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探究
《沁园春·长沙》分上下两阕。上阕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远、近、仰、俯),着斑斓绚丽之色彩(红遍、碧透),点面结合,尽态极妍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整幅画面凝重浓烈,充满强劲的搏击力度。雄丽的大自然猛烈地叩击着诗人的心胸,诗人不禁浮想联翩,眼前现出一幅幅难忘的战斗生活的画面,并由此自然过渡到下阕。在下阕中,诗人极力抒写年轻的革命同学一同读书、一同探索,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华之美,极力抒写革命同学奋发向上、慷慨陈词、气宇轩昂的才情之美。最后将所有回忆凝结在“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之上,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教学设想
1.全词两幅画面都写得雄阔壮丽、气韵飞动。全篇一问一答,在问答之间充分抒发了革命者战天斗地、飞扬慷慨、包举宇内的壮志与豪情。应该引领学生充分感知并进入到这种艺术境界之中。学生领悟全词时的情绪应该始终是高昂的,词中洋溢的精神应该深化到学生的血液中,形成他们今后前进的力量。
2.提高学生读词的素养,要求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这首词可谓字字传神、步步有景。要以反复品味语言为路径,引领学生充分领略词中饱满激越的情感与博大浩瀚的艺术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导入:激发兴趣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正是毛泽东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格素养,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诗风,使典雅的旧体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毛泽东的每一首诗都洋溢着他的个性情怀。如果读懂了他,便读懂了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演的悲欢离合;如果读懂了他,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了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从宏观的角度概括毛泽东的诗词创作,阐发诗人与作品的关系,剖析主席词的现实意义。引领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诵读:投入身心
(读的环节很重要,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在读中实际上已经包含着对全词的准确理解。这个环节,教师的领读至关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火点燃学生的火,要用学生彼此之间的火将他们点燃。)
3.结构:初步把握
帮助学生理清全词结构:
“独立寒秋……橘子洲头”:人物、时令、地点;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湘江秋景图;
“怅寥廓……谁主沉浮”:小结与过渡;
“携来百侣曾游……浪遏飞舟”:描绘少年才情图。
二、探究:品读欣赏
1.了解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早期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学生简要了解背景即可,不必作长篇赘述。介绍得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削弱语文课的性质。)
2.明确方法
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想象得以顺利展开,依托的是一些关键词。
(依托重点词语进行想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品赏上阕
(1)在上阕中,哪个字启发了你的联想,启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明确:“立”既有“站立”之意,又有“挺立”“肃立”,甚至“耸立”“壁立”“屹立”“矗立”之意,作者将这一形象放在诗篇之首,突出了卓尔不群的个性以及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
(学生的能力要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培养。对关键词语的品评,要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展开。“独”“寒”“去”都起到了作用,但最主要的是“立”,这一点要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确认。)
(2)阅读“看”字所领起的诗句,谈谈作者笔下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①概貌:“万山”,写山势之绵延;“层林”,写树木之深茂;“漫江”,写河水之充盈;“百舸”,写船只之众多;“长空”,写秋空之开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通过这些景物突出了秋之概貌——壮阔、深广、明丽。②色彩:“红遍”“尽染”“碧透”,写出了秋的绚丽浓重。③力量:“争”“击”“翔”写出了秋的强健自由。通过概貌、色彩、力量三方面的描绘,我们可知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壮阔、深广、明丽的,它的色彩是绚丽浓重的,它的力量是强健自由的。
(学生此部分的回答是零散的、片段的,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合,得出综合性的认识。整合的方式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多种多样。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入诗歌意境。在鉴赏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合、概括、提升的综合能力。)
(3)如果用诗中的—个字概括秋,该是哪个字,秋天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是“竞”字,它不仅写出了秋貌,更显出了秋神。秋是生机勃勃的,有着强健有力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状态。
(关于上阕的三问力求简洁明快,切入实质,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力求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切体会诗歌所传递的感情。)
(4)过渡衔接
面对如此的秋景、秋神,作者想到自己将要去完成的革命任务,不禁感慨万千,面对苍茫广阔的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之问,很自然地带出下阕。
4.品赏下阕
(1)重点阅读“忆”所领起的几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在峥嵘的岁月中“百侣”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恰”“正”“方”极写出他们的年华之美,“茂”“遒”极写出他们的才情之美。
(2)在最后三句中,你认为哪些词最富联想,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击”与“遏”是两个充满力度的词语,吟咏这三句,我们感觉到一股强劲的力量扑面而来。这种力量不仅是来自身体的,而且是来自精神的。
(抓住关键词,学生的讨论、认知就不会空泛。鼓励学生的创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发、整合、提炼。)
三、总结:统观全篇
上阕描绘湘江秋景,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教学反思
好课的基本标准就是要实实在在。本课追求的是这样几个实实在在:第一个就是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展开,努力促成学生的精彩生成。第二个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切实的“抓手”,有了这个“抓手”,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展开,才能创造出我们期待的精彩。第三个就是让学生切实走近诗歌创设的艺术境界,让这个强大的磁场感染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第四个就是切实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既体现在对整节课的设计中,也体现在学习过程展开后对学生无形而切实的帮助中。
《沁园春·长沙》分上下两阕。上阕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远、近、仰、俯),着斑斓绚丽之色彩(红遍、碧透),点面结合,尽态极妍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整幅画面凝重浓烈,充满强劲的搏击力度。雄丽的大自然猛烈地叩击着诗人的心胸,诗人不禁浮想联翩,眼前现出一幅幅难忘的战斗生活的画面,并由此自然过渡到下阕。在下阕中,诗人极力抒写年轻的革命同学一同读书、一同探索,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华之美,极力抒写革命同学奋发向上、慷慨陈词、气宇轩昂的才情之美。最后将所有回忆凝结在“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之上,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教学设想
1.全词两幅画面都写得雄阔壮丽、气韵飞动。全篇一问一答,在问答之间充分抒发了革命者战天斗地、飞扬慷慨、包举宇内的壮志与豪情。应该引领学生充分感知并进入到这种艺术境界之中。学生领悟全词时的情绪应该始终是高昂的,词中洋溢的精神应该深化到学生的血液中,形成他们今后前进的力量。
2.提高学生读词的素养,要求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这首词可谓字字传神、步步有景。要以反复品味语言为路径,引领学生充分领略词中饱满激越的情感与博大浩瀚的艺术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导入:激发兴趣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正是毛泽东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格素养,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诗风,使典雅的旧体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毛泽东的每一首诗都洋溢着他的个性情怀。如果读懂了他,便读懂了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演的悲欢离合;如果读懂了他,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了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从宏观的角度概括毛泽东的诗词创作,阐发诗人与作品的关系,剖析主席词的现实意义。引领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诵读:投入身心
(读的环节很重要,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在读中实际上已经包含着对全词的准确理解。这个环节,教师的领读至关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火点燃学生的火,要用学生彼此之间的火将他们点燃。)
3.结构:初步把握
帮助学生理清全词结构:
“独立寒秋……橘子洲头”:人物、时令、地点;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湘江秋景图;
“怅寥廓……谁主沉浮”:小结与过渡;
“携来百侣曾游……浪遏飞舟”:描绘少年才情图。
二、探究:品读欣赏
1.了解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早期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学生简要了解背景即可,不必作长篇赘述。介绍得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削弱语文课的性质。)
2.明确方法
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想象得以顺利展开,依托的是一些关键词。
(依托重点词语进行想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品赏上阕
(1)在上阕中,哪个字启发了你的联想,启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明确:“立”既有“站立”之意,又有“挺立”“肃立”,甚至“耸立”“壁立”“屹立”“矗立”之意,作者将这一形象放在诗篇之首,突出了卓尔不群的个性以及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
(学生的能力要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培养。对关键词语的品评,要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展开。“独”“寒”“去”都起到了作用,但最主要的是“立”,这一点要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确认。)
(2)阅读“看”字所领起的诗句,谈谈作者笔下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①概貌:“万山”,写山势之绵延;“层林”,写树木之深茂;“漫江”,写河水之充盈;“百舸”,写船只之众多;“长空”,写秋空之开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通过这些景物突出了秋之概貌——壮阔、深广、明丽。②色彩:“红遍”“尽染”“碧透”,写出了秋的绚丽浓重。③力量:“争”“击”“翔”写出了秋的强健自由。通过概貌、色彩、力量三方面的描绘,我们可知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壮阔、深广、明丽的,它的色彩是绚丽浓重的,它的力量是强健自由的。
(学生此部分的回答是零散的、片段的,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合,得出综合性的认识。整合的方式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多种多样。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入诗歌意境。在鉴赏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合、概括、提升的综合能力。)
(3)如果用诗中的—个字概括秋,该是哪个字,秋天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是“竞”字,它不仅写出了秋貌,更显出了秋神。秋是生机勃勃的,有着强健有力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状态。
(关于上阕的三问力求简洁明快,切入实质,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力求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切体会诗歌所传递的感情。)
(4)过渡衔接
面对如此的秋景、秋神,作者想到自己将要去完成的革命任务,不禁感慨万千,面对苍茫广阔的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之问,很自然地带出下阕。
4.品赏下阕
(1)重点阅读“忆”所领起的几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在峥嵘的岁月中“百侣”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恰”“正”“方”极写出他们的年华之美,“茂”“遒”极写出他们的才情之美。
(2)在最后三句中,你认为哪些词最富联想,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击”与“遏”是两个充满力度的词语,吟咏这三句,我们感觉到一股强劲的力量扑面而来。这种力量不仅是来自身体的,而且是来自精神的。
(抓住关键词,学生的讨论、认知就不会空泛。鼓励学生的创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发、整合、提炼。)
三、总结:统观全篇
上阕描绘湘江秋景,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教学反思
好课的基本标准就是要实实在在。本课追求的是这样几个实实在在:第一个就是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展开,努力促成学生的精彩生成。第二个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切实的“抓手”,有了这个“抓手”,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展开,才能创造出我们期待的精彩。第三个就是让学生切实走近诗歌创设的艺术境界,让这个强大的磁场感染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第四个就是切实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既体现在对整节课的设计中,也体现在学习过程展开后对学生无形而切实的帮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