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所以,政府不但要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还要成为民生型政府。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和民生问题同步进行,要针对民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以便在民生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制定新决策,形成新战略,从而为新时期的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政府;民生问题;和谐社会;基本着力点
“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政府。政府有保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双重职能,而这两项职能又包涵了许多具体内容,尤其是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基础,是前提,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目的是要把政府建设成为全方位的政府,主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保卫国家安全,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所以,政府不但要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还应该成为民生型政府。
一、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民生”与“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也才能长久。实践证明,只有将民生问题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着力点,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
“民生”之“民”,不仅仅指人民的生计,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始点。没有这个“民”,政府就会失去支撑的力量,所以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创造充分的就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保范围;促进劳动关系;加强医疗保障措施;增加扶弱助困力度;做好教育均衡工作;促进文化繁荣;加大环境提升;实施利民惠民行动计划;加快平安和谐建设。归结起来,可以将上述方面称之为“民生行动计划”。既然称为是“民生行动计划”,就说明有实践的意义。
例如,“民生行动计划”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创建充分就业环境”,该计划主要包括: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应该控制在4%以内;建立小额贷款创业基金;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重点面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重新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即时就业援助;加大新增充分就业社区的范围,实现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目标;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城乡统筹就业通道,送岗到村,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务输出力度。为了落实计划,政府还应安排具体部门对“民生行动计划”负责。
“民生行动计划”的其他方面也要求政府在民生工作方面负起应负的责任。
在制定“民生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应对实施民生工程做出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应派专门的负责人来领导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民生工作;在充分动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各部门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民生行动计划”;不断加大民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组织调度和安排,确保民生工作需要;对民生工作的原则、考核目标、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百分制考评机制。
这些具体要求,表明了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视和信心。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味着解决民生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都需要行动起来,抓紧抓好民生工作。
二、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而关注百姓生活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同心协力,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政策。所以,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政策,把基本着力点放在“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上,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开通关注民生问题的服务热线,以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同时体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求实的态度。民生热线主要用于开展此类专题咨询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以及针对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维权、法律援助、婚姻登记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现场解答。对于百姓反映的其他问题,工作人员都应统一登记,汇总给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其他时间也应接听热线电话,记录和反馈民生问题,让民生服务热线深入人心。
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社区服务网络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站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以达到信息渠道畅通,上下互动的目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建设民生型政府,不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政府与公众的之间的基本权力关系,极大地尊重和维护了民众的权利,也直观地反映出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和承担的主要责任,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民生型政府建设,又必须以法制、制度为条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宗旨的,如果背离这一宗旨,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所以,把民生型政府作为政府建设目标的基本着力点,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中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零点调查集团总裁袁岳在其《我们离民生型政府还有多远》一文中指出“百姓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不足,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不及商业服务满意度”。2006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6年中国公共服务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百姓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数为63.16分,其分数刚刚超过及格水平。广大居民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现状的满意度还比较低,政府的公共服务任务重,建立民生型政府道路远。关注民生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民生政策问题,如果继续依靠老的利益保障机制,则民生政策很有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团尤其是基层权势集团利用,所以关注民生问题还需要一整套体系的建设及制度的创新。
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而是要在制度、政策上给予保障。
政府在民生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抓好社会救助工作,要提升城市低保水平,启动农村低保工作;继续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结合各地的实际,着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主动选择的36项“自选动作”,并且要巩固、提高、完善并有所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抓好社区建设、慈善工作、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民政人才队伍培养的工作。政府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并优先安排民政资金;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启动农村低保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等工作。
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社会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应该也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起引导作用,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的特色之路,从体制上解决好机制的问题,取得在实践上的新进展,在把政府建设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同时,建设民生型政府,用改变一切的决心为人民创建一个美好、快乐、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7-02-09
2、袁岳.民生型政府离我们有多远[Z].第一财经博客,2007-06-25.
3、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4、林国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Z].2007-03-06.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政府;民生问题;和谐社会;基本着力点
“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政府。政府有保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双重职能,而这两项职能又包涵了许多具体内容,尤其是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基础,是前提,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目的是要把政府建设成为全方位的政府,主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保卫国家安全,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所以,政府不但要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还应该成为民生型政府。
一、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民生”与“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也才能长久。实践证明,只有将民生问题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着力点,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
“民生”之“民”,不仅仅指人民的生计,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始点。没有这个“民”,政府就会失去支撑的力量,所以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创造充分的就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保范围;促进劳动关系;加强医疗保障措施;增加扶弱助困力度;做好教育均衡工作;促进文化繁荣;加大环境提升;实施利民惠民行动计划;加快平安和谐建设。归结起来,可以将上述方面称之为“民生行动计划”。既然称为是“民生行动计划”,就说明有实践的意义。
例如,“民生行动计划”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创建充分就业环境”,该计划主要包括: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应该控制在4%以内;建立小额贷款创业基金;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重点面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重新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即时就业援助;加大新增充分就业社区的范围,实现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目标;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城乡统筹就业通道,送岗到村,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务输出力度。为了落实计划,政府还应安排具体部门对“民生行动计划”负责。
“民生行动计划”的其他方面也要求政府在民生工作方面负起应负的责任。
在制定“民生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应对实施民生工程做出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应派专门的负责人来领导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民生工作;在充分动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各部门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民生行动计划”;不断加大民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组织调度和安排,确保民生工作需要;对民生工作的原则、考核目标、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百分制考评机制。
这些具体要求,表明了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视和信心。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味着解决民生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都需要行动起来,抓紧抓好民生工作。
二、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而关注百姓生活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同心协力,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政策。所以,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政策,把基本着力点放在“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上,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开通关注民生问题的服务热线,以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同时体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求实的态度。民生热线主要用于开展此类专题咨询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以及针对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维权、法律援助、婚姻登记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现场解答。对于百姓反映的其他问题,工作人员都应统一登记,汇总给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其他时间也应接听热线电话,记录和反馈民生问题,让民生服务热线深入人心。
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社区服务网络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站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以达到信息渠道畅通,上下互动的目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建设民生型政府,不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政府与公众的之间的基本权力关系,极大地尊重和维护了民众的权利,也直观地反映出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和承担的主要责任,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民生型政府建设,又必须以法制、制度为条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宗旨的,如果背离这一宗旨,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所以,把民生型政府作为政府建设目标的基本着力点,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中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零点调查集团总裁袁岳在其《我们离民生型政府还有多远》一文中指出“百姓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不足,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不及商业服务满意度”。2006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6年中国公共服务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百姓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数为63.16分,其分数刚刚超过及格水平。广大居民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现状的满意度还比较低,政府的公共服务任务重,建立民生型政府道路远。关注民生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民生政策问题,如果继续依靠老的利益保障机制,则民生政策很有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团尤其是基层权势集团利用,所以关注民生问题还需要一整套体系的建设及制度的创新。
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而是要在制度、政策上给予保障。
政府在民生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抓好社会救助工作,要提升城市低保水平,启动农村低保工作;继续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结合各地的实际,着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主动选择的36项“自选动作”,并且要巩固、提高、完善并有所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抓好社区建设、慈善工作、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民政人才队伍培养的工作。政府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并优先安排民政资金;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启动农村低保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等工作。
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社会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应该也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起引导作用,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的特色之路,从体制上解决好机制的问题,取得在实践上的新进展,在把政府建设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同时,建设民生型政府,用改变一切的决心为人民创建一个美好、快乐、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7-02-09
2、袁岳.民生型政府离我们有多远[Z].第一财经博客,2007-06-25.
3、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4、林国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Z].2007-03-06.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