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1日,是中信证券向广发证券股东发出要约收购的截止日期。然而次日以及此后的几天内,中信和广发,两家处于收购与反收购的主角都以沉默示人。
直至10月14日,中信证券公告姗姗来迟——由于公司要约收购广发证券的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要约收购因此解除。至此,这场围绕广发证券控股权而展开的中国证券业首次收购战,在历经一个多月的较量后暂告落幕。
关于收购案的“作秀”之说开始占据主导。
这种说法佐证之一是,自9月初到10月中旬,40天左右的时间里,中信证券、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升了20%至30%不等,而辽宁成大的股价甚至一度上涨50%。
值得注意的是,后两者正是广发证券的前两大股东,他们与广发证券构成了所谓的“反收购铁三角”,在整个反收购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仔细看来,“皆大欢喜”之说确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在一片哀声的股市中,事件的参与者们的知名度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对手还是兄弟
中信证券的收购计划可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要看一下股权结构,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完成收购。”西南证券的研究员刘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9月2日,“中信收购广发”的消息传出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中信证券首先遭遇的是被收购方员工的激烈反对。广发第一大股东辽宁成大是最早明确表态不会转让广发股权的。随后,第二大股东吉林敖东也明确表示不会动心,不会考虑转让广发证券股权。
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诺言,中信的决心更像是单相思。
然而,作为拥有广泛政经背景的中信证券,对于后来出现的局面事先没有估计吗?
此前媒体报道,中信证券总经理张佑君肩负公司重托,南下亲自处理收购事宜,行前曾经表态:若是成功则中信力量大长,不成则与广发加强合作。
中信与广发的“合作”早有前例。2002年底2003年初,中信证券上市时,它的上市推荐人和主承销商均是广发证券,而广发证券原来计划上市时,其辅导人是中信证券。
这对“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手实际上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单位”。如此,这么大的动作,两者事先不沟通是很难令人理解的。而且,中信刘于其间可能出现的障碍和困难也会非常清楚。
在遭遇到广发证券的种种“反抗”之后,中信祭起“价格”大旗。在9月16日向广发证券现有全体股东发出了股权收购的要约邀请书,股权转让的初步价格确定为1.25元,公司将确保广发证券出让股东的股权在评估值基础上溢价10%-14%。
10月13日,中信证券成为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券商之一。评审委员会认为,这三家公司具有良好的行业形象,均符合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较好、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经营管理较规范等条件,对中信则如是评价;“中信证券以上市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依法合规经营,认真对待和维护客户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聪明”的中信证券不会忽视“并购”这个题材的价值,这将使市场更加充分认识到它的雄心和实力。
此前也曾有媒体分析说,采用“要约收购”对中信证券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一方面,能否达到控股权一目了然,不用做出半途失败所带来的无谓“牺牲”,另一方面,即使收购不成功市场也无可厚非,还收到了面对重重困难却依然履行市场化收购承诺的口碑。
以上种种,正是中信证券的“正反手”。
相互抬轿
从目前的情势看,广发证券的反收购行动取得了成功。
不过,其最大的收获可能在于,通过这众目睽睽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广发的价值更加明了。
业界此前早有评价,作为处于前列的券商,广发的最大价值在于,一是其良好的晶牌和布局完善的经营网点,二是令人羡慕的人才优势,两者正是处于洗牌阶段的证券业最看重的卖点。
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分析说,中信收购案两种可能,一种是炒作自己的业绩,增长厂知名度,另外一个就是收购不成,股价就上去了。附带的结果是使市场充分认识到广发的价值。“两个大券商各自抬了刘方一把轿子。”他说。
在布置反收购的过程中,广发的两大股东,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都增持了股份。他们显然很清楚这样做的价值。
1999年,辽宁成大投资广发证券的收益为8088万元。2000年,广发证券贡献的净利润高达12817万元,占年度辽宁成大利润总额的69.47%。2001年和2002年度,虽然市场已经陷入低迷,其从广发证券依然取得子8400.75万元、2276.05万元的收益。辽宁成大此前曾表示,公司没有将广发股权进行转让的打算,作为广发证券的股东,对其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信心。而吉林敖东的董事长更是明确表示,公司看好广发证券的发展前景,会在适当时候增持广发证券成为第一或第二大股东。
广发证券的股东们已经直接尝到了甜头。
同时,广发证券本身从股东的收益中也有斩获。它在上述两家上市公司里都持有股份,其中,广发证券工会以16.91%的持股量位居辽宁成大第二大股东,广发匪券总裁董正清还是辽宁成大的副董事长,在吉林敖东前十大股东中,广发证券以3.46%持股量位居第五大股东。
更直接的利益来自于—二级市场(见下表)。
尽管不能把上涨原因完全归结为中信收购广发的事件,但在收购期间,相关公司无一例外都成为耀眼的明星股。
“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不排除有拉高股价出货的可能。”一位市场人士如是判断。
没有输家
“广发没有损失,中信就更没有损失。”上文提到的那位资深讦论家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双方有默契?面对市场中有关“炒作”猜测,《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若干位资深人士都没有给以正面的回答。
“但是不排除背后有高明的导演,包括利用了广发证券管理层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位评论家说。
“如果这是一种炒作方式的话,也并不新鲜,此前早有先例。”西南证券的刘晨则表示说。
人们当然记得,当年“方正科技举牌”事件就犹如一部电视大剧,看得局里局外的人都晕乎。
真相大白,也许还需时口,也许永远无期。但是,这场被誉为“真正市场化”的收购事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化的加深。
中信证券10月14日公告还留有一个尾巴——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中信证券将根据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条件适当时,继续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
中信的收购“秀”会不会变成“肥皂剧”,这是个问题。
直至10月14日,中信证券公告姗姗来迟——由于公司要约收购广发证券的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要约收购因此解除。至此,这场围绕广发证券控股权而展开的中国证券业首次收购战,在历经一个多月的较量后暂告落幕。
关于收购案的“作秀”之说开始占据主导。
这种说法佐证之一是,自9月初到10月中旬,40天左右的时间里,中信证券、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升了20%至30%不等,而辽宁成大的股价甚至一度上涨50%。
值得注意的是,后两者正是广发证券的前两大股东,他们与广发证券构成了所谓的“反收购铁三角”,在整个反收购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仔细看来,“皆大欢喜”之说确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在一片哀声的股市中,事件的参与者们的知名度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对手还是兄弟
中信证券的收购计划可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要看一下股权结构,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完成收购。”西南证券的研究员刘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9月2日,“中信收购广发”的消息传出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中信证券首先遭遇的是被收购方员工的激烈反对。广发第一大股东辽宁成大是最早明确表态不会转让广发股权的。随后,第二大股东吉林敖东也明确表示不会动心,不会考虑转让广发证券股权。
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诺言,中信的决心更像是单相思。
然而,作为拥有广泛政经背景的中信证券,对于后来出现的局面事先没有估计吗?
此前媒体报道,中信证券总经理张佑君肩负公司重托,南下亲自处理收购事宜,行前曾经表态:若是成功则中信力量大长,不成则与广发加强合作。
中信与广发的“合作”早有前例。2002年底2003年初,中信证券上市时,它的上市推荐人和主承销商均是广发证券,而广发证券原来计划上市时,其辅导人是中信证券。
这对“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手实际上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单位”。如此,这么大的动作,两者事先不沟通是很难令人理解的。而且,中信刘于其间可能出现的障碍和困难也会非常清楚。
在遭遇到广发证券的种种“反抗”之后,中信祭起“价格”大旗。在9月16日向广发证券现有全体股东发出了股权收购的要约邀请书,股权转让的初步价格确定为1.25元,公司将确保广发证券出让股东的股权在评估值基础上溢价10%-14%。
10月13日,中信证券成为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券商之一。评审委员会认为,这三家公司具有良好的行业形象,均符合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较好、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经营管理较规范等条件,对中信则如是评价;“中信证券以上市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依法合规经营,认真对待和维护客户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聪明”的中信证券不会忽视“并购”这个题材的价值,这将使市场更加充分认识到它的雄心和实力。
此前也曾有媒体分析说,采用“要约收购”对中信证券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一方面,能否达到控股权一目了然,不用做出半途失败所带来的无谓“牺牲”,另一方面,即使收购不成功市场也无可厚非,还收到了面对重重困难却依然履行市场化收购承诺的口碑。
以上种种,正是中信证券的“正反手”。
相互抬轿
从目前的情势看,广发证券的反收购行动取得了成功。
不过,其最大的收获可能在于,通过这众目睽睽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广发的价值更加明了。
业界此前早有评价,作为处于前列的券商,广发的最大价值在于,一是其良好的晶牌和布局完善的经营网点,二是令人羡慕的人才优势,两者正是处于洗牌阶段的证券业最看重的卖点。
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分析说,中信收购案两种可能,一种是炒作自己的业绩,增长厂知名度,另外一个就是收购不成,股价就上去了。附带的结果是使市场充分认识到广发的价值。“两个大券商各自抬了刘方一把轿子。”他说。
在布置反收购的过程中,广发的两大股东,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都增持了股份。他们显然很清楚这样做的价值。
1999年,辽宁成大投资广发证券的收益为8088万元。2000年,广发证券贡献的净利润高达12817万元,占年度辽宁成大利润总额的69.47%。2001年和2002年度,虽然市场已经陷入低迷,其从广发证券依然取得子8400.75万元、2276.05万元的收益。辽宁成大此前曾表示,公司没有将广发股权进行转让的打算,作为广发证券的股东,对其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信心。而吉林敖东的董事长更是明确表示,公司看好广发证券的发展前景,会在适当时候增持广发证券成为第一或第二大股东。
广发证券的股东们已经直接尝到了甜头。
同时,广发证券本身从股东的收益中也有斩获。它在上述两家上市公司里都持有股份,其中,广发证券工会以16.91%的持股量位居辽宁成大第二大股东,广发匪券总裁董正清还是辽宁成大的副董事长,在吉林敖东前十大股东中,广发证券以3.46%持股量位居第五大股东。
更直接的利益来自于—二级市场(见下表)。
尽管不能把上涨原因完全归结为中信收购广发的事件,但在收购期间,相关公司无一例外都成为耀眼的明星股。
“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不排除有拉高股价出货的可能。”一位市场人士如是判断。
没有输家
“广发没有损失,中信就更没有损失。”上文提到的那位资深讦论家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双方有默契?面对市场中有关“炒作”猜测,《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若干位资深人士都没有给以正面的回答。
“但是不排除背后有高明的导演,包括利用了广发证券管理层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位评论家说。
“如果这是一种炒作方式的话,也并不新鲜,此前早有先例。”西南证券的刘晨则表示说。
人们当然记得,当年“方正科技举牌”事件就犹如一部电视大剧,看得局里局外的人都晕乎。
真相大白,也许还需时口,也许永远无期。但是,这场被誉为“真正市场化”的收购事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化的加深。
中信证券10月14日公告还留有一个尾巴——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中信证券将根据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条件适当时,继续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
中信的收购“秀”会不会变成“肥皂剧”,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