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源自于观众的观影需求、投资方利益最大化需求、艺术表现形式的更高追求,具有增强视觉效果,丰富电影镜头表达方式、改变电影制作方式的作用。当前,虚拟预览技术将得到推广,协同工作摄像机技术将更加普及。
[关键词]数字合成技术;运用;发展新态势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44-01
数字合成技术是指利用后期制作软件将摄像机拍摄的多个视频结合成一个视频的技术手段,它也可以将一个视频与虚拟的背景图片素材或是背景动态素材结合为一个特殊效果的合成视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到数字时代,审美的艺术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越来越喜爱数字合成技术所创造的艺术效果。本文对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运用的新效果、发展的新态势进行试述,有益于以推动数字合成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数字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
一、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
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产生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产物。既有源于观众提高的观影要求,又有电影投资方获得商业利益的激发,还有导演艺术表现形式的更高追求。三者共同构成了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
(一)观众不断提高的观影要求
电影从胶片到数字,从黑白到彩色,从短剧到长片,从2D到4D,反映了导演和制作师不断的艺术追求,尤其是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黑白电影使得电影表现单一,逐渐产生视觉疲劳,观众对视觉影像的更高观影需求成为促使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外部動力。导演的技术创新为观众带来新的观影感受,新的观影感受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产生观影疲劳,从而滋生更新的审美需求,数字合成技术在导演、制作师和观众的推动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二)投资方获得商业利益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由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等文化精神产品向获取商业利益、最大化地获得产品利益等物质产品倾斜,数字合成技术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一项支柱不能不作改变。在电影发展过程中,数字合成技术中的三维合成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3D电影的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其吸金能力可见一斑。2007年至2015年的多维动画电影票房收入前十名中,2007年第十名2D电影《辛普森一家》,票房5.27亿美金;2009年第一名3D电影《阿凡达》,票房27亿美金。票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中,三维动画片达到九部,这说明了三维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相对简单的传统动画被数字动画所取代,这也使三维合成技术成为动画电影公司的吸金神器。
(三)特效制作师对电影表现形式的更高追求
特效制作师们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辅助下不断追求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主要体现在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伴随技术的更新,数字合成技术的表现形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在真人电影《变形金刚4》中,机器人的生长动画制作效果和周边的实景环境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成为数字合成三维技术上的经典。《阿凡达》里面场景的精湛制作及生动的人物表情与实拍人物的完美结合成为数字合成技术上的革新。《疯狂动物城》中富有个性的兔子和慢速树懒的完美结合使这部动画片的数字合成技术达到新的高度。
二、电影数字合成技术运用的新效果
随着数字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由简单的加入二维小元素到发展为增加各种绚丽的特效场景,其视觉效果随着导演的想象不断进行改进。现今,数字合成技术运用的新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字合成技术增强了画面效果。“画面效果与电影创作密不可分,良好的电影画面艺术效果能够为影像的数字特效提供可靠保障,丰富影片的表现效果。”[1]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能通过数字合成技术逼真的制作出来,电影的画面表现能力从而得到增强。如《美国队长3》中巨型原子侠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真实存在,但是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可以逼真的制作出来。电影的清晰程度也能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得到改进,网上电影由原来的720p逐渐发展成为2160p,人物毛孔能清晰地看到。
其次,数字合成技术丰富了电影镜头表达方式。通过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观众能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表达方式得以实现,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也使得电影的表达方式超越了人类现有的视觉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数字合成技术将任务景色、声光色以及镜头结合起来,实现了电影拍摄技术的创新。此外,它还能够给人们创造出以往难以实现的画面语言和叙事语言,更加突出了电影表现的主题。
再次,数字合成技术改变了电影完成方式。传统电影成片主要采用的是真实拍摄画面、搭建小型模型再进行线性编辑。数字合成技术将电影推入了虚拟拍摄画面、虚拟制作场景模型及非线性编辑行列。从电影剧本探讨、构思到电影的筹划、拍摄再到电影后期的剪辑、合成等工序,都能看到数字合成技术的应用状况。“数字合成技术使电影剧本的创作突破传统线性思维体系,剧本的创作不再受拍摄技术的限制,而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来进行后期合成。”[2]
三、电影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在电影拍摄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大环境下,数字合成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就具体的技术而言,虚拟预览技术以及协同工作摄像机技术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
其一,虚拟预览技术将得到推广。传统魔幻电影在绿布背景下拍摄存在一个缺点:导演与演员在面对没有环境场景的绿布时,他们完全依赖于个人经验将成片所要达到的效果表演出来,因此会出现演员表情不到位、走位不准确等问题,从而使后期合成工作量增大。然而,虚拟预览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前的“实拍+后期特效制作”模式,使导演在演员表演的同时就能实现实时观看到虚实合成的效果,避免了上述问题。在电影《阿凡达》中,就运用了虚拟预览技术,导演现场就能够看到预览画面,能够实时指导演员进行表演,对于后期工作者来说,能够节省影片合成时间,减少重复修改的成本。
其二,3D扫描技术将更加普及。3D扫描技术是由布满摄影棚顶部的多个数字摄像机扫描系统组成,它是真人表演同CG画面结合的表演扫描技术平台。每个数字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人物身上的记录点,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记录点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画面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软件nuke中进行处理,实时看到真人表演同虚拟场景结合后的高度拟真效果。虽然它是在一块大型绿布搭建的场景中进行拍摄,但通过显示器观看时就会看到各式虚拟场景存在,导演可以选取各种拍摄角度来进行拍摄,也可以现场控制虚拟物体的活动。
四、结语
数字合成技术在影业运用越来越广泛,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创造了观众观影感受的新纪元。它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数字合成技术的成熟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实现了电影创作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9.
[2] Eddie Wrenn ,Avatar: How James Cameron's 3D film could change the face of cinema forever[J].UK:London,2009:8.
注释
①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9.
② Ma,M.:Digital Art of 3D Animation. 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University of Ulster,2006:78-79.
作者簡介
王婵,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曾在湖南省广电系统工作,现就职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关键词]数字合成技术;运用;发展新态势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44-01
数字合成技术是指利用后期制作软件将摄像机拍摄的多个视频结合成一个视频的技术手段,它也可以将一个视频与虚拟的背景图片素材或是背景动态素材结合为一个特殊效果的合成视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到数字时代,审美的艺术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越来越喜爱数字合成技术所创造的艺术效果。本文对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运用的新效果、发展的新态势进行试述,有益于以推动数字合成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数字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
一、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
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产生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产物。既有源于观众提高的观影要求,又有电影投资方获得商业利益的激发,还有导演艺术表现形式的更高追求。三者共同构成了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源动力。
(一)观众不断提高的观影要求
电影从胶片到数字,从黑白到彩色,从短剧到长片,从2D到4D,反映了导演和制作师不断的艺术追求,尤其是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黑白电影使得电影表现单一,逐渐产生视觉疲劳,观众对视觉影像的更高观影需求成为促使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外部動力。导演的技术创新为观众带来新的观影感受,新的观影感受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产生观影疲劳,从而滋生更新的审美需求,数字合成技术在导演、制作师和观众的推动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二)投资方获得商业利益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由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等文化精神产品向获取商业利益、最大化地获得产品利益等物质产品倾斜,数字合成技术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一项支柱不能不作改变。在电影发展过程中,数字合成技术中的三维合成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3D电影的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其吸金能力可见一斑。2007年至2015年的多维动画电影票房收入前十名中,2007年第十名2D电影《辛普森一家》,票房5.27亿美金;2009年第一名3D电影《阿凡达》,票房27亿美金。票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中,三维动画片达到九部,这说明了三维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相对简单的传统动画被数字动画所取代,这也使三维合成技术成为动画电影公司的吸金神器。
(三)特效制作师对电影表现形式的更高追求
特效制作师们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辅助下不断追求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主要体现在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伴随技术的更新,数字合成技术的表现形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在真人电影《变形金刚4》中,机器人的生长动画制作效果和周边的实景环境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成为数字合成三维技术上的经典。《阿凡达》里面场景的精湛制作及生动的人物表情与实拍人物的完美结合成为数字合成技术上的革新。《疯狂动物城》中富有个性的兔子和慢速树懒的完美结合使这部动画片的数字合成技术达到新的高度。
二、电影数字合成技术运用的新效果
随着数字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由简单的加入二维小元素到发展为增加各种绚丽的特效场景,其视觉效果随着导演的想象不断进行改进。现今,数字合成技术运用的新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字合成技术增强了画面效果。“画面效果与电影创作密不可分,良好的电影画面艺术效果能够为影像的数字特效提供可靠保障,丰富影片的表现效果。”[1]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能通过数字合成技术逼真的制作出来,电影的画面表现能力从而得到增强。如《美国队长3》中巨型原子侠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真实存在,但是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可以逼真的制作出来。电影的清晰程度也能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得到改进,网上电影由原来的720p逐渐发展成为2160p,人物毛孔能清晰地看到。
其次,数字合成技术丰富了电影镜头表达方式。通过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观众能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表达方式得以实现,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也使得电影的表达方式超越了人类现有的视觉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数字合成技术将任务景色、声光色以及镜头结合起来,实现了电影拍摄技术的创新。此外,它还能够给人们创造出以往难以实现的画面语言和叙事语言,更加突出了电影表现的主题。
再次,数字合成技术改变了电影完成方式。传统电影成片主要采用的是真实拍摄画面、搭建小型模型再进行线性编辑。数字合成技术将电影推入了虚拟拍摄画面、虚拟制作场景模型及非线性编辑行列。从电影剧本探讨、构思到电影的筹划、拍摄再到电影后期的剪辑、合成等工序,都能看到数字合成技术的应用状况。“数字合成技术使电影剧本的创作突破传统线性思维体系,剧本的创作不再受拍摄技术的限制,而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来进行后期合成。”[2]
三、电影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在电影拍摄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大环境下,数字合成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就具体的技术而言,虚拟预览技术以及协同工作摄像机技术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
其一,虚拟预览技术将得到推广。传统魔幻电影在绿布背景下拍摄存在一个缺点:导演与演员在面对没有环境场景的绿布时,他们完全依赖于个人经验将成片所要达到的效果表演出来,因此会出现演员表情不到位、走位不准确等问题,从而使后期合成工作量增大。然而,虚拟预览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前的“实拍+后期特效制作”模式,使导演在演员表演的同时就能实现实时观看到虚实合成的效果,避免了上述问题。在电影《阿凡达》中,就运用了虚拟预览技术,导演现场就能够看到预览画面,能够实时指导演员进行表演,对于后期工作者来说,能够节省影片合成时间,减少重复修改的成本。
其二,3D扫描技术将更加普及。3D扫描技术是由布满摄影棚顶部的多个数字摄像机扫描系统组成,它是真人表演同CG画面结合的表演扫描技术平台。每个数字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人物身上的记录点,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记录点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画面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软件nuke中进行处理,实时看到真人表演同虚拟场景结合后的高度拟真效果。虽然它是在一块大型绿布搭建的场景中进行拍摄,但通过显示器观看时就会看到各式虚拟场景存在,导演可以选取各种拍摄角度来进行拍摄,也可以现场控制虚拟物体的活动。
四、结语
数字合成技术在影业运用越来越广泛,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创造了观众观影感受的新纪元。它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数字合成技术的成熟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实现了电影创作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9.
[2] Eddie Wrenn ,Avatar: How James Cameron's 3D film could change the face of cinema forever[J].UK:London,2009:8.
注释
①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9.
② Ma,M.:Digital Art of 3D Animation. 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University of Ulster,2006:78-79.
作者簡介
王婵,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曾在湖南省广电系统工作,现就职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