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精、尖仪器也开始陆续运用到矿山企业,尤其是机电设备,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提高矿山企业生产能力、广泛运用的机电设备同时,也对设备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矿山 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00-01
1.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煤矿的机电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找出运行设备中的隐患,并将其扼杀在萌芽中,以便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矿山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近年来,因机电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案例时有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所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加强机电管理的重要性
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矿山工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大型企业中,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出动率,尽可能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节约几点设备的维修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设备管理跟不上,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加强企业设备管理,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促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3.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矿山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很多矿山企业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相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受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3.2 矿山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矿山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3 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矿山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4.加强矿山机电设备管理
4.1 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队伍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要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变,以下列举几种:1)请科研部门和同行的专家讲授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2)设备交付使用时请设备生产厂家为企业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备操作、维修人员;3)有计划地编写培训教材,按企业年度培训大纲,定期对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4)把培训工作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5)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6)每年举办一次岗位设备操作、检修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培训,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4.2 增强矿山机电人员认识
日常工作中时刻警示矿山机电事故的危险性,及时总结机电事故酿成的惨痛教训,不仅让每一位机电人员在行为上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意识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对于机电设备的检查不放松,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也有矿山企业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4 利用高科技管理机电设备
为了提高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矿山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并逐渐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为在地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要求矿山企业重视对井下工作环境的实时监控,并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井上井下安全信息的交流,以保证随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进行安全管理。矿山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要牢固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矿山设备的研究和开发面临这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一状况对于从事矿山几点设备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的过程。技术人员应该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新的理念,在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过程当中,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营,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
5.结语
做好矿山机电管理工作, 既是秉着“安全第一”这一主题方针,贯穿到生产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是杜绝重大机电灾害,消除“三违”和减少工伤事故,从而降本增效,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确保煤矿安全生產,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吴德宝,1978年3月出生,男,工程师,本科,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现工作于新疆龙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机电装备部,主要从事矿井机电工作。
[关键词]矿山 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00-01
1.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煤矿的机电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找出运行设备中的隐患,并将其扼杀在萌芽中,以便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矿山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近年来,因机电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案例时有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所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加强机电管理的重要性
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矿山工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大型企业中,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出动率,尽可能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节约几点设备的维修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设备管理跟不上,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加强企业设备管理,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促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3.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矿山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很多矿山企业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相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受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3.2 矿山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矿山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3 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矿山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4.加强矿山机电设备管理
4.1 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队伍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要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变,以下列举几种:1)请科研部门和同行的专家讲授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2)设备交付使用时请设备生产厂家为企业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备操作、维修人员;3)有计划地编写培训教材,按企业年度培训大纲,定期对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4)把培训工作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5)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6)每年举办一次岗位设备操作、检修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培训,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4.2 增强矿山机电人员认识
日常工作中时刻警示矿山机电事故的危险性,及时总结机电事故酿成的惨痛教训,不仅让每一位机电人员在行为上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意识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对于机电设备的检查不放松,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也有矿山企业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4 利用高科技管理机电设备
为了提高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矿山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并逐渐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为在地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要求矿山企业重视对井下工作环境的实时监控,并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井上井下安全信息的交流,以保证随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进行安全管理。矿山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要牢固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矿山设备的研究和开发面临这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一状况对于从事矿山几点设备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的过程。技术人员应该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新的理念,在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过程当中,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营,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
5.结语
做好矿山机电管理工作, 既是秉着“安全第一”这一主题方针,贯穿到生产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是杜绝重大机电灾害,消除“三违”和减少工伤事故,从而降本增效,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确保煤矿安全生產,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吴德宝,1978年3月出生,男,工程师,本科,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现工作于新疆龙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机电装备部,主要从事矿井机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