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实是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写作教学的随意性造成了作文教学的重复与浪费,严重阴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作文教学尴尬的处境,贴近生活,设计一整套符合序列性和层递性的作文指导方案,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 有序 目标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无话可说,走入“编剧”的误区。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接收信息如此广泛的今天,学生依旧谈文色变,写作文时“手握笔杆千斤重”,绞尽脑汁还是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作文失去了兴趣,甚至走入编造作文的误区,让作文课成为了一节“编剧”课,人为地编造虚假的文章,毫无切身体会、真情实感。这样下去,不仅作文毫无成就,自身也远离了生活,扭曲了生活。
2.缺少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写作训练体系。在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没有一套专门的写作教材,同时写作教学方面的指导性教学研究,包括作文教学长期的、近期的教學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计划的制订,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操作,如何写作文教案,怎样准确命题、批改和讲评等,都没有相应的操作指导。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学中的重复、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初中三年,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写作训练体系下,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文章,本课题的提出势在必行。
二、贴近生活,合理确定具有序列性和层递性的写作训练目标。
1.贴近生活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做到“下笔如有神”。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能动的反映的结果,只有先有了“客观事物”这个生活中存在的“自在之物”,而后才能转化为构成文章的丰富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
将我们的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生活,并对生活产生理解和感悟,他们就会产生感情的激荡,“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样就会自发地产生写作的冲动。同时,要将这种冲动习惯性地记录下来,所以,每次作文课中作文写得相对较好的同学都会收获一个精美的小本子,来帮助他日后灵感的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作文的技法和技巧才能灵活地运用。这样的作文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设计一整套符合初中学生现状、具有序列性和层递性的写作训练目标。本着快速高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要避免过于随意的作文教学带来的负面作用。
首先,在设计初中三年的写作课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活阅历及现有写作水平制订计划和教学步骤。要有确定的分年级、分学期的整体的、系统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计划。其次,按照计划分步骤实施。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要有步骤地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然后具体目标举例: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训练由片段和细节描写到篇章的过度,会写记述文;下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对各类记叙文写作技巧的训练,要求60%的学生能写出精品记叙文……
三、目标的有序及合理,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1.激发学生灵感,体验写作乐趣。现在的作文课上,没有了过去的抓耳挠腮,不但不会为写作犯愁,更为重要的是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让写作真正成了一种消遣。近三年来,我班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同时,在我校创办的“飞翔”文学期刊上更是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潍坊市所编选的《精品大本营》、校本教材《让心飞翔》、《任个性张扬》、《腾飞的翅膀》上更是有多篇文章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多种场合的获奖和作品的发表,成就了学生发表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作文课成了学生盼着上的课,也使我这个语文教师不再汗颜。
2.写作教学目标化与程序化。将初一至初三的写作教学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在写作教学中的重复与浪费,完善与发展了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构建了学生基础写作能力体系,获得了写作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我班的学生在潍坊市学业水平测试中语文成绩稳居前茅,成了学校的先锋。
四、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要做到“我笔写我心”,不是让孩子跟着你的思路走,而是真正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体验并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不应当妄加干涉。同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方式、方法。
2.写作教学的目标化与程序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永远静止的,而是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改变的。所以,作文教学过程中,需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对写作教学随时做出新的调整。
关键词:写作教学 有序 目标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无话可说,走入“编剧”的误区。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接收信息如此广泛的今天,学生依旧谈文色变,写作文时“手握笔杆千斤重”,绞尽脑汁还是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作文失去了兴趣,甚至走入编造作文的误区,让作文课成为了一节“编剧”课,人为地编造虚假的文章,毫无切身体会、真情实感。这样下去,不仅作文毫无成就,自身也远离了生活,扭曲了生活。
2.缺少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写作训练体系。在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没有一套专门的写作教材,同时写作教学方面的指导性教学研究,包括作文教学长期的、近期的教學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计划的制订,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操作,如何写作文教案,怎样准确命题、批改和讲评等,都没有相应的操作指导。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学中的重复、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初中三年,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写作训练体系下,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文章,本课题的提出势在必行。
二、贴近生活,合理确定具有序列性和层递性的写作训练目标。
1.贴近生活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做到“下笔如有神”。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能动的反映的结果,只有先有了“客观事物”这个生活中存在的“自在之物”,而后才能转化为构成文章的丰富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
将我们的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生活,并对生活产生理解和感悟,他们就会产生感情的激荡,“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样就会自发地产生写作的冲动。同时,要将这种冲动习惯性地记录下来,所以,每次作文课中作文写得相对较好的同学都会收获一个精美的小本子,来帮助他日后灵感的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作文的技法和技巧才能灵活地运用。这样的作文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设计一整套符合初中学生现状、具有序列性和层递性的写作训练目标。本着快速高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要避免过于随意的作文教学带来的负面作用。
首先,在设计初中三年的写作课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活阅历及现有写作水平制订计划和教学步骤。要有确定的分年级、分学期的整体的、系统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计划。其次,按照计划分步骤实施。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要有步骤地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然后具体目标举例: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训练由片段和细节描写到篇章的过度,会写记述文;下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对各类记叙文写作技巧的训练,要求60%的学生能写出精品记叙文……
三、目标的有序及合理,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1.激发学生灵感,体验写作乐趣。现在的作文课上,没有了过去的抓耳挠腮,不但不会为写作犯愁,更为重要的是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让写作真正成了一种消遣。近三年来,我班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同时,在我校创办的“飞翔”文学期刊上更是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潍坊市所编选的《精品大本营》、校本教材《让心飞翔》、《任个性张扬》、《腾飞的翅膀》上更是有多篇文章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多种场合的获奖和作品的发表,成就了学生发表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作文课成了学生盼着上的课,也使我这个语文教师不再汗颜。
2.写作教学目标化与程序化。将初一至初三的写作教学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在写作教学中的重复与浪费,完善与发展了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构建了学生基础写作能力体系,获得了写作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我班的学生在潍坊市学业水平测试中语文成绩稳居前茅,成了学校的先锋。
四、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要做到“我笔写我心”,不是让孩子跟着你的思路走,而是真正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体验并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不应当妄加干涉。同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方式、方法。
2.写作教学的目标化与程序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永远静止的,而是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改变的。所以,作文教学过程中,需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对写作教学随时做出新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