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往往强调知识性的传授与积累,而忽略其文学性的鑒赏与把握,这样学生往往在传统“自主翻译——合作释疑——背诵鉴赏——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中,丧失对文言文的探究兴趣。然而,近年来的中考对文言文内涵理解程度的考查,便足以说明文言文课堂的迁移能力的重要性。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为例,浅谈初中文言文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文言理解,注重知识迁移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贯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标注重点文言字词,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加以归纳,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在此基础上,学生翻译文言文,实现对旧有的文言积累的迁移。在《小石潭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为线索,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文意,弄清楚难读的字意,通晓语句的重音与节奏。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点拨到位,使其加深理解。“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与“许”字的翻译难度较大,学生无从着手,对此教师不妨以“舟高可二黍许”作为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迁移,這样学生便能够巩固旧知,加深词义理解。
二、疑难设计,加强方法迁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还要有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规律,或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或师生之间互设疑难,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背诵、翻译、表达等方法的掌握。在《小石潭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为线索,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文意,弄清楚难读的字意,通晓语句的重音与节奏。教师初步设疑:作者柳宗元在文中写了哪些景物?问题难度较小,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景物描写: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这时,教师需顺势点拨,使学生明白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寄托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
在此,教师予以恰当点拨:这些词既是景物的特点,也可以作为作者的内心感受来理解。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凄寒幽邃的情感氛围,体味作者的悲苦凄凉的情感。若对于文本的探究,仅仅到此为止,这并不算深入,教师要继续设疑: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心境?同时,给予学生方法点拨,使其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文本鉴赏方法:柳宗元被贬谪荒蛮之地,心境十分苦闷,郁郁不得志的他,“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于是小石潭清幽的自然景色便笼上了悲剧氛围。这样教师层层设疑,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进入文言文的言、意、情、思四个层面,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鉴赏方法的迁移。
三、审美建构,推动情感迁移
审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维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在文言积累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内化”以实现审美建构,从而获得美的思想熏陶,实现语文课堂的情感迁移,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统一。
在鉴赏景色之美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作者用 等词语把景物的特点加以传神地描绘。”以此鉴赏小石潭的自然之美。在明确了小石潭的自然之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顺序有没有规律?请概括出来。在学生通过梳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写作思路的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以直观形象的景色来印证学生的内在思考,使学生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等加以把握,从中理解并感知小石潭的清幽之美。
四、比较阅读,形成思维迁移
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常常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或选取教材中的一篇或数篇文言片段,或以课外的文言片段来迁移拓展,将二者结合起来出题。《小石潭记》常节选个别语段,或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可”、“许”、“念无与为乐者”等词句释义的基础上,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加以分析,即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记人,可记事,可记物,可记景,以此抒发作者情志。
这种比较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对文言文的综合性的思维迁移,既有文言知识的感知、鉴赏方法的掌握,又有对文章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的类比思维的渗透。或将《小石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元结的《右溪记》等加以比较,让学生从中对自然之景加以鉴赏并评价作者的情志。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使学生对文言文的读、译、背、解产生探究兴趣,通过文言理解、疑难设计、审美建构、比较阅读等由浅入深地领会文言文的魅力,从而落实对文言文知识、方法、情感、思维等的迁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212300)
一、文言理解,注重知识迁移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贯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标注重点文言字词,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加以归纳,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在此基础上,学生翻译文言文,实现对旧有的文言积累的迁移。在《小石潭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为线索,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文意,弄清楚难读的字意,通晓语句的重音与节奏。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点拨到位,使其加深理解。“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与“许”字的翻译难度较大,学生无从着手,对此教师不妨以“舟高可二黍许”作为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迁移,這样学生便能够巩固旧知,加深词义理解。
二、疑难设计,加强方法迁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还要有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规律,或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或师生之间互设疑难,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背诵、翻译、表达等方法的掌握。在《小石潭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为线索,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文意,弄清楚难读的字意,通晓语句的重音与节奏。教师初步设疑:作者柳宗元在文中写了哪些景物?问题难度较小,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景物描写: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这时,教师需顺势点拨,使学生明白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寄托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
在此,教师予以恰当点拨:这些词既是景物的特点,也可以作为作者的内心感受来理解。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凄寒幽邃的情感氛围,体味作者的悲苦凄凉的情感。若对于文本的探究,仅仅到此为止,这并不算深入,教师要继续设疑: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心境?同时,给予学生方法点拨,使其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文本鉴赏方法:柳宗元被贬谪荒蛮之地,心境十分苦闷,郁郁不得志的他,“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于是小石潭清幽的自然景色便笼上了悲剧氛围。这样教师层层设疑,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进入文言文的言、意、情、思四个层面,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鉴赏方法的迁移。
三、审美建构,推动情感迁移
审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维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在文言积累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内化”以实现审美建构,从而获得美的思想熏陶,实现语文课堂的情感迁移,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统一。
在鉴赏景色之美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作者用 等词语把景物的特点加以传神地描绘。”以此鉴赏小石潭的自然之美。在明确了小石潭的自然之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顺序有没有规律?请概括出来。在学生通过梳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写作思路的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以直观形象的景色来印证学生的内在思考,使学生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等加以把握,从中理解并感知小石潭的清幽之美。
四、比较阅读,形成思维迁移
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常常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或选取教材中的一篇或数篇文言片段,或以课外的文言片段来迁移拓展,将二者结合起来出题。《小石潭记》常节选个别语段,或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可”、“许”、“念无与为乐者”等词句释义的基础上,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加以分析,即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记人,可记事,可记物,可记景,以此抒发作者情志。
这种比较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对文言文的综合性的思维迁移,既有文言知识的感知、鉴赏方法的掌握,又有对文章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的类比思维的渗透。或将《小石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元结的《右溪记》等加以比较,让学生从中对自然之景加以鉴赏并评价作者的情志。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使学生对文言文的读、译、背、解产生探究兴趣,通过文言理解、疑难设计、审美建构、比较阅读等由浅入深地领会文言文的魅力,从而落实对文言文知识、方法、情感、思维等的迁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