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伪操作 误区 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17-01
长期以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也有了操作意识。但是在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操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伪操作”上,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发挥。要走出这个“误区”,笔者认为,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不重形式重体验
许多教师在认识上把操作看得比较“神秘”,认为操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找不到可以操作的地方,认为不需要操作;二是认为要贯彻“课程理念”,千方百计地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可操作的内容,设计可操作的活动。其实,操作本不必如此,华应龙老师曾经说过“要让数学像呼吸一样自然”,也许在不经意间,你的一个小小的操作活动的安排就让学生收获颇多。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时,要用小正方形摆满长方形,从而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的活动需要进行操作吗?一定要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小正方形和长方形,用摆的形式才能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求法,才能找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计算方法吗?回答是否定的。这种不能带给学生任何思维启示的活动太过“形式化”。笔者在教学时就采用了图例法来替代这种费时费力的“操作”。这样的过程不繁杂,不费周折,却育人于无声。
二、不重表面重内在
大多操作活动进行时教室是非常热闹的,一些教师认为这样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放手学生去做了。其实这样的操作活动关注点有问题,操作不能给定一个内容而后放任学生自由,而应当给予适当的操作要领指导、合作和帮助,让学生真正地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到数学知识。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前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操作提纲,制定操作目标,引导和参与操作过程,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时,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操作方法是简单的“告诉”,还是让学生经历思考后自己去发现呢?操作的目的是验证还是发现呢?显然我们应当选择后者。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导操作的:
师:前面学习过圆柱的体积公式,记得是怎样推导的吗?
生:记得,将圆柱的底面积转化为长方体的底面积来计算。
师:统一公式是什么?
生:V=SH。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想一想,可以把圆锥的底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然后用统一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可以。(追问:为什么?)因为长方体和圆柱体上下均匀,而圆锥体不是。
师:那具有相同底面和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是不是相同呢?
生:肯定不同,圆柱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圆锥补上一部分,把顶点所在的部分也变成一个圆,才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相等,所以圆锥的体积小于圆柱的体积。
师:说得真好,你们听明白了吗?那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怎样研究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
生:要等底等高,就像圆柱和长方体的关系一样。
师:你猜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两倍。
师:是吗?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
生:可以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倒水看看,桌面上就有这样的容器。
师:那就开始你们的研究吧。
……
三、不重结果重过程
针对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操作方案,但不可否认,由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操作未必就能成功,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要重视操作的过程而淡化操作的结果,让学生在经历中总结得失,建立科学的态度观。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笔者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计算去探索规律,学生也认真制订了操作方案,但是实际操作结果却与预设有出入,几个小组得到的数据保留三位小数分别是2.917、3.408、3.250、3.125等,学生面对着操作得出的结果无法作出准确分析。这时笔者以一段数学史实资料加以引导,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方法,肯定了学生的操作策略,并展示数学家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操作与他们的差距,思考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学生在比较中总结,得出要多次试验的结论,还分析出圆的直径和周长越大,越接近圆周率的“理由”。本节课教学如果仅从操作结果上看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学生在其中获得的东西却又是丰富的,有价值的。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是有必要也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操作探索时,要有正确的方法、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分析,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越来越彰显其价值,突出其优势,告别“伪操作”的误区。
(责编 林 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17-01
长期以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也有了操作意识。但是在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操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伪操作”上,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发挥。要走出这个“误区”,笔者认为,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不重形式重体验
许多教师在认识上把操作看得比较“神秘”,认为操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找不到可以操作的地方,认为不需要操作;二是认为要贯彻“课程理念”,千方百计地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可操作的内容,设计可操作的活动。其实,操作本不必如此,华应龙老师曾经说过“要让数学像呼吸一样自然”,也许在不经意间,你的一个小小的操作活动的安排就让学生收获颇多。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时,要用小正方形摆满长方形,从而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的活动需要进行操作吗?一定要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小正方形和长方形,用摆的形式才能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求法,才能找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计算方法吗?回答是否定的。这种不能带给学生任何思维启示的活动太过“形式化”。笔者在教学时就采用了图例法来替代这种费时费力的“操作”。这样的过程不繁杂,不费周折,却育人于无声。
二、不重表面重内在
大多操作活动进行时教室是非常热闹的,一些教师认为这样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放手学生去做了。其实这样的操作活动关注点有问题,操作不能给定一个内容而后放任学生自由,而应当给予适当的操作要领指导、合作和帮助,让学生真正地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到数学知识。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前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操作提纲,制定操作目标,引导和参与操作过程,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时,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操作方法是简单的“告诉”,还是让学生经历思考后自己去发现呢?操作的目的是验证还是发现呢?显然我们应当选择后者。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导操作的:
师:前面学习过圆柱的体积公式,记得是怎样推导的吗?
生:记得,将圆柱的底面积转化为长方体的底面积来计算。
师:统一公式是什么?
生:V=SH。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想一想,可以把圆锥的底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然后用统一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可以。(追问:为什么?)因为长方体和圆柱体上下均匀,而圆锥体不是。
师:那具有相同底面和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是不是相同呢?
生:肯定不同,圆柱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圆锥补上一部分,把顶点所在的部分也变成一个圆,才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相等,所以圆锥的体积小于圆柱的体积。
师:说得真好,你们听明白了吗?那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怎样研究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
生:要等底等高,就像圆柱和长方体的关系一样。
师:你猜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两倍。
师:是吗?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
生:可以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倒水看看,桌面上就有这样的容器。
师:那就开始你们的研究吧。
……
三、不重结果重过程
针对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操作方案,但不可否认,由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操作未必就能成功,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要重视操作的过程而淡化操作的结果,让学生在经历中总结得失,建立科学的态度观。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笔者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计算去探索规律,学生也认真制订了操作方案,但是实际操作结果却与预设有出入,几个小组得到的数据保留三位小数分别是2.917、3.408、3.250、3.125等,学生面对着操作得出的结果无法作出准确分析。这时笔者以一段数学史实资料加以引导,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方法,肯定了学生的操作策略,并展示数学家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操作与他们的差距,思考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学生在比较中总结,得出要多次试验的结论,还分析出圆的直径和周长越大,越接近圆周率的“理由”。本节课教学如果仅从操作结果上看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学生在其中获得的东西却又是丰富的,有价值的。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是有必要也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操作探索时,要有正确的方法、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分析,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越来越彰显其价值,突出其优势,告别“伪操作”的误区。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