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也应“五味”俱全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科学课堂 “五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84-02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目标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首先要立足课堂,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应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要有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好动、好奇、好胜、好群的心理。他们在学习中一般都求新、求奇、求趣。因此科学课有趣味,应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要素。小实验,小制作,对抗赛,讲故事,做游戏,看影碟……这些形式都是学生喜欢的,也是科学教学中教师添“油”加“醋”的最好材料。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条件,合理地采用这些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课堂的趣味。
  例如,教学六年级“滑轮组”时,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滑轮组的探究有一定的困难,不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就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看。我将“建筑工地起重机工作的有关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指导他们观察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很容易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组成了滑轮组。这是本课研究的前奏和“导火索”。让学生看漫画说意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学生带着兴趣开始学习本节课内容。多媒体的音像动画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做。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滑轮组有什么作用?”我指导学生拿出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组来模拟研究滑轮组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滑轮组的原理,使得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和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体验到自己的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通过亲身经历,他们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感受到了成功后的喜悦,甚至在实验中遇到的那份挫折也是令他们难以忘怀的。
  第三,玩。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呢?我组织学生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小个子战胜大个子。通过游戏,将学生对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引向深入,也是本课内容的扩展。这一有趣的游戏,把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分解并将其融入其中,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两个大个子男同学和一个小个子女同学之间的比拼、力量悬殊的对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都跃跃欲试。而一目了然的比赛结果,让学生确切地明白了滑轮组的原理,“起重机为什么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要有真味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求真”应该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首要任务。因此,科学课要有“真味”,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真实”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在学习“滑轮组”时,“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我们就通过指导学生亲手组装滑轮组、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对比测量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虽然学生在分组组装简单滑轮组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花费了好多的时间,但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效培养了科学素养。
  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中所观测到的数据与他们预料的相差甚远,也不同于别人的记录,于是在记录单上填上了别人的数据。这时,我就应告诉学生:“只有真实的数据才是科学的。虽然你的数据和别人不同,可是说不定真正能说明问题的是你的数据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要有回味
  高效的科学课堂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实践科学,并用脑子去领悟科学,即会猜测、会分析、会总结、会质疑。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现象:科学实验让学生激动不已,实验做到后来,学生对为什么实验、怎样实验以及实验结论是什么却稀里糊涂;造成“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或者老师对学生不放心,不肯放手让学生探究,牵制太多。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阻和情感体验不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加引导。如学习“滑轮组”时,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时,教师就引导同学们带着“起重机是怎样将那么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的”这一问题看视频;带着“滑轮组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来组装简单滑轮组;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了组装滑轮组的任务后,就先让学生猜猜:“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需要多大的力?”学生在做“用组装的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并和直接吊起同样重钩码的力”实验时,不仅引导他们“看看可以发现什么?”还要求他们分工明确,想想该如何操作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来总结出“用力大小与滑轮组的结构的关系”。这样,不仅让学生眼看、口说、手做,更要引导他们动脑,进行猜想、预测,进行研讨、解释、质疑等。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要有余味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使科学余味不绝。六年级学生学习“滑轮组”时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多个滑轮的摩擦力是很大的,加上组合方式要每组有所不同,而我们的重物只是小得可怜的钩码,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才发现用4个以上钩码效果才明显。一节课40分钟不够用,有趣的游戏——小个子战胜大个子,有许多学生没有体验到。我就在课后指导学生继续玩这个游戏。并且,组织“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拉力大小与游戏器材之间关系”的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负责实验,有的负责写小论文,像个科学家似的,忙得不亦乐乎!
  五、要有情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完全处于放松状态中,他们才可能“敢问、爱问、会问”,“敢说、爱说、会说”,“敢做、爱做、会做”。要达到以上状态,就需要把科学课堂上得“情味横生”才行。如学习“滑轮组”时,学生们在很短时间内组装好简单滑轮组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不急”。不仅要做好演示,更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让他们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调动群众的智慧来突破难点,来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小部分学生在设计实验时遇到困难,甚至不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教师就要多重视、多关心这些学生,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自己,使他们增强信心,从而乐于参与到科学小组活动中去。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恰当地添“油”加“醋”,拌好“佐料”,让其“五味”俱全,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学科目标。
  ( 责编 罗永模)
其他文献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04-02  “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因地制宜做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重要举措,这个项目本身崭新的培训理念、创新的培训模式使实验区的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受益。  该项目从2010年5月份启动实施至今,在北师
期刊
【关键词】数学分层测试卡 使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62-02  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是我们的学生。正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个性,都是对当代教师的基本要求。平时,我们提及最多的是要“因材施教”。但如何因材施教,我也是煞费苦心。不管我怎么“因材施教”,班上那几个学困生都不能让我放心。为此,我经常想方设法地在课堂
期刊
【关键词】数学分层测试卡 使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67-02  我是不经意间成了实验教师的。因为2010年秋季学期我任的是四年级数学课,而实验正好就在四年级中开展。从此,一本看似简单的《数学分层测试卡》走进了我和孩子们的课堂。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渐渐地,这本小小的册子,成了我们数学学习的好帮手,与课堂相随相伴。
期刊
“谁说会传染的东西不好?老师您的微笑不知道传染了多少浮躁的心!心中有爱,眼中含笑就是最好的传染……您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您说,我缺的不是珍珠,而是把珍珠串起来的链子。是您陪我一起找寻,一起打磨那根关键之链……”这是五年前一位在校读研的学生写给庞小玲老师的一封信。五年来。庞老师一直把这封信带在身边,她说,这不仅仅是自己对信怀有特殊的情结,更是因为这封信会让她思考,该怎样才能做一名走进学生心里
期刊
【关键词】数学 活动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49-02  近期,听了两节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节日礼物》(观察物体)一课,课中不同的活动设计,引发了我对数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数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  教材首先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站在地上、抬起前腿、站在凳子上、爬到桌子上)由低到高观
期刊
【关键词】以问导学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案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42-02  案例背景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买一头小猪回家喂养。因环境生疏小猪不肯吃食,农民就在喂食时,用汤匙撒少许盐放入食中,小猪便狼吞虎咽起来,久而久之,小猪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撒一点盐吃一口,不撒盐则不吃。农民一气之下把小猪从圈中
期刊
【关键词】分层评价 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54-0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用行动做出回答。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拥有什么样的胸怀?不同的教师会做出效率有快慢、质量有高低、过程有苦乐的不同回答。在“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目的,
期刊
2011年7月19日至8月1日,我参加了中美人文交流项目的第一批教育考察团。赴美国芝加哥、波士顿、华盛顿等地,访问美国最优秀的公立、私立高中。  此次考察我们发现,美国的精英教育抓得早、抓得实、抓得卓有成效,这些学生总是充满思考的兴趣、探究的激情、创新的力量。美国人一边号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边悄悄把少数英才少年紧紧抓住,对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培养。他们研究的各种课题,如攻克癌症、制造火箭、开发新能
期刊
【关键词】数学日记 了解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70-02  在进行《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应用研究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和我存在着一样的困惑,即课堂上的最后十几分钟,既要让学生做《数学分层测试卡》,又要进行批改和讲评,时间根本不够用,匆忙之中也不知道学生真的学到了没有。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到了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尝试了一
期刊
2011年11月5日至10日,玉林市玉林高中部分教师赴上海市考察学习,上海市大同中学(vY,T简称大同中学)是主要的一站。  大同中学创建于191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办学100年中共培养了40位院士,钱其琛、钱正英、丁关根、严济慈、曾培炎等国家领导人及曾任浙江省省长的吕祖善都是该校校友。该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20多所知名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每年国际交流不断,学校的开放程度、现代化程度、办学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