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纪录片在大众传媒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对字幕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美丽乡村》为例,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探讨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美丽乡村》
一、引言
《美丽乡村》是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该片以平实的叙事风格和生动的视听语言记录下当代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活百态。《美丽乡村》自开播以来,便因美好的文化情怀和专业的字幕翻译,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功能翻译理论打破了语言学的束缚,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翻译研究。在字幕翻译中,必须考虑中英文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主要从词汇、句法及修辞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美丽乡村》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进一步肯定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家Eugene A. Nida提出。该理论强调信息的对等,而不是形式的对等;强调原文本的可读性,不主张严格按照原文翻译,而是寻求一种自然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信息;要求译语读者在接受源语信息时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中国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已有四十年之久。学者陈宏薇将我国译界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反应界定为“奈达现象”。字幕翻译是多媒体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家Henrik Gottlieb将字幕定义为“字幕,有时候也可以称作说明,是根据电视或者电影对话转录,同时地呈现在屏幕上”。学者钱绍昌指出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不少学者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字幕翻译进行相关研究。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纪录片《美丽乡村》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Nida在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翻译的第一个步骤是对原文的分析,这是指“对词汇的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句法和语篇结构的详细处理”。
(一)词汇层面
词义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Nida指出,“译者必须努力再现作者所理解的文章的意义”(8)。因此,译者应首先考虑语义对等,从词汇方面进行探讨。
例1:从阳澄湖到北京航程超过一千公里,只要成功跳过龙门,每一只大闸蟹的身价都能暴增数倍。
From Yangcheng Lake to Beijing, the voyage is more than one thousand kilometers. The price of the hairy crabs that can survive after this long journey will multiply several times.
人们普遍认为,词义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个例子中,译者将重点放在了“过龙门”一词。“跳龙门”是一个文化俗语,源于中国传说“鲤鱼跳龙门”。根据传说,鲤鱼跳过黄河峡谷(俗称“龙门”)可以变成一条龙。“跳龙门”一般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众所周知,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大闸蟹的佼佼者。因而,此处的“跳龙门”是指阳澄湖的大闸蟹运送到北京后,价格能暴涨。若这个文化习语翻译为“jump the dragon gate”,目标受众会难以理解该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没有陷入词语的本义,而是通过意译的翻译策略,用survive after this long journey替代。这不仅使读者通晓易懂,而且达到了自然的功能对等。
(二)句法层面
译者要较清楚地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句法差异,看看是否可以达到对等。
例2: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办手续、买设备、找貨源、找买家,一系列繁琐的事务,让罗琼忙的焦头烂额。
Luo Qiong, with no experience in this, is hard pressed by a series of work like handling procedures, buying equipment, looking for sources of goods and buyers.
当两种语言的句型不同时,应根据接受语的词序来调整句子结构。根据原文语境,句子的重点是“罗琼忙的焦头烂额”。由于功能对等应该优先于形式对等,但并不是只顾内容,而不顾形式,在做到内容信息对等的同时,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但二者中,优先考虑内容对等。所以译者在译文中,将“罗琼忙的焦头烂额”这个主干句放置在句子前面。同时因中英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语言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译者在译文中也改变了原句的结构和顺序,将“办手续、买设备、找货源、找买家……”改为现在分词,并放置在句子后面。本句译文与源语文本实现了对等,较符合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三)修辞层面
修辞被看作是不可或缺的文体因素,普遍出现于各类作品,以增强其感染力。在翻译修辞时,译者不仅要把修辞的原意传达给读者,还要把修辞的功能传达给读者。
例3:在达吾提一家人面前,这段山路犹如一堵高墙,一直延伸到天际。
In front of the whole family, this section of the mountain road, which is like a high wall, stretches to the end of the sky.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体因素,修辞普遍出现在各类作品中。在翻译修辞时,译者不仅要给读者传达修辞的原意,还要传达修辞的功能。从“这段山路犹如一堵高墙”中可看出原句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将山路比作高墙。译者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高墙译为“high wall”,不仅使译文生动,而且可以保留原句的味道。同时,译者保留原句明喻的修辞手法,使用“like”。译者的译文不仅帮助观众想象理解到达吾提一家人而言,山路很远很长,并实现了功能对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纪录片《美丽乡村》的字幕翻译在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均达到了以读者反应为重的翻译原则。译者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字幕翻译,
达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效果。因此,该纪录片的译文考虑了语境中的文化因素,肯定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研究具有有效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enrik,Gottlieb. “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 In: C. Dollerup, et al. (Ed.).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2]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中国翻译》2001年第6 期,第46-48页。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美丽乡村》
一、引言
《美丽乡村》是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该片以平实的叙事风格和生动的视听语言记录下当代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活百态。《美丽乡村》自开播以来,便因美好的文化情怀和专业的字幕翻译,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功能翻译理论打破了语言学的束缚,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翻译研究。在字幕翻译中,必须考虑中英文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主要从词汇、句法及修辞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美丽乡村》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进一步肯定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家Eugene A. Nida提出。该理论强调信息的对等,而不是形式的对等;强调原文本的可读性,不主张严格按照原文翻译,而是寻求一种自然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信息;要求译语读者在接受源语信息时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中国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已有四十年之久。学者陈宏薇将我国译界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反应界定为“奈达现象”。字幕翻译是多媒体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家Henrik Gottlieb将字幕定义为“字幕,有时候也可以称作说明,是根据电视或者电影对话转录,同时地呈现在屏幕上”。学者钱绍昌指出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不少学者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字幕翻译进行相关研究。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纪录片《美丽乡村》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Nida在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翻译的第一个步骤是对原文的分析,这是指“对词汇的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句法和语篇结构的详细处理”。
(一)词汇层面
词义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Nida指出,“译者必须努力再现作者所理解的文章的意义”(8)。因此,译者应首先考虑语义对等,从词汇方面进行探讨。
例1:从阳澄湖到北京航程超过一千公里,只要成功跳过龙门,每一只大闸蟹的身价都能暴增数倍。
From Yangcheng Lake to Beijing, the voyage is more than one thousand kilometers. The price of the hairy crabs that can survive after this long journey will multiply several times.
人们普遍认为,词义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个例子中,译者将重点放在了“过龙门”一词。“跳龙门”是一个文化俗语,源于中国传说“鲤鱼跳龙门”。根据传说,鲤鱼跳过黄河峡谷(俗称“龙门”)可以变成一条龙。“跳龙门”一般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众所周知,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大闸蟹的佼佼者。因而,此处的“跳龙门”是指阳澄湖的大闸蟹运送到北京后,价格能暴涨。若这个文化习语翻译为“jump the dragon gate”,目标受众会难以理解该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没有陷入词语的本义,而是通过意译的翻译策略,用survive after this long journey替代。这不仅使读者通晓易懂,而且达到了自然的功能对等。
(二)句法层面
译者要较清楚地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句法差异,看看是否可以达到对等。
例2: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办手续、买设备、找貨源、找买家,一系列繁琐的事务,让罗琼忙的焦头烂额。
Luo Qiong, with no experience in this, is hard pressed by a series of work like handling procedures, buying equipment, looking for sources of goods and buyers.
当两种语言的句型不同时,应根据接受语的词序来调整句子结构。根据原文语境,句子的重点是“罗琼忙的焦头烂额”。由于功能对等应该优先于形式对等,但并不是只顾内容,而不顾形式,在做到内容信息对等的同时,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但二者中,优先考虑内容对等。所以译者在译文中,将“罗琼忙的焦头烂额”这个主干句放置在句子前面。同时因中英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语言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译者在译文中也改变了原句的结构和顺序,将“办手续、买设备、找货源、找买家……”改为现在分词,并放置在句子后面。本句译文与源语文本实现了对等,较符合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三)修辞层面
修辞被看作是不可或缺的文体因素,普遍出现于各类作品,以增强其感染力。在翻译修辞时,译者不仅要把修辞的原意传达给读者,还要把修辞的功能传达给读者。
例3:在达吾提一家人面前,这段山路犹如一堵高墙,一直延伸到天际。
In front of the whole family, this section of the mountain road, which is like a high wall, stretches to the end of the sky.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体因素,修辞普遍出现在各类作品中。在翻译修辞时,译者不仅要给读者传达修辞的原意,还要传达修辞的功能。从“这段山路犹如一堵高墙”中可看出原句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将山路比作高墙。译者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高墙译为“high wall”,不仅使译文生动,而且可以保留原句的味道。同时,译者保留原句明喻的修辞手法,使用“like”。译者的译文不仅帮助观众想象理解到达吾提一家人而言,山路很远很长,并实现了功能对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纪录片《美丽乡村》的字幕翻译在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均达到了以读者反应为重的翻译原则。译者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字幕翻译,
达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效果。因此,该纪录片的译文考虑了语境中的文化因素,肯定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研究具有有效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enrik,Gottlieb. “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 In: C. Dollerup, et al. (Ed.).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2]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中国翻译》2001年第6 期,第4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