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时间倒退三十年,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媒体的笔触会将中国和印度加以着重。除了人口问题为世界瞩目之外,似乎两个国家再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了。三十年之后,中国和印度早已今非昔比,在取得自身飞跃发展的同时,也让世界见证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之路。如今,当西方国家和媒体再提中国和印度时,是金砖四国,是巨大的市场,和在未来可能对他们所造成的冲击。
那么,这两个世界典型的人口大国和处在高速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将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呢?是竞争还是合作,抑或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开放式的贸易伙伴?
各有特色 互有优势
德盛安联集团亚太事务主管先江认为,中国和印度是全世界最主要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40%的人口,同属“金砖四国”范畴。二者之间在具体的发展道路和产业方面,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不同。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适应了全球的变化,取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可以说,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国已经赢得了竞赛的先机。但印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中国相比,印度有三个不足,第一,在政治体系上的远见不足,没有注意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效益是长期的;第二是产权问题,相比于中国对于土地产权明晰的脚步,印度的步伐相对缓慢;第三是利润模式,以通信业为例,10年间印度的通信产业已经从世界上最昂贵的变成了最具有价格竞争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政府的慢节拍。”印度塔塔集团执行董事Alan Rosling说。
在竞争力方面,两个国家的优势与特色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国是全世界的工厂,但是印度是全世界的后台,接手了技术和IT方面世界的主要外包服务,在电子消费产品方面和在通信产品方面,印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两个国家都要考虑彼此的转换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上的改变,就是要更加注重国内的消费。第二点要专注于怎样进入价值链的上游,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共同方向
印度塔塔集团执行董事Alan Rosiing认为,中印之间的彼此合作偏弱与贸易不平衡是两大突出问题。他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贸易额每年仅有300多亿美元,印度所生产的产品,中国大多能自给自足,而中国制造的东西却都是印度所需要的。自然而然。两者的贸易差距便产生了。
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也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环境、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等等,是中国当前极度关注的问题。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寻求可持续发展。如何使自己从原有的由投资以及出口驱动的经济向内需型经济发展。
至于印度,在文盲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亟待寻求突破。跨国公司并起,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形势,要求那些互补性强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东软集团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认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是难以规避的,同时这也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突出表现就是制造业和服务方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印度都将是在合作和竞争中继续前行。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博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和印度是非常好的互补搭配,印度有服务,中国有制造业;印度有资源,中国需要资源。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方面,二者都有着越来越多的互补性。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柏迈高认为,不论是中国、印度,还是美国等其他经济体,在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格局中,对话、竞争与合作都将是发展的主流。
那么,这两个世界典型的人口大国和处在高速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将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呢?是竞争还是合作,抑或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开放式的贸易伙伴?
各有特色 互有优势
德盛安联集团亚太事务主管先江认为,中国和印度是全世界最主要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40%的人口,同属“金砖四国”范畴。二者之间在具体的发展道路和产业方面,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不同。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适应了全球的变化,取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可以说,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国已经赢得了竞赛的先机。但印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中国相比,印度有三个不足,第一,在政治体系上的远见不足,没有注意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效益是长期的;第二是产权问题,相比于中国对于土地产权明晰的脚步,印度的步伐相对缓慢;第三是利润模式,以通信业为例,10年间印度的通信产业已经从世界上最昂贵的变成了最具有价格竞争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政府的慢节拍。”印度塔塔集团执行董事Alan Rosling说。
在竞争力方面,两个国家的优势与特色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国是全世界的工厂,但是印度是全世界的后台,接手了技术和IT方面世界的主要外包服务,在电子消费产品方面和在通信产品方面,印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两个国家都要考虑彼此的转换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上的改变,就是要更加注重国内的消费。第二点要专注于怎样进入价值链的上游,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共同方向
印度塔塔集团执行董事Alan Rosiing认为,中印之间的彼此合作偏弱与贸易不平衡是两大突出问题。他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贸易额每年仅有300多亿美元,印度所生产的产品,中国大多能自给自足,而中国制造的东西却都是印度所需要的。自然而然。两者的贸易差距便产生了。
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也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环境、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等等,是中国当前极度关注的问题。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寻求可持续发展。如何使自己从原有的由投资以及出口驱动的经济向内需型经济发展。
至于印度,在文盲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亟待寻求突破。跨国公司并起,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形势,要求那些互补性强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东软集团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认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是难以规避的,同时这也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突出表现就是制造业和服务方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印度都将是在合作和竞争中继续前行。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博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和印度是非常好的互补搭配,印度有服务,中国有制造业;印度有资源,中国需要资源。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方面,二者都有着越来越多的互补性。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柏迈高认为,不论是中国、印度,还是美国等其他经济体,在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格局中,对话、竞争与合作都将是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