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的建筑规划产业集群为时象,选取了同济大学周边的三个建筑设计类公司作为多重案例进行分析,以扎根理论研究为主导研究方法,得出了同济大学建筑规划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此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希望通过该理论模型的分析,能够给国内同类的大学、政府、产业以借鉴作用,正确引导此类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同济大学;产业集群;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2-0115-10
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相关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反而加强了。我们将这种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彼此之间基于信任和承诺形成的既高度分工又合作的现象称为产业集群。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形式各异,各有特色,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产生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周边,凭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依托大学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创新,迅速成长和扩张,最终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家喻户晓的美国硅谷,也是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创始地。北京清华大学附近的中关村和上海同济大学附近的建筑规划产业带也是典型案例。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难以解释该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此类集群形成的机理,以期给国内同类的大学和政府以借鉴作用。
一、同济大学及周边产业带介绍
同济大学建于1907年,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同济大学拥有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较强的六大学科群,它们是土木工程学科群、海洋地质学科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城市建设与建筑及材料学科群、机电与汽车学科群、道路交通学科群。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济大学周边开始零星出现一些教师的工作室,尔后,工作室被正式的公司所取代,逐渐形成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土木工程为核心的建筑规划产业带,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规划院、设计院,到监理咨询公司,再到工程建设公司,最后到工程质量检测站,基本涵盖了设计、咨询、施工、监理、检测等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同济大学周边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同济大学校本部和南校区周边,最集中的区域是校本部南边的赤峰路东段,现在的产业带北起中山北二路,南到大连西路,西至曲阳路,东到四平路附近,已形成了20万平方米的设计产业园区,包括了建筑规划设计产业链中所有的环节。根据同济大学产业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资料,同济大学周边的建筑规划产业带在近几年内年产值快速增长:2002年该产业带内总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近万人;2003年产值飞速增加到17亿元;目前产值已经达到25亿元,年产税收2亿元。产业带形成以来,承接了上海卢浦大桥、杨浦大桥、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运营线、东海大桥等5000多项国内外市政工程的勘察设计。
二、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美国Glaser Barney和Anselm Strauss两位社会学家于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探索现象的归纳性研究,而非逻辑演绎性研究,其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由资料中发现理论”,而非“验证既存理论”。扎根理论是一个一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的连续循环过程,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假设须与事实资料不断地比较、修正、再验证,整个研究过程必须与资料进行反复的互动,再加上研究者本身的“创造性的理论想象力”或“理论触觉”,才能从资料中发现、发展与验证理论,而只有经过多次验证的假设才会纳进理论中。美国Anselm Strauss和Juliet Corbin认为:扎根理论强调研究之初应避免有预设的相关理论,理论可依系统化的步骤由实际搜集到的经验事实资料中归纳而得。因为扎根理论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主观的“创造性的理论想象”的过程,因此比起许多研究方法,其客观与严谨程度都要低得多,但如果作为一个初探性的研究,其对理论发展与假设建立却是相当有用的工具。由于本研究试图建构同济大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架构,本质上属于初探性或探索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资料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深入访谈资料的挖掘,期望能够在同济大学建筑规划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或创新,从而弥补定量研究不宜深入挖掘现象信息、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的资料分析不是很系统的问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回顾,得出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流程:
扎根理论之所以称之为“扎根”,就在于它有一套系统性的研究程序操作逻辑,用以将资料观念化并统摄起来,以发展根植于事实资料的理论。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扎根方法的三重译码分析并不是完全分离、互不影响的,恰恰相反,每一个译码阶段都与其它阶段紧密联系,研究者也要不断地在各阶段之间跳跃、往复。
1 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企业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对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分析作准备。概念和范畴的命名也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同时,概念和范畴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找到最能反映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我们在资料、概念、范畴间不断的循环往复考察。
而为现象取名字并加以分类的分析过程,经过开放性译码阶段的“贴标签和初步概念化”,以及“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以及概念的范畴化”两个步骤,基本实现了个案资料的范畴化。范畴的提炼实现了对资料的分析、比较、归类和整合,不经由这一分析的操作化步骤,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后续分析和成果展示是无法发生的。换言之,开放性译码将收集来的资料转换为一个个利于比较分析的单位,以便研究者针对资料里反映的现象提出问题,从而引导研究者针对别人的假设提出质疑、探索,并进一步导出新问题。
2 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 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在开放性译码中,研究者将资料分界并指认出范畴,该过程对资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炼,但最终得出的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入讨论。而主轴译码则是将各个独立的范畴加以联结,从而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的过程。主轴译码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而只是要好好发展主要范畴。换言之,主轴译码要做的仍然是发展范畴,只不过比发展其简单内涵更进一步而已。也就是说,开放性译码中的范畴是通过范畴的性质和纬度加以说明的,在主轴译码阶段将突破这一局限,从而在性质和纬度之外再寻求其它帮助来加深对范畴的理解。
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将范畴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挖掘范畴的涵义。我们可以利用产生某个时间(主范畴)的条件、这个时间所寄寓的脉络(也就是该范畴在纬度的位置),以及在实践中行动者采用的策略和采用后的结果,来帮助我们更多、更准确地把握该主范畴(事件)。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畴,但都是与某一“主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了解该主范畴的,将其称为副范畴。典范模型构建起了范畴/概念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典范模型我们对主范畴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
3 选择性译码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围绕核心范畴、主副范畴以及所有范畴和概念而构建的立体网络关系,就是研究的结论。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分析已经体现了理论的雏形,但“理论的扎根”还有待于运用所有资料来验证范畴和关系。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纬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
选择性译码的主要议题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深入讨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它范畴的关系,并用故事线的形式描述整体资料设计的现象或事件。选择性译码是对范畴的继续分析和集中,是对关系的进一步理清和验证。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在对于严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前人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规模效益,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等等。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业集群也就是相关产业的不同企业创业或者选址在该集群区,这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聚,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本研究便是从这样的企业角度出发,探讨此类企业促使集群形成的机理。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研究为主导研究方法,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带来对此类产业集群现象的不同思考,并尽可能提出新的分析构架,提炼出具有理论雏形特点的结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如图所示:
笔者基于接触到的同济大学周边的企业选择研究样本,尽量在可及范围内寻找那些最具特征而且能够获得大量有价值资料信息的企业。最终从众多企业中筛选出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文中分别将个案标号为:A、B、C,以便作后续资料的译码分析。除了就每个个案开展深入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外,在选取研究样本时还考虑了跨案例的比较问题。
个案A:A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是同济大学周边众多建筑设计公司中的一个,其前身是一个工作室,由同济大学三位毕业生合伙创办。自成立以来,公司稳步发展,目前年营业额300万左右,公司固定员工10人左右,在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的企业中具有典型代表性,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企业的原因。我们深入访谈的对象是A公司的三个合伙人之一王先生,王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曾就职于一家德国建筑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2005年底辞职后与其它2个同学在同济大学附近合伙开办了A公司。
个案B:B公司也是一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目前年营业额约上百万,合伙人为几个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生,公司前身为一个建筑设计工作室。我们访谈的对象是顾先生,他是公司创立者之一。B公司与A公司同处于同济大学周边的产业集群,成长历程和成长绩效类似,目的是做一案例的平行对比。
个案C:C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总部在美国。上海的分公司目前员工60人左右,公司办公地点在徐家汇。目前公司年营业额4000万左右。该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以办事处的形式出现,1997年正式称作分公司。与前面案例的不同是这个公司并不在同济大学产业园区内,选择这种公司的目的是换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同济大学产业集群,希望得出有益的观点。我们深入访谈的对象是公司中的何先生,他也毕业于同济大学,之前也在同济产业园区内工作过,可以更深入地比较。
四、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本部分主要结合A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详细研究。
1 开放性译码
如上所述,资料开放性译码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首先,在表格第一栏里,资料部分的每句话后面都标注“(ax)”以指代这句话,或这句话对应的现象。其次,将表格第二栏的“开放性译码”分析部分划分为“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两块内容。第三,由于“贴标签”是指对该现象的定义,于是,就用第二栏的“ax”指代“(ax)”,结果,第一栏的整体内容就缩减为有第二栏“贴标签(定义现象)”部分表示。第四,因为对资料进行的是逐句定义,难免会出现多个定义同时代表同一现象,或者多个定义具有本质一致性的情况,因此,对“贴标签(定义现象)”一栏的内容进行重新归类,并以“aax”这一初步概念指代前面那些本质类似的标签(比如:a1,a2,a3等),于是,aay就成为一个表达同类定义的初步概念,而这些定义的归类在本质上反映了对现象的归类。总之,经过对资料进行逐句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最终得到220个标签和138个初步概念。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简单例举见下表,具体过程请见附录表1。
第二步,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依据概念的范畴化:对已经得出的初步概念进一步归类、抽象,逐次提炼出概念Ax等;对已经得出的概念继续提炼和归类,逐一提炼出范畴AAx等。这里之所以经由初步概念再过渡到概念,而不是从现象直接跨越到概念,目的是使资料的概括、精练过渡自然舒缓,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跳跃。概念化和范畴化对英文字母表示的使用与上面贴标签部分同理,也是使用字母代替后面引导的句子或词语进行“缩编”。经过概念化和范畴化这一过程,抽象出108个概念和74个范畴,于是概念和范畴都逐次暂时替代了资料内容,我们对资料的精练 和缩编也在逐步深入,我们分析和研究复杂庞大资料数据的任务转而简化为考察这些概念,尤其是范畴问的各种关系和联结。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以及概念的范畴化具体内容和过程请见表2。
2 主轴译码
通过运用典范模型对范畴继续归类、抽象,得出3个主范畴,分别为“AAA1人才成长”“AAA2企业成长”“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而前面得出的其它范畴成为了说明或解释这3个主范畴的副范畴。这些主范畴通过下面的典范模型而构成。典范模型及范畴关系如表所示。
3 选择性译码
(1)主范畴分析
通过开放性译码以及主轴译码,共提炼出3个主范畴,分别是:“AAA1人才成长”“AAA2企业成长”“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现在,我们先明确主范畴的内涵和性质,以便为后续关系分析做好准备。
“AAA1人才成长”是指创业者从进人同济大学学习到创建公司,再到公司取得一定发展后,创业者又决定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描述这个过程如下:创业者最初以为年纪小,在不明确未来发展的情况下考入同济建筑设计系,在学校的培养下,对专业产生了兴趣,在校期间不断实习打工提升自己的能力,毕业后在外资事务所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能力得到提升,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同学合伙在同济产业园区内创建公司,公司顺利发展,但是合伙人之问的发展想法不同,有的是利润导向型,有的是理想导向型,对于企业发展观点不同,创业者是理想导向型,一直希望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好的设计,在这样观点不同的情况下就退出了合伙公司,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解决面临的迷茫,创业者准备去留学。
“AAA2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从集群区内创立开始,在集群区内与各方面的公司个人多角度合作,行业内激烈竞争,到后来的规模扩大,形成良好形象的过程。具体的描述如下:因为考虑到项目来源、便于与各方面联系合作、利用周边配套服务公司,公司选择在同济周边产业园区建立,建立后在圈内寻找员工,挂靠设计院,相处好各方面关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规范的管理,最后公司规模扩大,并在业内形成良好的口碑。
“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是指在同济大学周边如何形成这样的产业集群,并如何发展壮大的过程。具体描述如下:在产业集群形成的早期,由于国内房地产业的兴起,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飞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先的设计院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此时,部分师生就在同济大学周边开了这样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挂靠设计院承接项目,此类公司很快迎合市场的需求,数量迅速增长,又衍生出配套的服务公司,他们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同时,同济大学在大学的品牌运作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技术,在建筑设计专业上打造了全国著名的品牌,品牌优势巨大,也影响了此集群的发展。由于此类公司数量激增,竞争激烈,他们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繁荣。
(2)核心范畴和故事线
通过以上对主范畴的性质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掘可以用“集群形成和发展”(AAA)这一核心范畴来统合其它所有范畴。
围绕“集群形成和发展”这一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享受盛名,学校在此方面的品牌运作十分成功。在90年代初的时候,市场产生巨大机遇,由于改革开放,房地产业突然兴起,建筑设计方面的需求爆发,原本上海的设计院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市场,此时师生在同济周边就开了这样的工作室,挂靠设计院承接项目,迎合了市场,此类工作室慢慢发展成公司,规模、数量迅速扩大,渐渐的,为了满足市场的空缺,配套的服务公司相继出现,师生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企业在集群内不断成长壮大,造就了产业集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面不可磨灭的贡献者是同济毕业的大量学生,他们在受到此专业上国内一流的教育后,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能力,具有较高的素质,满怀理想,为集群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结 论
我们对个案B和个案C也进行了扎根分析,为了发现个案资料中的重点因素或现象,结合产业集群形成理论文献,我们对基于译码得出的范畴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个案共有17个关键点或关键词。为此,我们将相应的范畴加以归类和调整,如以下表4所示:
我们已经从多重个案的范畴归类中,获得了有关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进一步分析必要的基础。同时,在同一关键点下的多重范畴的个性差异,又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集群形成中的要素特殊性和多样性。经过对关键点以及范畴的深入分析后,本研究得出了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如图3:
本模型中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1 诱发因素
市场需求:此类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会带动创业者的热情,企业的发展,使集群成为可能。无论是政府引导还是大学推动,如果没有市场的需求,那么将会是徒劳。
产业特征:这里需要特定的产业才能使集群形成可能,建筑设计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不需要工厂、车间,所需的只是人才和知识,这在大学附近最容易获得。
强势专业:这种基于大学形成的产业集群,需要大学有强势的专业,而且具有专业上的品牌效应,才会受到消费群体的青睐。
宽松的政策:在新生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会有不完全合乎法规的地方,例如建筑设计公司需要符合很多的要求才可以注册,杨浦区放宽了政策,允许其注册。在集群出现萌芽期时,作为政府应该扶持和适当放行。
文化氛围:这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指的是商业化氛围,同济产业园在上海,有这样深厚的重商文化影响,创业者嗅觉灵敏,企业出现和发展的速度很快。
2 形成过程
创业者: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坚力量,创业者的作用巨大,在同济产业园中,创业者主要以同济大学的师生为核心,虽然在数量上不一定最多,但是其影响最大。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在创业者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很多过程,但是大学担当了主要角色,因为大学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和影响了创业者早期的思维模式。
低成本:这在此类集群形成早期作用显著,因为创业初期的公司甚至工作室,往往面对资金缺乏的问题,集群区内便宜的房租可以吸引这样的企业。但是政府在这方面不能轻易采取各种形式的补贴,需要让市场供求决定,因为补贴会引发其他问题,例如不相干企业为此便利而进驻集群区,造成混乱。
知识溢出:在此类基于大学的产业集群中, 知识的溢出是最主要的优势和区别,在师生的创业过程中,会把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入市场,在企业的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在不知觉中传播、扩大、增长。同时,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会把问题和市场动向传播给大学,研究与市场的结合,知识的流动,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细化分工:这是从集群内的产业链的角度提出的,单纯的建筑设计行业并不能称作产业集群,只有上下游企业的产生和合作产业集群才能形成。在同济产业园里,由于小公司、工作室的出现,整套的建筑设计被分割成各个部分:设计图纸、文本打印、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施工图纸、投标公司,等等。这样细化后的服务更加专业和深入。
3 发展
企业成长,此因素作为前面案例的主范畴,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这里只作简单回顾。企业在集群区内的成长,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首先是人才的支持,然后是企业资金的节约,项目的来源,规范的管。理,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也是成长良好的市场环境。
寄生共生:在对同济大学产业园区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存在这样寄生与共生的发展关系,大型的设计院分包项目给小型设计公司,小型设计公司由于能力有限也需要把项目中的部分外包给设计院,并为了承接项目挂靠设计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孵化机制:这也是研究过程发现的有趣的现象之一,小企业在这里产生,发展,但到了一定的阶段,企业各方面能力提高,规模扩大,资金雄厚后,为了更好的企业形象,为了获得更好的甲方,为了更多的经济利润,往往跳出集群、迁址繁华地段,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营造自己公司的品牌,在“同济大学”这个牌子下,淹没了公司的品牌。
4 阻碍因素
形象差:低租金决定了周边环境形象较差,周边企业数量巨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周边没有高级的写字楼,没有高档的消费场所,作为设计师来说,讲究生活的质量,这样的因素阻碍了集群的发展。
价格战:企业数量巨大,行业内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同类企业的价格战不可避免,这样的价格战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设计质量,造成恶性循环,对于整个集群区的品牌来说具有毁坏作用。
关系主导:小企业挂靠大型设计院需要社会关系,承接项目需要关系,而这些对于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是决定生存能力的,这些是不健康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关系主导的情况下,不按市场规律运行,长期也会破坏集群区的服务质量和信度,造成不利影响。
规章制度:目前对于设计的水平、价格等各方面缺乏规章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局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提出和执行。
(责任编辑:陈晓东)
关键词:同济大学;产业集群;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2-0115-10
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相关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反而加强了。我们将这种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彼此之间基于信任和承诺形成的既高度分工又合作的现象称为产业集群。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形式各异,各有特色,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产生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周边,凭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依托大学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创新,迅速成长和扩张,最终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家喻户晓的美国硅谷,也是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创始地。北京清华大学附近的中关村和上海同济大学附近的建筑规划产业带也是典型案例。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难以解释该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此类集群形成的机理,以期给国内同类的大学和政府以借鉴作用。
一、同济大学及周边产业带介绍
同济大学建于1907年,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同济大学拥有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较强的六大学科群,它们是土木工程学科群、海洋地质学科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城市建设与建筑及材料学科群、机电与汽车学科群、道路交通学科群。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济大学周边开始零星出现一些教师的工作室,尔后,工作室被正式的公司所取代,逐渐形成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土木工程为核心的建筑规划产业带,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规划院、设计院,到监理咨询公司,再到工程建设公司,最后到工程质量检测站,基本涵盖了设计、咨询、施工、监理、检测等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同济大学周边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同济大学校本部和南校区周边,最集中的区域是校本部南边的赤峰路东段,现在的产业带北起中山北二路,南到大连西路,西至曲阳路,东到四平路附近,已形成了20万平方米的设计产业园区,包括了建筑规划设计产业链中所有的环节。根据同济大学产业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资料,同济大学周边的建筑规划产业带在近几年内年产值快速增长:2002年该产业带内总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近万人;2003年产值飞速增加到17亿元;目前产值已经达到25亿元,年产税收2亿元。产业带形成以来,承接了上海卢浦大桥、杨浦大桥、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运营线、东海大桥等5000多项国内外市政工程的勘察设计。
二、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美国Glaser Barney和Anselm Strauss两位社会学家于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探索现象的归纳性研究,而非逻辑演绎性研究,其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由资料中发现理论”,而非“验证既存理论”。扎根理论是一个一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的连续循环过程,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假设须与事实资料不断地比较、修正、再验证,整个研究过程必须与资料进行反复的互动,再加上研究者本身的“创造性的理论想象力”或“理论触觉”,才能从资料中发现、发展与验证理论,而只有经过多次验证的假设才会纳进理论中。美国Anselm Strauss和Juliet Corbin认为:扎根理论强调研究之初应避免有预设的相关理论,理论可依系统化的步骤由实际搜集到的经验事实资料中归纳而得。因为扎根理论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主观的“创造性的理论想象”的过程,因此比起许多研究方法,其客观与严谨程度都要低得多,但如果作为一个初探性的研究,其对理论发展与假设建立却是相当有用的工具。由于本研究试图建构同济大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架构,本质上属于初探性或探索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资料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深入访谈资料的挖掘,期望能够在同济大学建筑规划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或创新,从而弥补定量研究不宜深入挖掘现象信息、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的资料分析不是很系统的问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回顾,得出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流程:
扎根理论之所以称之为“扎根”,就在于它有一套系统性的研究程序操作逻辑,用以将资料观念化并统摄起来,以发展根植于事实资料的理论。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扎根方法的三重译码分析并不是完全分离、互不影响的,恰恰相反,每一个译码阶段都与其它阶段紧密联系,研究者也要不断地在各阶段之间跳跃、往复。
1 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企业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对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分析作准备。概念和范畴的命名也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同时,概念和范畴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找到最能反映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我们在资料、概念、范畴间不断的循环往复考察。
而为现象取名字并加以分类的分析过程,经过开放性译码阶段的“贴标签和初步概念化”,以及“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以及概念的范畴化”两个步骤,基本实现了个案资料的范畴化。范畴的提炼实现了对资料的分析、比较、归类和整合,不经由这一分析的操作化步骤,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后续分析和成果展示是无法发生的。换言之,开放性译码将收集来的资料转换为一个个利于比较分析的单位,以便研究者针对资料里反映的现象提出问题,从而引导研究者针对别人的假设提出质疑、探索,并进一步导出新问题。
2 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 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在开放性译码中,研究者将资料分界并指认出范畴,该过程对资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炼,但最终得出的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入讨论。而主轴译码则是将各个独立的范畴加以联结,从而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的过程。主轴译码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而只是要好好发展主要范畴。换言之,主轴译码要做的仍然是发展范畴,只不过比发展其简单内涵更进一步而已。也就是说,开放性译码中的范畴是通过范畴的性质和纬度加以说明的,在主轴译码阶段将突破这一局限,从而在性质和纬度之外再寻求其它帮助来加深对范畴的理解。
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将范畴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挖掘范畴的涵义。我们可以利用产生某个时间(主范畴)的条件、这个时间所寄寓的脉络(也就是该范畴在纬度的位置),以及在实践中行动者采用的策略和采用后的结果,来帮助我们更多、更准确地把握该主范畴(事件)。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畴,但都是与某一“主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了解该主范畴的,将其称为副范畴。典范模型构建起了范畴/概念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典范模型我们对主范畴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
3 选择性译码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围绕核心范畴、主副范畴以及所有范畴和概念而构建的立体网络关系,就是研究的结论。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分析已经体现了理论的雏形,但“理论的扎根”还有待于运用所有资料来验证范畴和关系。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纬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
选择性译码的主要议题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深入讨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它范畴的关系,并用故事线的形式描述整体资料设计的现象或事件。选择性译码是对范畴的继续分析和集中,是对关系的进一步理清和验证。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在对于严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前人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规模效益,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等等。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业集群也就是相关产业的不同企业创业或者选址在该集群区,这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聚,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本研究便是从这样的企业角度出发,探讨此类企业促使集群形成的机理。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研究为主导研究方法,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带来对此类产业集群现象的不同思考,并尽可能提出新的分析构架,提炼出具有理论雏形特点的结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如图所示:
笔者基于接触到的同济大学周边的企业选择研究样本,尽量在可及范围内寻找那些最具特征而且能够获得大量有价值资料信息的企业。最终从众多企业中筛选出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文中分别将个案标号为:A、B、C,以便作后续资料的译码分析。除了就每个个案开展深入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外,在选取研究样本时还考虑了跨案例的比较问题。
个案A:A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是同济大学周边众多建筑设计公司中的一个,其前身是一个工作室,由同济大学三位毕业生合伙创办。自成立以来,公司稳步发展,目前年营业额300万左右,公司固定员工10人左右,在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的企业中具有典型代表性,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企业的原因。我们深入访谈的对象是A公司的三个合伙人之一王先生,王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曾就职于一家德国建筑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2005年底辞职后与其它2个同学在同济大学附近合伙开办了A公司。
个案B:B公司也是一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目前年营业额约上百万,合伙人为几个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生,公司前身为一个建筑设计工作室。我们访谈的对象是顾先生,他是公司创立者之一。B公司与A公司同处于同济大学周边的产业集群,成长历程和成长绩效类似,目的是做一案例的平行对比。
个案C:C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总部在美国。上海的分公司目前员工60人左右,公司办公地点在徐家汇。目前公司年营业额4000万左右。该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以办事处的形式出现,1997年正式称作分公司。与前面案例的不同是这个公司并不在同济大学产业园区内,选择这种公司的目的是换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同济大学产业集群,希望得出有益的观点。我们深入访谈的对象是公司中的何先生,他也毕业于同济大学,之前也在同济产业园区内工作过,可以更深入地比较。
四、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本部分主要结合A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详细研究。
1 开放性译码
如上所述,资料开放性译码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首先,在表格第一栏里,资料部分的每句话后面都标注“(ax)”以指代这句话,或这句话对应的现象。其次,将表格第二栏的“开放性译码”分析部分划分为“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两块内容。第三,由于“贴标签”是指对该现象的定义,于是,就用第二栏的“ax”指代“(ax)”,结果,第一栏的整体内容就缩减为有第二栏“贴标签(定义现象)”部分表示。第四,因为对资料进行的是逐句定义,难免会出现多个定义同时代表同一现象,或者多个定义具有本质一致性的情况,因此,对“贴标签(定义现象)”一栏的内容进行重新归类,并以“aax”这一初步概念指代前面那些本质类似的标签(比如:a1,a2,a3等),于是,aay就成为一个表达同类定义的初步概念,而这些定义的归类在本质上反映了对现象的归类。总之,经过对资料进行逐句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最终得到220个标签和138个初步概念。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简单例举见下表,具体过程请见附录表1。
第二步,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依据概念的范畴化:对已经得出的初步概念进一步归类、抽象,逐次提炼出概念Ax等;对已经得出的概念继续提炼和归类,逐一提炼出范畴AAx等。这里之所以经由初步概念再过渡到概念,而不是从现象直接跨越到概念,目的是使资料的概括、精练过渡自然舒缓,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跳跃。概念化和范畴化对英文字母表示的使用与上面贴标签部分同理,也是使用字母代替后面引导的句子或词语进行“缩编”。经过概念化和范畴化这一过程,抽象出108个概念和74个范畴,于是概念和范畴都逐次暂时替代了资料内容,我们对资料的精练 和缩编也在逐步深入,我们分析和研究复杂庞大资料数据的任务转而简化为考察这些概念,尤其是范畴问的各种关系和联结。初步概念的概念化以及概念的范畴化具体内容和过程请见表2。
2 主轴译码
通过运用典范模型对范畴继续归类、抽象,得出3个主范畴,分别为“AAA1人才成长”“AAA2企业成长”“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而前面得出的其它范畴成为了说明或解释这3个主范畴的副范畴。这些主范畴通过下面的典范模型而构成。典范模型及范畴关系如表所示。
3 选择性译码
(1)主范畴分析
通过开放性译码以及主轴译码,共提炼出3个主范畴,分别是:“AAA1人才成长”“AAA2企业成长”“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现在,我们先明确主范畴的内涵和性质,以便为后续关系分析做好准备。
“AAA1人才成长”是指创业者从进人同济大学学习到创建公司,再到公司取得一定发展后,创业者又决定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描述这个过程如下:创业者最初以为年纪小,在不明确未来发展的情况下考入同济建筑设计系,在学校的培养下,对专业产生了兴趣,在校期间不断实习打工提升自己的能力,毕业后在外资事务所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能力得到提升,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同学合伙在同济产业园区内创建公司,公司顺利发展,但是合伙人之问的发展想法不同,有的是利润导向型,有的是理想导向型,对于企业发展观点不同,创业者是理想导向型,一直希望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好的设计,在这样观点不同的情况下就退出了合伙公司,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解决面临的迷茫,创业者准备去留学。
“AAA2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从集群区内创立开始,在集群区内与各方面的公司个人多角度合作,行业内激烈竞争,到后来的规模扩大,形成良好形象的过程。具体的描述如下:因为考虑到项目来源、便于与各方面联系合作、利用周边配套服务公司,公司选择在同济周边产业园区建立,建立后在圈内寻找员工,挂靠设计院,相处好各方面关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规范的管理,最后公司规模扩大,并在业内形成良好的口碑。
“AAA3集群形成和发展”是指在同济大学周边如何形成这样的产业集群,并如何发展壮大的过程。具体描述如下:在产业集群形成的早期,由于国内房地产业的兴起,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飞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先的设计院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此时,部分师生就在同济大学周边开了这样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挂靠设计院承接项目,此类公司很快迎合市场的需求,数量迅速增长,又衍生出配套的服务公司,他们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同时,同济大学在大学的品牌运作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技术,在建筑设计专业上打造了全国著名的品牌,品牌优势巨大,也影响了此集群的发展。由于此类公司数量激增,竞争激烈,他们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繁荣。
(2)核心范畴和故事线
通过以上对主范畴的性质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掘可以用“集群形成和发展”(AAA)这一核心范畴来统合其它所有范畴。
围绕“集群形成和发展”这一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享受盛名,学校在此方面的品牌运作十分成功。在90年代初的时候,市场产生巨大机遇,由于改革开放,房地产业突然兴起,建筑设计方面的需求爆发,原本上海的设计院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市场,此时师生在同济周边就开了这样的工作室,挂靠设计院承接项目,迎合了市场,此类工作室慢慢发展成公司,规模、数量迅速扩大,渐渐的,为了满足市场的空缺,配套的服务公司相继出现,师生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企业在集群内不断成长壮大,造就了产业集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面不可磨灭的贡献者是同济毕业的大量学生,他们在受到此专业上国内一流的教育后,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能力,具有较高的素质,满怀理想,为集群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结 论
我们对个案B和个案C也进行了扎根分析,为了发现个案资料中的重点因素或现象,结合产业集群形成理论文献,我们对基于译码得出的范畴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个案共有17个关键点或关键词。为此,我们将相应的范畴加以归类和调整,如以下表4所示:
我们已经从多重个案的范畴归类中,获得了有关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进一步分析必要的基础。同时,在同一关键点下的多重范畴的个性差异,又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集群形成中的要素特殊性和多样性。经过对关键点以及范畴的深入分析后,本研究得出了同济大学周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如图3:
本模型中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1 诱发因素
市场需求:此类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会带动创业者的热情,企业的发展,使集群成为可能。无论是政府引导还是大学推动,如果没有市场的需求,那么将会是徒劳。
产业特征:这里需要特定的产业才能使集群形成可能,建筑设计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不需要工厂、车间,所需的只是人才和知识,这在大学附近最容易获得。
强势专业:这种基于大学形成的产业集群,需要大学有强势的专业,而且具有专业上的品牌效应,才会受到消费群体的青睐。
宽松的政策:在新生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会有不完全合乎法规的地方,例如建筑设计公司需要符合很多的要求才可以注册,杨浦区放宽了政策,允许其注册。在集群出现萌芽期时,作为政府应该扶持和适当放行。
文化氛围:这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指的是商业化氛围,同济产业园在上海,有这样深厚的重商文化影响,创业者嗅觉灵敏,企业出现和发展的速度很快。
2 形成过程
创业者: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坚力量,创业者的作用巨大,在同济产业园中,创业者主要以同济大学的师生为核心,虽然在数量上不一定最多,但是其影响最大。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在创业者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很多过程,但是大学担当了主要角色,因为大学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和影响了创业者早期的思维模式。
低成本:这在此类集群形成早期作用显著,因为创业初期的公司甚至工作室,往往面对资金缺乏的问题,集群区内便宜的房租可以吸引这样的企业。但是政府在这方面不能轻易采取各种形式的补贴,需要让市场供求决定,因为补贴会引发其他问题,例如不相干企业为此便利而进驻集群区,造成混乱。
知识溢出:在此类基于大学的产业集群中, 知识的溢出是最主要的优势和区别,在师生的创业过程中,会把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入市场,在企业的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在不知觉中传播、扩大、增长。同时,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会把问题和市场动向传播给大学,研究与市场的结合,知识的流动,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细化分工:这是从集群内的产业链的角度提出的,单纯的建筑设计行业并不能称作产业集群,只有上下游企业的产生和合作产业集群才能形成。在同济产业园里,由于小公司、工作室的出现,整套的建筑设计被分割成各个部分:设计图纸、文本打印、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施工图纸、投标公司,等等。这样细化后的服务更加专业和深入。
3 发展
企业成长,此因素作为前面案例的主范畴,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这里只作简单回顾。企业在集群区内的成长,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首先是人才的支持,然后是企业资金的节约,项目的来源,规范的管。理,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也是成长良好的市场环境。
寄生共生:在对同济大学产业园区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存在这样寄生与共生的发展关系,大型的设计院分包项目给小型设计公司,小型设计公司由于能力有限也需要把项目中的部分外包给设计院,并为了承接项目挂靠设计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孵化机制:这也是研究过程发现的有趣的现象之一,小企业在这里产生,发展,但到了一定的阶段,企业各方面能力提高,规模扩大,资金雄厚后,为了更好的企业形象,为了获得更好的甲方,为了更多的经济利润,往往跳出集群、迁址繁华地段,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营造自己公司的品牌,在“同济大学”这个牌子下,淹没了公司的品牌。
4 阻碍因素
形象差:低租金决定了周边环境形象较差,周边企业数量巨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周边没有高级的写字楼,没有高档的消费场所,作为设计师来说,讲究生活的质量,这样的因素阻碍了集群的发展。
价格战:企业数量巨大,行业内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同类企业的价格战不可避免,这样的价格战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设计质量,造成恶性循环,对于整个集群区的品牌来说具有毁坏作用。
关系主导:小企业挂靠大型设计院需要社会关系,承接项目需要关系,而这些对于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是决定生存能力的,这些是不健康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关系主导的情况下,不按市场规律运行,长期也会破坏集群区的服务质量和信度,造成不利影响。
规章制度:目前对于设计的水平、价格等各方面缺乏规章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局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提出和执行。
(责任编辑: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