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安新,小六汤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特一级厨师,兼任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西安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获全国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第八届陕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于1998年注册成立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下辖西安十六家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分公司遍布成阳、宝鸡、深圳等地。经营品种以各色汤包为主,辅之黄桂粥、各种特色凉热菜、蒸碗等共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2002年“小六汤包”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小包子也能做成大品牌
1989年,17岁的张安新,学着家中的五个哥哥,也从老家汉中南郑县来到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找了一个饭店厨师的工作,开始时他一点都不喜欢做厨房工作,觉得那里不是一个男儿施展抱负的地方。不过为了生存,他从洗碗、洗菜开始,晚上在宿舍还要给大师傅们洗衣服、刷鞋。
张安新除了洗碗、洗菜,还自学了砧板和雕花。1991年,赵忠祥、杨澜到西安一家著名的回民汤包店参加活动,店里请了许多雕花师傅雕刻了各式造型,但最终选中了他雕出的“旭日东升”造型:在珊瑚沙滩上密密的椰林,一轮红日当空,蔚蓝的大海上,一艘扬帆破浪的船驶向远方……寓意着在党的强国富民政策下,饭店事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经过这件事情,张安新被这家陕西著名的汤包店看中。请他到店里来工作。这是一家回民私人开设的小吃店,地方不大,但宾客满座。张安新想到,小小的汤包老少皆宜,南北方人都能接受,这种陕西风味小吃应该从作坊式的小店走出去,推广到全国。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掌握了传统的汤包工艺方法。经过反复尝试,他让汤包有了更多的变化,亲自动手试验了海鲜、鸡肉、虾肉、鸭肉等肉馅的汤包,为了使汤包更有营养、更美味,他还试着在肉汤中加人中药材来调和油腻的感觉。
1995年,张安新在韩森寨开了第一家小店。很多人抱着“吃吃看”的想法来到店里,品尝过他做的汤包后都赞不绝口,逐渐的汤包店远近闻名。有了人气,张安新认为,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来为他的汤包店命名,由于自己在家排行第六,于是“小六汤包”应运而生。
1995年9月26日,“小六汤包”的招牌挂在了西安当时最繁华的地段文艺路上。自此,开始了张安新的创业之路。
把汤包店做成特色餐饮品牌
4年之后,张安新不仅还清了当初开店时借来的资金,而且还将文艺路店由一层扩大到两层。4年来的时间里,张安新和员工同吃同住,有时忙不过来,只能叫最便宜的盒饭吃,时间一久,体重下降到只有48公斤,被人家笑称他真的成“小”六了。不过几年的辛苦并没有白熬,在西安几乎人人都知道文艺路的“小六汤包”好吃不贵,张安新还被请到电视台,教大家汤包的吃法。
汤包,也就是灌汤包,由回民将汤包发扬光大,其主打口味是牛肉和羊肉。配上香甜的黄桂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招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的美味小吃。
汤包有汤人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吃法不当,很容易烫伤嘴。参加完电视台节目录制后,张安新就想,怎样才能把汤包的吃法变得易记顺口?于是他为小六汤包谱了一个汤包《吃法口诀》:“轻轻夹,慢慢晃,戳破窗,勺接汤,先吃包,再喝汤,既文雅,又排场。”口诀在店内和广播电视媒体上传播开来。“汤包文化”就在这个口诀中开始了。
张安新认为他不仅仅是在卖包子,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做,“小六汤包”这个名字不能只是一个汤包店的名字,它要成为一个陕西特色的餐饮品牌。
在考察了上海、武汉、扬州、天津等地的汤包,并了解南北方人不同的口味后,张安新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系列汤包,满足了不同年龄顾客的需要。1997年,在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小六汤包”是唯一一家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民营企业。原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习,握着张安新的手说:“你这么年轻,就能做出这么好的产品,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对餐饮业的贡献。”那一年他25岁。
要把小包子做成大品牌,就要以诚待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文艺路,张安新在交大商场、长安南路、家世界广场等地陆续开设分店,并于1998年注册成立了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小六汤包”先后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商业名牌企业”。“小六汤包”、“荷香粉蒸肉”、“小六辣子鱼”被认定为“陕西名菜”。2004年10月,“小六汤包”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定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小吃里的大文章
开始连锁店经营后,张安新将汤包的目标群体定位为工薪族,面向大众百姓。他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百姓服务,薄利多销,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常言道:众口难调。要使汤包适应各地人的口味,使南来北往的人都能接受,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张安新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调制、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配料标准。
“小六汤包”虽然是经济食品,但却以酒楼、饭店的标准选址、装修,店内的设施也尽可能地高档、适用。店堂内干净卫生、环境雅致,加上服务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顾客能在十分钟内吃上现包现蒸的可口汤包,被顾客赞扬为“这里是小吃店的价格,酒楼的就餐环境。”书画家吴三大带全家人来汤包店品尝后,大为称赞,即情挥毫写出李白的名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传统小吃多是手工操作,随意性很大,操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配料、制馅、操作,常会出现因个人口味轻重、操作习惯等不同,使品质出现差异,甚至不同的店出现不同的口味。
为了使消费者在任何一个专营店都能够品尝到统一口味的汤包,张安新在2000年建起了2000多平米的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推行“五个统一”:即原辅料统一进货;统一配方;统一制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避免了随意性,保证了品质。
“小六汤包”的经营理念是,质量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从张安新开店之初。就以打出自己的品牌为目标,在陕西餐饮界占有一席之地,使“小六汤包”扎根在消费者心里,创出一块金字招牌,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现在“小六汤包”的年销售额8000万元,年纳税额500万元,全国直营连锁店20家,员工上千人,产品种类多达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所获荣誉几十项。张安新也从一名进城务工的青年,到今天“小六汤包”的成功,张安新把这些成绩看作事业前进中的第一步,他不仅要将小六汤包这一餐饮品牌推广到全国,还要为“小六汤包”这一品牌多元化的发展做准备。
小包子也能做成大品牌
1989年,17岁的张安新,学着家中的五个哥哥,也从老家汉中南郑县来到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找了一个饭店厨师的工作,开始时他一点都不喜欢做厨房工作,觉得那里不是一个男儿施展抱负的地方。不过为了生存,他从洗碗、洗菜开始,晚上在宿舍还要给大师傅们洗衣服、刷鞋。
张安新除了洗碗、洗菜,还自学了砧板和雕花。1991年,赵忠祥、杨澜到西安一家著名的回民汤包店参加活动,店里请了许多雕花师傅雕刻了各式造型,但最终选中了他雕出的“旭日东升”造型:在珊瑚沙滩上密密的椰林,一轮红日当空,蔚蓝的大海上,一艘扬帆破浪的船驶向远方……寓意着在党的强国富民政策下,饭店事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经过这件事情,张安新被这家陕西著名的汤包店看中。请他到店里来工作。这是一家回民私人开设的小吃店,地方不大,但宾客满座。张安新想到,小小的汤包老少皆宜,南北方人都能接受,这种陕西风味小吃应该从作坊式的小店走出去,推广到全国。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掌握了传统的汤包工艺方法。经过反复尝试,他让汤包有了更多的变化,亲自动手试验了海鲜、鸡肉、虾肉、鸭肉等肉馅的汤包,为了使汤包更有营养、更美味,他还试着在肉汤中加人中药材来调和油腻的感觉。
1995年,张安新在韩森寨开了第一家小店。很多人抱着“吃吃看”的想法来到店里,品尝过他做的汤包后都赞不绝口,逐渐的汤包店远近闻名。有了人气,张安新认为,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来为他的汤包店命名,由于自己在家排行第六,于是“小六汤包”应运而生。
1995年9月26日,“小六汤包”的招牌挂在了西安当时最繁华的地段文艺路上。自此,开始了张安新的创业之路。
把汤包店做成特色餐饮品牌
4年之后,张安新不仅还清了当初开店时借来的资金,而且还将文艺路店由一层扩大到两层。4年来的时间里,张安新和员工同吃同住,有时忙不过来,只能叫最便宜的盒饭吃,时间一久,体重下降到只有48公斤,被人家笑称他真的成“小”六了。不过几年的辛苦并没有白熬,在西安几乎人人都知道文艺路的“小六汤包”好吃不贵,张安新还被请到电视台,教大家汤包的吃法。
汤包,也就是灌汤包,由回民将汤包发扬光大,其主打口味是牛肉和羊肉。配上香甜的黄桂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招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的美味小吃。
汤包有汤人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吃法不当,很容易烫伤嘴。参加完电视台节目录制后,张安新就想,怎样才能把汤包的吃法变得易记顺口?于是他为小六汤包谱了一个汤包《吃法口诀》:“轻轻夹,慢慢晃,戳破窗,勺接汤,先吃包,再喝汤,既文雅,又排场。”口诀在店内和广播电视媒体上传播开来。“汤包文化”就在这个口诀中开始了。
张安新认为他不仅仅是在卖包子,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做,“小六汤包”这个名字不能只是一个汤包店的名字,它要成为一个陕西特色的餐饮品牌。
在考察了上海、武汉、扬州、天津等地的汤包,并了解南北方人不同的口味后,张安新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系列汤包,满足了不同年龄顾客的需要。1997年,在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小六汤包”是唯一一家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民营企业。原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习,握着张安新的手说:“你这么年轻,就能做出这么好的产品,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对餐饮业的贡献。”那一年他25岁。
要把小包子做成大品牌,就要以诚待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文艺路,张安新在交大商场、长安南路、家世界广场等地陆续开设分店,并于1998年注册成立了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小六汤包”先后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商业名牌企业”。“小六汤包”、“荷香粉蒸肉”、“小六辣子鱼”被认定为“陕西名菜”。2004年10月,“小六汤包”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定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小吃里的大文章
开始连锁店经营后,张安新将汤包的目标群体定位为工薪族,面向大众百姓。他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百姓服务,薄利多销,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常言道:众口难调。要使汤包适应各地人的口味,使南来北往的人都能接受,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张安新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调制、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配料标准。
“小六汤包”虽然是经济食品,但却以酒楼、饭店的标准选址、装修,店内的设施也尽可能地高档、适用。店堂内干净卫生、环境雅致,加上服务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顾客能在十分钟内吃上现包现蒸的可口汤包,被顾客赞扬为“这里是小吃店的价格,酒楼的就餐环境。”书画家吴三大带全家人来汤包店品尝后,大为称赞,即情挥毫写出李白的名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传统小吃多是手工操作,随意性很大,操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配料、制馅、操作,常会出现因个人口味轻重、操作习惯等不同,使品质出现差异,甚至不同的店出现不同的口味。
为了使消费者在任何一个专营店都能够品尝到统一口味的汤包,张安新在2000年建起了2000多平米的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推行“五个统一”:即原辅料统一进货;统一配方;统一制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避免了随意性,保证了品质。
“小六汤包”的经营理念是,质量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从张安新开店之初。就以打出自己的品牌为目标,在陕西餐饮界占有一席之地,使“小六汤包”扎根在消费者心里,创出一块金字招牌,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现在“小六汤包”的年销售额8000万元,年纳税额500万元,全国直营连锁店20家,员工上千人,产品种类多达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所获荣誉几十项。张安新也从一名进城务工的青年,到今天“小六汤包”的成功,张安新把这些成绩看作事业前进中的第一步,他不仅要将小六汤包这一餐饮品牌推广到全国,还要为“小六汤包”这一品牌多元化的发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