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故事
雷达专家,履行谦逊系蓝天
95岁高龄的雷达和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在两年前接受采访时说:“一辈子同蓝天打交道,其实,我就做了两件事——学习和实践。”这位老人,人如其名,温厚而谦和。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履谦”,惟愿他能磨炼心智,谦逊做人。
1946年,张履谦考入清华大学,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领导研制了多种雷达抗干扰电路;1957年,他开始了“红旗一号”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1965年1月10日,我国首次使用“红旗一号”击落美国U-2飞机;20世纪70年代,他参与“两弹一星”的“三抓”工程……2010年,“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前一年,他被聘为首席专家,并会同其他专家,历时半年,交出了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专项评估报告。
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险阻。遇到雷达技术难题,张履谦刻苦攻读全套英文《雷达丛书》,用了12年。不懂就虚心请教,甚至学到晚上12点后,通过往头上浇凉水来清醒头脑。没有设备,他们就根据书中仪器的原理和样子自己做。
张履谦的研究工作从未止步,往往还来不及享受成功的喜悦,转身就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有人把张履谦称为我国电子对抗工作的奠基者,而张履谦却谦虚地说:“我只是比别人开展雷达与电子对抗工作早一些,带了一帮人,做了些实事,引了个路,搞了一个开头。”
素材解读
张履谦从小养成的虚心学习、不轻言放弃的习惯,让他一路乘风破浪,成就了其非凡的一生,开创了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
电影故事
诗词与美德的传承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2020年10月16日在全国放映以来,获得极高评价。评论区不少网友感叹:这是一部非常令人感动的影片。有人甚至说:“我现在特别想再去读一读那些优美的古诗词。”
该片从叶嘉莹幼年师从诗词大师顾随为开端,以叶先生一生学习、讲授、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为线索,展现了她即使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仍然不忘初心,坚持传承中国古诗词的传奇一生。
影片中,叶嘉莹先生的形象是立体而令人感动的。当她谈及吟诵时,她的眼里闪着光,对诗人和诗词有着最深的理解和共鸣。有观众评论:“读书的时候接触到诗词,虽然不懂,但能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今天观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导演陈传兴表示,叶嘉莹先生的文学作品是自己进入“中国诗词之门”的钥匙。在留学法国的岁月里,那些诗词为身在异乡的他带去了慰藉。
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华古典文化,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在《感动中国》现场连线时,叶嘉莹分享感受:“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朴实和谦逊。
素材解读
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但最令人动容的是叶先生对坎坷的泰然自若,对荣誉的淡泊谦逊,对诗词的痴迷热爱。那种处世态度,让她的生命更加鲜活。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烘托叶嘉莹先生的成就,也没有在形式和节奏上讨好观众,创作团队以敬业的态度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与叶嘉莹先生的谦逊精神一脉相承。
谦谦女先生,优雅面对生活
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被尊称为女先生。她就是杨绛。
杨绛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经历过硝烟、疾病、政治风暴和生离死别,却从不退缩,依旧平静、优雅地面对生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这是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也是她的人生态度。
1966年,杨绛与丈夫钱锺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她没有愤恨、没有颓废,而是平静地记下了那段生活,写成文稿《干校六记》。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胡乔木曾评价:“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杨绛先生就是这样,生活再苦,文字里也从不见痛苦、愤怒,只有平静和优雅。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之一,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荣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93歲出版随笔集《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杨绛文集》八卷。尽管一生成果丰硕,但她在《杨绛全集》的自序中仍谦称:“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被大家公认的才女,却从不恃才傲物,而是在自谦中不断提升自我。
素材解读
杨绛先生历经百年岁月,从儿时的甜美安静到年老的慈眉善目,她身上散发出的始终是从容、优雅、谦和。
她本是一座山,却并不高高在上,而是甘于躬身,保持着谦恭的姿态。
她安安静静,说话处事总会兼顾别人的感受,恰恰好诠释了“谦”的含义。
时代精神
谦逊悬壶,内外兼修
CCTV-4《中华医药抗击疫情》有一期特别节目——中西医并重:阻击疫情的“中国处方”。该节目讲述了中西医携手救治患者以及中国积极向国外提供抗疫援助的故事。
节目请到了多位中国医学专家,有陈香美、王玉光、张伯礼、张大宁、姜良铎、刘根尚。他们中有的是工程院院士,有的是医科大学校长,有的是国医大师、国医名师,还有的身兼数职。
节目中,各位专家或现场,或连线回答主持人和观众的问题,让观众看到,在这次战疫中,中医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特效药可用的情况下,一种可以预防新冠、减轻症状,特别是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的“中国处方”备受关注。
访谈中,几位专家的解读谦虚低调,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是“一人一个方法地救治”,可见其高度的责任感。张伯礼说:“我们中医起到配合的作用,我们是配角。”即使“中药处方”已经见效,他们也不吹嘘,不夸大效用。最后,张伯礼针对中医药进入国际,谈到了我们应有的态度:“积极宣传,理解和尊重他国的做法。不妄加议论,不以恶还恶。”这就是中国医者的谦虚态度,悬壶济世,内外兼修。
“钟南山同志说,其实他不过就是个看病的大夫。”2020年9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引用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们又是十分谦逊的人。
素材解读
我国的广大医务人员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谦逊的精神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人生总会经历持续的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什么阻碍,只要谦虚礼让、放低姿态,凡事就都能得到化解。
文题训练
请结合以上素材,以“处世为人,谦逊最有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雷达专家,履行谦逊系蓝天
95岁高龄的雷达和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在两年前接受采访时说:“一辈子同蓝天打交道,其实,我就做了两件事——学习和实践。”这位老人,人如其名,温厚而谦和。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履谦”,惟愿他能磨炼心智,谦逊做人。
1946年,张履谦考入清华大学,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领导研制了多种雷达抗干扰电路;1957年,他开始了“红旗一号”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1965年1月10日,我国首次使用“红旗一号”击落美国U-2飞机;20世纪70年代,他参与“两弹一星”的“三抓”工程……2010年,“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前一年,他被聘为首席专家,并会同其他专家,历时半年,交出了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专项评估报告。
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险阻。遇到雷达技术难题,张履谦刻苦攻读全套英文《雷达丛书》,用了12年。不懂就虚心请教,甚至学到晚上12点后,通过往头上浇凉水来清醒头脑。没有设备,他们就根据书中仪器的原理和样子自己做。
张履谦的研究工作从未止步,往往还来不及享受成功的喜悦,转身就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有人把张履谦称为我国电子对抗工作的奠基者,而张履谦却谦虚地说:“我只是比别人开展雷达与电子对抗工作早一些,带了一帮人,做了些实事,引了个路,搞了一个开头。”
素材解读
张履谦从小养成的虚心学习、不轻言放弃的习惯,让他一路乘风破浪,成就了其非凡的一生,开创了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
电影故事
诗词与美德的传承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2020年10月16日在全国放映以来,获得极高评价。评论区不少网友感叹:这是一部非常令人感动的影片。有人甚至说:“我现在特别想再去读一读那些优美的古诗词。”
该片从叶嘉莹幼年师从诗词大师顾随为开端,以叶先生一生学习、讲授、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为线索,展现了她即使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仍然不忘初心,坚持传承中国古诗词的传奇一生。
影片中,叶嘉莹先生的形象是立体而令人感动的。当她谈及吟诵时,她的眼里闪着光,对诗人和诗词有着最深的理解和共鸣。有观众评论:“读书的时候接触到诗词,虽然不懂,但能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今天观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导演陈传兴表示,叶嘉莹先生的文学作品是自己进入“中国诗词之门”的钥匙。在留学法国的岁月里,那些诗词为身在异乡的他带去了慰藉。
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华古典文化,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在《感动中国》现场连线时,叶嘉莹分享感受:“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朴实和谦逊。
素材解读
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但最令人动容的是叶先生对坎坷的泰然自若,对荣誉的淡泊谦逊,对诗词的痴迷热爱。那种处世态度,让她的生命更加鲜活。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烘托叶嘉莹先生的成就,也没有在形式和节奏上讨好观众,创作团队以敬业的态度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与叶嘉莹先生的谦逊精神一脉相承。
谦谦女先生,优雅面对生活
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被尊称为女先生。她就是杨绛。
杨绛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经历过硝烟、疾病、政治风暴和生离死别,却从不退缩,依旧平静、优雅地面对生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这是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也是她的人生态度。
1966年,杨绛与丈夫钱锺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她没有愤恨、没有颓废,而是平静地记下了那段生活,写成文稿《干校六记》。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胡乔木曾评价:“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杨绛先生就是这样,生活再苦,文字里也从不见痛苦、愤怒,只有平静和优雅。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之一,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荣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93歲出版随笔集《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杨绛文集》八卷。尽管一生成果丰硕,但她在《杨绛全集》的自序中仍谦称:“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被大家公认的才女,却从不恃才傲物,而是在自谦中不断提升自我。
素材解读
杨绛先生历经百年岁月,从儿时的甜美安静到年老的慈眉善目,她身上散发出的始终是从容、优雅、谦和。
她本是一座山,却并不高高在上,而是甘于躬身,保持着谦恭的姿态。
她安安静静,说话处事总会兼顾别人的感受,恰恰好诠释了“谦”的含义。
时代精神
谦逊悬壶,内外兼修
CCTV-4《中华医药抗击疫情》有一期特别节目——中西医并重:阻击疫情的“中国处方”。该节目讲述了中西医携手救治患者以及中国积极向国外提供抗疫援助的故事。
节目请到了多位中国医学专家,有陈香美、王玉光、张伯礼、张大宁、姜良铎、刘根尚。他们中有的是工程院院士,有的是医科大学校长,有的是国医大师、国医名师,还有的身兼数职。
节目中,各位专家或现场,或连线回答主持人和观众的问题,让观众看到,在这次战疫中,中医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特效药可用的情况下,一种可以预防新冠、减轻症状,特别是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的“中国处方”备受关注。
访谈中,几位专家的解读谦虚低调,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是“一人一个方法地救治”,可见其高度的责任感。张伯礼说:“我们中医起到配合的作用,我们是配角。”即使“中药处方”已经见效,他们也不吹嘘,不夸大效用。最后,张伯礼针对中医药进入国际,谈到了我们应有的态度:“积极宣传,理解和尊重他国的做法。不妄加议论,不以恶还恶。”这就是中国医者的谦虚态度,悬壶济世,内外兼修。
“钟南山同志说,其实他不过就是个看病的大夫。”2020年9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引用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们又是十分谦逊的人。
素材解读
我国的广大医务人员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谦逊的精神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人生总会经历持续的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什么阻碍,只要谦虚礼让、放低姿态,凡事就都能得到化解。
文题训练
请结合以上素材,以“处世为人,谦逊最有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