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反”运动后国家对劳资关系调整的经济史分析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资关系是建国初期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重大经济关系,《共同纲领》确立了“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1952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正式开展“五反”运动,然而由于打击过猛,造成劳资关系趋于紧张。劳资矛盾主要表现在解雇纠纷和欠资纠纷,还存在劳动合同、劳动纪律、劳保福利、企业经营和管理、资方侵犯工人权利等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期刊
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国防;妥善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周恩来认为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采取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灵活应变的方针;不断提高部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水平。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期刊
期刊
研究历史有多种思路,既可以自上而下地顺向研究,也可以自下而上地逆向追溯,当然还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研究,即“以问题为中心”。研究国史分期理论就要在明确国史学理论学术坐标的前提下,论证国史分期的理论资源,阐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史分期理论的贡献,论述国史分期理论的科学体系,分析国史分期的一些实践问题。分期理论是国史学历史理论的核心。国史分期理论的来源是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研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兴起和发展,并与中共党史研究相交融,日益成长为与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相衔接的一门史学分支学科,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国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国史发展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方向,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的本质属性。
近些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增长更为迅速,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国际收支顺差总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VDD流入中国;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以各种名目混入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不断涌入国内,引起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并且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反对并制止战争,实现世界各国和平共处,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周恩来正视国际社会和平与战争这一主要矛盾,率先倡导并坚决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动和平事业。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套制度。1949~1956年是现行户籍制度初步形成时期,户籍管制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相一致,主要功能是治安管理和人口统计,社会控制功能虽然已经有所体现,但作用尚不明显。1957~1958年现行户籍制度正式确立,户籍管制的功能从以治安管理、人口统计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社会控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