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尼采之马从都灵来到了匈牙利平原,来到一个偏僻之村。在一所孤独的房子里,父女两人等待着死亡。尼采从与那匹马抱头痛哭十年后死去,而马从都灵回来之后,就厌厌不思食,父女俩也才熬了六天就面对着死亡的来临。尼采面临的是精神之苦,精神的漫野空旷让他绝望;父女俩则饱受恶略环境的威胁,连生理上的饥饿也无法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受苦受难的兄弟”,共同面对着人类的困境。
[关键字]酒神;尼采;困境
中图分类号:TP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001-01
一、“酒神”的消逝
影片中,镜头沉闷,人话对话稀少,音乐单一,象征着凝重历史的黑白镜头不厌其烦地对准妇女两人穿衣服及吃土豆等味同嚼蜡的生活场景,琐碎得近乎痛苦。起床,穿衣,打水,吃土豆。生活几近形式化,没有任何希望。我们看不到属于生命的迹象。看不到欲望,看不到情感。尼采说,《悲剧的诞生》关注的是严肃的生活问题,在影片中,我们在主人公的生活中只看到“日神”,规则,一致的生活作息。“酒神”是缺席的,“日神”最终也只能像影片中的那口枯井,断了源头。
在希腊悲剧之后的发展中,“日神”精神日渐重要,而“酒神”精神则被深深埋葬。尼采的任务就是唤醒这种“原创性”的酒神精神。这种被掩盖着的迷狂的酒神精神,并不是动物性的,而正是“人的原型”,表现了“最高的”“最强有力的”。
影片中我们看到最具生命力的反倒是那匹不愿工作的老马。本身欢快奔腾的骏马,被人类赋予了一种职责,这时,马已然丧失了其自身的生命力。老马的反抗与泪水,实则包含一种对其生命力被掠夺的控诉。我想是因为尼采在看到马的一瞬间意识到自己跟那匹马本身并没有区别。尼采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摒弃苦修思想,主张以权利意志和生命本身为核心的人的超越。但在看到那匹遭受鞭打而不愿前进的马时,他意识到自己,或者说人类,很大程度上和这匹马一样,在遭受到外界的种种苦难(鞭笞)时,起初也许因为意愿终止这苦难而迈步前进,但当苦难仍无休无止地袭来,他便会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尽是徒劳,因为种种的做法都是出于对苦难的逃避。至于这苦难本身,却又是无法去面對,去击倒的,如同无休无止的狂风,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让人明确面对的对手。此外,马在遭受鞭打的时候不愿前进,那么,当鞭打终止时,它又能否出于内心的愿望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呢?当传统形而上学日渐坍塌之时,人类又怎么才能建立新的价值和秩序?当尼采看到马所陷入的这种处境,他就立刻明白了人类迷茫而又无法实现超越的处境,明白了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其后的泪水和疯癫,即是出于这样的绝望,是再自然不过的表现。我们不难想象当尼采抱着都灵街头被鞭打的老马痛哭流涕时,心里是怎样的凄凉与无助。
二、觉醒——上帝已死
“传说神用6天创造世界,我想象一个相反的过程。”贝拉·塔尔说,也就是说,《都灵之马》描绘的是一个世界“毁灭”的过程,价值的坍塌,生命意志遭到剥夺,一切都趋向贫瘠,狂妄的风席卷大地,人们试图逃离却失败,不得不回到原地,等待死亡来临。
这一切,都是从那匹不愿成为工具,与人类抗衡,试图摆脱制定的规则,重拾自由意志的马开始的。或者说,是从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具有这种地位,意识到自己与那个“可怜的、受虐的造物”并没有本质区别开始的。
在影片中最绝望的第5天,已经失去了水源,父女俩试图逃离却又重返故地。这一天他们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照常起床,收拾衣物,喝了点酒,然后一人吃了一个煮土豆。天黑以后,女儿拿着一根柴火,试图点亮挂在屋子中间的煤油灯。一开始灯亮了,可是火苗越来越弱,直到最后完全熄灭。
“为什么你不把油加满呢?”父亲问。
“是满的。”女儿回答。
灯再也点不亮了,一切陷入了黑暗。
我们都以为,如果没有了灯,没有了光亮,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黑暗了,可恰恰是灯光孕育了黑暗。
父女翻越山丘试图逃离家园,在远处的山丘上立着一棵树——据导演说那棵树正是他选择在这里取景的原因——“山上之树”,这个字眼出现在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中第一部的第八节,“树愈想升向高空和亮处,它的根就愈有力地追求伸向地里,伸向下面,进入黑暗,进入深处——进入罪恶。”
当上帝高高地照着人世,代言着某种最高价值的时候,那些黑暗的、“最低”的东西也就随之而生了。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指出,有史以来强者打着“神”的旗号欺压异教徒和弱者;与此同时,弱者又以道德为大本营试图对抗和限制强者。
尼采的“超人”并不是要站在“神”那边,也不是要站在怜悯“弱者”的那边,他独立于概念和规范——一切价值重估,上帝与众神皆为虚无,熄灭了、燃烧尽了,好与坏都是虚无。
三、一切本都是虚无
家中的水井枯竭之后,父亲终于同意离开家,前往远方。前面有两场戏表现女儿离家的喜悦。女儿精心往小木箱中装入自己的内衣、裙子、皮鞋和照片。出发的路上,女儿甚至和马的位置互换,拉着马车前行。按照故事发展,父亲和女儿要逃离这个地方,但他们却又返回。这个镜头父亲、女儿、马消失在地平线之后,没有拍摄山另一边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导演什么都没讲,父亲、女儿、马原路返回。绝大多数的电影都是叙事和刻画人物。所以,他们都会表现我上述的内容。就是拍摄山另一边的情况。但是,《都灵之马》的这个镜头不是叙事,他是在哲学的高度表现我们人类的处境,而长镜头将上升到哲学高度——这个世界无路可逃。“来,就是错误。”
如果一个人要逃离某地却没有任何目的地或是方向,而且他可去的地方与他逃离的地方并无差异,这种逃离毫无意义。父亲和女儿翻过山看到那边的世界,那个世界与原有的世界没有区别,失去了逃离的意义,所以就回来了。
在无休无止的呼啸声中,小屋的窗外是一片荒凉的平原,平原之上狂风大作,没有人烟,远处的小丘上,一棵枯萎的大树直立在这漫天黄沙和恶意的咆哮之中——沉默的对视,面对着这无聊的荒野、人类的绝境,镜头里的这位女性不躲不避,仿佛用生命在抵抗时间的侵蚀。
尼采说,人生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而导演更是把人放在烈日下烘烤,没有一点余地。面对这样的虚无主义,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不躲不避,顽强生长,追求真理。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悲剧的诞生》[M].三联书店,1987
[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李洋.《都灵之马》:在世的坚守与尊严[J].光明日报,2014年,第012版.
[4]谭笑晗.《都灵之马》:长镜头电影与生命哲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秦乔楠(1994——),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
[关键字]酒神;尼采;困境
中图分类号:TP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001-01
一、“酒神”的消逝
影片中,镜头沉闷,人话对话稀少,音乐单一,象征着凝重历史的黑白镜头不厌其烦地对准妇女两人穿衣服及吃土豆等味同嚼蜡的生活场景,琐碎得近乎痛苦。起床,穿衣,打水,吃土豆。生活几近形式化,没有任何希望。我们看不到属于生命的迹象。看不到欲望,看不到情感。尼采说,《悲剧的诞生》关注的是严肃的生活问题,在影片中,我们在主人公的生活中只看到“日神”,规则,一致的生活作息。“酒神”是缺席的,“日神”最终也只能像影片中的那口枯井,断了源头。
在希腊悲剧之后的发展中,“日神”精神日渐重要,而“酒神”精神则被深深埋葬。尼采的任务就是唤醒这种“原创性”的酒神精神。这种被掩盖着的迷狂的酒神精神,并不是动物性的,而正是“人的原型”,表现了“最高的”“最强有力的”。
影片中我们看到最具生命力的反倒是那匹不愿工作的老马。本身欢快奔腾的骏马,被人类赋予了一种职责,这时,马已然丧失了其自身的生命力。老马的反抗与泪水,实则包含一种对其生命力被掠夺的控诉。我想是因为尼采在看到马的一瞬间意识到自己跟那匹马本身并没有区别。尼采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摒弃苦修思想,主张以权利意志和生命本身为核心的人的超越。但在看到那匹遭受鞭打而不愿前进的马时,他意识到自己,或者说人类,很大程度上和这匹马一样,在遭受到外界的种种苦难(鞭笞)时,起初也许因为意愿终止这苦难而迈步前进,但当苦难仍无休无止地袭来,他便会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尽是徒劳,因为种种的做法都是出于对苦难的逃避。至于这苦难本身,却又是无法去面對,去击倒的,如同无休无止的狂风,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让人明确面对的对手。此外,马在遭受鞭打的时候不愿前进,那么,当鞭打终止时,它又能否出于内心的愿望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呢?当传统形而上学日渐坍塌之时,人类又怎么才能建立新的价值和秩序?当尼采看到马所陷入的这种处境,他就立刻明白了人类迷茫而又无法实现超越的处境,明白了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其后的泪水和疯癫,即是出于这样的绝望,是再自然不过的表现。我们不难想象当尼采抱着都灵街头被鞭打的老马痛哭流涕时,心里是怎样的凄凉与无助。
二、觉醒——上帝已死
“传说神用6天创造世界,我想象一个相反的过程。”贝拉·塔尔说,也就是说,《都灵之马》描绘的是一个世界“毁灭”的过程,价值的坍塌,生命意志遭到剥夺,一切都趋向贫瘠,狂妄的风席卷大地,人们试图逃离却失败,不得不回到原地,等待死亡来临。
这一切,都是从那匹不愿成为工具,与人类抗衡,试图摆脱制定的规则,重拾自由意志的马开始的。或者说,是从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具有这种地位,意识到自己与那个“可怜的、受虐的造物”并没有本质区别开始的。
在影片中最绝望的第5天,已经失去了水源,父女俩试图逃离却又重返故地。这一天他们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照常起床,收拾衣物,喝了点酒,然后一人吃了一个煮土豆。天黑以后,女儿拿着一根柴火,试图点亮挂在屋子中间的煤油灯。一开始灯亮了,可是火苗越来越弱,直到最后完全熄灭。
“为什么你不把油加满呢?”父亲问。
“是满的。”女儿回答。
灯再也点不亮了,一切陷入了黑暗。
我们都以为,如果没有了灯,没有了光亮,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黑暗了,可恰恰是灯光孕育了黑暗。
父女翻越山丘试图逃离家园,在远处的山丘上立着一棵树——据导演说那棵树正是他选择在这里取景的原因——“山上之树”,这个字眼出现在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中第一部的第八节,“树愈想升向高空和亮处,它的根就愈有力地追求伸向地里,伸向下面,进入黑暗,进入深处——进入罪恶。”
当上帝高高地照着人世,代言着某种最高价值的时候,那些黑暗的、“最低”的东西也就随之而生了。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指出,有史以来强者打着“神”的旗号欺压异教徒和弱者;与此同时,弱者又以道德为大本营试图对抗和限制强者。
尼采的“超人”并不是要站在“神”那边,也不是要站在怜悯“弱者”的那边,他独立于概念和规范——一切价值重估,上帝与众神皆为虚无,熄灭了、燃烧尽了,好与坏都是虚无。
三、一切本都是虚无
家中的水井枯竭之后,父亲终于同意离开家,前往远方。前面有两场戏表现女儿离家的喜悦。女儿精心往小木箱中装入自己的内衣、裙子、皮鞋和照片。出发的路上,女儿甚至和马的位置互换,拉着马车前行。按照故事发展,父亲和女儿要逃离这个地方,但他们却又返回。这个镜头父亲、女儿、马消失在地平线之后,没有拍摄山另一边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导演什么都没讲,父亲、女儿、马原路返回。绝大多数的电影都是叙事和刻画人物。所以,他们都会表现我上述的内容。就是拍摄山另一边的情况。但是,《都灵之马》的这个镜头不是叙事,他是在哲学的高度表现我们人类的处境,而长镜头将上升到哲学高度——这个世界无路可逃。“来,就是错误。”
如果一个人要逃离某地却没有任何目的地或是方向,而且他可去的地方与他逃离的地方并无差异,这种逃离毫无意义。父亲和女儿翻过山看到那边的世界,那个世界与原有的世界没有区别,失去了逃离的意义,所以就回来了。
在无休无止的呼啸声中,小屋的窗外是一片荒凉的平原,平原之上狂风大作,没有人烟,远处的小丘上,一棵枯萎的大树直立在这漫天黄沙和恶意的咆哮之中——沉默的对视,面对着这无聊的荒野、人类的绝境,镜头里的这位女性不躲不避,仿佛用生命在抵抗时间的侵蚀。
尼采说,人生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而导演更是把人放在烈日下烘烤,没有一点余地。面对这样的虚无主义,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不躲不避,顽强生长,追求真理。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悲剧的诞生》[M].三联书店,1987
[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李洋.《都灵之马》:在世的坚守与尊严[J].光明日报,2014年,第012版.
[4]谭笑晗.《都灵之马》:长镜头电影与生命哲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秦乔楠(1994——),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