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这样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也是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创设情境,形成美的氛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产生美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常用的有录音、录像、图画、 表演等,这一切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得到美感的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更需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文中画面。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美感教育教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愉悦与享受中培养美感,在审美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 培养语言魅力,关注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体验美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技术化”的训练模式吞噬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却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了无生气。文章的气脉、作者的思路便埋没在这些琐屑的分析中,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熏陶又从何谈起呢?
  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进入角色,就需要教师增强语言魅力。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自然而然地产生美感体验。讲事件,要讲得有声有色,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讲人物,要讲得栩栩如生,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直接对话。要增强课堂的语言魅力,需要教师具有三方面的素质:
  1.学识。
  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要将知识系统化、内化,形成对知识的独立见解、创新认识,这样才能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产生对知识、人生、社会、教学的深刻体验,课堂教学的语言也就会丰富多彩。
  2.智慧。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智慧,是“禅机”,这就需要教师有对作品、对人生的真知灼见,有创新之见。
  3.激情。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是教学过程的灵魂。课堂教学如果缺乏教师激情的投入,必定是死水一潭。要想學生主动体验美感,教师需要浸透感情,用心激情,以情感人,他们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增强语言魅力,用美的语言去描写自然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再现生活的美,揭示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这样,把传授知识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注意课堂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美感。
  我们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它能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主动去体验美感。
  可先让学生自读文章后,将感受最深的片段细节说一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初步感知了文章的美感。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表演引入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满足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的需要。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美感体验。
  四、强化“读”的训练,培养美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可采用朗读、默读、选读、品读等各种方式来读,同时展开联想与想象,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美感。
  1.模仿朗读。让学生听录音,听老师范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再现文章所描述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享受到美感的熏陶和教育。
  2.配乐朗读。在优美的轻音乐声中,通过联想、想象令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慢慢地声中融情、景随声出,在享受美感的同时陶冶情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互读、美读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读”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美感感悟。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美感,是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微小地变动了两个字,但是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范畴更加广泛了,使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
期刊
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一段悠扬的旋律。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语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下面这些小环节,会为我们的语文课增光添彩,大家不妨试一试。  一、办语文周报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了小组模式。办语文周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轮到哪组,哪组全权负责办报的一切工作。周报要有自己的特色,各小组也可以有独特的风格。周报可开设多个栏目,根据情况也可以稍有改动,不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作为小学生初始学习数学这一高度抽象的学科,如果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和书本习题的解答,对于学生们来说既是枯燥乏味的,更是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能使数学教学变得较为轻松、有趣和高效。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 设计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也要突出数学的本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原因阻碍着我们迈向高效课堂的步伐。备课不充分、课堂缺乏激趣、课堂节奏慢、教学环节蜻蜓点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语文低效课堂的产生。反思自己教学的点滴,结合自己听课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有很多。  一、缺乏课堂激趣导致的低效课堂  语文教师都知道,文言文是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也是教师最不愿意教的,更是产生很多低效课
期刊
函数导数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考点,近几年的高考和各地市的模拟题都是以压轴的形式展现,其思维量大、涉及面广、难度高的特点一直让学生叫苦不迭。特别是有一类双变量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试卷中,如何能巧妙处理双变量问题,对于在冲刺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1.(2004年高考)已知函数f(x)=1n(1+x)-x,g(x)=x1nx。  (Ⅰ)求函数f(x)的最大值;  (Ⅱ)设0
期刊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不断有以前的学生假期来学校看望我这个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有几位学生就谈到自己在上高中时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最怕见高中数学老师。这种“惧怕”高中数
期刊
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因为“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杀牛之时“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故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由此,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的文本教学中,如果每一节课都能选准选好教学切入点,就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文本、解读文本,就能如“润物细无声”般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性情,让语文课魅力四射、熠熠生辉。  文章的阅读切入
期刊
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针对初三化学的教与学我浅谈以下几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努力改进教法,开拓学生思维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
期刊
古语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中的“术业有专攻”是指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有针对性,今天我们称之为专业性。中国还有句民谚叫做“艺多不压身”,是指一个人拥有的本领越大越好,才艺不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我们称之为全面性。这两个古语看似有些矛盾,但我认为放到我们教师队伍来讲,应当是相互辉映、相辅相成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专多能”。  我认为一专多能应当从两个层面来讲:  第一个层面,一专多能这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积极倡导情境化教学模式、拓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 初中 语文 教学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