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度
设问首先必须注意问题和答案准确,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和文字表述疏漏。例如,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今天的: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参考答案是D。稍加分析可知,此题没有正确选项,即使D选项南京,也只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曾在此连续建都,这是题目设计者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教科书内容所致。
又如,“秦灭六国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准确严密,若改为设问“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就含糊不清,文字表达失之严谨,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答案。
其次,设问要有思维价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有位老师针对张骞通西域进行设问:1.张骞是不是我国第一个向西方探险的人?(是)2.他是不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外交家?(是)3.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不感到自豪?(自豪)。此类设问学生无需动脑就可回答,毫无思维价值可言。若改设问“结合史实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就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角度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类问题易使学生感到厌烦,淡而无味,难以调动其思维积极性。若一反常规地设问:“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在英国爆发呢?”这类设问,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迅速激起他们的思维波澜,这就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改为设问“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前者只需要死记硬背便可作答,后者则须通过思考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寻找答案。
三、难度
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小,就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果问题难度过难,远远超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现有水平,不仅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甚至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果子”。如讲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927年初,为何英帝国主义连续制造了“万具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把长江流域是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又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控制的地盘,二人都是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这些已学过的知识同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吴、孙的主力联系起来,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跨度
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问题的跨度有表现在时间上的纵向跨度,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也有表现在空间上的横向跨度,如“比较英法两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还有表现在学科之间的跨度,如“抗日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讲究跨度是为了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保持问题的难度,以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跨度要适度。如果问题设计的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反之,如果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地说,新授课设计问题的跨度宜小,复习课设计的问题跨度要大。
五、坡度
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如讲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时,设计一连串问题:1.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这些历史条件是怎样形成的?3.解放军主攻方向为何选择在中原地区?4.实施反攻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上述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而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相继的困难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更加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六、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几个尖子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因此,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一定的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设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适当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坡度来扩展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如讲完西安事变后,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4.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这组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思路清晰,通过分析、归纳、综合,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不仅较好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点,而且也教会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达到以退求进的目的。
七、密度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课堂思维训练的密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一堂好课应做到训练的内容好、方法当、密度大,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课堂训练密度不足,必然出现主导和主体一头重、一头轻,讲多练少,重灌轻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
设问首先必须注意问题和答案准确,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和文字表述疏漏。例如,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今天的: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参考答案是D。稍加分析可知,此题没有正确选项,即使D选项南京,也只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曾在此连续建都,这是题目设计者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教科书内容所致。
又如,“秦灭六国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准确严密,若改为设问“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就含糊不清,文字表达失之严谨,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答案。
其次,设问要有思维价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有位老师针对张骞通西域进行设问:1.张骞是不是我国第一个向西方探险的人?(是)2.他是不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外交家?(是)3.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不感到自豪?(自豪)。此类设问学生无需动脑就可回答,毫无思维价值可言。若改设问“结合史实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就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角度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类问题易使学生感到厌烦,淡而无味,难以调动其思维积极性。若一反常规地设问:“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在英国爆发呢?”这类设问,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迅速激起他们的思维波澜,这就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改为设问“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前者只需要死记硬背便可作答,后者则须通过思考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寻找答案。
三、难度
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小,就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果问题难度过难,远远超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现有水平,不仅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甚至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果子”。如讲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927年初,为何英帝国主义连续制造了“万具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把长江流域是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又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控制的地盘,二人都是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这些已学过的知识同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吴、孙的主力联系起来,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跨度
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问题的跨度有表现在时间上的纵向跨度,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也有表现在空间上的横向跨度,如“比较英法两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还有表现在学科之间的跨度,如“抗日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讲究跨度是为了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保持问题的难度,以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跨度要适度。如果问题设计的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反之,如果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地说,新授课设计问题的跨度宜小,复习课设计的问题跨度要大。
五、坡度
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如讲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时,设计一连串问题:1.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这些历史条件是怎样形成的?3.解放军主攻方向为何选择在中原地区?4.实施反攻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上述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而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相继的困难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更加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六、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几个尖子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因此,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一定的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设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适当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坡度来扩展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如讲完西安事变后,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4.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这组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思路清晰,通过分析、归纳、综合,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不仅较好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点,而且也教会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达到以退求进的目的。
七、密度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课堂思维训练的密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一堂好课应做到训练的内容好、方法当、密度大,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课堂训练密度不足,必然出现主导和主体一头重、一头轻,讲多练少,重灌轻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