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单位。新生班级发展的好坏对学生、学校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新生入学教育,班委选拔与培养,班集体活动以及班级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加强新生班级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高校班集体是高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细胞,大学生所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级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组织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而学生的主要日常活动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班级更是他们在大学学业生活的基础。新生班级建设做得好,不仅可以缩短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而且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建好新生班级对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抓好学生入学教育做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入学新生进行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及专业教育,教育转变学习观念,建设班级思想工作核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班级建设理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把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放在教育的首位。班集体建设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个核心来开展。高校班集体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使班集体成为团结、进取、和谐的大家庭,教育引导学生以“四有”人才为奋斗目标的核心。通过系统的入学教育,扎实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角色定位,奠定班级发展之路。
2 组建班委班子 确定班级领导核心
班干部是班级学生的代表,是管理班级的核心力量。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对学生工作和班级管理都有着深远影响。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积极认真做好学生班委的选拔工作,通过学生自荐、同学推荐等多种途径考察确定班委候选人,搭建候选人的班委工作平台,公开选拔出学生中群众基础高、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精的班委队伍。
对班委的培养应深入持久,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要发挥学生干部自身的主动作用,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做到为班级同学服务,为班集体服务。在思想上发挥凝聚作用,在学习上发挥标兵作用,在生活上发挥模范作用,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真正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不同班级之间的班级干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形成班级之间的互助对子,形成班级互学模式。及时把握学生干部特点,引导教育学生干部,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活动。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各级培训班,提升学生干部的知识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干部全面落实工作的能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班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就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辅导员和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组织协调新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集体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班级活动能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新生刚刚经历高考的艰苦岁月,满腔热血到高校来发展自我,学生们精力充沛,热情高涨,活泼好动。学生们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价值、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锻炼自我,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利用校、院各级社团开展的新生系列活动以及新生文艺晚会、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精品活动的平台,展示新生的精神风貌和锻炼班级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健全的班级管理机制科学规范发展班级
一个班级要有制度才能规范班级发展,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行制度管理既可以使同学能有正常的学习生话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又可以促进全班同学理智地、自觉地遵守纪律、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限制少数学生的无组织无纪律和懒散的行为。
根据大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的要求和班集体现状,围绕学生的学业、生活、纪律等多方面制定系列切实可行的班集体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学生的言行有规章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循。
班集体建设是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校发展的基础。大学生集体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个性高尚品格的塑造,進取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都是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生班级建设的重要性,探讨新生班级建设的各种有效途径,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委选拔与培养,班集体活动以及班级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提高班级的有效作用力,培养出全面发展、符合祖国建设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正娟.高校新生班级建设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6).
[2] 徐佳.浅述如何建设优秀的高校新生班级[J].文教资料,2009(2).
[3] 管延新.高校班集体建设刍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4] 杜杰.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7).
[5] 邓元熙.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提高班级育人作用[J].文教资料,2007(3).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高校班集体是高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细胞,大学生所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级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组织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而学生的主要日常活动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班级更是他们在大学学业生活的基础。新生班级建设做得好,不仅可以缩短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而且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建好新生班级对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抓好学生入学教育做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入学新生进行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及专业教育,教育转变学习观念,建设班级思想工作核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班级建设理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把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放在教育的首位。班集体建设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个核心来开展。高校班集体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使班集体成为团结、进取、和谐的大家庭,教育引导学生以“四有”人才为奋斗目标的核心。通过系统的入学教育,扎实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角色定位,奠定班级发展之路。
2 组建班委班子 确定班级领导核心
班干部是班级学生的代表,是管理班级的核心力量。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对学生工作和班级管理都有着深远影响。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积极认真做好学生班委的选拔工作,通过学生自荐、同学推荐等多种途径考察确定班委候选人,搭建候选人的班委工作平台,公开选拔出学生中群众基础高、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精的班委队伍。
对班委的培养应深入持久,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要发挥学生干部自身的主动作用,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做到为班级同学服务,为班集体服务。在思想上发挥凝聚作用,在学习上发挥标兵作用,在生活上发挥模范作用,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真正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不同班级之间的班级干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形成班级之间的互助对子,形成班级互学模式。及时把握学生干部特点,引导教育学生干部,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活动。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各级培训班,提升学生干部的知识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干部全面落实工作的能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班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就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辅导员和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组织协调新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集体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班级活动能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新生刚刚经历高考的艰苦岁月,满腔热血到高校来发展自我,学生们精力充沛,热情高涨,活泼好动。学生们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价值、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锻炼自我,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利用校、院各级社团开展的新生系列活动以及新生文艺晚会、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精品活动的平台,展示新生的精神风貌和锻炼班级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健全的班级管理机制科学规范发展班级
一个班级要有制度才能规范班级发展,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行制度管理既可以使同学能有正常的学习生话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又可以促进全班同学理智地、自觉地遵守纪律、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限制少数学生的无组织无纪律和懒散的行为。
根据大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的要求和班集体现状,围绕学生的学业、生活、纪律等多方面制定系列切实可行的班集体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学生的言行有规章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循。
班集体建设是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校发展的基础。大学生集体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个性高尚品格的塑造,進取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都是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生班级建设的重要性,探讨新生班级建设的各种有效途径,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委选拔与培养,班集体活动以及班级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提高班级的有效作用力,培养出全面发展、符合祖国建设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正娟.高校新生班级建设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6).
[2] 徐佳.浅述如何建设优秀的高校新生班级[J].文教资料,2009(2).
[3] 管延新.高校班集体建设刍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4] 杜杰.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7).
[5] 邓元熙.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提高班级育人作用[J].文教资料,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