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与背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本课编写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因此目标定位不能从议论文的特点、论据的作用、论证的方法等方面作分析,而要从单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学会并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对于这个观点,你们都相信认同吗?
生: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真的一个问号都没有?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为什么真理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
生: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就一定能诞生吗?
师:这就对了,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
【教学片段二】
(投影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
生:(读完后回答)我觉得必须要勤问,必须要勤学,而且还需要那种追根求源的精神,还要不断探索,才能最终找到真理。
师:这段话你读得很流利而且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吗?(笑着提醒)别忘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哦!
生:我想知道“司空见惯”和“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谁知道?
生:“司空见惯”就是见得多习惯了。
师:说得对,顾名思义,“见惯”就是见得多就见怪不怪了。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
生:(笑)没有。
师:还有哪些司空见惯的事情?
生: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
生:我们每天早上背着书包上学,放学了就背着书包回家。
师:是啊,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有没有想过这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那你们有没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司空”是一个人吗?为什么不叫张三见惯、李四见惯,而叫“司空见惯”呢?
生:没有!不知道!
师:其实“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诗歌原意就是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后来就用“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形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明白了吧?同学们,这就叫不问不知道,一问——
生:吓一跳!
师:所以,对一件事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它的来龙去脉打破砂锅问到底,用课文里的词来说这就叫——
生:追根求源。
【教学片段三】
师:对于列举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要选这三个事例而不选其他事例?
师:是啊,你真是一个善于发问的同学,谁能从文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这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这三个事例虽然“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师:说得好。那么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
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
师:一个是偶然的,那么,用课文里一个词语来说,两个叫什么?
生:无独有偶!
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是孤证、孤掌难鸣,两个事例就叫无独有偶,三个嘛,古人说得好“事不过三”,有三个事例那就比较有说服力了。
【教学片段四】
师:(指学生读第7自然段)说说看,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发现真理难不难?
生:不难。
师:那请你们再读一读第8自然段,读了这段你觉得发现真理难不难?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从“决不是”“锲而不舍”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发现真理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的发现很对。但前面说发现真理并不难,这里却说并不容易。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生:是啊,有些矛盾。
师: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难和易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发现真理并不难,但坐等偶然机遇是等不来的。发现真理并不易,但只要我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反思与分析:
以上是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几个教学片段。“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题目,也是课文主要观点,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质疑,最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怎样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上述教学片段给出了答案。
第一,向权威质疑。在片段一中,老师选择了课文里已经被认证了的、比较有权威性的结论进行质疑,既顺其自然又贴近课堂。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感知性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几乎完全相信了这个观点,老师此时却抛出“你真的相信吗”这样的问题,创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难道教材说的也有假?权威也不一定权威?从而轻轻叩开学生的问题之门、探究意识之门,使学生从深信不疑到怀疑,从没有疑问到提出问题,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问,切实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将怀疑、求证的科学种子撒播在课堂,并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第二,抓重点词语质疑。片段二中,老师抓住“司空见惯”和“追根求源”这两个词语进行质疑。其实,这两个词语学生不难理解,但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学中,老师联系刘禹锡所作的诗句,给学生讲述了“司空见惯”的来历,再顺水推舟理解“追根求源”的意思,既豐富了学生的见识,又培养了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品质,与课文的主旨达成一致。
第三,模糊点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模糊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片段三中,学生虽然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种写法,但认识并不深刻。此时,老师适时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通过“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这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抓住这一模糊点质疑解惑,使朦胧的感受变成清晰的感悟,进一步了解到议论文选材和表达的特点。
第四,精妙处质疑。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本课文最后两段的矛盾之处就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而发现这样的矛盾,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理解力。片段四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矛盾点质疑,让学生领悟到两者的辩证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本课编写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因此目标定位不能从议论文的特点、论据的作用、论证的方法等方面作分析,而要从单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学会并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对于这个观点,你们都相信认同吗?
生: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真的一个问号都没有?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为什么真理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
生: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就一定能诞生吗?
师:这就对了,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
【教学片段二】
(投影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
生:(读完后回答)我觉得必须要勤问,必须要勤学,而且还需要那种追根求源的精神,还要不断探索,才能最终找到真理。
师:这段话你读得很流利而且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吗?(笑着提醒)别忘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哦!
生:我想知道“司空见惯”和“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谁知道?
生:“司空见惯”就是见得多习惯了。
师:说得对,顾名思义,“见惯”就是见得多就见怪不怪了。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
生:(笑)没有。
师:还有哪些司空见惯的事情?
生: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
生:我们每天早上背着书包上学,放学了就背着书包回家。
师:是啊,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有没有想过这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那你们有没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司空”是一个人吗?为什么不叫张三见惯、李四见惯,而叫“司空见惯”呢?
生:没有!不知道!
师:其实“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诗歌原意就是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后来就用“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形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明白了吧?同学们,这就叫不问不知道,一问——
生:吓一跳!
师:所以,对一件事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它的来龙去脉打破砂锅问到底,用课文里的词来说这就叫——
生:追根求源。
【教学片段三】
师:对于列举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要选这三个事例而不选其他事例?
师:是啊,你真是一个善于发问的同学,谁能从文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这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这三个事例虽然“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师:说得好。那么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
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
师:一个是偶然的,那么,用课文里一个词语来说,两个叫什么?
生:无独有偶!
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是孤证、孤掌难鸣,两个事例就叫无独有偶,三个嘛,古人说得好“事不过三”,有三个事例那就比较有说服力了。
【教学片段四】
师:(指学生读第7自然段)说说看,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发现真理难不难?
生:不难。
师:那请你们再读一读第8自然段,读了这段你觉得发现真理难不难?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从“决不是”“锲而不舍”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发现真理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的发现很对。但前面说发现真理并不难,这里却说并不容易。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生:是啊,有些矛盾。
师: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难和易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发现真理并不难,但坐等偶然机遇是等不来的。发现真理并不易,但只要我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反思与分析:
以上是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几个教学片段。“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题目,也是课文主要观点,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质疑,最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怎样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上述教学片段给出了答案。
第一,向权威质疑。在片段一中,老师选择了课文里已经被认证了的、比较有权威性的结论进行质疑,既顺其自然又贴近课堂。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感知性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几乎完全相信了这个观点,老师此时却抛出“你真的相信吗”这样的问题,创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难道教材说的也有假?权威也不一定权威?从而轻轻叩开学生的问题之门、探究意识之门,使学生从深信不疑到怀疑,从没有疑问到提出问题,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问,切实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将怀疑、求证的科学种子撒播在课堂,并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第二,抓重点词语质疑。片段二中,老师抓住“司空见惯”和“追根求源”这两个词语进行质疑。其实,这两个词语学生不难理解,但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学中,老师联系刘禹锡所作的诗句,给学生讲述了“司空见惯”的来历,再顺水推舟理解“追根求源”的意思,既豐富了学生的见识,又培养了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品质,与课文的主旨达成一致。
第三,模糊点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模糊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片段三中,学生虽然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种写法,但认识并不深刻。此时,老师适时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通过“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这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抓住这一模糊点质疑解惑,使朦胧的感受变成清晰的感悟,进一步了解到议论文选材和表达的特点。
第四,精妙处质疑。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本课文最后两段的矛盾之处就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而发现这样的矛盾,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理解力。片段四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矛盾点质疑,让学生领悟到两者的辩证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