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姑娘,画张美食地图大赚百万

来源 :生意经·创业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秘制、传承的私房菜无疑令人垂涎,但私房菜馆大多开在隐蔽场所,别说国内外的游客想去大饱口福极其不易,甚至连一些本地人都不知其“藏身何处”。一个聪明女孩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为京城上百家私房菜馆绘制出一份独特的“地图”,没想到,这个灵感竟让她赚得盆满钵溢。
  
  曾是穿梭于美食间的“美食间谍”
  
  2005年,张雪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餐厅做采购员。
  餐饮行业的竞争一向激烈,每家餐馆都不断推陈出新招引食客,而张雪晴工作的餐厅,主厨虽然技艺高超,可菜式却总是一成不变,这让餐厅的生意日渐冷清,无奈之下,餐饮部经理决定进行改革。
  经理派给了张雪晴一项秘密任务:吃遍京城有名的餐馆,将各种特色美食一网打尽,然后协助主厨改良本店的菜式,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菜。
  就这样,张雪晴开始了她的“美食间谍”生涯。她连连光临了几家极有特色的私房菜馆。每次都感到眼睛一亮:每家餐馆都独具风格,甚至就连服务形式、菜名、摆盘都独具一格。而且每家的菜式不仅样式精致,味道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品尝美食之余,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仔细记录下了每一道菜式的和餐馆的风格。
  张雪晴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主厨和经理,他们经过一番摸索,在菜式和服务的革新上狠下一番苦功后,萧条已久的酒店餐厅重新红火起来。
  
  饭桌上产生的创业灵感
  
  张雪晴在北京认识不少朋友,平时大家互请吃饭的时候,总会一致推选她做“美食向导”,因为她曾经的“美食间谍”身份,让她对京城上百家特色私房菜馆的位置、招牌菜、经营特点乃至身后的故事,都烂熟于心,谈起来如数家珍。
  张雪晴挑的地方从没让朋友们失望过,渐渐她成了朋友圈中的美食家。每天临近吃饭的时候,她都会接到亲朋好友让她推荐特色餐馆的电话。
  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张雪晴的一个大学同学来北京玩,同行的还有他的美国同事迈克。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为旅游,是奔着北京有名的私房菜“谭家菜”和“历家菜”来的。这位同学一向热衷美食,吃遍了各大酒店、宾馆的菜肴后,想到到北京最著名的谭、历两家私房菜馆解解馋。没想到,他的洋同事也对这两家赫赫有名的中国菜馆慕名已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利用长假直奔京城。
  对私房菜馆烂熟于心的张雪晴当即向谭、历两家菜馆订了座,带领两位客人饱餐了两顿。
  饭后,三人坐在咖啡厅聊天时,张雪晴对同学说,自己在酒店工作得并不顺心,餐饮部新来的女上司脾气古怪,总爱刁难她。这时,迈克忽然开口了:“张,你对京城的私房菜馆都非常熟悉,还不如动动脑筋。将你所掌握的美食信息卖出去,肯定有很多人需要!”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张雪晴激动地想:是啊,全北京有几百家私房菜馆,它们大都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湖边的一处屋舍或不起眼的居民楼里,那么多来京旅游的国内外“好吃者”都倾心私房菜,但想找到这些正宗的私房菜馆往往要费尽周折,何不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推荐给他们呢?
  
  “私房菜地图”卖火京城
  
  经过一番思考,张雪晴打算出版一本相关的图书或宣传画册,但去相关部门了解后,她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这样做不但审批手续复杂,而且制作成本很高,自己根本没有这个实力。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私房菜馆信息卖出去呢?
  这天,她的目光无意中落到挂在墙上的北京市旅游地图上,她不由灵机一动:何不借用地图,来描绘京城的私房菜馆呢?
  张雪晴随即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如今有经济地图、军事地图、旅游地图、交通地图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惟独没有“私房菜地图”为大家导吃。想法有了,但人们的接受程度如何呢?她随机访问了一些人,大概有80%的受访者都表示“很感兴趣”,因为有了私房菜地图,就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真正的美食,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吃得快乐又放心,他们一致认为几块钱一张的“私房菜地图”物超所值。
  看到了市场需求,张雪晴开始着手准备,她先将《北京市主城区划分图》作为“私房菜地图”的蓝本。在白纸上画出来,然后再往上面标注私房菜馆。
  在标注具体的餐馆时,张雪晴遇上了不小的麻烦:地图的形式决定了只能将餐馆的名称及方位反映出来,而餐馆的特色、联系电话等信息根本没办法表现。那么,如何才能凸显出各家的特色,让读者一目了然,激发他们的品尝欲望呢?张雪晴又进行了一番研究,最后决定在地图的背面做文章,详细介绍店面、订餐电话、餐厅地址。并附上体现餐馆特色的小标语。
  张雪晴先后画了一百多幅“私房菜地图”的草图。最后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幅,拿到印刷厂印刷,可她却被告知:地图系专业出版物,没有相关手续谁也不敢印。
  不过,挫折并没有打消张雪晴的热情,经多方打听后,她带着自己的创意和构想,找到了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人认真看了她的草图后,觉得创意很好,而且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美食地图”,只要能做成,肯定能一炮打响,于是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为“美食地图”的面世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张雪晴正为自己获得支持高兴时,几家新开业的私房菜馆老板听说她要和测绘局联合印制“北京私房菜地图”,竟主动与她取得联系,提出要出钱在上面做广告提高知名度,或花高价买个“醒目地标”——把饭馆名称用大号彩字标出。这份意外收获是张雪晴始料不及的,她惊喜不已。
  但很快,张雪晴陷入了沉思。像谭家菜、历家菜、白家大宅门菜馆之类的名牌老店自然不用做广告,要做广告的往往是那些新生的私房菜馆。如果乱接广告,把那些菜肴不可口、经营无特色的私房菜馆也搬上地图,就会降低这份地图的质量和权威性,继而影响销量。于是,她就对这些私房菜馆进行了一番暗中调查,并亲口品尝了他们的招牌菜。经过反复筛选,菜味儿符合“私密、传承、经典、独创”标准的,才收录进她的《京城私房菜地图》。
  几个月后,张雪晴就把178家颇具特色的私房菜馆的信息摸得一清二楚,并将它们一一收录。很快,测绘局精心设计的“私房菜地图”校样出来了,她拿到手里一看,觉得比自己想象的效果更好,她的信心更足了。
  在张雪晴和测绘局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8月,《京城私房菜地图》试发行,首批印数1万份,每份定价6元。该地图的正面是一张最新版本的北京市城区图,读者可以先按照背面的分类找想去的餐馆,再到正面确定其方位,选择公交线路;也可根据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在地图上就近寻找目标。
  接着,张雪晴将“美食地图”打进各大书店、车站码头和书报亭。起初虽然每天都有销售,但销量并不大,这急坏了张雪晴。
  为打响《京城私房菜地图》的知名度,她到白领聚集的地方和各大旅游景点,进行演示和推销,并把老外们当成重点对象。许多人明白了这张“私房菜地图”的妙处后,都纷纷冲张雪晴竖起大拇指,颇为爽快地买下了。短短两天时间,她就卖掉了500多份。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就卖得顺风顺水了。经大家的口口相传,地图销量一路飙升。
  20多天后,试印的1万份《京城私房菜地图》就销售一空。张雪晴特别开心,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每份地图售价6元,扣除设计、排版、印刷等费用,光是销售地图就赚到3.5万,再加上广告收入13万元,共计盈利16.5万元!而这只是试印,面对首都1000多万常住人口和众多的游客形成的需求,1万份显然是杯水车薪。
  很快,第一批正式版的《私房菜地图》开始发行,这次印量提高到了5万份。由于接受了市民们的建议。这个版本的《京城私房菜地图》绘制了更加精确的经纬坐标和餐馆标志,便于“好吃者”轻松便捷地锁定目标,直奔主题,大饱口福。有了前面l万份的宣传铺垫,这次销售势头很“火”,3个月后地图就全部售出了。
  这时,那些未人选的“私房菜馆”的老板,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在下次的地图上“露个脸儿”。但张雪晴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凡不符合条件的一概不予收录,哪怕对方开出10万元的宣传费。她的态度很坚决:“我们不能误导读者,砸了《京城私房菜地图》的牌子。这次没有人选,并不代表下次不能入选,关键要把口味、质量和服务搞上去,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由于地图是易耗品,加上私房菜馆的信息更新很快,个别新生餐馆开个一年半载就转手或者换大厨了,其经营风格和品牌菜的口感也会随之改变。为让读者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美食信息,每隔半年,张雪晴就会更新一次“私房菜地图”。如此一来,她既能从地图的销售中获利,还可以重新吸收几十家餐馆在地图上做广告,大赚一笔宣传费。
  如今,张雪晴又招聘了几个计算机系毕业的大学生,已在制作电子版的“京城私房菜地图”。这个产品做出以后,她会免费放到网上供网友们浏览,获利方式则是在电子地图的四周为餐饮企业做广告。下一步,她还准备成立一家专业公司,逐步为全国每一座大中城市绘制出“私房菜地图”。
其他文献
如今,各种奇异的婚典形式频繁地见于各类媒体。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认可。喜结良缘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但操办婚典却令人头痛。要把喜事办得隆重热闹而又体面省钱。自然少不了要东奔西跑。随之专门提供婚庆服务的婚庆公司应运而生。  市场前景  据国家宏观调查的资料表明,农村每对新人结婚费用在2-10万元,城市大约在8-25万元。其中光婚礼消费就占全部费用的1/5-1/6。从最初结婚时简单地照一张
期刊
餐饮业内有句话,“有特色,店在深山远客来;无特色,开在闹市无人问”,曾经在多家知名餐饮公司从事过多年经营管理的毛先生,在离开企业“单打独干”的过程中发现,这句俗语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商机。  2006年底,毛先生创办了重庆首家快餐投资咨询机构。目前他每年都可接到20余单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务。而他的年收入也达到了30万。    入行经历,“餐饮顾问”年利30万    2004年2月,在“小天鹅”从事过餐
期刊
此书不是科技开发类的书,也不是文学艺术类的书,而是家家需要、人人一看都会自我保健自我治病的书,在治疗效果上,又是超过名医治病的高效工具书。别的先不说,只要将此书利用得好,不仅能治好各种疾病(包括各种癌症),同时,还是各界朋友快速发家,能够赚到大钱的神奇之书。  在此,先说说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吧,它又如何能够使人快速发家赚大钱的呢?  首先,回顾一下当前形势,根据当前医疗形势上看,开展自我保健与
期刊
戒烟茶、解酒茶、降脂排毒茶,喝出健康 成就财富    据权威资料统计,美国目前的保健品销售额达750亿美元,日本近两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欧洲的保健食品也有2000余种,销售额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而我国目前人均31元的保健品消费水平,仅仅是日本的1/12和美国的1/17。这些都足以证明,国内保健品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潜力。  正是这种巨大的市场潜力的诱惑
期刊
时下瑜珈不再是少数人的健身运动,成长为都市白领女性最为热衷的时尚生活方式。瑜珈是火起来了,开瑜珈馆的人也不在少数。孙颖和伙伴成立香港珠玛瑜珈专修学院,一年后启动内地市场。  短短两年,发展成拥有近四十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瑜珈馆经营是靠什么打市场的?  见到孙颖时,她正在为“三·八”节珠玛瑜珈上海旗舰店试营业做着最后的冲刺工作,里里外外好一番忙碌。尽管门店尚未正是对外营业,但是在采访的几个小时内,已经
期刊
广东中山的黄锦华在养鱼卖鱼中发现,现时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节食瘦身,特别在饮食方面逐渐远离大鱼大肉。  他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市场规律。开始养“瘦身鱼”。他将自然成长到一定程度的塘鱼用网箱放养在一级水质的水库中,不喂养任何食料,只以天然活水“饿养”。40天后,鱼儿体内的杂质毒素逐渐排尽,肥肉脂肪含量也因此而减少,体重至少降低了10%,鱼质更加清新爽口,鲜香嫩滑。2公斤多的鲩鱼成功瘦身1.5公斤多,价
期刊
网络的迅猛发展,让淘宝、易趣等网络购物网站也逐渐成熟起来,如今网上购物已成为风靡垒球的购物潮流。不过,网络购物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有的新手因为无法从图片上辨别实物情况,难免吃亏上当。  做为“网购”高手,米虹看准了这种小麻烦,成就了自己的大事业。    小康爆,大机会    24岁的米虹大学毕业后,在湛江一家时尚门户网站做时尚版块的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一些时尚潮流的新奇资讯。  米虹每天大多数
期刊
妇婴用品店可谓遍地皆是,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但大多都是走中低档的路线,做得有特色者寥寥。而林小姐却在这个普通行业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创意,她的妇婴店不仅售卖妇婴产品,还独辟蹊径,搞起了玩具租赁业务。幼师的从教和辅导班培训经历,帮助店主林小姐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经验,成功转行从老师变作商人。开店仅两个月,就实现了月营业额两万元以上的业绩。    经商有优势,曾在幼师任教开过培训班    当过幼师的林小姐,
期刊
特效相机专卖店  雪 林    和传统相机比较起来,LOMO摄影追求的不是精准的再现,而是写意的创作。近几年LOMO开始传入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并有了一批固定的追随者。  产品特色  LOMO相机有两大类,一类色彩鲜艳,卡通造型十分可爱;另一类从外形上接近传统相机。据了解。第一类相机是泛LOMO相机,本身没有特殊功能,但是因为外形可爱。价格便宜,是属于年轻女性消费人群的;第二类相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
期刊
提要  播音一个农民工,成立了一家当地从未有过的公司,一年零一个月没有一单生意。今天,他给全国30万家庭提供服务。  同期  主持人这位大嫂好像早就知道’你要给她擦皮鞋一样。  嘉宾能够有一个中文传呼  主持人你说有多牛?你走路的时候都这样走。  嘉宾不能穿短裙,我罚她以后一个月不准洗澡。  主持人最难的时候?  嘉宾1楼到13楼,13楼又到1楼这样的去跑。    互动 油渍咋去掉    主持人观
期刊