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多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体现 学生 主体作用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是培养学生整体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突出地表现为具有主动选择、能动适应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有积极创新精神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教师该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做法能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角色适当交换法
  l、课前复习采用学生相互提问互相学习法
  课前复习是每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都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就中学生物课而言,概念和知识运用较多,记忆性知识较多,因此可将课前5分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复习方式改为学生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营造一个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讲新课“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前,让一个学生站起来讲述上节课所学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另外,对于一些记忆性的生物学概念,还可让学生讲一讲他是如何学习这一概念的,并就教师在上一堂课中所讲的内容还有哪些不懂或教师没有讲清楚的地方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主体作用,使以往教师唱主角戏的课前复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快就把学生引人了课堂。短短5分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一节课的开端营造一个“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2、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对相对较简单和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可先让学生预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学。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来讲,充当一回老师。采用这种方式,刚开始时,学生仅仅能做到对教材内容的重述,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胆子大了,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所接受到的新内容、新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向他提问,教师只适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给予引导和帮助。
  二、在实验课中把教师的讲改为学生的做,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在生物课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的实验,在上实验课时,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做不好,惟恐学生出错。因此,在课堂中花很多时间反复讲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但对于在实验室上课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好奇心比较强,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单凭教师讲解的效果并不好。当教师停下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一节课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完了,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少。因此,在上实验课时,只简单介绍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采用竞赛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只是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并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赢得较多的时间来操作,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法,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目前,中学生物课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教学评价方式。而这种评价往往只是客观反映学生对考试内容记忆的程度,只要求学生将书本上的内容复述出来,对错之间泾渭分明。而生物知识内容繁多,主要以记忆为主,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得高分,在很大程度上只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能使学生被动地学习,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可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讲课”水平的考核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可把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上台进行讲授,教师根据学生讲述及回答的程度来对该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进行考评,列人该生的总考评中。
  2、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抽样考核形式
  在本门课结束时,教师把课标中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作为抽样考试的内容依据,把这些内容按照一定比例做成许多套试题,让学生抽题进行考评。让学生通过抽题来进行考核。根据他们的做题情况,打出考核成绩。考核结束后,让他们互相交换试题,互相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认为,在考核时压力不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总结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撰写小论文或小报告的考核形式
  在一章结束或学期结束时,教师可拟出许多小论文、小报告题目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让学生进行撰写,并把学生交上来的小论文或小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部分。例如在学完“生物与环境”后,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与环境有关的小论文。很多学生就会根据所学内容,在书上或网上查找相关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好建议,写出一些比较好的小论文。然后,笔者对他们的论文进行评分,作为学期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该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上讲台讲授、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等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在教师的统筹之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通过教师的“导演”,学生的“演技”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俄罗斯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体育强国,且其正处于体育体制转型过程之中,而其体育体制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正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体育体制类型--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举国体制”。通过对俄罗斯体育体制改革取得的一些成就和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借鉴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所采用的一些有效措施,可以避免我国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重蹈俄罗斯的覆辙,少走弯路,并提出相应的选择设想,以使我们的体育体制改革
【摘 要】新课改后,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结果,怎么样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授课效果,被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如何学习数学,不盲目苦学,而是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尽量和学生互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都融入进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果  初中数学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
【摘要】20世纪以前,英美文学作为世界上产量以及普及量最大的文化产物,最常以“英雄”为光辉主线进行各种正面情感的阐述。而发展到世界格局动荡的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英雄”神话存在没落现象,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变化的内容、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都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本文分别对英美文学中“英雄”的存在、远去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望与广大学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 英雄 嬗变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人文性质的学科,想象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在文化传承与发扬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从初中生思维的特点出发,大力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想象力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提高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想象力;培养  1.引言  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
【摘要】依据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得到启示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经济生活》的总框架,以便更好提高高三复习总体效果。  【关键词】高考考试说明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总框架 总体效果  2015届高三毕业了,新一届高三的高考总复习正步步为营地推进。如何提升我们复习的效果,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在进行总复习中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总框架。新一届高三正复习《经济生活》。这一模块
【摘 要】阅读是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阅读也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点。英语新课改要求把英语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实效性。因此,英语老师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解上课过程,让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事多年高中英语教学,对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在此抛砖引玉,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