆然涕下”(《我的支教地》),这是面对天地、面对人生、面对命运的结果,通透而澄明。《立秋》中,她写了生活中的某种“压迫感”:
立秋后我们每天过的每一天
都是冷静的一天
那种静极了的压迫感使我恨不能抽身而去
终没有抽身而去
终无法脱身
这样的状态是极具普遍性的,可谓人生永恒的悖论,欲抽身而去却终究无法脱身,欲逃离生活却终究无法摆脱生活的牢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内在而言,哪一颗心不是千疮百孔,哪一个人不是遍体鳞伤,生命终归是一场苦役、一出悲剧。任何一种生存,本质而言都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可沟通的,“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活都是百年孤独”(《命运交叉的汽车旅馆》),这样的孤独,有生命的大悲凉、大悲恸,也有生命的自如与自在。
《现在和其他日子》写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体现着人生变化的典型图示。过去是这样的:
那些年,我从心脏里出走
去寻找大海的七个方向
迷蒙的港口,大雾中的呼吸
多么迷人又局促
我欢快地抓住我爱的人的手
在薄霜中尖叫
很快,我脚踝下,一粒星星升起……
那些年,环绕我的,是蓝色的季节和雾气
时间的线条闪着光
这里面充满可能性,充满色彩,绚丽多姿,生气勃勃,值得期待。但是,人生固然是一个得到的过程,但同时是一个失去更多的过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实更多的时候是灰暗的、匮乏的,命运之神极为吝啬,期待往往落空。如诗中所写:
现在,每日增添了沙子的重量
我和我爱的人之间隔着很多场雨
隔着……距离……
由墙壁与岩石制造的距离…… 时间变旧了,沙子使银杏树失去了光泽
沙子落进颈项,我对远方的眺望越来越少
往往是这样。甚至也只能是这样。人生的过程,正是可能性不断失去的过程,与可能性的完全丧失相伴随的便是死亡的到来。“对远方的眺望越来越少”,有悲伤有哀怜,也未必没有达观与坦然。
生活如此晦暗,它还是值得过的么?答案是肯定的。横行胭脂知其不可而为之,她拒绝和超越世俗伦理,而致力于在诗中再造一个更好、更合乎理想的世界,骨子里,她是一个执拗、有野心、不顺从、我行我素的人。她的诗中有很多有悖“常理”,以世俗逻辑观之几乎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书写,比如,有人“在陆上行舟”(《陆上行舟》);有人“顶着毒日头给荒原浇水”(《礼拜五见到的六个女人》);有人“在北方的荒野开了一家造船厂”,但他造的船从未出售也从未下过湖泊和大海(《北方的航海者》);又比如,《八月鲸鱼》中写:“我们在一个西部的城市里/突然看到了八月的鲸鱼”,而实际上,“整个八月,我们曾因干燥而差点陷入绝望”;《钓鳟鱼》中写自己:“我是一条有鳟鱼的小溪,七千米深。”;《徘徊镇收钉子的老人》中,“荒野上密布钉子/每颗钉子都及膝盖!荒野难以行走!/老人用铜拐杖敲击,松动钉子扎入地底的根基/一颗一颗,耐心取出”,另一个老人“他在天上种了一群树木/他的斧子在天空飞”;她看到了北极星,这北极星就在“十四米处”(《十四米处的北极星》)……很多地方是没有来由、不讲道理的,如果从现实性的角度刨根问底,它是经不起推敲甚至荒诞无稽的。她如此的书写仅仅是猎奇,制造一种词语或景象的奇观吗?显然又并非如此,这与她诗歌从生命出发、从内心情感出发的基本特质不符。实际上,如此的书写确有深意存焉,它更多的是从艺术的而不是现实的角度展开的。正所谓“事魇而理亦真”,她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现实的真实。这种艺术的真实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真实的拒绝和超越,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和超越。通过这样的书写,横行胭脂构筑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我,其中更有个人的主体性、意志力、复杂性,更为自由、更随心所欲。其中的人、其中的世界,都更合乎理想,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具诗意。这,是横行胭脂心中的世界,是她的精神中更真实的世界,也是更真实的她自己。
横行胭脂饱历磨折与苦痛,直面生死,负重前行,她的诗中说:
祝福我吧
祝福我像一块耐火砖
祝福我像一块顽固的石頭
祝福我像不干涸的江流
祝福我像能生育一千个孩子的妇女
祝福我心在天上,肉体在地上
祝福我一天一两黄金
祝福岁月,降大任于我身上
祝福我吧,祝福我将来失去了红尘的速度
在澎湃的死亡中
占据一席之地
她乐观豁达,百折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让人想起关汉卿所谓“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她可以被打败但绝不会屈从。她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在奋斗,在苦熬,从未停止追求,这也正是罗曼罗兰笔下“真正的英雄主义”:“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当然,这种英雄主义又不是古典的、前现代的,而是具有充分现代主义特征的英雄主义,她也正如卡夫卡式所描述的:“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她的诗歌记录下了生命的绝境中“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记录下了一位现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经历、心迹、处境,真实而锋利,动人心魄。
横行胭脂所写既是个体的,又是具有公共性的,既是私密的、深渊的,又是有同理心、菩萨心的,她写下了她自己,而同时也写下了“人”,写下了你、我、他、她,写下了芸芸众生和大千世界。横行胭脂多有凛冽而极端的生命体验,山穷水尽处,往往也正是峰回路转时,假如仍未有任何的转机,也并不绝望,云淡风轻,疾风骤雨,都已并不惊惶,当如何便如何,处变不惊。她已放下一切,一切莫奈她何。一定意义上,诗即她的生命,她的生命即诗,她正是被诗歌所选中的人。这样的人,必然要更敏感,要承受更多的苦难,他(她)的所见更多的是“不满”,他(她)是代替人类喊疼的人,是代表人类和良知发声的人。苦难由于被书写、被审视而成为养料,而回馈于人,成就一种更真实、更值得、更具尊严与价值的生命。
这样的道路,荆棘与荣光、牺牲与救赎同在。走向前去,也只能走向前去,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宿命。
“横行胭脂”本身是一个个性张扬、具有明显女性主义色彩的笔名,相比之下她的本名“张新艳”则“中庸”“本分”得多。张新艳无疑是一个很常见的户籍卡名字,“泯然众人”,而横行胭脂则是独一无二、让人过目难忘的诗人的名字,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两个名字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张新艳是一个肉身和尘世之苦的承受者,横行胭脂则是一个精神性、灵魂性、诗性的所在,仅有张新艳,她成为不了一位诗人,仅有横行胭脂,又缺少了某种生活的来由、根基和厚度,一定意义上,这两个名字一个属于生活一个属于诗,各有分工,互不可缺。在横行胭脂的诗中也是如此,诗即生活,生活即诗,生活是源头、根基,诗是拓延、重构、再造。她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也在文字中摸爬滚打,她遭遇至暗时刻,行至山穷水尽、末路穷途,她凝视深渊、对峙黑暗,寻求着改变与救赎,往往也能发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命的可能性、世界的丰富性由此展开。
横行胭脂的诗充满疼痛,锐利而凛冽,她的诗是疼痛之诗。与当前女性诗歌中大面积存在的书写小哀愁、小悲欢、极其自恋的诗不同,横行胭脂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拿腔做调、无病呻吟,她的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便在于其“真”,她勇于面对人生的缺损、残破与不堪,敢于道出内心的卑微、困顿、挣扎,她内心有着沉哀巨痛,文字本身便是她的血泪、呐喊、执迷与了断,她的诗包含了真情、真气、真心。《虚无记》中写:“我已丢掉九条命/剩下的一条也不能与你相依/这是个孤苦而悖论的时代/谁若怀揣锦绣之爱谁必毁灭更快一一”,九死一生,而仍然不能得其所爱,如此的境况可谓险境、绝境,她甚至不无怨愤和绝望地指出:“谁若怀揣锦绣之爱谁必毁灭更快”,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书写是有力量的,它道出了人生的某种真谛和真相,而这种书写本身也是一种反抗,是具有精神性和能动性的。《雨夜诗》里的作者心境晦暗,沉陷在困局之中,“这连绵的生活还在考验每个人的耐心”,但是,日子虽然“混乱”“粗蛮”,但“我”仍有柔情:“没有人对我道声晚安/这算不了什么/没有亲吻的时刻,没有凝望的眼睛/这样的日子太久了/可贵的是,我并没有生锈”。她对生活不再简单地抱乐观期待,而更多的是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持有所放弃:“我爱上了曲终人散,人远天涯/爱上了流泪的乡村公路,废弃的瓦砾/我爱悲剧,但我不曾想捅剧情一刀子/那疲倦的月亮/忍住了所有过往的疼痛/还要从一卷黑云后钻出來”,那忍住“疼痛”和“疲倦”而努力从黑云后钻出来的月亮,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是生命意志和生命人格的显形。生命之为生命、人之为人,其可贵、尊严与光荣正在于此。
横行胭脂在一种极为孤独、孤绝的状态中书写着她的文字,她走到了极地、远方,这里在人群之外,在社会之外,同时也在俗世的“我”之外,她由此返观人群、返观社会、返观自我,目光柔软而犀利、冷峻而慈悲。在她的眼中,傍晚的小镇“守着自身的孤寂,在时光里存在”,好一个“在时光里存在”,极平易,而又极见格局与气象。面对如此的孤寂(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内在的甚至更为重要),虽然时令尚在春天,她生出的却是悲秋的情绪:“不是红光满面的铁炉镇/不是俱怀逸兴壮思飞的铁炉镇/像进入暮年,像等着衰朽/像等着陈子昂来怆然涕下”(《我的支教地》),这是面对天地、面对人生、面对命运的结果,通透而澄明。《立秋》中,她写了生活中的某种“压迫感”:
立秋后我们每天过的每一天
都是冷静的一天
那种静极了的压迫感使我恨不能抽身而去
终没有抽身而去
终无法脱身
这样的状态是极具普遍性的,可谓人生永恒的悖论,欲抽身而去却终究无法脱身,欲逃离生活却终究无法摆脱生活的牢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内在而言,哪一颗心不是千疮百孔,哪一个人不是遍体鳞伤,生命终归是一场苦役、一出悲剧。任何一种生存,本质而言都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可沟通的,“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活都是百年孤独”(《命运交叉的汽车旅馆》),这样的孤独,有生命的大悲凉、大悲恸,也有生命的自如与自在。
《现在和其他日子》写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体现着人生变化的典型图示。过去是这样的:
那些年,我从心脏里出走
去寻找大海的七个方向
迷蒙的港口,大雾中的呼吸
多么迷人又局促
我欢快地抓住我爱的人的手
在薄霜中尖叫
很快,我脚踝下,一粒星星升起……
那些年,环绕我的,是蓝色的季节和雾气
时间的线条闪着光
这里面充满可能性,充满色彩,绚丽多姿,生气勃勃,值得期待。但是,人生固然是一个得到的过程,但同时是一个失去更多的过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实更多的时候是灰暗的、匮乏的,命运之神极为吝啬,期待往往落空。如诗中所写:
现在,每日增添了沙子的重量
我和我爱的人之间隔着很多场雨
隔着……距离……
由墙壁与岩石制造的距离…… 时间变旧了,沙子使银杏树失去了光泽
沙子落进颈项,我对远方的眺望越来越少
往往是这样。甚至也只能是这样。人生的过程,正是可能性不断失去的过程,与可能性的完全丧失相伴随的便是死亡的到来。“对远方的眺望越来越少”,有悲伤有哀怜,也未必没有达观与坦然。
生活如此晦暗,它还是值得过的么?答案是肯定的。横行胭脂知其不可而为之,她拒绝和超越世俗伦理,而致力于在诗中再造一个更好、更合乎理想的世界,骨子里,她是一个执拗、有野心、不顺从、我行我素的人。她的诗中有很多有悖“常理”,以世俗逻辑观之几乎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书写,比如,有人“在陆上行舟”(《陆上行舟》);有人“顶着毒日头给荒原浇水”(《礼拜五见到的六个女人》);有人“在北方的荒野开了一家造船厂”,但他造的船从未出售也从未下过湖泊和大海(《北方的航海者》);又比如,《八月鲸鱼》中写:“我们在一个西部的城市里/突然看到了八月的鲸鱼”,而实际上,“整个八月,我们曾因干燥而差点陷入绝望”;《钓鳟鱼》中写自己:“我是一条有鳟鱼的小溪,七千米深。”;《徘徊镇收钉子的老人》中,“荒野上密布钉子/每颗钉子都及膝盖!荒野难以行走!/老人用铜拐杖敲击,松动钉子扎入地底的根基/一颗一颗,耐心取出”,另一个老人“他在天上种了一群树木/他的斧子在天空飞”;她看到了北极星,这北极星就在“十四米处”(《十四米处的北极星》)……很多地方是没有来由、不讲道理的,如果从现实性的角度刨根问底,它是经不起推敲甚至荒诞无稽的。她如此的书写仅仅是猎奇,制造一种词语或景象的奇观吗?显然又并非如此,这与她诗歌从生命出发、从内心情感出发的基本特质不符。实际上,如此的书写确有深意存焉,它更多的是从艺术的而不是现实的角度展开的。正所谓“事魇而理亦真”,她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现实的真实。这种艺术的真实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真实的拒绝和超越,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和超越。通过这样的书写,横行胭脂构筑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我,其中更有个人的主体性、意志力、复杂性,更为自由、更随心所欲。其中的人、其中的世界,都更合乎理想,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具诗意。这,是横行胭脂心中的世界,是她的精神中更真实的世界,也是更真实的她自己。
横行胭脂饱历磨折与苦痛,直面生死,负重前行,她的诗中说:
祝福我吧
祝福我像一块耐火砖
祝福我像一块顽固的石頭
祝福我像不干涸的江流
祝福我像能生育一千个孩子的妇女
祝福我心在天上,肉体在地上
祝福我一天一两黄金
祝福岁月,降大任于我身上
祝福我吧,祝福我将来失去了红尘的速度
在澎湃的死亡中
占据一席之地
她乐观豁达,百折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让人想起关汉卿所谓“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她可以被打败但绝不会屈从。她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在奋斗,在苦熬,从未停止追求,这也正是罗曼罗兰笔下“真正的英雄主义”:“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当然,这种英雄主义又不是古典的、前现代的,而是具有充分现代主义特征的英雄主义,她也正如卡夫卡式所描述的:“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她的诗歌记录下了生命的绝境中“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记录下了一位现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经历、心迹、处境,真实而锋利,动人心魄。
横行胭脂所写既是个体的,又是具有公共性的,既是私密的、深渊的,又是有同理心、菩萨心的,她写下了她自己,而同时也写下了“人”,写下了你、我、他、她,写下了芸芸众生和大千世界。横行胭脂多有凛冽而极端的生命体验,山穷水尽处,往往也正是峰回路转时,假如仍未有任何的转机,也并不绝望,云淡风轻,疾风骤雨,都已并不惊惶,当如何便如何,处变不惊。她已放下一切,一切莫奈她何。一定意义上,诗即她的生命,她的生命即诗,她正是被诗歌所选中的人。这样的人,必然要更敏感,要承受更多的苦难,他(她)的所见更多的是“不满”,他(她)是代替人类喊疼的人,是代表人类和良知发声的人。苦难由于被书写、被审视而成为养料,而回馈于人,成就一种更真实、更值得、更具尊严与价值的生命。
这样的道路,荆棘与荣光、牺牲与救赎同在。走向前去,也只能走向前去,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