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坚守,2万多帧的纪念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背微驼……2019年12月13日,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93岁的刘健芝和85岁的祁恩芝早晨5点多就出门来到活动现场,他们举着相机,抓角度,捕捉镜头,拍了整整一天照片。
祁恩芝(左)和刘健芝(右)

  刘健芝和祁恩芝是一对伉俪,两人退休多年,这是他们跟踪拍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第26年。他们用手中的镜头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纪念馆内发生的有关历史与和平的故事。

最年长的志愿者


  2019年12月13日傍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正在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代、国际友人的后代、南京市小学生代表、医护人员代表等手捧烛光,祭奠30万死难同胞。摄影记者们穿梭在人群中,捕捉动人的画面。他们中间,祁恩芝和刘健芝手捧相机,背着摄影包的身影,格外醒目。
  当天早晨5点多钟出门,老两口“兵分两路”。刘健芝去了丛葬地,祁恩芝径直来到纪念馆。早上8点,纪念馆举行升国旗、降半旗仪式。祁恩芝跟年轻记者们一样,精神抖擞地定格那庄重的一刻。
  上午10点,国家公祭仪式在公祭广场举行。祁恩芝被安排在媒体区。她个头不高,由于年龄大了,行动稍有迟缓,但要强的她还是尽量往前站,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事后,她有些不甘心地说:“前面有个外国记者,挡了我一点镜头。”
  中午在纪念馆工作人员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小睡了一会儿,祁恩芝就急匆匆赶往下午捐赠仪式的现场。捐赠仪式刚结束,她又赶紧去拍摄国际和平法会。
  到了“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现场,刘健芝也赶来了。老两口又分了工,一个拍大场面,一个拍细节。祁恩芝一会儿端起相机,一会儿又用自拍杆举着手机,拍摄摇曳的烛光,拍国际友人后代梅根演唱《感同身受》……老太太乐观、笃定、执著,仿佛年龄从来不是阻碍。
  活动结束时,天已全黑。两位老人背着相机匆匆离去。很快,媒体记者在微信上收到了他们拍摄的公祭日照片。

26年的坚持


  刘健芝和祁恩芝尽管已到耄耋之年,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用得很溜。?二老家中有一间约10平方米大的工作间,摆放着两台电脑。两人各用一台,需要查找图片时,两台电脑还能联机操作。
  打开电脑里的老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每年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以及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研讨会,刘健芝和祁恩芝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
  “最初几年是用胶卷拍,每次拍回来都要拿到照相馆去冲洗,然后骑上自行车,送到南京的各大报社,第二天,报纸就登出来了。后来,我们成为中新社和视觉中国的签约摄影师。有了数码相机后,我们一人配了一台,随着相机更新换代,到现在已经用过十多台了。照片一共拍了2万多张,我们按照年份保存在几个移动硬盘里,做好标记,找起来比较方便……”祁恩芝说。
“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

  “你看,這是我们1994年拍摄的。那一年,南京首次公开举办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祁恩芝熟练地从电脑中翻找到1994年的文件夹,点开其中的照片介绍说,那年公开悼念后,南京还举行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的开机仪式,他们全程拍照,记录了珍贵时刻。
  “一个女人用白布擦拭浮雕,低头默哀的场景令我难忘。”祁恩芝说,从那一刻起,她和老伴就下定决心,坚持拍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各项活动。
摄影画册

  2000年2月27日,南京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刘健芝、祁恩芝夫妇拍下了白发苍苍的东史郎鞠躬致谢的照片。?同年8月15日,日本前总理大臣海部俊树来到纪念馆。当天下雨,刘健芝、祁恩芝夫妇拍下了海部俊树弯腰敬献花圈的镜头,“他的西装被淋湿了,却坚持参观,还写下了‘希望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的留言,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心声。?”
  2017年,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老两口从年初起,就着手整理照片。他们从数万张图片素材中,梳理出593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再亲手编排成176个页面,自费出版画册《坚守24年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
  2018年12月7日,两位老人慷慨地将1994年至2002年拍摄的1008张胶片底片、2002年至2018年11月拍摄的22286张数码照片,以及5本《坚守24年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图册捐赠给纪念馆。

不仅是对这座城市的爱


  退休后时间很多,拍摄题材也很丰富,为什么选择拍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一题材,二老说:“因为我们是老兵!”
  1943年,年仅16岁的刘健芝在老家山东招远加入了八路军队伍,作为一名通信兵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抗战胜利后,刘健芝从胶东军区转战华东军区,后就任南京工程兵学院训练部副部长。
  祁恩芝的父亲是国立清华大学的学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亲跟随学校经长沙到昆明。两岁的祁恩芝与父亲分别,直到抗战胜利后,全家终于团圆。1951年,祁恩芝入伍,曾就读当时的南京工兵学校。1954年1月20日,她和刘健芝喜结连理,后生育四个儿女。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夫妻俩首次走进纪念馆,他们仔细观看了图文介绍,自此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有了深入了解。
  1987年,祁恩芝从南京工程兵学院训练部参谋岗位退休后,夫妻两人背起相机,骑上自行车,一路走一路拍。
  26年来,他们用相机,一年不落地记录历史,用这一独特的方式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祁恩芝说:“这是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爱,是对遇难同胞深切的缅怀和告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会端着相机一直拍下去。”?刘健芝说:“我们想告诉自己,也告诉后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天鹅绒有“中华奇绝、东方瑰宝”的美誉,却也避免不了现代技术对其的冲击。在这门技艺即将失传之际,丹阳人戴春明伸出了拯救之手。他用六年时间,在不改变天鹅绒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完成半机械织造天鹅绒的技术改革,为天鹅绒传统技艺注入活力。戴春明因此并获得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如今,戴春明的女儿戴玲接过了传承接力棒。慢工细活出巧匠  2005年,戴玲从南京师范大学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看到
期刊
十三年来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家三口每月开销只有2000元。这在物价极高的香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莫皓光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对他们来说,好的生活,一点都不贵。转变心念,遇见志同道合的她  莫皓光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读书时,他的生活方式跟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假期喜欢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吃外卖、网购,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  16岁那年,莫皓光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说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将很
期刊
一定要是才洗的杯子。  一定要是才抓的茶叶。窸窸窣窣的,很安静的声音。  一定要是现烧的水。最好能在第一个气泡开始在壶底形成、升起、爆开生成轻微的响声时,开始守候,一直等到千万个气泡竞相追逐,闹腾出一片喧哗,终于临界时熄火,冲茶。  此时,茶也等很久了,杯子也等很久了,它们仿佛都有了表情。  小资的活法现在很流行,但我这不是。没有茶道,也不引《茶经》,当然也没人送普洱。自己买?不干。太贵。我只是想
期刊
黄山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她一边读书一边创业,成立了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后,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开赛,具体内容是机器人羽毛球双打。为了参赛,黄山研发了一款名叫Robomintoner的羽毛球机器人,采用滑轨式挥拍支架与机械运动底盘,背上两个羽毛球拍。反复测试定位与导航、高速运动物体的视觉跟踪识别等系统后,黄山自信能夺得冠军,果不其然,这款机器人收获了比赛大奖。  羽毛球机器人的市场定位是
期刊
35岁的桑娜·马林成长于工人家庭,多年来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社会福利生活。她凭借不懈努力从一名售货员成长为芬兰耀眼的政坛明星。前进的动力  “走,你们都滚,愿意去哪就去哪,看着你们就烦……”一个酗酒的男人正在呵斥一对母女,母亲紧紧抱着幼小的女儿,轻声安慰道:“马林,别怕,妈妈这就带你走。”这是幼年时桑娜·马林记忆尤深的一幕。  从那天起,母亲带着她离开了酗酒的父亲,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出租保障房里,开
期刊
2018年年初,谭振邦离异多年的母亲开始了二婚生活。身为导演的他,用一台手机,跟拍父母二婚的日常生活,旨在告诉所有人,二婚也可以很幸福。而自打离婚后再未相见的父母,通过纪录片与过去和解了。陷入情感危机  谭振邦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在他眼中,自己一直是幸福的小孩,有爱他的父母。  父亲谭玉波和母亲孙淑华都是小镇上的名人。上世纪90年代,谭玉波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会打拳,爱健美,喜欢搞发明,还能
期刊
傅首爾不做平庸女人  傅首尔出生在安徽泾县,小时候和姥姥相依为命的她倍感孤独。长大后,她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傅首尔到合肥工作。  成家后,傅首尔夫妇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两人完全靠自己打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曲循环般的生活让傅首尔感觉枯燥乏味。“我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要强的她对这样的人生产生了怀疑。“难道我就这样被生活禁锢?”她得了产后抑郁症
期刊
一生践行父亲的嘱托  布茹玛汗·毛勒朵1942年出生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父亲自小和兄弟姐妹们替人放牧谋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全家开始过上好日子。对于给百姓带来新生活的解放军,父母心存感激。弥留之际,父亲叮嘱子女们:“这里是解放军吃着草根才得以解放的,你们要珍惜安宁,守好边境。”布茹玛汗·毛勒朵  布茹玛汗牢记父亲的嘱托,19岁那年,她跟随丈夫托依其别克在吉根乡冬古
期刊
玉香罕  第一次认识玉香罕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吃过午饭,她和同伴拿出一套茶具,开始茶艺表演。白色的古袍长裙,窈窕的身材,瀑布般的过腰黑发,典雅规范的沏茶手法,令她倾倒了在座的文友。  玉香罕是江苏句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5本散文集,发表作品300万字。近几年,她创建了“七色花”义工团,以“美”和“爱”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茶艺、花道、太极、旗袍秀、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弘扬
期刊
为弥补遗憾进入养老行业刘英  刘英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创建了广告公司。她经常全国各地出差,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刘英认为,只要挣更多的钱,让父母吃好穿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2010年6月的一天,刘英下飞机后,一条手机信息让她顿时瘫坐在地。“你爸爸昨晚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刘英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慈爱的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她。回到家后,母亲抱着她大哭。她猛然发现,母亲竟变得如此苍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