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塑造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告诉我们人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对于教师来说更应该如此,要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对事业的默默奉献中。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锻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精神,不断提升人的文化品格”,而后使学生具备如水一般“善利万物”的品质与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纷呈,往往会出现改革优劣的争论。其实新旧理念的冲突不可避免,假如教学能像水一样包容万物,渗透各门学科,那教育教学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蔡元培早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就是思想是自由的,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兼容并包”就是具有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襟怀,不管是相同或相反的意见和声音,都能够吸收进来熔炼成新的学术。这种思想使白话与文言相争,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并最终考上好的大学,然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待遇优越的工作。而每个学生都希望减轻学习压力、自主学习、全面发展,不希望沦为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其实教育既是一个共时性的整体,又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素质培养、应试既是教育这个整体的组成成分,又是教育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教育及其过程,既包含素质培养,又包含应试,如果把素质培养和应试很好地兼顾起来,一定会促进教学的进步。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有三项任务: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师应该如何兼顾这门学科的应试和素质培养呢?一是可以考虑增加经常性的练习,尽量减少考试次数;二是考前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学业上尤其是思想上的负担;三是评定学生的历史成绩时应该对考试、练习、课堂讨论和其他围绕历史教学开展的活动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定,打破一个尺度、一个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这种兼容并包的做法既是对素质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负责。
  再比如,现在课改流行的小组讨论模式,是合作探究最具代表性的课堂形式之一。课堂讨论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探讨价值、是否有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为例,课件展示材料: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人物及编号略)。据材料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概述编号①、②、③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2)编号②、③、④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学生只要在自主阅读时圈圈画画就可以独立完成,如果用集体探究,就有点小题大作。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升华和总结,需要学生进行讨论解决。但开展讨论时,往往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数分钟后,教师再一声令下“停止讨论”。其实交流、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过度地强调这种讨论,最后把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由此看来,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要谨记“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尽量让教学效果保持在想要的那个状态。
  我们知道,水的聚集力非常强大,一旦融为一体,就不分你我,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而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材料优势,在一堂历史课中,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次国共合作为例:第一次合作在大革命时期,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两次合作都是为了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强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目标指向。当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威胁這一目标指向时,国共两党捐弃前嫌,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罢战言和,协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学科就像水一样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教师在课堂上就传达了这种整个民族不分你我的团结精神,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水的最大优秀品格和精神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历史教学也要达到“善利万物而不争”,学习水的精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塑造学生成人、成才是历史教师最大的动力与目标。
其他文献
本土化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是乡村小学教师补充的最佳方式,但在地方高师院校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中,师范生从教意愿低、学习动力不足、对“全科”不适应;教师群体成份单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科学的政治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促进其思想意识的完善。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认识到提高政治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初中政治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多枯燥,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影响了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的:探析利福平胶囊(Ⅱ)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肺结核初诊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采用利福平胶囊治疗,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也是观念、信仰、责任感的传递过程。当我们面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追溯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时感受到的应该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发现其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键特质,能对客观存在的规律做出较清晰的主观解释,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梳理出历史发展的主脉络,并形成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拥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学生。  一、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节点是培养学生家国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心智发展上面还属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就会让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进而不能将全部的身心放在学习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可以利用网路开阔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网络中一些不良的信息也会毒害学生的心灵。所以,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育就要传达给学生正面的信息,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一、新媒体时代初中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对初中政治教育传
高中政治教学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身边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进行课堂讨论非常有必要,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也能够引领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另外,课堂讨论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高中政治课堂上进行课堂讨论的方法  教师应当合理
基于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微信更是在语音、视频,特别是信息的推送与获得方面让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这种信息获取途径的扩大给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在情境创设、时政资料选择等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拓宽了局面,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拓展路径  人类社会经过了为了生存而进行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价值观教育是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历史教育往往与历史评价与总结相结合,其中就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以及价值观念,而老师并没有将其上升到价值观教育的层面。因此,在组织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提高对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可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案例选择、学生讨论学习等途径优化学生对历史价值观念以及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拓宽学生的历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系统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已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素质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
期刊
目的:观察三阶段疗法治疗对女阴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女阴尖锐湿疣患者52例,均采用三阶段治疗方法,即1阶段采用高频电灼仪电离子祛除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