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材料模式化、内容抽象化、思想低幼化的问题。一线教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实践表明,开展班事时评,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容易操作、“语文味”十足的好方法。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班级事件”,通过讨论、分析甚至是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形成观点。然后,通过随笔、命题作文等方式,用文字呈现出来。
关键词:班事; 时评; 材料; 思想深度
近年来,初中学生作文普遍暴露出模仿套作、言之无物、认识肤浅、思想幼稚等问题,简言之,就是材料模式化、内容抽象化、思想低幼化,明显缺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应有的鲜活、丰富和深刻。如写《我的妈妈》,绝大多数学生的文章结构如出一辙:外貌描写、性格概述、1至2个事例、点明妈妈形象。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机械式地外貌描写、套用别人材料(唠叨、健忘、爱美等)、缺乏“我的”个性、缺乏鲜活的生活细节、缺乏对妈妈深入的认识,与小学生同题作文的深度相当,这些才是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调查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太关注,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素材的意识淡薄。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思考,认识不深。
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素材意识和思想深度呢?笔者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开展班事时评,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容易操作、“语文味”十足的好方法。
什么叫班事时评?就是引导学生针对班级最新发生的事件及事件中隐藏的问题,分析评论,形成观点,并定格成文字的语文活动。这里有四点要特别说明。一是“本班级”,限定事件的空间范围,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素材意识。二是“最新发生”,限定事件的时间范围,便于激活学生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三是“形成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口头表达,通过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形成“理性的”见解,提升学生对人对事的认识深度。四是将“时评”文字化,引导学生将“班事”及“认识”用书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体现了“时评”的语文性。
例如,一次上语文课,我当堂抽查学生的积累本。趁我在讲台上专注查看积累本的机会,A同学在许多同学的眼皮底下,“主动”将自己没有写名字的积累本,“及时”送给被我抽中、且没有认真做积累的B同学,以“帮助”B同学达到“蒙哄过关”的目的。不过,由于我对学生的笔迹十分熟悉,A和B“合伙欺骗”我的行为被我及时揭穿。我当场对A和B作出了处罚,并特别强调对A要严肃处罚。
我觉得这是帮学生厘清“帮助”和“欺骗”涵义的大好时机,也是提升学生素材意识和认识深度的绝佳契机。于是,我立即让同学们就此事发表看法。同学们发言极其踊跃,说出了如下观点:
1.B同学的确应该受罚,因为她既没有按要求积累,又弄虚作假欺骗老师。
2.A同学口头批评即可,因为她帮助B的初衷是好的,不过是用了错误的方式。
3.A同学做法的危害更大。她的做法不但对B毫无帮助,甚至会助长B弄虚作假的习气,而且,A是在部分同学的眼皮底下帮B同学欺骗老师,一旦成功,“合伙欺骗”老师的歪风会蔓延至全班,破坏班级风气,贻害无穷。
4.B同学应该向A同学道歉,是B连累了A,虽然B不是有意的。
5.其实,B同学可以谢绝A同学的“主动帮助”,坦诚地向老师解释认错就行了。
6.老师及时揭穿“骗局”十分必要,打消了部分同学的幻想,阻断了部分同学以“帮助”的名义合伙欺骗老师这个“毒瘤”的扩散。
7.A同学:“同学有难,出手相助”是“学生世界”的“潜规则”,我经历过很多次了,总会赢得同学们的赞赏。没想到,这种“赞赏”的危害这么大。我今天清楚地认识到了。
8.B同学:我既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积累,又没有拒绝A同学的“帮助”,当着同学们的面欺骗老师,我很惭愧,我道歉,我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鞠躬。同学们鼓掌。)
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上哪些观点显得要“深刻”一些?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观点3和观点6,理由是这两个观点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思考深刻,看得长远,让人耳目一新。可见,在观点的碰撞中,同学们的认识得到了深化。随后,同学们写的《她这样做不好》《如此“帮助”》《为老师点赞》等随笔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又如,一天下午放学,班上几名女生在校门口的小摊上买吃的。其中,女生A差一块钱。我正好路过,A在其他女生的鼓动下向我借钱。我当即掏出一块钱给A,并笑着对她说:“要还哦!”
我个人觉得,这个事件可能有点争议性,有人可能会反对我的“小气”做法,认为我“师爱”不够。于是,第二天,我让学生对这件事发表“时评”。没想到,学生发表了“一边倒”的观点:
1.支持老师做法,可以让学生懂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
2.支持老师做法,如果不让A还,会给学生造成误导,以为借老师的钱是可以不还的。
3.也是支持老师的做法,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同学向别人借一两块钱久拖不还。老师的做法可以唤醒这些赖账的同学。(对这个观点的进一步追问还牵出了一桩“赖账案”并得以解决。)
我也说了自己的观点:“身为老师,在学生真正困难的时候,慷慨帮助是应该的。但我要看人看事,如果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涉及的又是吃零食等可有可无的小事,我就要引导他正确处理'经济问题'。”
深受学生欢迎的“时评案例”还有:
“异性同学交往为什么容易传绯闻?”
“怎样看待作文的借鉴和抄袭?”
“平安夜送苹果要不要‘还礼’?”
……
班级是个小社会,每天都会有许多“新鲜事”发生。班事时评,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班级新闻”,通过讨论、分析甚至是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形成观点,打下烙印。然后,通过随笔、命题作文等方式,用文字呈现出来。开展这种活动可以说易如反掌,材料俯拾即是。
实践证明,开展“班事时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青春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素材意识和思想深度明显提升,班级中大量的“日常小事”被写进随笔和作文,内容丰富而鲜活,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征,还有个人思考,甚至有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能不能将时评范围“扩大”到学校、国内乃至国际,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气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但笔者的实践表明,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评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材料意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关键词:班事; 时评; 材料; 思想深度
近年来,初中学生作文普遍暴露出模仿套作、言之无物、认识肤浅、思想幼稚等问题,简言之,就是材料模式化、内容抽象化、思想低幼化,明显缺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应有的鲜活、丰富和深刻。如写《我的妈妈》,绝大多数学生的文章结构如出一辙:外貌描写、性格概述、1至2个事例、点明妈妈形象。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机械式地外貌描写、套用别人材料(唠叨、健忘、爱美等)、缺乏“我的”个性、缺乏鲜活的生活细节、缺乏对妈妈深入的认识,与小学生同题作文的深度相当,这些才是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调查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太关注,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素材的意识淡薄。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思考,认识不深。
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素材意识和思想深度呢?笔者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开展班事时评,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容易操作、“语文味”十足的好方法。
什么叫班事时评?就是引导学生针对班级最新发生的事件及事件中隐藏的问题,分析评论,形成观点,并定格成文字的语文活动。这里有四点要特别说明。一是“本班级”,限定事件的空间范围,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素材意识。二是“最新发生”,限定事件的时间范围,便于激活学生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三是“形成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口头表达,通过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形成“理性的”见解,提升学生对人对事的认识深度。四是将“时评”文字化,引导学生将“班事”及“认识”用书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体现了“时评”的语文性。
例如,一次上语文课,我当堂抽查学生的积累本。趁我在讲台上专注查看积累本的机会,A同学在许多同学的眼皮底下,“主动”将自己没有写名字的积累本,“及时”送给被我抽中、且没有认真做积累的B同学,以“帮助”B同学达到“蒙哄过关”的目的。不过,由于我对学生的笔迹十分熟悉,A和B“合伙欺骗”我的行为被我及时揭穿。我当场对A和B作出了处罚,并特别强调对A要严肃处罚。
我觉得这是帮学生厘清“帮助”和“欺骗”涵义的大好时机,也是提升学生素材意识和认识深度的绝佳契机。于是,我立即让同学们就此事发表看法。同学们发言极其踊跃,说出了如下观点:
1.B同学的确应该受罚,因为她既没有按要求积累,又弄虚作假欺骗老师。
2.A同学口头批评即可,因为她帮助B的初衷是好的,不过是用了错误的方式。
3.A同学做法的危害更大。她的做法不但对B毫无帮助,甚至会助长B弄虚作假的习气,而且,A是在部分同学的眼皮底下帮B同学欺骗老师,一旦成功,“合伙欺骗”老师的歪风会蔓延至全班,破坏班级风气,贻害无穷。
4.B同学应该向A同学道歉,是B连累了A,虽然B不是有意的。
5.其实,B同学可以谢绝A同学的“主动帮助”,坦诚地向老师解释认错就行了。
6.老师及时揭穿“骗局”十分必要,打消了部分同学的幻想,阻断了部分同学以“帮助”的名义合伙欺骗老师这个“毒瘤”的扩散。
7.A同学:“同学有难,出手相助”是“学生世界”的“潜规则”,我经历过很多次了,总会赢得同学们的赞赏。没想到,这种“赞赏”的危害这么大。我今天清楚地认识到了。
8.B同学:我既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积累,又没有拒绝A同学的“帮助”,当着同学们的面欺骗老师,我很惭愧,我道歉,我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鞠躬。同学们鼓掌。)
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上哪些观点显得要“深刻”一些?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观点3和观点6,理由是这两个观点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思考深刻,看得长远,让人耳目一新。可见,在观点的碰撞中,同学们的认识得到了深化。随后,同学们写的《她这样做不好》《如此“帮助”》《为老师点赞》等随笔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又如,一天下午放学,班上几名女生在校门口的小摊上买吃的。其中,女生A差一块钱。我正好路过,A在其他女生的鼓动下向我借钱。我当即掏出一块钱给A,并笑着对她说:“要还哦!”
我个人觉得,这个事件可能有点争议性,有人可能会反对我的“小气”做法,认为我“师爱”不够。于是,第二天,我让学生对这件事发表“时评”。没想到,学生发表了“一边倒”的观点:
1.支持老师做法,可以让学生懂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
2.支持老师做法,如果不让A还,会给学生造成误导,以为借老师的钱是可以不还的。
3.也是支持老师的做法,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同学向别人借一两块钱久拖不还。老师的做法可以唤醒这些赖账的同学。(对这个观点的进一步追问还牵出了一桩“赖账案”并得以解决。)
我也说了自己的观点:“身为老师,在学生真正困难的时候,慷慨帮助是应该的。但我要看人看事,如果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涉及的又是吃零食等可有可无的小事,我就要引导他正确处理'经济问题'。”
深受学生欢迎的“时评案例”还有:
“异性同学交往为什么容易传绯闻?”
“怎样看待作文的借鉴和抄袭?”
“平安夜送苹果要不要‘还礼’?”
……
班级是个小社会,每天都会有许多“新鲜事”发生。班事时评,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班级新闻”,通过讨论、分析甚至是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形成观点,打下烙印。然后,通过随笔、命题作文等方式,用文字呈现出来。开展这种活动可以说易如反掌,材料俯拾即是。
实践证明,开展“班事时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青春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素材意识和思想深度明显提升,班级中大量的“日常小事”被写进随笔和作文,内容丰富而鲜活,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征,还有个人思考,甚至有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能不能将时评范围“扩大”到学校、国内乃至国际,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气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但笔者的实践表明,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评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材料意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